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87780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动力电池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动力电池保护装置,尤其是一种能够在短路时保护动 力电池不受损害的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尤其是各种移动设备如摄像
机、笔记本电脑、便携式DVD和数码相机等,都有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由于 这些设备大多具有便携的特点,因此,都需要用到动力电池为电源,而且最好 是高能动力电池,如锂离子电池等。高能动力电池虽然能够随时为电子设备提 供能量来源,但是由于高能化学物质的使用及能量集中等原因,高能电池的安 全性能却一直得不到圓满的解决,比如,动力电池在充电、;故电或使用过程中, 经常会由于受到挤压、碰撞或遇到其他意外情况而发生短路。短路时,动力电 池会产生很大的电流,热量的积累可能导致动力电池发生燃烧甚至爆炸,同时 给电子设备及其使用者造成危害。
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动力电池保护装置,使动力电池在短路时不 会发生上述安全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短路时保护动力电池不受损害的 动力电池保护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保护装置,其包括接线柱、汇流排和保险片,所述接线柱和汇流排经由保险片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动力电池保护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保险片包括两个分别 与接线柱和汇流排充分接触的片状体,保险片的两个片状体由 一个熔断体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动力电池保护装置的一种改进,熔断体的横截面积不大于4 平方毫米。
作为本实用新型动力电池保护装置的 一种改进,所述保险片装设于绝缘材 料制成的保险片支架上,保险片支架间隔在接线柱和汇流排之间,使二者仅通 过保险片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动力电池保护装置的 一种改进,所述保险片支架上设有间 隔于保险片的两个片状体之间的主体,主体的側边边缘开设一个凹槽,所述保 险片的熔断体收容于所述凹槽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动力电池保护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保险片支架的主体上 设有两个环形凸台,所述保险片的两个片状体上分别开设通孔,保险片支架的 环形凸台分别收容于保险片的片状体的对应通孔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动力电池保护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接线柱包括直径较大 的电流引出端和直径较小的连接端,所述保险片支架和汇流排都套设于所述接 线柱的连接端,并通过螺母压紧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动力电池保护装置的 一种改进,所述螺母和汇流排之间设 有绝缘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动力电池保护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接线柱的一端通过保 险片与汇流排电连接,另一端与电池内部的电路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动力电池保护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汇流排的一端通过保 险片与接线柱电连接,另一端与电池外部的电路连接.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动力电池保护装置在接线柱和汇流排之间设 置了保险片,当动力电池发生短路,导致整个电路中的电流超过最大安全电流时,保险片即会被熔融后断开,从而及时切断整个电路的电流,在避免安全事 故的同时,也能保护动力电池和电子设备不受到损害。
以下结合附图和各个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及其有益技术效果进行
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动力电池保护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t大图。
图3为图1所示动力电池保护装置中的保险片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动力电池保护装置的保险片支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动力电池保护装置包括接线柱6、保险片5、 保险片支架4、汇流排3、绝缘片2和螺母1。
其中,汇流排3为片状结构,其一端部开设有通孔,用于与动力电池80的 接线柱6连接,另一端则与动力电池80外部的电路连接(图未示)。
接线柱6是动力电池80的正极接线柱,其一端如图所示与汇流排3电连接, 另一端则与动力电池80的正极片连接(图未示)。接线柱6为台阶形柱体,包 括直径较大的电流引出端62和直径较小的连接端64,电流引出端62的末梢在 动力电池80的内部与正极片电连接。接线柱6的连接端64上设有螺紋66。
为了保证动力电池80发生短路时不会因电流过大而发生安全事故,本实用 新型在汇流排3和接线柱6之间设有一个保险片5。请一并参阅图3,保险片5 包括两个彼此平行的片状体52、 54,两个片状体52、 54通过一片熔断体56连 接,熔断体56的横截面积很小,以不大于4平方毫米为宜。两个片状体52、 54 的面积大小相当,分别用于与汇流排3和接线柱6充分连接。每一个片状体52、54上都开设有一个通孔,通孔的直径与汇流排3的通孔直径大小相当,它们的 直径都大于接线柱6的连接端64的直径。需要说明的是,在安装前,保险片5 的两个片状体52、 54并非彼此平行,而是在熔断体56处呈一定角度连接的。
