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线线束的自动化生产系统和接线端子冲制器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29864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导线线束的自动化生产系统和接线端子冲制器械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导线线束的自动化生产系统和接线端子冲制器械。
背景技术
一般情况下,在生产导线线束时,绝缘导线按照测量长度切割,接线端子被连接到每个已切割导线的至少一端,而该已连接的接线端子被插入到一个连接器壳体,在那里把导线连接到该连接器。一个把这些操作步骤自动化的方法是这样的让已切割导线被一对线夹夹住靠近其相对两端的地方而悬挂在那里,各自的线夹沿着一个笔直的导线传送路径被相继驱动着把导线的两端提供给沿着导线传送路径设置的各个单元去进行绝缘层剥皮,接线端子连接和其他加工过程。
在上述加工过程中,在把已切割导线的线端和接线端子连接的时候,广泛使用了一种接线端子冲制器械。接线端子冲制器械是一个包括一个冲制接线端子的施力器和一个驱动施力器的施压机的单元。接线端子在其中相继被连接的接线端子带被馈送到施力器。施力器切割接线端子带以得到一个接着要被和导线的线端连接的单个接线端子。现在已经开发了一种接线端子冲制器械的类型,该类型中多个的施力器被一个施压机驱动(见日本未审查的专利公报号2001-52834)。一般来讲,接线端子带被设置在接线端子冲制器械中的施压机后面(在从导线传送路径的对面一侧),在被馈送到施力器的同时也被以和导线传送路径相交的方向扭转,而且它的尾端和导线传送路径对齐。现在也已经开发了一种接线端子冲制器械的类型,该类型中两个扭矩传输单元被联结到一个伺服电机,而配备给各个扭矩传输单元的施力器被加以选择性地驱动(见日本未审查的专利公报号2002-158076)。
因为近年来要生产的电路数目和导线线束的电路种类的数目增加了,因此产生一要求,即在一根生产线上安装较多数量的接线端子冲制器械(例如8个)。另一方面,也要求有效率地更换已安装的接线端子冲制器械以便应付小批量或零星的生产活动。然而,传统的接线端子冲制器械存在一个问题,即为了把接线端子提供到施力器要占用很大空间,从而徒劳地延长了操作人员的走动路径。尤其是,在采用日本未审查的专利公报号2001-52834的接线端子冲制器械的情况下,多个施力器必须沿着导线传送路径设置。这样,接线端子以平行于导线传送的方向在下游侧被馈送,这必然要在导线传送方向占用较大空间。如果该空间过度地减少,接线端子带从接线端子卷筒到施力器的传送路径就要被大大地扭曲,从而妨碍了接线端子的平稳的提供。因此,近年来的自动化线束生产面临着,接线端子冲制器械需要较大空间的问题,以及容易操作和方便维护的性能下降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最大限度减少接线端子冲制器械所需空间而具有高可操作性和维护容易度的自动化线束生产系统和接线端子冲制器械。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涉及一种线束的自动化生产系统,其中接线端子卷筒和施力器被设置成倾斜状态,使得接线端子能以倾斜于导线传送路径的方向被馈送。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涉及一种包括一个切换单元的线束自动化生产系统,该切换单元用于在导线的线端被馈送向施力器去和接线端子连接的压力位置和导线的线端被转移到其余器械或从其余器械转移的正常位置之间分别切换线夹的位置。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涉及一种接线端子冲制器械,其中接线端子卷筒和施力器被设置成倾斜状态,使得接线端子以斜于导线传送路径的方向被馈送。根据该实施例,沿着导线传送路径的施力器之间的间隔可以最大程度地缩短。这样,操作人员在各个施力器之间的走动路径也可以缩短。
而且,本发明所提供的接线端子冲制器械的接线端子卷筒和施力器还可以被设置成错位状态(in a zigzag manner)。根据此结构,沿着导线传送路径的施力器之间的间隔可以更进一步得到缩短,从而操作人员在各个施力器之间的走动路径也可以得到缩短。
本发明的这些和其他的目的,特点和优点在阅读下面的详细说明和附图的过程中会更加明显起来。


图1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线束自动化生产系统的示意平面图。
