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微结构的大功率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79134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集成微结构的大功率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半导体器件,特别涉及一种集成微结构的大功率发 光二极管封装结构。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LED)的内量子效率和外量子效率决定着LED总的出光 效率和器件亮度。传统光源中,日光灯的发光效率为60-1001m/W,高压钠 灯的发光效率为60-1201m/W,而目前大功率氮化镓(GaN)基白光LED (蓝光 十荧光粉)的发光效率最高也只有1001m/W,普通的只有30-50 lm/W。从 LED发光原理来看,LED效率(外量子效率)主要由注入效率、内量子效 率和光提取效率三者的乘积来决定。其中,注入效率与材料结构和器件串联 电阻有关,内量子效率主要由晶体生长的质量、量子阱的结构和器件制作过 程中对有源层的损伤等因素决定。目前室温下GaN基LED的内量子效率较 低,只有30%左右,而GaN基大功率LED的光提取效率更低,只有10% 左右,使得GaN基大功率LED的效率小于10%,有90%左右的光不能导 出而在器件中以热形式消耗掉,造成电能浪费,更严重的是使器件发热、升 温导致LED光效急剧下降,同时芯片、焊线和封装材料严重老化,縮短寿 命。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到,散热问题是影响LED获得广泛应用的难题之一。 一般LED封装结构如图1所示。发光芯片通过焊膏焊接在基板上,基板与 热沉之间以热界面材料相接,故散热路径为发光芯片一基板一热沉一环境。 常用的基板一般为MCPCB板,含有一层绝缘层,其热阻较高,散热效果受 到影响。基板与热沉之间选用的热界面材料,亦有一定热阻,增加了散热难 度。热量传导至热沉以后,现行的被动散热如图1所示,通过散热片把热量 散发至环境中。此种方法在LED功率较小时散热效果尚能匹配,但随着LED 功率的不断提高,散热量增加,这类被动散热结构已不能满足LED的散热 要求。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已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了一种集成微结 构的大功率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陶瓷片、上铜片和下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铜 片和下铜片通过直接键合铜(DBC Directed Bonded Cooper)工艺键合在陶 瓷片上下表面,并且在下铜片表面或内部设有微通道。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发光芯片直接焊接在金属焊盘上,陶瓷基板上下表面都有铜层,热失配应力 小,制作成本低,结构紧凑,有利于提高封装密度,并且微通道中可通入冷 却循环液,大大提高了封装散热能力。


图1 现有的LED封装结构平面图;图2a上铜片截面剖视图;图2b下铜片加工前的截面剖视图;图2c下铜片加工后的截面剖视图;图2d上下铜片与陶瓷片键合后的截面剖视图;图2e金属腐蚀工艺加工后的结构截面剖视图;图3a金属扩散键合工艺加工后的结构截面剖视图;图3b上下铜片与陶瓷片键合后的截面剖视图;图3c金属腐蚀工艺加工后的结构截面剖视图;图4LED封装结构的截面剖视图。ll发光芯片、12固晶层、13金属膜层、14绝缘层、15金属基板、16焊接 (粘结)层、17热沉、18含荧光粉硅胶层、19金线、20封装胶层、21上铜 片、22下铜片、23微通道、24陶瓷片、25芯片区和电路、31上铜片、32 下铜片、33微通道、34铜片、35陶瓷片、36复合铜片、37芯片区和电路、 41发光芯片、42固晶层、43芯片区和电路、44陶瓷片、45微通道、46下 铜片、47含荧光粉硅胶层、48金线、49封装硅胶层。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见图2a、图2b,选择两块厚度合适的高纯无氧铜铜片,上铜片21厚 度为0. 3腿,下铜片22厚度为5mm 。采用机械加工技术,在下铜片22表面制作截面为正方形的微通道23, 正方形边长为2mm,参见图2c。微通道可布置为蛇形或M形单层或多层结 构。采用直接键合铜(DBC)工艺将两块铜片同时键合到一块氧化铝陶瓷片 24的上下表面,陶瓷片24厚度为0. 63rara,参见图2d。釆用金属腐蚀工艺,在上铜片21上形成芯片区和电路结构25 (同时保 护下铜片22),即制备出集成微通道结构的封装基板,参见图2e。实施例二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相同,所不同是先选择两块厚度合适的高纯无氧铜 铜片,其中上铜片31厚度为lmm,下铜片32厚度为3iran。采用机械加工工艺在下铜片32表面制作出正方形微通道33,正方形边 长为2mm。并采用金属扩散键合工艺把两块铜片键合到一起,参见图3a。采用DBC工艺把另一块铜片34 (厚度为0. 2腿)和复合铜片36同时键 合到陶瓷片35的上下表面,陶瓷片材料为氮化铝,厚度为lmm,参见图3b。采用金属腐蚀工艺,在铜片34上形成芯片区和电路结构37 (同时保护 下铜片31),即制备出另一种集成微通道结构的封装基板,参见图3c。图4为采用本实用新型制备的LED封装基板结构图,发光芯片41通过 固晶层42固定在芯片区43,发光芯片41通过金线48与电路连接,下铜片 45采用DBC工艺与陶瓷片44键合在一起,下铜片45上设有微通道46,发 光芯片41上表面设有含荧光粉硅胶层47,外部为封装硅胶层49。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微通道结构的截面形状还可为长方形或半圆形, 微通道可布置为蛇形或M形单层或多层结构。
权利要求1.一种集成微结构的大功率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主要包括陶瓷片、上铜片和下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铜片和下铜片通过直接键合铜(DBC)工艺键合在陶瓷片上下表面,并且在下铜片表面或内部设有微通道。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微结构的大功率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其特 征在于所述上铜片上有芯片区和电路结构。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微结构的大功率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其特 征在于所述微通道为蛇形或M形单层或多层结构,其截面形状可为正 方形或长方形或半圆形。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微结构的大功率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其特征 在于所述陶瓷片为氧化铝或氮化铝或陶瓷材料。
专利摘要一种集成微结构的大功率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主要包括陶瓷片、上铜片和下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两铜片通过直接键合铜(DBC)工艺键合在陶瓷片上下表面,并且下铜片表面或内部设有微通道。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发光芯片直接焊接在金属焊盘上,陶瓷基板上下表面都有铜层,热失配应力小,制作成本低,结构紧凑,有利于提高封装密度,并且微通道中可通入冷却液,大大提高了封装散热能力。
文档编号H01L33/00GK201117676SQ20072007375
公开日2008年9月17日 申请日期2007年8月17日 优先权日2007年8月17日
发明者胜 刘, 刘宗源, 恺 王, 甘志银, 罗小兵, 谢庆明, 陈明祥 申请人:广东昭信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