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导出端子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28547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锂电池导出端子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锂电池内部电芯正负极与输出端 子间连接结构的改进。
背景技术
现有的9V电池一般是采用6只1. 5V的碱性电池(如碱锰电池、镍氢 电池)或3只3.0V的锂电池串联封装而成。锂电池的内部连接的可靠性是 保证电池性能和安全性的关键。 一般电池连接主要有两种方式, 一是采用 焊接连接, 一是采用15力连接。
对于电池内部电芯正负极与输出端子间的连接,为了改善连接结构的 可靠性,现有专利技术中有多种结构。图1即是现有专利US4719159描述 的一种9V锂电池电芯正、负极的连接结构的局部剖视图,其装配连接时, 先把电芯4置于下壳7中,再在电芯4前端部放置弹性硅胶块3,并把电 芯正、负极5弯曲到硅胶块3的顶部,之后在硅胶块上面压上中盖1,中 盖下方设有多个压簧2,压簧与中盖上的可与外接端子连接的焊盘6相连, 当中盖置于硅胶块上时,压簧2压在硅胶块3上的电芯正、负极5来形成 通路。这种电池电芯正、负极的连接导出结构,主要利用硅胶块的弹性使 得电芯正、负极和中盖上的压簧连通,不仅连接的稳定性差,而且压簧的 加工非常困难,需要大量手工加工。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内部连接可靠、结构优化、组装工艺简 化方便、生产效率高,制造成本低的一种锂电池导出端子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锂电池导出端子结构,包括电池下壳,电池下壳中装有电芯,电 池下壳上连接有盖板,电池下壳内、电芯前端置有插座,插座上设有凹槽,凹槽内固定有插座簧片,插座一侧壁设置有与插座簧片成一体的焊盘,所 述盖板中设有与插座凹槽中的插座簧片对应的、连接电芯正、负极和输出 电源的插头。
上述方案中的所采用的电池下壳由内层塑料和外层铝壳或不锈钢壳 一同注塑而成,所述的内层塑料是由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或聚丙 烯、或聚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或它们之间的共聚物形成。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盖板中盖和置于中盖上的带有子母扣的上 盖组成,中盖上注塑成形有三组插头,每组插头包括相互连接的两种插头, 一种插头用于把电芯正、负极与输出电源的电池子母扣连接,其一端自中 盖底面向电池下壳伸出,与插座结合并与电芯正、负极连接,其另一端与 中盖顶面上设置的顶部焊盘相连接,顶部焊盘与上盖上的子母扣相连接; 而另一种插头则用于三组插头之间的相互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中盖与电池下壳、上盖都是通过超声波塑料焊接成
一体的,所述电池下壳的厚度范围是0.5mm 1.5mm,其外层铝壳或不锈钢 壳厚度范围是0. 05mm 0. 50mm。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显著效果
本发明电池内部导出端子连接上,采用了插座与插头的类似结构,电 芯正、负极与插座上焊盘连接操作简便,借助自动化设备就可以完成点焊 操作。再配之以带连接焊盘的簧片的插座,让中盖插头得以非常方便的接 插入插座簧片,使电芯正、负极与中盖上插头的连接平滑顺畅。电芯正负 极在焊接过程中,无需预留较多的折叠量,减少了短路的危险,提高了正、 负极材料的利用率,大幅度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发明有效地解决了现有压力连接方式引出端子的高接触不良和高 短路问题。另外,本发明的其电池下壳由内层塑料壳和外层铝板或不锈钢 板一同注塑而成。不但增加了电池的强度,又消除了现有塑料壳体电池常 见的漏液问题。


附图1是现有技术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发明电池装配后的立体形态及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发明下壳、中盖连接结构的剖视图。
附图4是图3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本实施例以9V锂电池为例说明本发明电芯正、负极与输出端子间连 接结构。
参见图2 4, 一种锂电池导出端子结构,该锂电池由三个3V电芯5 串联而成,三个电芯5的正、负极7先与插座2上的焊盘8点焊连接,然 后把电芯放入电池下壳6内,中盖1盖住电池下壳6,中盖l上的插头可 以把电池下壳6内电芯5的正、负极7连接中盖顶面上设置的顶部焊盘9 引出,构成9V锂电池。
中盖上注塑成形有三组插头,每组插头包括相互连接的两种插头,一 种插头4用于把电芯正、负极与电池子母扣连接,其一端自中盖底面向电 池下壳伸出,与插座结合并与电芯正、负极连接,其另一端与中盖顶面上 设置的顶部焊盘9相连接,顶部焊盘9与上盖上的子母扣相连接。而另一 种插头则用于三组插头的相互连接的。