图2是示意性显示一个导线传送器的基本部分的透视图。
图3是一个夹线单元的侧视图。
图4和5是该夹线单元的示意平面图。
图6是显示安装在导线测量/切割工位的一个设施的简化结构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接线端子冲制器械的正视图。
图8是该接线端子冲制器械的侧视图。
图9和10是显示根据该实施例的导线测量/切割工位上的操作的示意平面图。
图11是显示根据该实施例的导线测量/切割工位上的操作的示意平面图。
图12是显示根据该实施例的导线测量/切割工位和线端加工工位上的操作的示意平面图。
图13是显示根据该实施例的线端加工工位上的操作的示意平面图。
图14到16是显示根据该实施例的接线端子连接工位上的操作的示意平面图。
图17是显示根据该实施例的检查工位上的操作的示意平面图。
图18是显示根据该实施例的转移工位上的操作的示意平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参考图1,在该实施例中,提供了一个导线测量/切割工位ST1,其中绝缘导线W从一个没有被示出的卷筒分配并被切割成规定的测量长度;一个线端加工工位ST2,其中已切割的导线W的线端得到加工;一个接线端子连接工位ST3,其中接线端子T被和导线W的加工过的线端连接(见图13到16);一个检查工位ST4,其中被连接的接线端子T受到检查(见图17);一个转移工位ST5,其中通过检查的导线W的接线端子T被转移(见图18);一个接线端子插入工位ST6,在此接收来自转移工位ST5的已被冲制上接线端子的导线,然后接线端子被插入到一个连接器壳体(未图示);和一个产品卸载工位ST7,其中作为接线端子T已经插入到连接器中的线束的导线组合件被卸下。
导线测量/切割工位ST1配备一个将导线W测量到预定长度的测量单元和一个以直角角度切割已测的导线部分的切割单元。为了把在该导线测量/切割工位ST1中切割成规定长度的导线W传送到下游侧的工位,在导线测量/切割工位ST1到转移工位ST5之间安装了一个导线传送器100。
参考图2,本实施例的导线传送器100构筑了一个沿着其上被一个没有被示出的控制机构并排设置了各个工位ST1到ST5的方向延伸的导线传送路径PH。该导线传送器100包括,一个用来构筑藉此导线W从导线测量/切割工位ST1被传送到转移工位ST5的导线传送路径PH的线性单元110,和一对由线性单元110按顺序地传送的夹线单元120。
线性单元110包括,一个用来构筑导线传送路径PH的线性传送器111,一对受线性传送器111的作用沿着导线传送路径PH往复移动的线性台板112,和配备在各个线性台板112中的线性电机(未图示)。线性台板112受没有被示出的线性电机的驱动各自往复地移动。在以下的说明中,线性台板112往复移动的方向被称为X方向,而垂直于X方向的方向则被称为Y方向。
参考图1到5,每个夹线单元120配备,一个固定到相应的线性台板112上的LM导轨121,一个设置在LM导轨121上并可沿着Y方向往复移动的滑块121a,一个固定在滑块121a上的台板122,一个设置在台板122的沿着Y方向在设置着各个工位ST1到ST5的一侧(以后这一侧称为前侧)的一端上的枢转单元140,一个安装在枢转单元140的前端的线性致动器124,和一个被线性致动器124可升高地承载着的线夹125。
一个装有伺服电机126a的单轴自动机械126被设置在LM导轨121的一侧用来驱动台板122向前和向后移动。
一个气缸128经过撑条127被联结到台板122。气缸128沿着Y方向设置,它的连杆128a朝向前面。连杆128a的一端被联结到设置在枢转单元140中的枢转部件141的撑条141a上。
如图3所示,枢转单元140包括,枢转部件141、和一个被固定在台板122上用来支撑该枢转部件141的挡块142。枢转部件141是一个通过连接端壁部分141c的相对端,使得一对上板和下板部分141b与其成直角角度而具有一个基本上为U形侧面形状的结构元件,并且被配置成,它的凹口朝向后面而它的自由端垂直地互相相对。联结到气缸128的撑条141a是这样焊接的,使得它从下板部分141b侧向突出。
挡块142是一个将,用螺栓143平行地固定在台板122上的呈矩形形状的基底部分142a、从该基底部分142a向前突出的一个支撑块部分142b,从支撑块部分142b的上部后端突出的一个壁部142c,一体成形的金属部件。支撑块部分142b具有这样的参数使其被设置成可以插入在枢转部件141的上下板部分141b之间,并且通过一个沿着垂直轴伸展的螺栓,一个旋到螺栓144上的螺母145和一个可转动地支承螺栓144的没有被示出的内装轴承绕一个垂直轴支撑枢转部件141。一对螺栓146是这样安装到壁部142c的,使其在朝前和朝后方向伸展,并且经固定后使得它的突出距离可以被螺母147调节。各个螺栓146对立于联结到支撑块部分142b的枢转部件141的上板部分141b的后端。另一方面,如图4和5所示,枢转部件141的上板部分141b有一个角被切去。由于上板部分141b的切去角的形状和各个螺栓146的突出距离的调节,枢转部件141具有一个在如图4所示的线夹125的面向垂直于导线传送路径PH的水平方向的正常位置和如图5所示的线夹125相对于导线传送路径PH顺时针方向转动了45°的压力位置之间的规定的枢转范围。
