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离子电池注液孔的封口方法及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48869阅读:5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锂离子电池注液孔的封口方法及电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注液孔的封口方法以及电池。
背景技术
近年来,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二次电池,应用越来越广泛,对电池的各项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在电池陈化、预充后会产生气体,如果不能及时排放出去或排放不干净就对电池注液孔进行封口,会导致电池鼓壳、循环性能降低等不良后果,而在常规电池封口方法中,这种情况时有发生,直接影响到电池性能的好坏。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完全排放在锂离子电池陈化、预充时产生的气体的锂离子电池注液孔的封口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这种方法制造的锂离子电池。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注液孔的封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用胶布将注满电解液的电池的注液孔封住;2)将步骤1)处理后的电池经陈化后,装入预充柜,对其进行预充;3)将步骤2)处理后的电池,用锐器刺破电池注液孔上的胶布;4)将步骤3)处理后的电池放入夹具,施加适当的力进行挤压,排出电池壳体内的气体;5)将步骤4)处理后的电池,用钢珠将注液孔封住。
步骤1)中所述的胶布是两层胶布,下面是双面胶,上面是透明胶。
步骤5)中所述的电池注液孔封钢珠是在夹具上完成的。
步骤5)中所述的钢珠将注液孔封住包括如下步骤(1)把钢珠放在注液孔上;(2)让冲压机压头对准电芯的注液孔,加压将钢珠压进注液孔。
用上述方法制造的锂离子电池。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将注满电解液的电池用胶布将注液孔封住,陈化时可以防止有水分进入电池,陈化后对电池进行预充时,防止电解液从注液孔溢出;2)用锐器将电池注液孔上的胶布刺破,电池中产生的气体可以从孔中排放出去;3)将电池放入夹具,施加适当的力进行挤压,使电池内压力大于外面大气压,残余的气体可以及时排放出去。
说明书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操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1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
对注液后的锂离子电池进行下面的操作步骤1)将注液后电池移出手套箱,注液孔同侧整齐地放在工作台面,一手轻轻固定住电池,另一手拿纸巾将电池盖板上残留电解液轻轻擦拭干净,然后用双面胶将注液孔封住,并将双面胶表面白色胶纸撕开,在双面胶上面封上透明胶。封好之后,用纸巾将胶纸压1~3次,确保胶纸压紧,压实。这样注液孔就被封的比较紧密,可以承受一定的压力,在随后进行的电池陈化工序中,电池不会吸水,影响电池的循环性能;在预充时,电池电解液也不会随着产生的气体喷出电池壳外;
2)将步骤1)处理后的电池经陈化后,装入预充柜,对其进行预充;3)将步骤2)处理后的电池放在工作台上,用锐器依次将每个电池注液孔上的胶纸刺破,这样电池里产生的气体就可以排放出来;4)取该组已刺孔电芯,放入夹具中排放整齐,然后旋紧夹具(力度适中),使电芯基本无间距,注意观察,控制力度,进行挤压,使电池内压力暂时大于大气压,在避免挤出电解液过多的同时保证电芯内部气体已完全排出;5)擦去电池表面流出的电解液,用镊子将钢珠逐个地安放到注液孔上,让冲压机压头对准电芯的注液孔,压下制动柄将钢珠压进注液孔,然后对准下一个电池注液孔,继续操作,直至把夹具里电池的注液孔全部用钢珠封住,封好注液孔的电池进入下一步工序。
用本发明描述的封口方法对锂离子电池注液孔进行封口,可以把电池在预充时产生气体完全排放出去,从而大大降低了鼓壳、循环性能降低等不良后果的产生。
尽管对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对于本行业技术人员而言,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型,只要这些变化和改性不脱离本发明范围,它们均包括在本专利的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锂离子电池注液孔的封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注满电解液的电池,用胶布将其注液孔封住;2)将步骤1)处理后的电池经陈化后,装入预充柜,对其进行预充;3)将步骤2)处理后的电池,用锐器刺破电池注液孔上的胶布;4)将步骤3)处理后的电池放入夹具,施加适当的力进行挤压,排出电池壳体内的气体;5)将步骤4)处理后的电池,用钢珠将注液孔封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注液孔的封口方法,所述步骤1)中胶布是两层胶布,下面是双面胶,上面是透明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注液孔的封口方法,所述步骤5)中电池注液孔封钢珠是在夹具上完成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注液孔的封口方法,步骤5)中所述的钢珠将注液孔封住,包括如下步骤(1)把钢珠放在注液孔上;(2)让冲压机压头对准电芯的注液孔,加压将钢珠压进注液孔。
5.用权利要求1-4所述的封口方法制造的锂离子电池。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注液孔封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用胶布将注满电解液的电池的注液孔封住;2)将步骤1)处理后的电池经陈化后,装入预充柜,对其进行预充;3)将步骤2)处理后的电池,用锐器刺破电池注液孔上的胶布;4)将步骤3)处理后的电池放入夹具,施加适当的力进行挤压,排出电池壳体内的气体;5)将步骤4)处理后的电池,用钢珠将注液孔封住。利用本发明的封口方法可以把电池预充时产生的气体排除干净,从而大大降低了鼓壳、循环性能降低等不良后果的产生。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上述方法制造的锂离子电池。
文档编号H01M2/00GK1893163SQ20051003550
公开日2007年1月10日 申请日期2005年6月30日 优先权日2005年6月30日
发明者杨红平, 张志文, 邵戈, 夏青松 申请人:深圳市比克电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