对应中盖上的一种插头4设有插座,插座2主体呈凹字形,插座凹槽 内固定有插座簧片3,插座一侧壁设置有与插座簧片相连接的焊盘8,该 焊盘用于与电芯正、负极7点焊连接,不需额外采用其它导线。
对应三个电芯设置三个插座2,装配时把三个电芯5的正、负极7与 三个插座上的相应焊盘8点焊或锡焊在一起,然后把三个电芯放入电池下 壳6内,接着在电池下壳上安装中盖l,相应把中盖1上的一种插头4对 应插入插座2内的插座簧片3中,从而把三个电芯串联起来并引出,接着 把中盖与电池下壳通过超声波焊接成一体,密封电芯。最后再把上盖的子 母扣与中盖焊盘连接,将上盖与中盖超声波焊接在一起。
这种采用插头与插座的结合方式把电芯正、负极与中盖插头连接的结 构,既防止了连接不良和短路的发生,保证电的输出,又减少了组装中连接物料的数量,简化了生产工序。另外,这种结构还可降低劳动强度,提 高生产效率,避免短路保证连接的可靠性。
另外,本发明的电池下壳是将外层金属壳放入模具注塑而成。内层塑
料可以采用丙烯腈(A)丁二烯(B)苯乙烯(S)共聚物(ABS)、聚丙烯(PP)、 聚乙烯(PE)、高密度聚乙烯(HDPE)或它们之间的共聚物中的一种,外 层金属壳可以是铝壳或不锈钢壳62等金属壳。内层塑料外周注塑镶嵌金 属壳,不但减少了现有塑料壳体电池常见的电解液渗漏和水汽渗入问题, 又增加了电池的强度。
为了在电池外形尺寸一定的条件下,尽可能地增大电池的容量,本实 施例中的电池下壳6的厚度范围在0. 5mm 1. 5mm为宜,其外层金属壳的 厚度范围是0. 05mm 0. 50mm。
本发明保护的锂电池电芯正负极与输出端子间的连接结构,可以保证 连接的可靠性、减少制造过程中物料的用量,降低成本,同时这种结构还 能有效消除电池内部短路的风险,提高产品性能和使用寿命。
权利要求
1、一种锂电池导出端子结构,包括电池下壳(6),电池下壳中装有电芯(5),电池下壳上连接有盖板,其特征在于电池下壳内、电芯前端置有插座(2),插座上设有凹槽,凹槽内固定有插座簧片(3),插座一侧壁设置有与插座簧片成一体的焊盘(8),所述盖板中设有与插座凹槽中的插座簧片对应的、连接电芯正、负极(7)和输出电源的插头。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锂电池导出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电池下壳(6)由内层塑料(61)和外层铝壳或不锈钢壳(62) —同注塑 而成,所述的内层塑料是由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或聚丙烯、或聚 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或它们之间的共聚物形成。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锂电池导出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述盖板包括中盖(1)和置于中盖上的带有子母扣的上盖,中盖上注塑成 形有三组插头,每组插头包括相互连接的两种插头, 一种插头(4)用于把 电芯正、负极与输出电源的电池子母扣连接,其一端自中盖底面向电池下 壳伸出,与插座结合并与电芯正、负极连接,其另一端与中盖顶面上设置 的顶部焊盘(9)相连接,顶部焊盘(9)与上盖上的子母扣相连接;而另 一种插头则用于三组插头之间的相互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锂电池导出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正、负极与插座上焊盘(8)通过点焊或锡焊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锂电池导出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 盖与电池下壳通过超声波塑料焊接成一体,所述上盖再与中盖通过超声波 塑料焊接成一体。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锂电池导出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电池下 壳的厚度范围是0.5mm 1.5mm,其外层铝壳或不锈钢壳的厚度范围是 0. 05面 0. 50mm。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一种锂电池导出端子结构,包括电池下壳,电池下壳中装有电芯;电池下壳内、电芯前端放置有插座,插座上设置的凹槽内固定有插座簧片,插座一侧壁设置有与插座簧片成一体的焊盘,电芯正、负极分别与焊盘焊接;对应插座凹槽中的插座簧片的中盖上设有可连接两个电芯正负极和输出电源的插头。这种采用插头与插座的连接方式把电芯正、负极与盖板上子母扣连接的结构,既防止了连接不良和短路风险,保证电的输出,又简化了生产组装的复杂性,减少了生产工序,还可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文档编号H01M2/02GK101515639SQ20091003820
公开日2009年8月26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21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21日
发明者刘金成, 吕正中, 毅 张, 黄国民 申请人: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