每个线夹125包括,已知的一个外壳125a和一对设置在外壳125a顶部的夹柄125b,并且各个夹柄125b可以被一个没有被示出的结构在外壳125a内的致动器对称地转动,由此能够采取一个如图2所示的两个夹柄125b基本上处于水平方向的导线释放位置,也能够采取一个如图2所示两个夹柄125b垂直地处于夹紧导线W的导线夹紧位置。
参考图3,为了联结线夹125和枢转单元140的枢转部件141,线性致动器124固定到枢转部件141的端壁部分141c,而LM导轨124a经过一个安装板120C固定到线夹125的外壳125a的后表面。该线性致动器124可升高地支承线夹125。此外,在所示的实施例中,一个螺栓141f突出在端壁部分141c的每一侧,而在安装板120c的底部设置了设置在各个螺栓141f下面和平行面向该螺栓的联结螺栓120f。一个张力线圈弹簧148设置在一对相应的螺栓141f,120f之间来向线夹125施加偏置力。结果,线夹125除了受线性致动器124的作用能够上下移动之外还可以在以下要说明的施压操作过程中弹性地上下移动。
一个盖子160设置在夹线单元120沿着X方向往复移动的范围上,由此,夹线单元120是被盖住的,只有线夹125露在外面。
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导线传送器100能够把在导线测量/切割工位ST1切割成规定长度的导线W从工位ST1传送到在沿着导线传送路径PH的下游侧的工位ST2,ST3,...ST5,同时夹持着它。
图6是显示一个安装在导线测量/切割工位ST1的一个设施的简化结构示意图。
参考图6,导线测量/切割工位ST1配备一个已知的导线测量/切割器械200和一个已知的导线分配器械210。导线测量/切割器械200包括一个用于分配所选导线W的辊子单元201,一个包括在辊子单元201内的旋转编码器202,一个用于把导线W切割到由旋转编码器202测出的规定长度的切割单元203。导线分配单元210适合于把由测量/切割器械200分配来的导线W转移到导线传送器100的线夹125,并且包括一个使输出轴211a绕垂直轴旋转的伺服电机211,一个由伺服电机211的输出轴211a驱动而绕垂直轴转动的转动臂212,和一个设置在转动臂212的自由端的线夹214。线夹214在图6中虚线所示的分配位置夹持导线W,转动臂212转动180°来把线夹214移动到图6中实线所示的分配位置,由此导线W可以在盖子160上以环路方式被分配。这样,并列在导线传送器100上的一对夹线单元120能够接收切割到规定长度的环形导线W的接近端点部分。
参考图1,一个用来剥除导线W的对齐线端处的绝缘外皮的去皮单元250和一个用来检测导线W的除皮端的传感单元(未图示)被设置在线端加工工位ST2上。该传感单元检测导线W的线端部分从而来检查导线W的剥皮状态(暴露的芯子长度和导线线股的松散)是否令人满意。
下面,参考图7和8来详细说明接线端子连接工位ST3。
图7是一个示意本实施例的接线端子冲制器械400的正视图,而图8是该接线端子冲制器械400的侧视图。
参考图7和8,沿着由导线传送器100规定的导线传送路径PH,与要被加工的导线W的规格相对应的多个各种类型的接线端子冲制器械400,被设置在冲制器械接线端子连接工位ST3上。
每个接线端子冲制器械400,配备一个面向导线传送路径PH的中间部分的主体410和一对成对安装在主体410上的施力器单元420。
主体410包括一个施压机411和一对用来发送该施压机411的扭矩的动力发送机构412。
施压机411由一个伺服电机来实现并由一个没有被示出的微机来控制,在一个预先定好的时序与导线W的传送同步地输出一个扭矩。
每个动力发送机构412有选择性地将从施压机411输出的扭矩发送到各个施力器单元420,同时并将它变换成垂直运动。有关动力发送机构是如何把扭矩变换成垂直运动并有选择地将垂直运动发送到两个施力器单元420的内容,已经在日本未审查的专利公报号2002-158076中披露,这里不再赘述。
