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led指示器的多孔模块插座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29720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有led指示器的多孔模块插座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块插座组件,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带有LED指示器的多孔模块插座组件。
背景技术
公知的连接器组件具有在共用壳体内的多个插座连接器,这种插座连接器在壳体内紧密排列。这样的连接器组件有利于提供多个连接孔(connectionports)。因此,这样的连接器组件被称作多孔连接器组件。在优选的布置中,壳体的插座一个位于一个之上,从而以堆叠布置的形式形成多个阵列,即所谓的“堆叠插座(stacked jack)”布置。所述插座连接器、即模块插座的每个都具有布置在端子阵列中的电气端子,并且还具有插头接收腔。特别是,所述插座连接器是与相应的RJ-45模块插头建立配合连接的RJ-45型模块插座。
例如,在美国专利5531612中披露的,连接器组件具有两排插座连接器,或者说是模块插座,它们在共用壳体的上排和下排孔内一个挨一个地设置,这样可以有利地在不必增加壳体长度的情况下使插座连接器的数量加倍。插座连接器具有带有插头接收腔的插头接收部件,将该腔的轮廓形成为围绕着将要插入腔内的模块插头。模块插头具有弹性闩锁件,其与模块插座上的闩锁件部件啮合。闩锁件能够被手抓住,并且弹性地朝向插头向内弯曲,从而使插头与模块插座上的闩锁件部件脱离啮合。
这样的连接器组件的一种应用场合是电话领域,其中模块插座提供孔来连接电话服务供应商的电话交换网络,例如,区域电话公司或国家电话公司。相应的RJ-45模块插头终止在电话线的相对端,该电话线通向建筑内的墙装(wall-mounted)电话输出口。电话输出口连接到建筑外的电话线,而电话线又连接到电话服务供应商的电话交换网络。
或者,这样的连接系统在办公电脑网络中也有所应用,桌上型电脑通过复杂的缆线互连到办公服务器上。这样的网络具有多种数据传输媒介,包括共轴电缆、光纤电缆和电话电缆。一种公知的这样的网络结构是以太网,它符合多种电气标准,如IEEE802.3等。这样的网络要求提供大量的分布式连接,但好处在于需要较小的空间来容纳所述连接。
此外,这样的网络现在要在十亿比特或更高的速度下运行,这样的速度要求对信号进行明显的调制。例如,根据FCC标准通常需要屏蔽来控制电磁辐射,同时在组件内要控制两个相邻连接之间的电磁干扰(EMI)。因此,还需要在组件中提供这样的元件,如电磁线圈、感应器、片电容等元件,以使信号达到要求。当存在调制信号的技术时,却没有能够处理如此速度的连接设备,同时还需要对信号调制元件进行封装,以保持这种速度。
为了确保实现适当的连接并因此在电气通讯设备之间建立链接,通常需要在印刷电路板中加入指示器。这些指示器典型地是发光二极管(LED),当通讯设备和匹配连接器之间完成电路连接时,发光二极管打开。另外,还可以将LED安装在印刷电路板上,以指示多种其他的状态,所述状态包括两个通讯设备之间的通讯信号通路、电源指示或传输信号过程中发生错误的指示。
