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48750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新能源汽车的企业在生产磷酸亚铁锂电池时,通常通过并串组合成各种类汽车电池,在电池箱之间选用连接器连接,并要求安装后电源系统电阻小,电池箱体防水等级要求需达到GB4208-2008外壳防护等级的IP67。而在以往使用的连接器中,防护等级差,往往达不到IP67,且自身阻抗大,另外连接器多次拔插后,电镀层易脱落,氧化后会大幅度加大接触内阻,这样行车震动时存在一定接触不良问题,并存在安全隐患。
[0003]签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连接器组件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水性能好、自身阻抗低且不易磨损的连接器组件。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接器组件,其包括可相互对接的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第一连接器包括本体、固定于本体的锁固件,收容于本体的第一对接部、自本体向外延伸的线缆、固定于本体且套组于线缆的后罩、位于锁固件与本体之间的第一密封圈以及位于本体与后罩之间的密封罩,第二连接器包括本体部、自本体部一端延伸的第二对接部。
[0006]作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组件的一种改进,所述本体包括具有第一收容腔的第一本体以及具有第二收容腔的第二本体,第一收容腔与第二收容腔相通。
[0007]作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组件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本体设有内螺纹,所述锁固件设有外螺纹且与第一本体内螺纹相互对接,所述第一密封圈套组于锁固件的外螺纹。
[0008]作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组件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连接器还包括位于密封罩与后罩之间的可弹性形变的紧缩件。
[0009]作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组件的一种改进,所述后罩螺纹固定于第二本体,所述密封罩与紧缩件套组于线缆且共同夹置于第二本体、后罩及线缆之间。
[0010]作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组件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二连接器包括套设于第二对接部的第二密封圈。
[0011]作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组件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对接时,所述第二密封圈夹置于第一连接器的本体与第二对接部之间。
[0012]作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组件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二连接器还包括套设于本体部另一端的第三密封圈。
[0013]作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组件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第三密封圈、密封罩的材质为丁腈橡胶。
[0014]作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组件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连接器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对接部的第一导电片以及一端连接第一对接部的第二导电片,所述第二导电片的另一端连接线缆。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组件具有的好处在于:1)防水性能好;2)自身阻抗低;3)组装容易,不易磨损;4)成本低,安全性能高。
【【附图说明】】
[0016]图I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组件的立体组合图。
[0017]图2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分解图。
[0018]图3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组件沿图I所示A-A线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技术效果更加清晰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是为了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0]请参考图I所示,一种连接器组件100包括第一连接器10以及与第一连接器10对接的第二连接器20。
[0021]请参考图2、图3所示,第一连接器10包括具有第一收容腔110的第一本体11、具有第二收容腔120的第二本体12、与第一本体11连接的锁固件13以及与第二本体12连接的后罩14。第一收容腔110与第二收容腔120相通。第一本体11的内表面以及锁固件13的外表面分别设有螺纹,第一本体11与锁固件13通过螺纹固定在一起。第二本体12的外表面以及后罩14的内表面设有螺纹,第二本体12与后罩14通过螺纹固定在一起。在其它实施方式中,螺纹的内外设置并不固定。
[0022]第一连接器10还包括收容于第一收容腔110的第一对接部111、与第一对接部111连接的第一导电片112以及套组于锁固件13的第一密封圈113。所述第一密封圈113套设于锁固件13的外螺纹上,当组装第一连接器10时,第一密封圈113夹置于锁固件13与第一本体12之间,从而对外部形成密封。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第一本体12设有外螺纹,锁固件设有内螺纹,则第一密封圈113套组于第一本体12的外螺纹上。这种螺纹式设计令组装方便简单。
