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子盖及其提供方法

文档序号:6933113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端子盖及其提供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端子盖以及提供或组装该端子盖的方法。
背景技术
日本未审实用新型公布No.H06-054222公开了一种端子盖,用于 对通过铰链部联接的一对半体件进行结合以具有管状形状,从而围绕 终端接头。此端子盖形成为使得弹性锁定件从一个半体件突出,而锁 定部形成在另一半体件上。在结合两个半体件的过程中,弹性锁定件 妨碍将要弹性变形的锁定部。当两个半体件适当结合时,弹性锁定件 弹性恢复以与锁定部接合,而两个半体件通过此接合动作而锁定在结 合状态中。
在此端子盖中,两个半体件可能由于在结合两个半体件的过程中 弹性锁定件的弹性恢复力而被移位,并且两个半体件可能由于铰链部 的不适当的变形而被移位,而在结合状态中弹性锁定件可能与锁定部 脱离。
因此,限制部形成为从另一半体件突出,而在结合过程中以及在 结合状态中,通过该限制部与一个半体件的接合来限制两个半体件的 移位。
由于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端子盖中,弹性锁定件和限制部 形成为从不同的半体件突出,所以该对半体件均具有复杂的形状。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情形而提出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简化半体件的形状。
根据本发明,通过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来解决上述目的。本发明 的优选实施例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端子盖,包括第一件、第二件,以及联 接该第一和第二件的至少一个铰链部, 其中
该第一和第二件通过该铰链部结合成大致管状形状, 形成为从第一件突出并且可沿与第一件同第二件的结合方向相交 的方向弹性变形的至少一个弹性锁定件和形成在第二件上的至少一个 锁定部相接合,以将第一和第二件锁定在结合状态中,以及
第一件包括至少一个限制部,该限制部形成为从第一件突出并且 能够限制第一和第二件在弹性锁定件的弹性变形方向上的移位。
由于限制部(仅)形成在形成有弹性锁定件的第一件上,所以它 无需形成在第二件上。因而,与限制部形成在第二件上的情形相比, 能够更加简化第二件的形状。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第一件和第二件通过使铰链部发生变 形而结合成大致管状形状。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优选实施例,提供一种端子盖,包括
第一半体件,
第二半体件,以及
联接该第一半体件和第二半体件的铰链部, 其中
通过使该铰链部发生变形来将第一和第二半体件结合成管状形
状,
形成为从第一半体件突出并且可沿与第一半体件同第二半体件的结合方向相交的方向弹性变形的弹性锁定件和形成在第二半体件上的 锁定部相接合,以将第一和第二半体件锁定在结合状态中,以及
第一半体件包括限制部,该限制部形成为从第一半体件突出并且 能够限制第一和第二半体件在弹性锁定件的弹性变形方向上的移位。
由于限制部形成在形成有弹性锁定件的第一半体件上,所以它无 需形成在第二半体件上。因而,与限制部形成在第二半体件上的情形 相比,能够更加简化第二半体件的形状。
优选地,该限制部包括至少一个凹槽,该凹槽可以与第二件接合, 从而在与弹性锁定件的弹性变形方向基本平行的方向上固定第二件。
进一步优选地,该限制部包括凹槽,该凹槽可以与第二半体件接 合,从而在与弹性锁定件的弹性变形方向基本平行的方向上固定第二 半体件。
由于限制部的凹槽与第二 (半体)件接合为在与弹性锁定件的弹 性变形方向基本平行的方向上固定第二 (半体)件,所以能在与弹性 锁定件的弹性变形方向相同的方向上以及在与该弹性变形方向相反的 方向上限制这两个第一和第二 (半体)件的移位。
进一步优选,限制部包括至少一个壁部,该壁部与弹性锁定件的 弹性变形方向基本平行地从第一件突出。
进一步优选,限制部包括板状壁部,该壁部与弹性锁定件的弹性 变形方向基本平行地从第一半体件突出。
