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组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06248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模组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组连接器,尤其指一种具有改良的遮蔽壳体,保证讯号良好传输的模组连接器。
背景技术
RJ-45及USB在各种电子设备已得到普遍的应用,但因其通常具有各自的绝缘本体和相应的结构,占用电子设备内较大的空间,是以,将该两种连接器整合为一整体已成为业界的需要。
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现有技术可参照2001年2月6日公告的美国专利第6,183,292号,其揭示的模组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一设有RJ-45连接器及讯号调整装置的子电路板、USB连接器以及第一、二遮蔽壳体。所述USB连接器后部设有一接地壳体,绝缘本体设有水平隔离板及垂直隔离板将内部空间分为第一、二收容腔。然而,该模组连接器需要设置第一、二遮蔽壳体及USB连接器后部用于防电磁干扰的接地壳体,不利于简化制程及减少成本。
由考斯泰罗(Costello)申请,并于2000年12月19日公告的美国专利第6,162,089号揭示了一种堆叠式连接器。该连接器包括一主体、一模组连接器、一USB连接器、一设置在模组连接器与USB连接器的间的后部壳体以及一包覆在主体、模组连接器和USB连接器外部的遮蔽壳体。然而,后部壳体以及遮蔽壳体需单独制造及安装,制造与安装过程均较复杂。
由高得尔(Goodall)申请,并于1996年1月2日公告的美国专利5,531,612号揭示了一种具有多个端口的模组连接器,该模组连接器包括上、下两排设置在同一绝缘本体上的插口,以及包覆于该绝缘本体外的遮蔽壳体。该上、下两排插口呈镜像设置,其间设有一用以减小上、下插口的间讯号干扰的隔离体。该隔离体设有收容于绝缘本体的收容槽内的第一片状部,以及抵持于绝缘本体后表面的第二片状部。然而,组装过程中,隔离体需先插入到收容槽内,再将遮蔽壳体安装于绝缘本体上,这样设置不利于简化制程。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良好遮蔽壳体以防止电磁干扰及减少串音干扰的模组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模组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若干导电端子及遮蔽壳体,其中绝缘本体设有一将其内部空间分为第一收容腔及第二收容腔的隔离板,隔离板设有一前后贯穿的通槽,导电端子收容于绝缘本体至少一收容空间内,遮蔽壳体,设置在绝缘本体上;其中遮蔽壳体设有一收容于绝缘本体通槽内的遮蔽片,用以减少电磁干扰以及第一、第二收容腔间的串音干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模组连接器藉在绝缘本体上设置一隔离板,在遮蔽壳体上设置一遮蔽片,该遮蔽片收容于隔离板内。通过这样设置,可防止模组连接器的电磁干扰及减少串音干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视图。
图3是图1的立体组合图。
图4是图3的部分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部分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部分立体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模组连接器1包括遮蔽壳体2、USB连接器4、一对发光二极管5、绝缘本体6、插入模组7及转接模组8。
遮蔽壳体2设有一对侧壁21、顶壁22及前壁23。每一侧壁21上部向外冲设形成凸片212,其底部向内形成固持片214,且其底部向下延伸形成若干接地柱213。顶壁22设有一对分别自顶壁22两侧向下延伸的定位片221,每一定位片221设有与侧壁21的凸片212相配合的定位孔222。前壁23包括一对设置在其上部的开口232、一用以连接两侧壁21的横梁233及位于横梁233上、下部的第一、第二配合开口(未标号)。该横梁233向后弯折延伸设有一遮蔽片231。该遮蔽片231将遮蔽壳体2的内部空间(未标号)分成上部空间(未标号)和下部空间(未标号)。
绝缘本体6大致为立方体,设有一将其内部空间(未标号)分为第一收容腔61及第二收容腔62的隔离板64。绝缘本体6的顶部(未标号)邻近侧面(未标号)的两侧设有一对收容槽63,自相应收容槽63向下延伸成若干通孔65。请参照图4所示,隔离板64包括一贯穿其前、后的通槽641、设置于通槽641上面自后部向前延伸开设的狭槽642及设置在隔离板64上端(未标号)用以与狭槽642配合的若干开槽643。每一发光二极管5均包括一发光部51及自该发光部51延伸出来的若干连接端子52。