为了使印刷电路板小型化和节约板成本,LED指示器被集成在这些连接器中。例如,美国专利4978317中披露的连接器,其教导一种用以接收插头的连接器,该连接器具有设置在电连接器壳体前壁上的可视指示器。将指示器加入到电连接器可以无需在印刷电路板上设置用于安装指示器的分离位置。LED指示器插入电连接器的凹槽中,这样,指示器的电导线穿过凹槽并且连接到印刷电路板上。然后,指示器胶合到凹槽内或用适当的粘合剂贴上。LED也可以在壳体的模制过程中模制到电连接器中。然而,这种设备只适于单腔壳体,并且难以将其构造成多孔或堆叠插座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具有紧凑封装的LED的多孔电连接器组件。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包括绝缘壳体,该壳体具有前表面、顶壁、底壁和在前表面上以上下排设置的多个连接器开口。多个端子模块设置在壳体内。每个端子模块具有设置在上开口的一个内的一组上端子和设置在下开口的一个内的一组下端子。多个LED模块设置在壳体内,它们与端子模块交替地一个接一个地装配。每个LED模块具有绝缘壳体,它封装多个电导线,这些导线具有靠近顶壁的连接部分和靠近底壁的接触部分。多个LED靠近顶壁设置,并且在LED模块中电连接到电导线,从而监视上排连接器开口。


图1示出了多孔插座组件的前侧透视图;图2示出了图1所示设备的后侧透视图;图3示出了图1所示多孔组件的没有外屏蔽的元件分解图;图4和图5示出了图3所示壳体的后侧透视图;图6示出了图4或图5所示壳体的前侧透视图;图7示出了LED模块的放大透视图;图8示出了双插座模块的前侧透视图;图9示出了图8所示模块的后侧透视图;图10和图11示出了图8和图8所示模块的分解图;图12示出了图11所示模块插座元件的放大图;图13示出了没有磁性元件和外壳的模块的部分组装的透视图;图14和图15示出了类似于图13所示的透视图,包括具有磁性元件的侧面装载的印刷电路卡;图16示出了设置有LED模块和部分地装配了插座组件模块的壳体的后侧透视图;图17示出了具有下端子板的壳体的下透视图;以及图18示出了屏蔽结构的一个可替换实施例。
具体实施例方式
首先,参考图1和图2,多“堆叠插座(stacked jack)”电连接器组件用标记2来表示。该组件通常包含由绝缘材料构成的内壳体4,该壳体4被金属屏蔽6基本包围。最好如图1所示,堆叠插座组件具有多个用来接收模块插头的孔8,所述模块插头是本领域公知的。
现在参考图3,其示出了没有外屏蔽壳体6的组件2的分解图。该组件包括壳体4、多个端子模块10、多个LED12和多个LED模块14。最后,该组件还包括下印刷电路板16。在此描述了组件2的一般元件组成,下面将进一步结合附图具体描述每一个元件。
再参考图1和图2,外屏蔽6包括上壁20、侧壁21和22(图2)、后壁23和前表面部分24。前表面24包括多个开口25,所述开口25与每个多重开口8的孔的位置和数量相对应。同样如图1所示,屏蔽6包括从顶壁20延伸的公共弹簧片26、分别从侧壁21和22延伸的公共弹簧片27和28(图2)、从开口25的侧边延伸的公共弹簧片29。最好如图2所示,屏蔽组件6还包括多个向下延伸的接地尖端30,在此将作更详细的说明。应该注意,后壁23包括多个片槽32,在此也将作进一步的说明。
现在参考图4-6,将对内壳体4作更详细的说明。如图4所示,壳体4包括前表面34、后壁36、顶壁38和底壁40(图6)。图6最佳地示出,多个孔8部分地被前表面34所限定,并通过前表面34延伸。
现在参考图5,更加详细地示出了壳体4的后侧,图中示出了多个开口50,对于开口50的每个位置,在前表面34上限定出两个孔8。如图5所示,每个开口50由侧壁52所限定,每个所述侧壁包括渐渐紧缩的通道54,这些将作更详细地说明。在每个通道54末端具有通过前表面34突出的开口56,这在图6中可以看到。每个开口50具有两个所述开口56。开口还包括梳状接触对准装置58,每个模块插座孔、或者说每两个开口50具有一个梳状对准装置。
如图5所示,壳体4包括多个延伸壁,例如60,从后面36向后延伸,由此延伸壁限定出孔隙62来间隔所述延伸壁,同时相应于每个孔隙62,提供一个具有对准孔66的对准块(aligning land)64。壳体4的下边也包括多个块68,每个块具有一个对准开口70。壳体4的下部还包括多个位于中心的对准孔72,这将作进一步的说明。