由于限制部包括与弹性锁定件的弹性变形方向基本平行地从第一 (半体)件突出的板状壁部,所以抵抗沿基本平行于弹性锁定件的弹 性变形方向作用的外力的刚度高。因此,能可靠地限制由弹性锁定件
7的弹性恢复力引起的这两个第一和第二 (半体)件的移位。
仍进一步优选, 一对壁部设置在弹性锁定件的相对侧处。 通过该对壁部能防止外物对弹性锁定件的干扰。
更优选,第一件形成有基本沿与第一件同第二件的结合方向相同 的方向延伸的基板,
弹性锁定件沿基板的外表面从基板的延伸端在与基板的延伸方向 相反的方向上延伸,以及
在第二件的外表面上形成有至少一个框架部,用于在结合状态下 至少部分地容纳基板和/或弹性锁定件。
进一步优选,该框架部的一部分用作锁定部。
仍进一步优选地,第一半体件形成有基本沿与第一半体件同第二 半体件的结合方向相同的方向延伸的基板,
弹性锁定件沿基板的外表面从基板的延伸端在与基板的延伸方向 相反的方向上延伸,
在第二半体件的外表面上形成有框架部,用于在所述结合状态下 容纳基板和弹性锁定件,以及
该框架部的一部分用作锁定部。
由于在这两个第一和第二 (半体)件的结合状态中,弹性锁定件 容纳在框架部中,所以能保护弹性锁定件不受外物的干扰。此外,由 于框架部的一部分用作锁定部,所以与锁定部形成在非第二 (半体) 件中的框架部处的位置处的情形相比,能更加简化第二 (半体)件的 形状。
进一步优选,限制部形成为沿基板的侧缘部突出。基板可由于具有悬臂形状而变形。在本发明中,由于通过在基板 的侧缘上形成限制部而对基板进行了加强,所以不存在使基板变形的 可能性。
仍进一步优选, 一对限制部形成为向外突出以便定位在弹性锁定 件的基本相对侧处。
由于该对限制部定位在弹性锁定件的基本相对侧处,所以即使在 两个(半体)件没有结合的情况下,弹性锁定件位于框架部的外侧处 的状态中,也能保护弹性锁定件不受外物的干扰。
最优选地,框架部的一部分用作在结合状态中可与限制部接合的 接合部。
由于框架部的一部分用作可与限制部接合的接合部,所以与可接 合部形成在非第二 (半体)件中的框架部处的位置处的情形相比,能 更加简化第二 (半体)件的形状。
根据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形成或提供或组装端子盖的方法,具体 地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第一件和第二件;
通过至少一个铰链部来联接该第一和第二件,以便通过该铰链部 将第一和第二件结合成大致管状形状,
通过使至少一个弹性锁定件和至少一个锁定部相接合来将第一和 第二件锁定在结合状态中,其中,该弹性锁定件形成为从第一件突出 并且可沿与第一件同第二件的结合方向相交的方向弹性变形,该锁定 部形成在第二件上,以及
通过形成在第一件上以从第一件突出的至少一个限制部来限制第 一和第二件沿弹性锁定件的弹性变形方向的移位。
9


在阅读了下面优选实施例和附图的详细描述后,本发明的这些和 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应理解的是尽管实施例是单 独描述的,但是其单一特征可结合到其它实施例。
图1是显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半体件未结合的状态的立
体图,
图2是显示图1的竖直倒置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显示第一和第二半体件未结合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4是显示第一和第二半体件未结合的状态的正视图,
图5是显示图3的弹性锁定件和限制部的局部放大平面图, 图6是显示图4的弹性锁定件和限制部的局部放大正视图, 图7是沿图6的X-X剖面,
图8是显示第一和第二半体件结合的状态的后视图, 图9是显示第一和第二半体件结合的状态的底视图, 图10是部分以剖面显示在第一和第二半体件结合时的中间状态 的局部放大侧视图,以及
图11是部分截断地显示第一和第二半体件结合的局部放大剖面。
10 ...第一半体件
13 ...弹性锁定件
14 ...基板
17 ...限制部
18 ...壁部
20 ...凹槽
25 ..,铰链部
30 ...第二半体件
33 ...框架部
41 ...锁定部42...接合部
具体实施例方式
在下文中,参照图1到图11来描述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此