[0023]第一连接器10还包括收容于第二收容腔120的第二导电片121、与第二导电片121相连且自后罩14向外延伸的线缆15、套组于线缆15且位于第二本体12与后罩14之间的紧缩件16、套组于线缆15且位于第二本体12与紧缩件16之间的密封罩17。当组装第一连接器10时,后罩14与第二本体12通过螺纹固定,密封罩17及紧缩件16夹置于后罩14、第二本体12以及线缆15之间,且紧缩件16变小挤压密封罩17,从而在第二本体12与后罩14之间、后罩14与线缆15之间均形成了密封。紧缩件16为可弹性变形结构,受外力挤压时尺寸可变化,进一步挤压密封罩17,从而加强了防水性能,并且也可实现适用于多种线径的电缆线。
[0024]参考图3所示,第一导电片112设有通孔,第一对接部111穿过通孔从而实现与第一导电片112的连接。第二导电片121的一端位于第一导电片112的下方且设有通孔供第一对接部111穿过,另一端设有通孔从而与线缆15的内芯相连。这样的设计减小了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组件100的自身内阻。
[0025]参考图2、图3所示,第二连接器20包括本体部21、自本体部21向上延伸的第二对接部22、自本体部21向下延伸的导电部23。第二对接部22可与所述第一连接器10的第一对接部111相对接。第二连接器20还包括套组于第二对接部22的第二密封圈221以及套组于本体部21下方的第三密封圈211。当第一连接器10与第二连接器20对接时,第二对接部22插入第一连接器10的第一收容腔110,第二密封圈221夹置于第一连接器10的第一本体11与第二连接器20的第二对接部22之间,从而令第一连接器10与第二连接器20的对接形成密封。第三密封圈211在第二连接器20的本体部21下方形成密封。
[0026]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密封圈113、第二密封圈221、第三密封圈211以及密封罩17均采用丁腈橡胶材质。在其它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采用其它防水材料。这样的防水设计是先通过点与面的接触,然后受力时增加接触面积从而令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组件100具有很强的防水性能,并在实际测试中能够达到GB4208-2008外壳防护等级的IP67。
[0027]在本实施例中的连接器组件100整体采用了导体电镀技术,从而降低内阻,安装时也不易磨损,并且结构安装简单,成本低,比现有的连接器成本节省40%左右。
[0028]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组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描述,因此对于熟悉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优点和修改,故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代表性的设备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示示例。
【主权项】
1.一种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可相互对接的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第一连接器包括本体、固定于本体的锁固件,收容于本体的第一对接部、自本体向外延伸的线缆、固定于本体且套组于线缆的后罩、位于锁固件与本体之间的第一密封圈以及位于本体与后罩之间的密封罩,第二连接器包括本体部、自本体部一端延伸的第二对接部。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具有第一收容腔的第一本体以及具有第二收容腔的第二本体,第一收容腔与第二收容腔相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设有内螺纹,所述锁固件设有外螺纹且与第一本体内螺纹相互对接,所述第一密封圈套组于锁固件的外螺纹。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器还包括位于密封罩与后罩之间的可弹性形变的紧缩件。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罩螺纹固定于第二本体,所述密封罩与紧缩件套组于线缆且共同夹置于第二本体、后罩及线缆之间。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器包括套设于第二对接部的第二密封圈。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对接时,所述第二密封圈夹置于第一连接器的本体与第二对接部之间。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器还包括套设于本体部另一端的第三密封圈。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第三密封圈、密封罩的材质为丁腈橡胶。10.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器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对接部的第一导电片以及一端连接第一对接部的第二导电片,所述第二导电片的另一端连接线缆。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接器组件,其包括可相互对接的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第一连接器包括本体、固定于本体的锁固件,收容于本体的第一对接部、自本体向外延伸的线缆、固定于本体且套组于线缆的后罩、位于锁固件与本体之间的第一密封圈以及位于本体与后罩之间的密封罩,第二连接器包括本体部、自本体部一端延伸的第二对接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组件的好处在于:1)防水性能好;2)自身阻抗低;3)组装容易,不易磨损;4)成本低,安全性能高。
【IPC分类】H01R13/502, H01R13/6473, H01R13/52
【公开号】CN205159617
【申请号】CN201520878588
【发明人】林金辉, 文明, 李瑶
【申请人】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4月13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