现在参考图4和图6,壳体4具有多个LED接收通道。首先参考图4,相对于每个顶孔8,壳体4的顶壁38具有两个通道80。例如,如图4所示,第一个孔8具有LED通道80A和80B,每个所述通道80A和80B包括一个LED接收部件82和具有导线接收通道86的块84。更好地,每个孔8包括两个这样的LED接收部件,所述导线接收通道86通常与顶壁延伸部分60所限定的开口62对准。
参考图6,底壁40也包括LED接收通道90,每个LED接收通道包括引导通道92。最后,仍然参考图6,壳体的每个孔8最好被通过前壁34的开口100所限定,每个开口100具有闩锁结构,如T形闩锁结构102,用来接收公知的模块插栓。
参考图7,将对LED模块14作更详细地说明,每个LED模块47包括模块壳体110和端子112。LED模块壳体110包括具有导线接收通道116的上导线接收部件114,所述导线接收通道与每个端子112对准。模块壳体110的每个导入边118包括对准柱120,柱120之间的直线距离与每对孔槽66,70(图5)之间的直线距离相匹配地选择。端子112包括端部122和导线分124。端部122类似为绝缘转移接触(IDC)部分来接收LED导线。
参考图8-10,将对端子模块10作更详细的说明。如图8最佳地示出,端子模块10包括外绝缘壳体130,该壳体用来固定端子组件132。如图10所示,端子次组件132通常包含上端子部分134、中间屏蔽136和下端子部分138。同样如图10所示,端子模块10还包括下壳体部分140、元件板142/144和屏蔽元件146/148。
参考图12,将对端子次组件132作更详细地说明。上端子部分134包含绝缘壳体部分150和引导框152。壳体150包含中心壳体部分154,它上模制(over-molded)在所述引导框152的一部分上,这样引导框的自由端156就从其前端延伸,并且反向弯曲以形成模块插座接触件。在中心壳体部分154的侧边是具有向外延伸的对准柱160的对准肋158,其中一个对准肋158包括孔槽162,另一个对准肋158包括柱164(见图10)。
仍然参考图12,引导框152从壳体154的后面向上延伸突出而形成端子部件165,并且再向后弯曲形成端子部件166。端子部件166上模制在后壳体部分168上,并从侧边出来以形成印刷电路板的尖端部分170。后壳体部分168还包括元件接收通道176、对准柱178和通道180,在下文将对它们作进一步的说明。
继续参考图12,中心接地平面136基本上是Z形,并被上模制以形成塑形腹板(web)部分190和直立腹板部分192,并且该中心接地平面暴露在后部分194处。部分194包括整体压制的条带部分196,它由平板194的材料压成,然后绕其侧边扭转以形成如图所示的突出部分。
如图12所示,下端子壳体138通常包含壳体部分200和引导框202。壳体部分200包括整体封装引导框202一部分的中心壳体部分204。引导框202从壳体部分204的前端延伸,并且反向向下弯曲以形成构形为模块插座接触件的端子206。壳体部分204还包括位于每一侧边上的两个对准肋208,每个对准肋208包括在位于其前端的柱210,且其中一个肋208包括孔槽212,而相对的肋208包括对准柱214。
引导框202从壳体部分204的后边延伸,并且垂直弯曲以形成端子部件215,然后再弯曲到水平位置以形成端子部件216。引导框部分216由壳体部分218模制,并且具有从其延伸以形成印刷电路板接收尖端的部件220。
参考图12,所示接地夹230用来互连无源元件232,如去耦电容。夹230包括U形元件234,该元件具有向上延伸的接地片236,和从其相对侧延伸的接地尖端238。
再参考图10和图11,将对元件板142和144作更详细地说明。每个所述板包括印刷电路板250和多个元件252。在本发明的这种形式中,三个磁性线圈设置在每个端子的板上。也就是说,标注有数字1的元件相对于端子1,标注有数字2的相对于端子2,等等。另外在本发明的这种形式中,每个端子的所述三个线圈串联,并且一端连接到各自的通孔254,而另一端连接到通孔256。