实施例的端子盖是通过经由至少一个较链部25联接第一件(优选半体 件)IO和第二件(优选半体件)30而形成的(例如树脂制成的)单一
(一体式或整体式)部件,并通过结合该第一和第二 (半体)件10、 30同时使铰链部25变形而形成具有大致管状的形状。与或可与至少一 根电线相连的至少一个终端接头(未示出)至少部分地容纳在该端子 盖中。在与第一 (半体)件IO联接的位置不同的位置处,第三件(优 选半体件)26联接到第二 (半体)件30,并且第三(半体)件26与 第二 (半体)件30结合,以在除与第一 (半体)件10结合的区域之 外的区域中形成大致管状形状。
第一 (半体)件IO包括第一底壁11以及从该第一底壁11 (优选 基本相对的侧缘)竖立或突出的一对第一侧壁12,其中铰链部25与一 个第一侧壁12相连。至少一个弹性锁定件13以及一个或多个、优选 一对限制部17 —体或整体地形成在基本与铰链部25相对的第一侧壁 12上。弹性锁定件13和限制部17的结构在下文描述。
(优选大致板状的)基板14形成为从第一侧壁12的延伸端缘(或 靠近该延伸端缘)沿与第一侧壁12的竖立方向基本相同的方向、即基 本沿与当第一 (半体)件10与第二 (半体)件30结合(或封闭在第 二 (半体)件30上或相对于第二 (半体)件30枢转)时基板14的移 动方向相同的方向突出。弹性锁定件13形成在基板14的延伸端上(或 靠近该延伸端)。弹性锁定件13沿与基板14的延伸方向基本相反的方 向突出,从而距基板14的外表面一定距离面对基板14的外表面和/或 基本与基板14的外表面平行。锁定突出部15形成在弹性锁定件13的 外表面的纵向中间位置(优选基本纵向中心位置)处。此外,更加向 外突出的较宽的可操作部16形成在弹性锁定件13的延伸端处或附近。此弹性锁定件13通常处于与基板14基本平行的锁定姿态,并且可大
致绕弹性锁定件13的底端(与基板14的延伸端相连的部分)弹性变 形至更靠近基板14的解锁姿态。
所述一个或多个限制部17形成为基本沿基板14的(优选基本相 对的)侧缘基本在基板14的延伸方向上延伸。所述一个或多个、优选 一对限制部17具体包括板状壁部18,所述板状壁部18以与弹性锁定 件13的弹性变形方向基本平行的方式突出(与基板14成不同于0°或 180。的角度,优选基本成直角)。优选,此(对)壁部18在基板14的 整个区域上沿基板14的延伸方向(从延伸端到底端)和/或在第一侧壁 12的外表面上连续延伸。通过形成所述一个或多个、优选一对壁部18, 基板14得以增强以具有更高的刚度,由此基板14既不变形为使其板 面发生弯曲,又不倾向于相对于第一侧壁12而倾斜。
此(对)壁部18朝着基板14的外侧突出,由此定位在弹性锁定 件13的(优选基本相对)侧处。因此,通过此(对)壁部18 (限制部 17)来保护弹性锁定件13不受外物的干扰。壁部18沿弹性锁定件13 的延伸方向的形成区优选对应于除可操作部16外的弹性锁定件13的 区域。
(优选两个)限制部17形成有一个或多个爪件19,所述爪件19 从壁部18的外缘优选与基板14基本相对地突出。爪件19的形成位置 如下所述。爪件19相对于弹性锁定件13的延伸方向定位在锁定突出 部15与可操作部16之间和/或沿弹性锁定件13的弹性变形方向比弹性 锁定件13的外表面更加向外地定位。此外,爪件19优选基本沿与基 板14的延伸方向相同的方向突出,并且一个或多个凹槽20形成在爪 件19与壁部18之间,所述凹槽20具有开口,以便当第一和第二 (半 体)件10、 30被结合或联接或封闭时基本面对第二 (半体)件30的 框架部33。第二 (半体)件30包括第二底壁31以及从该第二底壁31 (优选 基本相对的侧缘)竖立或突出的一对第二侧壁32,其中铰链部25与一 个第二侧壁32相连。框架部33 —体或整体地形成在基本与铰链部25 相对的第二侧壁32的外表面上。框架部33的结构在下文描述。
框架部33包括与第二侧壁32的外表面成不同于0。或180。的角度、 优选基本成直角突出的一对侧框34以及桥接在该对侧框34的突出端 之间的(优选基本为梁形的)连接部35。由该框架部33包围的空间(由 第二侧壁32、该对侧框34和连接部35包围的空间)用作基本沿竖直 方向穿过的容纳空间。
优选地,侧框34从第二侧壁32的基端(底端)到延伸端(上端) 基本连续,外壁37形成为桥接在侧框34 (优选突出端缘)与第二侧壁 32的外表面之间,而上壁38形成为桥接在侧框34 (优选上端缘)与 第二侧壁32的外表面之间。外壁37和上壁38彼此成不同于0°或180° 的角度、优选基本成直角连接,并且侧框34优选通过这些外壁37和 上壁38加强而具有更高的刚度。
