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叠式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02935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堆叠式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堆叠式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堆叠式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退卡机构的堆叠式电连接器。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笔记本电脑等电子消费产品功能的日益多样化,使用在这些电子消费产品中 的记忆模组不断增多,与此同时,电子消费产品中也设置了更多的电连接器来收容这些记忆 模组并实现电性连接。当然,电子消费产品的发展趋势是小型化、薄形化,这就需要设置电 连接器的位置关系,使其在保证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占据更小的使用空间,于是,各种堆叠式 卡缘连接器便应运而生,例如上下堆叠式、前后堆叠式等。
一种常见的上下堆叠式卡缘连接器包括设有纵长插槽的上、下绝缘本体和位于绝缘本体 两端的导引臂,导引臂上设有与插槽相对齐的导引槽。插槽两侧的绝缘本体分别设有端子收 容槽,上、下排端子分别收容在该端子收容槽内并且每个端子都设有突伸入插槽内的接触部 。两个记忆模组沿导引槽水平插入对应的插槽内,与上、下排端子的接触部机械接触并且电 性连接。当需要取出两个记忆模组时,必须用力拉动记忆模组的末端,使记忆模组克服上、 下排端子的接触部的摩擦力,从而脱离对应的插槽。这种退卡方式操作起来不太方便并且没 有办法一次退出两个记忆模组。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堆叠式电连接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一次退出两个记忆模组的堆叠式电连接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堆叠式电连接器,其包括第一 连接器、第二连接器及退卡机构,该第一和第二连接器均设有绝缘本体及自绝缘本体延伸的 扣持臂,每一绝缘本体设有向扣持臂延伸方向敞开的插槽,插槽两侧设有若干端子,退卡机 构包括第一退卡部和第二退卡部,所述第一退卡部和第二退卡部分别突伸入第一和第二连接 器的插槽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堆叠式电连接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退卡机构的第一退卡 部和第二退卡部分别突伸入第一和第二连接器的插槽内从而可以一次退出两个记忆模组,这 便于使用者的操作过程且有利于改善电连接器的整体性能。
图1是本实用新型堆叠式电连接器与记忆模组的组装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堆叠式电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3是图2所示堆叠式电连接器的分解图。
图4是图3所示堆叠式电连接器的另一角度的分解图。
图5是图4所示堆叠式电连接器的下连接器与退卡机构的组装示意图。
图6是图1所示堆叠式电连接器沿A-A线的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堆叠式电连接器的另一实施例与记忆模组的组装示意图。 图8是图7所示堆叠式电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9是图8所示堆叠式电连接器的分解图。 图10是图9所示堆叠式电连接器的另一角度的分解图。 图11是图1 O所示堆叠式电连接器的上连接器与退卡机构的组装示意图。 图12是图7所示堆叠式电连接器沿B-B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创作堆叠式电连接器100包括上下堆叠的上连接器1、下连接器2和 位于上、下连接器之间的退卡机构3,其中上、下连接器分别用以收容记忆模组4,且记忆模 组4以水平方式直插入上、下连接器内。