同样参考图10和图11,下壳体部分140包括封装多个接触件262和264的壳体部分260。接触件262包括从壳体260一侧边延伸的印刷电路板部分266,和从壳体部分260向外延伸的印刷电路板部分268。类似地,端子264包括从壳体260向外延伸的印刷电路板部分270,和从壳体部分260向下延伸的印刷电路板部分272。对准栓274设置在壳体部分260的前边,下文将作说明。
继续参考图10和图11,将在这里说明屏蔽元件146和148。屏蔽元件146是L形的,包括下板部分290和横向部件292。下部分290包括从其向后延伸的接地片294和通孔296。下部分290还包括具有开槽295(图13)的垂直片293(图11)。同时,屏蔽部分292包括一通槽298。屏蔽元件148包括从后边延伸的片300和301、从下边延伸的片302和从其前边延伸的片304(图13)。
参考图9和图10,将对绝缘壳体130作更详细地说明。壳体130包括侧壁312、后壁314和顶壁316。顶壁316相对于壁318高一些,以提供足够的空间,在这里将会得到更充分地理解。最后,壳体130包括通过后壁304接收片294和300的孔320和322。
结合上述所描述的元件,将在这里作说明所述组件。首先参考图12,上、下接触部分134和138靠近中间串音屏蔽元件136设置。应该认识到,对应的柱和孔164、212和214、162一起设置,一起对准两壳体154和204而将所述屏蔽夹在中间。这样也对准相应的前柱160和210,而形成椭圆形的柱。在这个位置,印刷电路板部分170从壳体168的一侧边延伸,而印刷电路板部件220从壳体218的相对边延伸。接地夹130相对地设置在壳体168上,同时,U形夹部件234被设置在柱178的内侧,印刷电路板部件238被设置在各自的通道180内。这样跨过元件接收通道176定位片196和236,从而使元件232定位在两个片196和236之间。所述元件被焊接在合适的位置以形成永久电连接。
中间屏蔽148同屏蔽146组装在一起,这样片306被设置在槽299内,片304被设置在槽295内,如图13最佳示出的。这样也经过槽296定位片302,片向后弯曲以靠近板部分290的下边,如图10最佳示出的。组装的端子次组件132能够在片301(图13)上定位槽197和在屏蔽148(图10)顶边上定位对准肋219而相对中间屏蔽148定位。利用如图13所示组装起来的端子次组件132和屏蔽,可以定位带有磁性元件的印刷电路板142和144,从而使孔254和256与各个接触件170、266和220、270重叠(图11和12)。这样把组件定为在如图14和图15最佳示出示的组件结构。应该注意,接地尖端238从各自的通孔257延伸,它通过板上的迹线接地。壳体130能够滑动地被接收在端子组件132和屏蔽的整个组件上方,这样,如图9最佳示出的,片300从孔320突出,片294从孔322突出。
关于图16,LED模块14能够在壳体4内的设置到位。每个LED模块14(图7)如此设置,使得柱120与相应的孔66和70(图5)对准,从而将上壳体114设置在孔62内,或者说,中间靠近壳体延伸部60。应该认识到,右(14A)和左(14B)LED模块需要用于壳体的端部,同时这些LED模块至具有单个LED。LED模块就位后,单个LED12能够设置在相应通道80内。LED导线围绕着柱84(图4)且通过通道116(图7)设置,并和端子部分122电互联。这样还将LED导线和从向下延伸的导线124(图7)电互联。下排LED13可以设置在各自的通道90(图6)内,同时导线在各自通道92内延伸。
如图16所示,多个模块10可以设置在壳体元件4内。根据图16可以理解,多个LED模块14、14A、14B形成侧壁连续体,其不仅和LED对准而且还和模块10对准。如图16所示,模块10设置在壳体内,使得相应的柱160、210通过相应的开口56(图17)延伸,因此所述柱能够被热界离(heat-staked),或者可以接收固定件,以将所述次组件保持在其中。应该理解,相应的肋158、208(图12)在通道54(图5)内被接收,以在开口50内对准次组件。这样还可以相对梳状对准元件58(图5)定位端子156,206(图12),从而将所述端子保持成侧相邻的非接触关系。