每个施力器单元420是一个由,用来冲制接线端子的施力器421、用来提供接线端子带TB给施力器421的接线端子卷筒422(在图1中只是示意显示)以及整体地承载接线端子卷筒422和施力器421的框架423(在图1中只是示意显示)组成的组合单元。安装在框架423上的施力器421能够通过将该框架423安装到主体410而可拆卸地联结到动力发送机构412上。因为在日本未审查的专利公报号2000-140960中已经披露了一个施力器和接线端子卷筒通过框架组合成为一个整体单元并可拆卸地附接到施压机上的结构,这里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框架423附接到主体410和从主体410拆卸的方向被设置成倾斜于导线传送路径PH;施力器421被设置成偏离于导线传送路径PH顺时针方向45°;而接线端子卷筒422被配置成使其以平面上看来呈直线状态向施力器421提供接线端子带TB(见图8和13到16)。这样,在导线传送路径PH的方向上各个施力器421之间的间隔可以显著缩短。
一个用来检查由施力器421冲制成使其与导线线端相连接的接线端子的检查器械450被设置在检查工位ST4。该检查器械450,能够借助于图像来检查各个接线端子的连接状态。一个高度测量器械也被设置在该检查工位ST4用来检查经冲制的接线端子T的导线筒(没有图示)的高度是否令人满意。
一个转移单元500和一个反向单元(没有图示)被一起设置在转移工位ST5。传送到导线传送器100下游端的导线W被转移单元500接纳,而接线端子T相对于导线W的预设相位被反向单元沿轴向改变了180°。
一个已知的连接器壳体提供器械和一个导线连接器械(没有图示)被并排设置在接线端子插入工位ST6上。带有被冲制成与其线端相连接的接线端子的导线W通过这些器械被插入到连接器壳体,由此构成一个导线-连接器件。
接着,结合图1到18来说明本实施例的操作。
图9到18是显示本实施例的操作的示意平面图。
首先参考图1,6和9,在导线W的测量和切割过程中,导线W从导线测量/切割工位ST1的导线测量/切割器械200分配过来,同时具有其经测量的分配长度,分配的线端被导线分配器械210的线夹214夹持,而该线夹214转动180°形成导线W的一个环路。另一方面,如图2,10和11所示,在被移动到其导线释放位置中经分配的环路导线W的对立侧后,当导线W被测量到规定长度时,导线传送器100的各个夹线单元120被移位到它们的夹线位置,由此已测导线W的对应部分被线夹125夹持。
在导线W被两个夹线单元120夹持后,导线分配器械210打开线夹214并将线夹214从导线测量/切割器械200返回到接收导线W的位置,而导线测量/切割器械200则驱动切割单元203去切割导线W。
参考图4,5和12,当涂覆有绝缘层的导线W被切割时,夹线单元120被移动到线端加工工位ST2。当各个夹线单元120到达它们面向线端加工工位ST2的去皮单元250的位置时,其致动器126被促动来送进线夹125。这样,被线夹125夹持的导线W的线端部分被馈送到去皮单元150从而把绝缘层剥除。
参考图2到5和13,在去皮工序完成并且去皮后的线端被检查后,位于相对于X方向更下游侧的那个夹线单元120使气缸128的连杆128a伸展,由此枢轴转动枢转单元140的枢转部件141去顺时针方向转动线夹125 45°,如图13所示。
参考图14,在线夹125枢轴转动的同时,两个夹线单元120被移动到位于下游侧的接线端子连接工位ST3,在那里使转动过的线夹125面向对应于被该线夹125夹持的导线W的线端的施力器421而使上游侧的夹线单元120处在备用等待状态。
参考图2到5和15,当下游线夹125相对于X方向而定位时,单轴自动机械126的伺服电机126a则驱动线夹125向前移动。由此,被该线夹125夹持的导线W的线端部分被馈送到施力器421,使得接线端子T能被冲制得与该导线W的线端部分相连接。接着,以一种相似于已知的结构方式,施力器421被驱动去使得接线端子T和导线W的线端相连接。如上所述,因为本实施例的线夹125被做成通过线圈弹簧148可以上下弹性地移动,导线W的线端可以在得到由施力器421进行的冲制过程中经过夹柄125b传来的施力器的驱动力时跟随接线端子连接过程弹性地上下移动。
参考图16,当接线端子T与被下游的线夹125夹持的导线的线端相连接后,该下游线夹125则向后移动,反向转动返回初始位置,并且停在那里直到另一个接线端子被冲制成与被上游线夹125夹持的导线W的线端相连接上为止。而这时,上游线夹125以和下游线夹125同样的方式将导线W的线端馈送到相应的施力器421。这样,接线端子T与导线W的两端就都分别连接上了。
参考图17,接线端子T已经与其连接好的导线W的线端部分受到安装在检查工位ST4的检查器械450的检查。
参考图18,经过检查的导线W被传送到转移工位ST5,在那里转移单元500能够接纳来自线夹125的导线W的线端部分并把它们转移到一个没有被示出的接线端子插入器械。一旦上述操作过程发生故障,有故障的产品通过生产线的临时停车或在转移工位ST5被剔出,以免次品传送到在下游侧的进一步加工的工序。
