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式锂锰电池自动化生产线用隔膜装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40734阅读:3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扣式锂锰电池自动化生产线用隔膜装填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自动化生产线,尤其是一种扣式锂锰电池自动化生 产线用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扣式锂猛电池自动化生产线用隔膜装填装置。
技术背景众所周知,扣式锂锰电池是一种使用量十分巨大,性能可靠的电池,深 受消费者欢迎,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类电子产品中。传统的扣式锂锰电池的生产方式为手工生产,每个锂锰电池生产共有五 道工序,分别由五个操作工在干燥式手套箱中完成,这五个步骤为向阴极 壳体中放置圆片锂电极、在锂片上放置隔膜、为隔膜加注电解液、在隔膜上 放置已浸透电解液的氧化锰正极片、加装正板壳板并压合成形,它五个步骤 均需在手套箱中操作完成,且所使用的原材料锂片必须预先加工至设计的尺 寸,且为了保证锂片与负极壳体的良好接触,必须在负极壳体内侧预先焊接 金属网,这种加工方式不仅效率低、所需的操作人员多,而且原材料成本高、 工序多,不能直接采用锂带,还必须在负极壳体制造时增加加工维度较大的 金属网焊接工步,现有的手工生产方式的一般最大产量为一万只左右,因此, 电池生产企业为了满足市场需要必须设置多条相同的生产线并加班加点才能 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因此,使扣式锂锰电池实现自动化生产是提高产量,降低成本,减少操作人员的必由之路,而作为电池生产过程中重要步骤之一的隔离纸的安装是保证电池自动化生产线正常运行的关键,在自动化生产过程中不可能再像手 工生产一样将加工好的圆形隔离纸一张一张地放入负极壳体中,必须实现自动冲裁才能达到快速准确加装隔离纸的目的,而据申请人所知,目前尚无相应的隔离纸装填装置可供选用。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扣式锂锰电池生产效率不高,急需实现自动化 生产的问题,设计一种可提高其中的隔离纸装填效率,实现自动化生产所必 须的扣式锂锰电池自动化生产线用隔膜装填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扣式锂锰电池自动化生产线用隔膜装填装置,包括冲床、隔膜纸13, 膈膜纸13的一端固定在放料盘上,另一端固定在收料盘上,其位于放料盘和 收料盘之间的一段呈水平置于冲床的冲头1的下部,其特征是所述的冲头1 由中空的裁切头14和活动安装在裁切头14中的插杆15组成,所述的裁切头 14和插杆15之间设有冲裁间隙,在所述的裁切头14的正下方、膈膜纸13 的下部安装有二端相通且带有使负极壳体3定位的内台阶面的裁切模16,在 裁切模16的下部安装有由驱动装置驱动的工件持上杆17,已压制有负极锂 片的负极壳体3在送料定位装置18的作用下定位在工件持上杆17的上部。所述的送料定位装置18由安装在生产线传送带2的两侧导板4, 5上的 将负极壳体3推离传送带2的输入块6以及与输入块6相对的定位块7组成, 输入块6的一侧设有一个与负极壳体3相配的圆弧段11,定位块7也设有一 个与负极壳体3相配的圆弧形定位段8和一个与圆弧形定位段8平滑过渡的、 与传送带前进方向相交的进料通道9,所述的输入块6上的圆弧段11和定位 块7上的圆弧段8形成一个包络负极壳体3并使其定位在定位块7中的定位 凹孔,所述的工作持上杆17的上端与该定位凹孔正对,所述的进料通道9 的出口与位于两侧导板4, 5之间传送通道10相通,在进料通道9的另一端 设有将负极壳体3推入传送通道10中的输出块12。所述的输入块6与对应的驱动气缸相连,所述的输出块12也与对应的驱 动气缸相连,所述的驱动工件持上杆17的驱动装置为驱动气缸。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为扣式锂锰电池的自动化生产提供了必要的保障,结构简单, 定位可靠,从根本上解决了隔膜纸的连续裁切和装填问题,可使安装了本实 用新型的自动化生产线的生产效率提高2-4倍,人员可减少一半以上,降本增效效果明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隔膜冲裁装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阴极壳体送料定位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构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 2所示。一种扣式锂锰电池自动化生产线用隔膜装填装置,包括冲床、隔膜纸13, 膈膜纸13的一端固定在放料盘上,另一端固定在收料盘上,其位于放料盘和 收料盘之间的一段呈水平置于冲床的冲头1的下部,所述的冲头1由中空的 裁切头14和活动安装在裁切头14中的插杆15组成,所述的裁切头14和插 杆15之间设有冲裁间隙,在所述的裁切头14的正下方、膈膜纸13的下部安 装有二端相通且带有使负极壳体3定位的内台阶面的裁切模16,在裁切模16 的下部安装有由驱动气缸驱动的工件持上杆17,已压制有负极锂片的负极壳 体3在送料定位装置18的作用下定位在工件持上杆17的上部,如图1所示。