零插入力插座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58367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零插入力插座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插座连接器,尤其是指一种具有螺旋驱动机构以将中央处理单元(CPU)与电路板电性连通的零插入力插座连接器。
通常插座连接器的上盖体是借螺丝起子驱动。但是,要求客户在安装CPU时采用特殊的工具是不太理想的,除了给用户带来许多不便外,对于有些想采用工具的用户,因不知如何正确使用反而损坏该插座连接器,况且,螺丝起子通常由金属制成,如钢铁等,如果螺丝起子在该插座连接器上打滑,其显然会损坏电路板上的电子线路,或是会损坏其它一些电子元件或引起电路短路。
为解决上述现有缺陷,业界通常借零插入力插座连接器将CPU组设于电路板上。该插座连接器通常包括基座及盖体,其中基座包括阵列设置的若干个导电端子,而盖体设有若干个与基座导电端子相对应的阵列通孔,且盖体可相对基座移动,每一导电端子末端焊接于电路板的安装孔中。另,该插座连接器还设有驱动装置用以选择性地将盖体在第一与第二位置间移动。当盖体位于第一位置时,CPU插脚可容易地插入至相应的通孔中,此即业界所述的零插入力。当施力于驱动装置时,盖体移至第二位置而将CPU插脚与相应的导电端子电性导通,且CPU亦被固定于插座连接器上。
美国专利第5,489,218号揭示了一种针状阵列的零插入力插座连接器,其中盖体借杠杆操纵的凸轮轴进行移动。美国专利第5,454,727号揭示了一种类似的插座连接器,其借凸轮轴驱动上层盖体,且该凸轮轴借位于其一端的杠杆驱动。美国专利第5,443,591号揭示了另外一种插座连接器,其上层盖体亦借一凸轮轴进行驱动。尽管这些插座连接器各有特色,但其基本构思却如出一辙,简而言之,亦即凸轮轴的水平方向与盖体移动方向垂直。实际上,凸轮轴将提供足够长度的行程,以使CPU插脚与基座导电端子借盖体的移动而有效地电性连接,其中盖体借凸轮轴进行驱动。但是,有鉴于基座厚度,不可能提供较大的凸轮以满足盖体相对基座移动较大的距离,以使CPU插脚与导电端子电性导通。如果盖体相对基座移动的距离不是足够长时,CPU插脚与导电端子间的电性连接可能有所影响。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零插入力插座连接器,其中该零插入力插座连接器的驱动轴与上层盖体的移动方向同向设置,以提供盖体相对基座的有效移动行程。
本实用新型零插入力插座连接器包括设于电路板上的基座、一组设于基座上并可相对基座滑移的盖体及驱动装置,其中该盖体设有若干个收容CPU插脚的收容孔,而驱动装置组设于盖体与基座之间用以驱动盖体在第一及第二位置间移动,该驱动装置包括驱动轴及随动机构,其中驱动轴设有螺旋部,而随动机构可在驱动轴旋转时沿螺旋部相对移动。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零插入力插座连接器的驱动轴与上层盖体的移动方向同向设置,且可以提供盖体相对基座的有效移动行程,从而可有效保证CPU插脚与导电端子的电性接触,而保证其间信号的可靠传输。
下面结合图示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零插入力插座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零插入力插座连接器的驱动装置的立体图。
图3为图1所示的零插入力插座连接器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零插入力插座连接器组合后沿图1A-A线的局部剖视图,其中上层盖体为向左移动。
图5为本实用新型零插入力插座连接器组合后沿图1A-A线的局部剖视图,其中上层盖体为向右移动。
图6为插脚与导电端子对接前的顶视图。
图7为插脚与导电端子对接后的顶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零插入力插座连接器组合后沿图1B-B线的局部剖视图。
请一同后阅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零插入力插座连接器1用于将CPU(未图示)与电路板(未图示)电性连接,该零插入力插座连接器1包括一组设于电路板上的基座10,基座10设有若干个端子收容孔11,每一端子收容孔11中设有一导电端子12。端子收容孔11为纵长形,导电端子12组设于其一侧。
盖体20组设于基座10上并可相对基座10移动,包括阵列设置的若干个通孔21用以容设CPU插脚31。为简便起见,图中仅示二个通孔21。第一通孔21与基座10的端子收容孔11相对齐。如图7所示,盖体20的通孔21与端子收容孔11的底部11a相对齐,在此位置,CPU插脚31可与导电端子12电性连接,也就是通孔21与导电端子12相对齐。但是,为了CPU插脚31方便插入,盖体20可相对基座10移动以使通孔21自底部11a位置移至顶部11b位置,亦即通孔21与导电端子12相分离。在此需要指出,引用底部11a与顶部11b为了方便说明图式,其不应认为是一种限制。一旦通孔21与端子收容孔11的顶部11b对齐,CPU插脚31可容易地插入,即零插入力。盖体20与基座10的组合可易于实现,此在背景技术中已有所描述,在此不再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强调一种驱动盖体在第一与第二位置间移动的机械机构,其中在第一位置时,端子收容孔11的顶部11b与通孔21相对齐,而在第二位置时,通孔21与端子收容孔11的底部11a对齐。