通过上述操作过程已经转移了导线W的夹线单元120,保持着处于导线释放位置,而沿着导线传送路径PH返回到图10的状态,然后夹持下一个导线W重复上述操作。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被切割成规定测量长度的已测导线W的线端,在正常状态下,可以被一对线夹125夹持并通过相似于已知的结构方式沿着导线传送路径PH相继驱动各个线夹125而接受所需要的加工。而在冲制接线端子T使其与导线W的线端相连接后,线夹125的位置被作为切换装置的气缸128和枢转单元140分别地切换,由此把导线W的线端馈送到接线端子冲制器械400的施力器421去进行和接线端子T的连接。在与接线端子T连接以后,各个线夹125返回它们的正常位置,由此使导线W的线端能在其余器械(那些安装在工位ST1到ST5外的除了接线端子冲制器械之外的器械)之间进行加工(例如馈送到检查器械450去检查经冲制的接线端子T或转移到其他器械)。在本实施例中,因为接线端子冲制器械400的施力器421被设置成,使其能够以倾斜于导线传送路径PH的方向提供接线端子带TB,这样,沿着导线传送路径PH的各个施力器420之间的间隔可以最大程度地缩短。因此,本实施例具有缩短操作人员在各个施力器之间的走动路径的显著效果,从而提高了操作效率。而且,因为接线端子带TB可以直线状态馈送,这样可以更为可靠地馈送,使得施力器421更不容易出故障。
上述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具体例子,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
举例来说,作为被使用在接线端子冲制器械中的施力器,除了是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接线端子T是由并行连接的接线端子带TB馈送的侧面馈送型以外,还可以是接线端子T为串联连接馈送的线端馈送型。
而且,根据本发明,在平面图中线夹125是顺时针还是反时针方向斜向放置都无关重要。然而,在任何一种情况下,角度最好设置在45°。
根据本发明,被切割成规定测量长度的经测量导线的线端,在正常状态下可以被一对线夹夹持并通过相似于已知的结构方式沿着导线传送路径相继驱动各个线夹而进行所需要的加工。而在冲制接线端子T使其与导线W相连接后,线夹的位置被切换装置分别地切换,导线的线端被馈送到接线端子冲制器械的施力器去进行与接线端子的连接。在与接线端子的连接以后,各个线夹返回到它们的正常位置,从而使导线的线端能在其余器械之间被加工(例如馈送到检查器械去检查经冲制的接线端子或转移到其他器械)。在本实施例中,因为接线端子冲制器械的施力器被设置成,使其能够以倾斜于导线传送路径的方向馈送接线端子,这样,沿着导线传送路径的各个施力器之间的间隔可以得到最大程度地缩短。因此,这就体现了能缩短操作人员在各个施力器之间的走动路径的显著效果从而来提高操作效率。而且,因为接线端子可以直线状态馈送,这样,可以更为可靠地馈送,使得施力器更不容易出故障。
本申请基于在日本申请的专利申请2003-106938,该专利申请的内容通过引用而结合在本文内。因为该发明可以以多种形式实施而不背离其基本特征的精神,因此本实施例是演示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因为本发明的范围是权利要求而不是由上述的说明来界定的,所有落在权利要求的范围或这些范围的等同物之内的变化都应该被包括在权利要求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导线线束的自动化生产系统,包括一个导线测量/切割器械,将导线切割成规定的测量长度;一对线夹,夹住被切割成测量长度的导线线端的附近;一个传送器械,保持被夹住的导线让它悬挂着,相继分别沿着一条直的导线传送路径驱动所述线夹,和一个接线端子冲制器械,该接线端子冲制器械包括一个沿着导线传送路径设置的施压机,一个被施压机驱动的施力器,和一个将接线端子带馈送到施力器的接线端子卷筒,适合于将一个接线端子冲制成使其与由线夹传送来的导线的至少一个线端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端子卷筒和所述施力器被倾斜地设置,使得接线端子以倾斜于导线传送路径的方向被馈送;还包括,一个切换单元,在导线的线端可以被馈送到施力器去与接线端子相连接的施压位置和导线的线端被转移到其余器械或从其余器械转移过来的正常位置之间,分别切换各个线夹的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线线束自动化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