其中送料定位装置18由安装在生产线传送带2的两侧导板4, 5上的 将负极壳体3推离传送带2的由驱动气缸驱动其作往复运动的输入块6以及 与输入块6相对的定位块7组成,如图2所示,输入块6的一侧设有一个与 负极壳体3相配的圆弧段11,定位块7也设有一个与负极壳体3相配的圆弧 形定位段8和一个与圆弧形定位段8平滑过渡的、与传送带前进方向相交的 进料通道9,所述的输入块6上的圆弧段11和定位块7上的圆弧段8形成一 个包络负极壳体3并使其定位在定位块7中的定位凹孔,所述的工作持上杆 17的上端与该定位凹孔正对,所述的进料通道9的出口与位于两侧导板4, 5 之间传送通道10相通,在进料通道9的另一端设有将负极壳体3推入传送通 道10中的输出块12,该输出块12也由作往复运动的驱动气缸驱动。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当压装有负极锂片的负极壳体3在传送带2的作用下移动到输入块6位 置附近时,受到定位块7的阻挡,此时,输入块6的驱动气缸在PLC控制下 控节拍动作将负极壳体3推离传送带2进入定位块7中,并在定位块7上的 圆弧段8及输入块6上的圆弧段11的约束下临时定位于由它位组成的一个凹 孔中,此时,驱动工作持上杆17动作的驱动气缸动作,将负极壳体3向上顶 入裁切模16中直至与其中的台阶面相抵,在PLC的控制下,裁切头14向下 运动,将被送料轮和收料轮拉紧的隔膜纸13压入裁切模16中并被切出所需 的圆片状隔膜片落入负极壳体3中的锂片上,此时,插杆15动作,将负极壳 体3连同隔膜纸一起向下推压,而工件持上杆17也向下运动到位、负极壳体 3离开裁切模16时裁切头14及插杆15 —起回縮,与此同时输入块6在驱动 气缸的带动下迅速回撤到原始位置准备下一循环,在输入块6撤回的同时, 输出块12在其驱动气缸的作用下迅速动作将己装好隔膜纸13的负极壳体3 推离圆弧段8并沿输出通道9再次进入传送带2上,输出块12完成推送动作 后迅速撤回等待下一循环。本实用新型的输入块6和输出块12、冲床的运动以及持上杆的伸縮等的 动作节拍由PLC自动控制。本实用新型未涉及部分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权利要求1、一种扣式锂锰电池自动化生产线用隔膜装填装置,包括冲床、隔膜纸(13),膈膜纸(13)的一端固定在放料盘上,另一端固定在收料盘上,其位于放料盘和收料盘之间的一段呈水平置于冲床的冲头(1)的下部,其特征是所述的冲头(1)由中空的裁切头(14)和活动安装在裁切头(14)中的插杆(15)组成,所述的裁切头(14)和插杆(15)之间设有冲裁间隙,在所述的裁切头(14)的正下方、膈膜纸(13)的下部安装有二端相通且带有使负极壳体(3)定位的内台阶面的裁切模(16),在裁切模(16)的下部安装有由驱动装置驱动的工件持上杆(17),已压制有负极锂片的负极壳体(3)在送料定位装置(18)的作用下定位在工件持上杆(17)的上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式锂锰电池自动化生产线用隔膜装填装置,其特 征是所述的送料定位装置(18)由安装在生产线传送带(2)的两侧导板(4, 5)上的将负极壳体(3)推离传送带(2)的输入块(6)以及与输入块(6) 相对的定位块(7)组成,输入块(6)的一侧设有一个与负极壳体(3)相配 的圆弧段(11),定位块(7)也设有一个与负极壳体(3)相配的圆弧形定位 段(8)和一个与圆弧形定位段(8)平滑过渡的、与传送带前进方向相交的 进料通道(9),所述的输入块(6)上的圆弧段(11)和定位块(7)上的圆 弧段(8)形成一个包络负极壳体(3)并使其定位在定位块(7)中的定位凹 孔,所述的工作持上杆(17)的上端与该定位凹孔正对,所述的进料通道(9) 的出口与位于两侧导板(4, 5)之间传送通道(10)相通,在进料通道(9) 的另一端设有将负极壳体(3)推入传送通道(10)中的输出块(12)。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式锂锰电池自动化生产线用隔膜装填装置,其特 征是所述的输入块(6)与对应的驱动气缸相连,所述的输出块(12)也与对 应的驱动气缸相连,所述的驱动工件持上杆(17)的驱动装置为驱动气缸。
专利摘要一种扣式锂锰电池自动化生产线用隔膜装填装置,属于电池生产线技术领域,它包括冲床、隔膜纸(13),隔膜纸(13)的一端固定在放料盘上,另一端固定在收料盘上,其位于放料盘和收料盘之间的一段呈水平置于冲床的冲头(1)的下部,其特征是所述的冲头(1)由中空的裁切头(14)和活动安装在裁切头(14)中的插杆(15)组成,所述的裁切头(14)和插杆(15)之间设有冲裁间隙,在所述的裁切头(14)的正下方、隔膜纸(13)的下部安装有二端相通且带有使负极壳体(3)定位的内台阶面的裁切模(16),在裁切模(16)的下部安装有由驱动装置驱动的工件持上杆(17),已压制有负极锂片的负极壳体(3)在送料定位装置(18)的作用下定位在工件持上杆(17)的上部。它解决了市场急需,有利于提高扣式锂锰电池的生产效率。
文档编号H01M6/00GK201051516SQ20072003796
公开日2008年4月23日 申请日期2007年5月23日 优先权日2007年5月23日
发明者陈兆龙 申请人:常州达立电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