请参照图1及图2所示,插入模组7包括磁性模组73、设置在磁性模组73上的内置电路板72、设置在磁性模组73的后壁(未标号)上的子电路板74、与内置电路板72电性连接的若干导电端子71以及收容于磁性模组73内且向下延伸的脚接端子75。每一导电端子71均设有一接触部711,部分脚接端子75与内置电路板72电性连接,磁性模组73设有一用以收容磁性线圈(未图示)的内部空间(未图示)。
转接模组8设有主体部81及安装在主体部81内的若干转接端子82。所述主体部81设有一对自顶部延伸的支撑臂(未标号),该主体部81支撑臂上设有配合部821。
请参照图1至图4所示,发光二极管5收容于绝缘本体6的收容槽63内,并令发光部51显露于绝缘本体6的前壁面(未标号),连接端子52收容于绝缘本体6的通孔65内。插入模组7自绝缘本体6后部安装到绝缘本体6上,内置电路板72收容于狭槽642内,导电端子71收容于相应的开槽643内并延伸至第一收容腔61。USB连接器4收容于绝缘本体6的第二收容腔62内。转接模组8安装到插入模组7的子电路板72上,支撑臂的自由末端收容于相应的绝缘本体6收容孔(未标号)内,配合部821与发光二极管5的连接端子52电性连接。
遮蔽壳体2由前向后安装到绝缘本体6上,发光二极管5的发光部51收容于遮蔽壳体2的开口232内,遮蔽片231收容于绝缘本体6的通槽641内。遮蔽壳体2的横梁233设置在绝缘本体6的隔离板64的前壁面上。遮蔽壳体2固持片214设置在绝缘本体6及USB连接器4的底部。顶壁22的定位孔222与相应的侧壁21凸块212相配合设置。
使用时,模组连接器1设置在主电路板(未图示)上,接地柱213与主电路板上相应的焊接孔相配合固持。插入模组7的接地端子75与主电路板的导电路径相接触导通,接地柱213与主电路板的接地路径相接触导通。
图5及图6为遮蔽壳体2的第二实施方式。遮蔽壳体2的前壁23设有横梁233,该横梁233往前下方延伸设有一柔性弯折部234以及自柔性弯折部234向后弯折延伸的遮蔽片231。这样设置,当模组连接器1安装到外设(未图示)上,柔性弯折部234与外设电性连接,且有外力作用时,该柔性弯折部234能往相反的方向作动。
本实施方式遮蔽片231也可单独制造,横梁233为一曲状结构,遮蔽片231的柔性弯折部234与横梁233的曲状部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遮蔽片231将遮蔽壳体2的内部空间分为上下两部分,用以遮蔽USB连接器4与导电端子71。通过这样设置,令USB连接器4与导电端子71的间的串音干扰能显著减少,而且遮蔽片231与遮蔽壳体2设有一整体,能简化制程及装配环节。
权利要求1.一种模组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若干导电端子及遮蔽壳体,其中绝缘本体设有一将其内部空间分为第一收容腔及第二收容腔的隔离板,隔离板设有一前后贯穿的通槽,导电端子收容于绝缘本体至少一收容空间内,遮蔽壳体,设置在绝缘本体上;其特征在于遮蔽壳体设有一收容于绝缘本体通槽内的遮蔽片,用以减少电磁干扰以及第一、第二收容腔间的串音干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遮蔽壳体包括一前壁,该前壁设有横梁,所述遮蔽片由该横梁底边向后弯折延伸而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遮蔽壳体包括一前壁,该前壁设有横梁,该横梁向前弯折设有一柔性弯折部,所述遮蔽片由该柔性弯折部的自由端向后弯折延伸而成。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模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模组连接器包括一插入模组,该插入模组包括一与导电端子电性连接的内置电路板。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绝缘本体隔离板包括一收容所述内置电路板的狭槽。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绝缘本体隔离板进一步包括一设置在其上端的用以收容对应的导电端子的若干开槽。
专利摘要一种模组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若干导电端子及遮蔽壳体,其中绝缘本体设有一将其内部空间分为第一收容腔及第二收容腔的隔离板,隔离板设有一前后贯穿的通槽,导电端子收容于绝缘本体至少一收容空间内,遮蔽壳体,设置在绝缘本体上;其中遮蔽壳体设有一收容于绝缘本体通槽内的遮蔽片,用以减少电磁干扰以及第一、第二收容腔间的串音干扰。通过这样设置,可防止模组连接器的电磁干扰及减少串音干扰。
文档编号H01R12/16GK2660732SQ0327307
公开日2004年12月1日 申请日期2003年6月25日 优先权日2003年2月25日
发明者伦纳德·K·艾斯丕舍得, 亞考·拜劳普斯基, 凯文·E·约克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