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插插孔式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99500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盲插插孔式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盲插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整机系统高密度安装及特殊环境使用的需要,同时为了满足一定的传输功率 要求,传统的盲插式连接器因为界面尺寸较小、传输功率有限,已经不能满足要求,需要较 大界面尺寸的盲插式连接器来满足需要。在此背景下,急需出现一种N型盲插插孔式连接 器来满足这种需求。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盲插插孔式连接器,解决了现有盲插式
连接器传输功率较小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种盲插插孔式连接器,包括外插孔和内插孔,所述外插孔的内径与插针式连接 器外导体的外径相适应,所述内插孔的内径与插针式连接器的接触头的外径相适应,其特 殊之处是所述外插孔包括可与插针式连接器外导体接触的接触孔和方便插针式连接器外 导体插入的锥形孔。 上述外插孔的接触孔内径比插针式连接器外导体的外凸台的外径小O. 1
0. 2mm ;内插孔的内径比插针式连接器的接触头的外径大0. 03 0. 05mm。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盲插插孔式连接器的外插孔处采用锥形孔
设计,可使得插针式连接器的外导体方便的插入到外插孔中,由于插针式连接器的外导体
采用轴向铣槽和环形外凸台的结构,满足在与插孔式连接器对插时,外导体和外插孔始终
接触良好的状态,增加了盲插插孔式连接器的传输功率。

图1是插针式连接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与插针式连接器插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11-外导体,12-绝缘子,13-接触头,14-外凸台,15-轴向铣槽, 21-外插孔,211-接触孔,212-锥形孔,22-内插孔。
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盲插插孔式连接器包括内插孔22和外插孔21,外插 孔21的内径与设置在插针式连接器外导体11外径相适应,内插孔22的内径与插针式连接 器的接触头13的外径相适应,外插孔21包括可与插针式连接器外导体11接触的接触孔 211和方便插针式连接器外导体11插入的锥形孔212。为了保证盲插插孔式连接器和盲插插针式连接器的良好接触,外插孔21的内径比插针式连接器外导体ll的外凸台14的外径 小0. 1 0. 2mm ;内插孔22的内径比插针式连接器的接触头13的外径大0. 03 0. 05mm。
权利要求一种盲插插孔式连接器,包括外插孔(21)和内插孔(22),所述外插孔(21)的内径与插针式连接器外导体(11)的外径相适应,所述内插孔(22)的内径与插针式连接器的接触头(13)的外径相适应,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插孔(21)包括可与插针式连接器外导体(11)接触的接触孔(211)和方便插针式连接器外导体(11)插入的锥形孔(212)。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盲插插孔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插孔(21)的接触孔 (211)内径比插针式连接器外导体(11)的外凸台(14)的外径小O. 1 0. 2mm;内插孔(22) 的内径比插针式连接器的接触头(13)的外径大0. 03 0. 05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盲插插孔式连接器,解决了现有盲插式连接器传输功率较小的技术问题。包括外插孔和内插孔,外插孔的内径与插针式连接器外导体的外径相适应,内插孔的内径与插针式连接器的接触头的外径相适应,外插孔包括可与插针式连接器外导体接触的接触孔和方便插针式连接器外导体插入的锥形孔。满足在与插孔式连接器对插时,外导体和外插孔始终接触良好的状态,增加了盲插插孔式连接器的传输功率。
文档编号H01R13/629GK201508978SQ200920244889
公开日2010年6月16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26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26日
发明者王健 申请人:西安金波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