连接部35与侧框34的上端相连。此外,(朝着面对匹配侧框34 的侧)向内突出的一个或多个肋39优选形成在除与连接部35相连的 部分外的该对侧框34的突出端缘的区域上。这对肋39之间的空间(在 连接部35之下的空间)用作切口 40,用于连通容纳空间36的内部与 外部。连接部35在两个肋39之间的区域优选用作可与锁定突出部15 接合的锁定部41。连接部35和肋39成不同于0。或180。的角度、优选 基本成直角连接的部分(具体为连接部35的相对端以及该对肋39的 上端)优选用作可与限制部17的爪件19和/或凹槽20接合的一个或多 个、优选一对接合部42。
接下来,描述此实施例的功能。
13在利用结合或相连的第一和第二 (半体)件10、 30来组装终端接 头(未示出)时,该至少一个终端接头至少部分地容纳到第二 (半体)
件30中,然后优选在铰链部25变形的同时,绕至少一个铰链部25将 第一 (半体)件10旋转或枢转地安装在第二 (半体)件30上。随着 组装(结合操作)的继续,弹性锁定件13和限制部17倾斜地靠近框 架部33,并且基板14的延伸端和弹性锁定件13的底端至少部分地插 入框架部33的容纳空间36中。
就在到达正确结合状态之前,锁定突出部15基本与锁定部41形 成接触,之后,弹性锁定件13沿远离锁定部41的方向弹性变形,而 锁定突出部15与锁定部41的内表面(面对容纳空间36的表面)基本 形成滑动接触。此外,如图10中所示,在锁定突出部15基本与锁定 部41的内表面保持接触的情况下,爪件19的内倾斜表面19a优选与接 合部42 (连接部35)基本形成接触。之后,接合部42 (连接部35) 通过倾斜表面19a的倾斜度而导入凹槽20中,而弹性锁定件13进一步 弹性变形以到达解锁姿态。通过爪件19与接合部42的接合,防止限 制部17和弹性锁定件13与连接部35分离而沿朝着第二侧壁32的外 表面的方向(弹性锁定件13朝着解锁姿态的移位方向)相对移动。
当将第一 (半体)件10与第二 (半体)件30组装到正确的结合 状态时,锁定突出部15穿过锁定部41,由此弹性锁定件13至少部分 地弹性恢复到其锁定姿态,而锁定突出部15至少部分地进入切口 40 中以从下面与锁定部41接合,如图ll中所示。通过锁定突出部15和 锁定部41的此接合动作,将第一和第二 (半体)件10、 30锁定在结 合状态。此外,通过爪件19与接合部42从外部的接合,防止限制部 n和弹性锁定件13沿使锁定突出部15与锁定部41发生脱离的方向(逐 渐减小锁定突出部15和锁定部41的接合面积的方向)移动。因而, 由锁定突出部15和锁定部41实现的锁定功能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并 且可靠地保持第一和第二半体件10、 30结合。在结合状态中,除可操作部16外的弹性锁定件13的大部分至少
部分地容纳在容纳空间36 (框架部33)中,并且(该对)限制部17 和(该对)侧框34相对于弹性锁定件13双重地侧向布置。此外,由 于锁定突出部15的突出端优选定位在从侧框34的突出端缘(框架部 33的外表面)向内收縮的位置处,所以保护锁定突出部15不受外物的 干扰。由于可操作部16从侧框34向上突出,所以对通过推动可操作 部16使弹性锁定件13从锁定姿态弹性变形到解锁姿态没有妨碍。
如上所述,在此实施例中,用于限制第一和第二 (半体)件10、 30沿弹性锁定件13的弹性变形方向移位的限制部17形成在形成有弹 性锁定件13的第一 (半体)件10上。因而,限制部17无需形成为从 第二 (半体)件30突出。因此,与限制部17形成在第二 (半体)件 30上的情形相比,能更加简化第二 (半体)件30的形状。
此外,由于限制部17的凹槽20与第二 (半体)件30的接合部 42接合为在与弹性锁定件13的弹性变形方向基本平行的方向上固定接 合部42,所以能在与弹性锁定件13的弹性变形方向基本平行和相反的 两个方向上限制第一和第二 (半体)件10、 30的移位。
由于限制部17优选包括从第一 (半体)件IO基本平行于弹性锁 定件13的弹性变形方向延伸的板状壁部18,所以抵抗沿基本平行于弹 性锁定件13的弹性变形方向作用的外力的刚度高。因此,能可靠地限 制由弹性锁定件13的弹性恢复力引起的两个(半体)件10、 30的移 位。此外,由于该对壁部18优选设置在弹性锁定件13的相对侧处, 所以能防止外物对弹性锁定件13的干扰。