端子卷筒和施力器的组件被错位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线线束自动化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器械包括一个沿着导线传送路径,分别驱动各个线夹的台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线线束自动化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端子卷筒和一对施力器的组件被偏心设置,以及所述传送器械包括一个沿着导线传送路径分别驱动各个线夹的台板,以便使得导线线端被分别馈送到各个施力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线线束自动化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单元包括一个被传送器械传送的台板,一个被固定在台板上的挡块,一个被安装在挡块上并绕一个垂直轴枢轴转动的枢转部件,一个界定枢转部件的枢转范围的界定部件,和一个通过在界定部件允许的枢转范围内枢轴转动枢转部件来驱动被固定在枢转部件上的线夹的致动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导线线束自动化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界定部件包括一个调节枢轴转动范围的调节部件。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导线线束自动化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设置在枢转部件和线夹之间的致动器,它驱动所述线夹相对于枢转部件作上下移动。
8.如权利要求1至7其中之一所述的导线线束自动化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导线测量/切割工位,在此,导线从辊子分配并被切割成规定的测量长度,一个线端加工工位,在此,被切割成规定的测量长度的导线线端得到加工,一个接线端子连接工位,在此,通过接线端子冲制器械,接线端子与经加工过的导线的至少一个线端连接,一个检查工位,在此,对经连接的接线端子进行检查,和一个转移工位,在此,已经通过检查的导线的接线端子被转移。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导线线束自动化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器械往复地驱动一对线夹,把来自导线测量/切割工位的导线传送到转移工位并在转移工位的转移完成后返回相同的路径。
10.一种接线端子冲制器械,可以使用在导线线束自动化生产系统中,具有一个把导线切割成规定测量长度的导线测量/切割器械,一对夹住被切割成测量长度的导线的线端附近的线夹,和一个保持被夹住的导线让它悬挂着,相继分别沿着一条直的导线传送路径驱动所述线夹的传送器械,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面向导线传送路径的中间部分的主体,一个设置在主体上,把接线端子冲制成和被传送的导线的至少一个线端连接的施力器,一个设置在主体上,驱动施力器的施压机,和一个把接线端子带馈送到施力器的接线端子卷筒,其中所述接线端子卷筒和施力器被设置成,使得接线端子以一倾斜于导线传送路径的方向被馈送。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接线端子冲制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端子卷筒和施力器被装配成一个单元。
全文摘要
为了最大程度减少接线端子冲制器械所需的空间从而改善可操作性和维护容易度,接线端子卷筒422和施力器421被设置成倾斜状态,使得接线端子可以以倾斜于导线传送路径的方向被馈送。导线被夹线单元馈送到施力器421。每个夹线单元,其结构是使其位置在导线的线端可以和一个接线端子连接的压力位置和导线的线端被转移到其余单元和从其余单元转移的正常位置之间切换。
文档编号H01R43/048GK1536720SQ20041003249
公开日2004年10月13日 申请日期2004年4月9日 优先权日2003年4月10日
发明者江间英幸 申请人: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