当所有端子模块10都组装到各自的位置上时,印刷电路板16能够设置在多个端子之上,即印刷电路板端子268和272(图10和11),它们是用于模块插座端子156、206和上、下LED接触件342、340的相应印刷电路板端子。利用如图17所组装的多插座连接器,外屏蔽6可以相对于壳体4重叠地设置,这样,片300(图14)延伸通过孔32,而片294在后壁部件23下方延伸,如图2最佳示出的。
图18示出屏蔽结构的一个备选实施例,所示备选连接器400具有屏蔽406。连接器400与上述的相同,不同之处在于下述改变。后壁423包括孔434,该孔使接收片494通过并接收该孔。对所述片进行限定,使其在槽434的位置处接触屏蔽壁,以实现接地目的。不包括片300(图2),如图13所示,两个屏蔽通过它们的连接而公用。
这样,本发明的设计具有许多优点。首先,LED模块位于用于多孔或堆叠插座连接器的腔的中间上下排中,LED可以容易地构造成用于堆叠插座组件的顶排和底排,这样,可以监测多层孔连接器的状态。
此外,由于端子次组件以与设置在中心屏蔽136之间的上端子组件134和下端子组件138层叠的结构形成,并且次组件构造成略呈Z形结构,所以,可允许下壳体部分218和壳体部分140之间的区域用于调制信号。也就是说,这样允许壳体部分218和140之间的区域接收板142、144上的磁性元件。
最后,根据给定的屏蔽结构,中心屏蔽148能够设置在信号调制元件之间,下屏蔽146能够屏蔽壳体和信号调制元件的下侧,并且屏蔽部分194能够被设置在端子的两个模块插座部分中间,所有的屏蔽和外屏蔽元件6分离并且和外屏蔽相同。
权利要求
1.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包括绝缘壳体,该壳体具有前表面、顶壁、底壁、在前表面上以上下排布置的多个连接器开口、和位于壳体中的多个端子模块,每个端子模块具有设置在上开口的一个内的一组上端子和设置在下开口的一个内的一组下端子,其特征在于多个LED模块以与端子模块一个挨一个地并排交替设置,每个LED模块具有封装多个电导线的绝缘壳体,这些导线具有靠近顶壁的连接部分和靠近底壁的接触部分;以及靠近顶壁设置的多个LED,其且在LED模块中电连接到电导线,用于监视上排连接器开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连接器组件,其中,所述底壁包括多个用于监视下排连接器开口的LED。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包括绝缘壳体(4),该壳体具有前表面(34)、顶壁(38)、底壁(40)和在前表面上以上下排设置的多个连接器开口(8)。多个端子模块(10)设置在壳体内。每个端子模块具有设置在上开口的一个内的一组上端子(134)和设置在下开口的一个内的一组下端子(138)。设置在壳体内的多个LED模块(14)与端子模块一个挨一个并排交替地设置,每个LED模块具有绝缘壳体(110),它封装着多个电导线(112),这些导线具有靠近顶壁的连接部分(122)和靠近底壁的接触部分(124)。多个LED(12)靠近顶壁设置,并在LED模块中电连接到电导线,从而监视上排连接器开口。
文档编号H01R13/717GK1538564SQ200410031449
公开日2004年10月20日 申请日期2004年1月13日 优先权日2003年1月13日
发明者兰迪·G·西蒙斯, 兰迪 G 西蒙斯, E 斯莱克, 维克托·E·斯莱克, C 劳里埃, 埃里克·C·劳里埃, J 彼得森, 凯文·J·彼得森 申请人:蒂科电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