此外,第一 (半体)件10优选形成有基板14,该基板基本沿与 第一 (半体)件10同第二 (半体)件30的接合方向相同的方向延伸, 并且弹性锁定件13沿基板14的外表面从基板14的延伸端在与基板14 的延伸方向基本相反的方向上延伸。换言之,基板14和弹性锁定件13优选基本是从第一 (半体)件10延伸的悬臂,因此,它们可通过外物 的干扰而变形。
在该点上,在此实施例中,用于在第一和第二 (半体)件10、 30
的结合状态中至少部分地容纳基板14和弹性锁定件13的框架部33形 成在第二 (半体)件30的外表面上,由此能保护基板14和弹性锁定 件13不受外物的干扰。
此外,由于框架部33的一部分用作与弹性锁定件13接合的锁定 部41,所以与锁定部41形成在非第二 (半体)件30中的框架部33处 的位置处的情形相比,能更加简化第二 (半体)件30的形状。
类似地,由于框架部33的一部分优选用作与限制部17接合的接 合部42,所以与接合部42形成在非第二 (半体)件30的框架部33处 的位置处的情形相比,能更加简化第二 (半体)件30的形状。
基板14由于具有悬臂形状而可变形。然而,在此实施例中,由于 通过以沿基板14的侧缘突出的方式形成限制部17而对基板14进行了 加强,所以不存在使基板14变形的可能性。
此外,由于该对限制部17优选形成为向外突出以便定位在弹性锁 定件13的基本相对侧处,所以即使在两个半体件10、 30没有结合的 情况下,弹性锁定件13位于框架部33的外侧处的状态中,也能保护 弹性锁定件13不受外物的干扰。
因此,为了简化两个半体的形状,当将第一件10和第二件30结 合成大致管状形状时,形成在第一件10上的弹性锁定件13与第二件 30的锁定部41接合,由此将两个件10、 30锁定在结合状态中。第一 件10形成有一个或多个限制部17,所述一个或多个限制部17以这样 的方式突出,即能够通过与第二件30接合来限制第一和第二件10、 30沿弹性锁定件13的弹性变形方向的移位。由于所述一个或多个限制部
17形成在形成有弹性锁定件13的第一件10上,所以它们无需形成为 从第二件30突出。
<其它实施例>
本发明不限于上文所述和所示的实施例。例如,下面的实施例也 被如由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包括。
(1) 限制部可沿与弹性锁定件的弹性变形方向基本相同的方向 或者沿与弹性锁定件的弹性变形方向相反的方向与第二 (半体)件形
成接触。
(2) 例如,通过具有这种从第一半体件突出的窄而长的爪状形 状,限制部可不包括板状壁部。
(3) 壁部可仅形成在弹性锁定件的左侧和右侧中的任一侧处。
(4) 限制部可布置在远离弹性组件的位置处。
(5) 弹性锁定件的延伸方向可以是同第一半体件与第二半体件 的结合方向基本相同的方向。
(6) 限制部可形成在基板的位置处而不是侧缘处。在这种情形 中,限制部可接合在非框架部处的位置处。
(7) 形成在基板的侧缘上的限制部可朝着与弹性锁定件相对的 一侧向内突出。
(8) 基板可通过突出部而不是限制部进行加强。
(9) 该对限制部可彼此相连。
(10) 第一和第二件无须为整体呈管状的半体件,而是该管状能 被细分成任意两个第一和第二件,例如,第一件可以是盖状的,而第 二件可以是通道(例如,U-形、V-形的或具有开口的多边形或圆形的)。
(11) 应理解的是,尽管上述优选实施例的铰链部25使第一和 第二件IO、 30能够通过变形而结合或联接或封闭,但是铰链部也可通 过使可相对于彼此旋转或枢转移位的诸如轴承部和连接部的两个元件 互连或接合而形成,由此以允许两个第一和第二件相对于彼此旋转或 枢转运动,以便结合成大致管状形状。
1权利要求
1.一种端子盖,包括第一件(10),第二件(30),以及至少一个铰链部(25),其联接所述第一件(10)和所述第二件(30),其中所述第一件(10)和所述第二件(30)通过所述铰链部(25)结合成大致管状形状,至少一个弹性锁定件(13)和形成在所述第二件(30)上的至少一个锁定部(41)相接合,以将所述第一件(10)和所述第二件(30)锁定在结合状态中,该弹性锁定件(13)形成为从所述第一件(10)突出并且能够在与所述第一件(10)同所述第二件(30)的结合方向相交的方向上弹性变形,以及所述第一件(10)包括至少一个限制部(17),所述限制部形成为从所述第一件(10)突出并且能够限制所述第一件(10)和所述第二件(30)在所述弹性锁定件(13)的弹性变形方向上的移位。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端子盖,其中所述第一件(10)和所述 第二件(30)通过使所述铰链部(25)发生变形而结合成大致管状形 状。