请一并参阅图4,保险片支架4由绝缘材料制成,主体42形状为开设通孔 43的片体,通孔43的直径大小恰好可以容接线柱6的连接端64穿过,并与连 接端64的外壁紧密配合。如有必要,保险片支架4的通孔壁上可以设置与连接 端64外壁的螺紋66相适配的螺紋。主体42的厚度与保险片5的熔断体56高 度相当,其两面分别设有一个与通孔43同轴的环形凸台44、 46。两个凸台44、 46的外径相同,都与保险片5的片状体52、 54的通孔直径相当,用于将片状体 52、 54及汇流排3与接线柱6的连接端64绝缘。主体42的侧边边缘还设有一 个凹槽48。
绝缘片2的片体22上设有通孔,通孔的直径大小恰好可以容接线柱6的连 接端64穿过,并与连接端64的外壁紧密配合。绝缘片2的一个端面向外凸设 有环形凸起24,环形凸起24的外径大小等于或略小于汇流排3的通孔直径大小, 因此可以用于间隔在接线柱6的连接端64和汇流排3之间,以便将二者绝缘。 螺母1内设有螺紋,可与接线柱6的连接端64相适配。 安装时,只要将保险片5的一片片状体52套设于保险片支架4的其中一个 凸台44,并将熔断体56对准保险片支架4的凹槽48,之后在熔断体56处弯折 保险片5,使其成为如图3所示的形状,即可将另一片片状体54套设于保险片 支架4的另一个凸台46,从而将保险片5装设于保险片支架4上。此时,保险 片5的熔断体56收容于保险片支架4的凹槽48内固定,保险片支架4的主体 42则收容于保险片5的两个片状体52、 54之间起间隔绝缘作用。将保险片支架 4、汇流排3、绝缘片2依次套设于接线柱6的连接端64,最后将螺母1在连接 端64上拧紧,保险片支架4、保险片5、汇流排3、绝缘片2即被压紧而固定于 接线柱6。此时,汇流排3和接线柱6只通过保险片5连接,其他地方完全绝缘。使用此保护装置后,动力电池80放电时,电流只能自接线柱6通过保险片 5流向汇流排3。 一旦动力电池80的内部或外部发生短路,导致整个电路中的 电流超过最大安全电流时,保险片5的熔断体56即会被熔融后断开,从而及时 切断整个电路的电流,在避免发生安全事故的同时,也能保护动力电池80和电 子设备不受到损害。
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接线柱6也可以是负极接线柱,也就是说,本 实用新型动力电池保护装置也可以安装在动力电池80的负极上。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 上述实施方式进行适当的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 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的 一 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 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 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权利要求1、一种动力电池保护装置,其包括接线柱和汇流排,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池保护装置还包括保险片,所述接线柱和汇流排经由保险片电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险片包 括两个分别与接线柱和汇流排充分接触的片状体,保险片的两个片状体由一个 熔断体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电池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熔断体的 横截面积不大于4平方毫米。
4、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动力电池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险 片装设于绝缘材料制成的保险片支架上,保险片支架间隔在接线柱和汇流排之 间,使二者仅通过保险片电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力电池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险片支 架上设有间隔于保险片的两个片状体之间的主体,主体的側边边缘开设一个凹 槽,所述保险片的熔断体收容于所述凹槽中。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力电池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险片支 架的主体上设有两个环形凸台,所述保险片的两个片状体上分别开设通孔,保 险片支架的环形凸台分别收容于保险片的片状体的对应通孔中。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动力电池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柱包括直径较大的电流引出端和直径较小的连接端,所述保险片支架和汇流排都套 设于所述接线柱的连接端,并通过螺母压紧固定。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动力电池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和汇 流排之间设有绝缘片。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柱的 一端通过保险片与汇流排电连接,另 一端与电池内部的电路连接。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排 的一端通过保险片与接线柱电连接,另一端与电池外部的电路连接。
专利摘要一种动力电池保护装置,其包括接线柱、汇流排和保险片,所述接线柱和汇流排经由保险片电连接。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动力电池保护装置在接线柱和汇流排之间设置了保险片,当动力电池发生短路,导致整个电路中的电流超过最大安全电流时,保险片即会被熔融后断开,从而及时切断整个电路的电流,在避免安全事故的同时,也能保护动力电池和电子设备不受到损害。
文档编号H01M2/34GK201365119SQ20092005025
公开日2009年12月16日 申请日期2009年1月16日 优先权日2009年1月16日
发明者孙作勇, 鹏 王, 邓平华, 卫 陈 申请人: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东莞新能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