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螺纹接线端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06894阅读:4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无螺纹接线端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螺纹接线端子,具体说是涉及一种用于开关或插座上的无螺纹接线端子。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在将导线安装在使用设备过程中,比如开关与插座,一般通过螺栓与固定片压紧导线的方式来安装,这种结构在安装与拆卸导线过程中都比较麻烦,特别是在需要频繁拆卸的场所,显得尤为突出。另外,在安装过程中,因经常对导线施加过大的压紧力,极容易出现导线断裂的现象。而用于开关、插座的无螺纹端子,均不能用于紧固多芯导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卸方便快捷、连接安全可靠的无螺纹接线端子。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无螺纹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无螺纹接线端子包括相连的两臂,其中一臂开有一孔,另一臂的一端穿过该孔且位于孔内。
所述一臂上开的孔为方形孔所述两臂通过第三边相连,相连处设有圆角。
所述另一臂与两臂之间的第三边上均开有孔。
所述另一臂与两臂之间的第三边上开的孔呈一端收窄另一断扩张的扇形或三角形或心形状。
所述另一臂与两臂之间的第三边上开的孔的窄端靠近所述另一臂与两臂之间的第三边的连接端。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述无螺纹接线端子包括相连的两臂,其中一臂开有一孔,另一臂的一端穿过该孔且位于孔内。该无螺纹接线端子采用不锈钢材料并经过特别的工艺处理使其具有持久的弹力和防锈性能。在安装导线时,用螺丝刀将无螺纹接线端子的一臂压下,导线从该臂中的孔口插入,然后松开螺丝刀,无螺纹接线端子就会自动将导线箍紧在端子上,从而可以方便快捷地完成导线的安装。另外,无螺纹接线端子对导线的夹紧力由无螺纹接线端子本身的弹性结构来提供,不会随着不同人或不同安装场合而发生变化,因此,不会出现压紧力过大将导线压裂或压紧力过小引起松动的情况。
所述另一臂与两臂之间的第三边上开的孔使端子的变形趋于均匀,减少应力集中,使接线端子的弹性更好,性能更可靠。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导线安装在无螺纹接线端子上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无螺纹接线端子的纵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与图2所示,无螺纹接线端子包括两臂11、12,两臂11、12通过一第三边13相连,在两臂11、12与第三边13相连处均设有圆角,其中一臂11上开有一方形孔a,另一臂12的一端穿过该孔a且位于孔a内,整个无螺纹接线端子从侧面看呈三角状。在安装导线时,首先用螺丝刀将无螺纹接线端子的一臂11压下,使一导流铜片2的一端插入臂11上的孔a内并将铜片2紧贴在臂11上,然后将导线3插入孔a内,使导线3与导流铜片2紧密相接,松口螺丝刀后,无螺纹接线端子凭借自身的弹力使导线3被夹紧在导流铜片2与无螺纹接线端子之间的孔a内。为增加导线与导流铜片2之间的拉力,在导流铜片2与导线3的接触位上制作一折形固紧位。无螺纹接线端子采用不锈钢材料并经过特别的工艺处理使其具有持久的弹力和防锈性能,为降低工艺处理的难度,在另外一臂12与两臂之间的第三边13上分别开有扇形孔b,这样,可以使无螺纹接线端子的所述另一臂与两臂之间的第三边变形更均匀,弹性更好,性能更可靠。
本实用新型中无螺纹接线端子两臂11、12除了可以通过一直边相连外,还可以通过其它形状的边相连,比如采用弧形、波浪型、或L形。总之,不管采用什么形状的边相连均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无螺纹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无螺纹接线端子包括相连的两臂,其中一臂开有一孔,另一臂的一端穿过该孔且位于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螺纹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一臂上开的孔为方形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螺纹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两臂通过第三边相连,相连处设有圆角。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所述的无螺纹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另一臂与两臂之间的第三边上均开有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螺纹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另一臂与两臂之间的第三边上开的孔呈一端收窄另一断扩张的扇形或三角形或心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螺纹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另一臂与两臂之间的第三边上开的孔的窄端靠近所述另一臂与两臂之间的第三边的连接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螺纹接线端子,所述无螺纹接线端子包括相连的两臂,其中一臂开有一孔,另一臂的一端穿过该孔且位于孔内。该无螺纹接线端子采用不锈钢材料并经过特别的工艺处理使其具有持久的弹力和防锈性能。在安装导线时,用螺丝刀将无螺纹接线端子的一臂压下,导线从该臂中的孔口插入,然后松开螺丝刀,无螺纹接线端子就会自动将导线箍紧在端子上,从而可以方便快捷地完成导线的安装。另外,无螺纹接线端子对导线的夹紧力由无螺纹接线端子本身的弹性结构来提供,不会随着不同人或不同安装场合而发生变化,因此,不会出现压紧力过大将导线压裂或压紧力过小引起松动的情况。
文档编号H01R4/48GK2669388SQ03273658
公开日2005年1月5日 申请日期2003年8月19日 优先权日2003年8月19日
发明者何秀峰, 陈涛 申请人:Tcl国际电工(惠州)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