3.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端子盖,其中所述限 制部(17)包括至少一个凹槽(20),所述凹槽能够与所述第二件(30) 接合,从而在与所述弹性锁定件(13)的所述弹性变形方向基本平行 的方向上固定所述第二件(30)。
4.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端子盖,其中所述限 制部(17)包括至少一个壁部(18),所述壁部以与所述弹性锁定件(13)的所述弹性变形方向基本平行的方式从所述第一件(10)突出。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端子盖,其中在所述弹性锁定件(13) 的基本相对侧处设置有一对壁部(18)。
6.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端子盖,其中所述第一件(10)形成有基板(14),该基板的延伸方向基本上与 所述第一件(10)同所述第二件(30)的结合方向相同,在与所述基板(14)的延伸方向相反的方向上,所述弹性锁定件 (13)沿着所述基板(14)的外表面从所述基板(14)的延伸端延伸, 以及所述第二件(30)的外表面上形成有至少一个框架部(33),用 于在所述结合状态下至少部分地容纳所述基板(14)和/或所述弹性锁 定件(13)。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端子盖,其中所述框架部(33)的一部 分用作所述锁定部(41)。
8. 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端子盖,其中所述限制部(17)形 成为沿所述基板(14)的侧缘部突出。
9. 根据权利要求6、 7或8所述的端子盖,其中一对限制部(17) 形成为向外突出,以定位在所述弹性锁定件(13)的基本相对侧处。
10. 根据权利要求6到9中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端子盖,其中所 述框架部(33)的一部分用作在所述结合状态中能够与所述限制部(17) 相接合的接合部(42)。
11. 一种形成端子盖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第一件(10)和第二件(30);通过至少一个铰链部(25)来联接所述第一件(10)和所述第二件(30),以通过所述铰链部(25)将所述第一件(10)和所述第二件 (30)结合成大致管状形状,通过使得至少一个弹性锁定件(13)和至少一个锁定部(41)相 接合来将所述第一件(10)和所述第二件(30)锁定在结合状态中, 其中,所述弹性锁定件(13)形成为从所述第一件(10)突出并且能 够在与所述第一件(10)同所述第二件(30)的结合方向相交的方向 上弹性变形,所述锁定部(41)形成在所述第二件(30)上,通过形成在所述第一件(10)上以从所述第一件突出的至少一个 限制部(17)来限制所述第一件(10)和所述第二件(30)在所述弹 性锁定件(13)的弹性变形方向上的移位。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端子盖及其提供方法,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简化半体件的形状。当将第一半体件(10)和第二半体件(30)结合成管状形状时,形成在第一半体件(10)上的弹性锁定件(13)与第二半体件(30)的锁定部(41)接合,由此将两个半体件(10、30)锁定在结合状态中。第一半体件(10)形成有限制部(17),所述限制部以这样的方式突出,即能够通过与第二半体件(30)接合来限制第一和第二半体件(10、30)沿弹性锁定件(13)的弹性变形方向的移位。由于限制部(17)形成在形成有弹性锁定件(13)的第一半体件(10)上,所以限制部(17)无需形成为从第二半体件(30)突出。
文档编号H01R4/70GK101540443SQ200910128799
公开日2009年9月23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13日 优先权日2008年3月21日
发明者深谷知由 申请人: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