驱动装置40组设于基座10与盖体20之间用以驱动盖体20在第一与第二位置间移动,在本实施例中,驱动装置40包括驱动轴41及与驱动轴41的末端41a相垂直的杠杆42,驱动轴41沿驱动轴41设置螺旋部43。另外,该驱动装置40还包括随动机构46,该随动机构46设有狭槽47用以部分收容螺旋部43的顶缘43a。
为将驱动装置40组设至零插入力插座连接器1中,基座10设有驱动轴座13用以将驱动轴41组入其中并可使驱动轴41可做旋转运动。驱动轴座13还设有一扩大部用以收容驱动轴41的螺旋部43。基座10一端还设有一杠杆座14用以定位杠杆42。而盖体20设有与基座10的驱动轴座13对应的开口22用以定位随动机构46。
在组装时,将驱动轴41正确组设于驱动轴座13中,随动机构46稳固定位于盖体20的开口22内。当将盖体20组设于基座10上时,螺旋部43的顶端正好收容于随动机构46的狭槽47中。
如图所示,驱动轴41组入驱动轴座13中后,其轴向移动可被有效限制。因此,当驱动轴41借杠杆42驱动旋转一定角度时,随动机构46借驱动轴41设置的螺旋部43而线性移动,因随动机构46固设于盖体20内,且盖体20在驱动轴41旋转时可线性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轴41可旋转180度以驱动盖体20在第一与第二位置间移动。然而,螺旋部43亦可设置为当驱动轴旋转90度或其它角度时,盖体亦可在第一与第二位置间移动。
另,为保证驱动轴41与随动机构46间的正确配合,盖体20设有一对翼片25用以与驱动轴座13的肩部13a固持。因此,盖体20的线性移动及螺旋部43与随动机构46的配合可得到可靠保证。
权利要求1.一种零插入力插座连接器,用于将CPU与电路板电性连接,该零插入力插座连接器包括基座、盖体及驱动装置,其中基座组设在电路板上,包括若干个端子收容孔,该端子收容孔各设有一导电端子;盖体可滑动地组设在基座上,包括用以收容CPU插脚的阵列通孔,每一通孔部分与所述端子收容孔对齐;驱动装置组设在基座与盖体之间,以驱动盖体在第一与第二位置间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装置设有驱动轴,该驱动轴沿轴向设有一螺旋部及于驱动轴旋转时可沿螺旋部移动的随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插入力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基座设有收容并可允许所述驱动轴旋转的驱动轴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零插入力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驱动轴座设有收容所述驱动轴螺旋部的扩大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插入力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驱动轴在其一端设有旋转该驱动轴的杠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插入力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随动机构设有与驱动轴螺旋部相配合的狭槽。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零插入力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基座包括用以定位杠杆的杠杆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插入力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盖体有一收容随动机构的开口。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零插入力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盖体设有一对与驱动轴座相卡合的翼片。
专利摘要一种将中央处理单元(CPU)与电路板电性连接的零插入力插座连接器。其中CPU单元包括阵列排列的若干个插脚,而该零插入力插座连接器包括设于电路板上的基座、一组设于基座上并可相对基座滑移的盖体及驱动装置,其中该盖体设有若干个收容CPU插脚的阵列收容孔,而驱动装置组设于盖体与基座之间用以驱动盖体在第一及第二位置间移动,该驱动装置包括转轴及随动机构,其中转轴设有螺旋部,而随动机构可在转轴旋转时沿螺旋部相对移动。
文档编号H01R13/193GK2417604SQ0021699
公开日2001年1月31日 申请日期2000年3月24日 优先权日2000年2月9日
发明者林为瑶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