如图3和图4所示,上连接器1包括纵长的绝缘本体10及自绝缘本体纵长方向的两端垂直 向前延伸的扣持臂ll。绝缘本体10在纵长方向上设有狭长的插槽101以收容记忆模组4,插槽 101两端还分别固定有端子组7以机械地和电性地连接记忆模组4。扣持臂11内侧水平向后开 设有与插槽101相贯通的导引槽111,其中导引槽111临近插槽101的末端向下贯穿本体以形成 一容纳槽112,该容纳槽112向后延伸一段距离至插槽101内部。扣持臂ll的末端设有上下贯 通的螺孔l 13。绝缘本体10与扣持臂11的下部凹陷从而形成一容纳空间102以收容下连接器2 ,其中容纳槽112在上下方向上与容纳空间102连通。
下连接器2与上连接器1结构类似,包括绝缘本体20及自绝缘本体20两端垂直向前延伸的 扣持臂21。绝缘本体20在纵长方向上设有狭长的插槽201以收容记忆模组4,插槽两端设有端 子组7以与记忆模组4相接触。扣持臂21内侧自前向后水平开设有与插槽201相连通的导引槽 211,扣持臂21外侧自后向前水平开设有狭槽212。狭槽212在临近绝缘本体10的插槽201处向 内贯穿导引臂21与插槽201相连通。扣持臂21在临近绝缘本体10的末端沿垂直方向向前开设 有开槽214以便于退卡机构安装,该开槽214向前延伸至插槽201内并且与狭槽212相连通。扣 持臂21在远离绝缘本体10的末端还设有上下贯通的螺孔213。退卡机构3由一金属片冲压弯折而成,其包括呈长方形状的操作部31及自该操作部31两 侧的末端水平向外延伸的连接部32。连接部32的内侧向上垂直弯折形成细长的第一退卡部 321,该第一退卡部321与操作部31垂直并且远离操作部31。连接部32的外侧向下垂直弯折形 成板状的弯折部33,弯折部33在临近第一退卡部321的下部一端向内延伸然后向上弯折形成 第二退卡部331。第二退卡部331与第一退卡部321呈前后设置,并且相对第一退卡部更远离 操作部31,另外,第二退卡部331与第一退卡部321还位于与操作部31相垂直的同一竖直面上 。弯折部33的下部的另一端向内延伸形成阻挡部332,并且与该阻挡部332与第二退卡部331 呈分离设置。在其他实施例中,操作部31上可设置狭长的开口311以便于胶带纸等连接物安 装于其中从而拉动操作部31前后运动。
如图5所示,退卡机构3沿自后向前方向安装至下连接器2的绝缘本体20。退卡机构3的阻 挡部332沿狭槽212向前移动,弯折部33贴合于扣持臂21的外侧壁,而第二退卡部331则插入 开槽214内。随着退卡机构3的继续向前移动,第二退卡部331则突伸至绝缘本体20的插槽 201内,如果记忆模组4此时收容在插槽201内,第二退卡部331将会抵接于记忆模组4的边缘 。如果操作部31继续向前移动,第二退卡部331将推动记忆模组4克服端子7的摩擦力从而脱 离插槽201,这样,退卡过程得以顺利完成。
在退卡机构3安装至下连接器2以后,将上连接器1自上向下安装至下连接器2,如图2所 示。下连接器2收容在上连接器1下部设置的容纳空间102内,退卡机构3的操作部31位于上、 下连接器的绝缘本体IO、 20之前,连接部32夹持于上、下连接器的扣持臂ll、 21之间,而第 一退卡部321则插入上连接器的容纳槽112内。螺钉5插入上、下连接器的螺孔113、 213内从 而将上、下连接器结合在一起。随着退卡机构3向前移动,第一退卡部321将突伸至绝缘本体 10的插槽101内并推动记忆模组4的边缘以实现退卡功能。
如图6所示,在堆叠式电连接器100组装完成以后,记忆模组4分别收容并固持于上、下 连接器l、 2内。退卡机构3的第一退卡部321突伸至上连接器1内并位于记忆模组4的末端,第 二退卡部331突伸至下连接器2内并位于记忆模组4的末端。当记忆模组4需要退出时,向前拉 动退卡机构3的操作部31,第一退卡部321和第二退卡部331将分别抵靠于上、下记忆模组4的 末端从而推动记忆模组4脱离上、下连接器。第一退卡部321较第二退卡部331靠近插卡口, 如此,可先将上记忆模组4退出,再推出下记忆模组4,这样,施加在操作部31上的用来让记 忆模组克服端子摩擦的拉力就不会要求太大,因而便于操作。
本创作的堆叠式电连接器100可以通过拉动退卡机构3的操作部31而使第一退卡部321和 第二退卡部331分别推动上、下记忆模组4,从而顺利实现一次退出两个记忆模组的功能,这
6简化了堆叠式电连接器的退卡过程且改善了堆叠式电连接器的整体功能。另外,退卡机构3 被夹持于上、下连接器之间,无论退卡机构3如何运动都会脱离上、下连接器。
图7至图12是本创作的第二实施例,该实施例的电连接器与第一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结 构类似,其中退卡机构4及其对应的收容槽道略有不同,下面描述中,相同结构采用相同的 元件符号。
如图7和图8所示,本创作的第二实施例的堆叠式电连接器的退卡机构3安装于上连接器 l之上。如图9和图10所示,上连接器1在导引槽111临近插槽101处向下贯穿扣持臂11以形成 一容纳槽115,该容纳槽115用来收容一固定片6。扣持臂11的外侧自后向前设有开槽116以便 于退卡机构3安装。扣持臂11的临近绝缘本体10的末端沿竖直方向向前开设有狭槽117,该狭 槽117向前延伸并且与插槽101相连通,另外,该狭槽117还与开槽116相连通。下连接器2的 扣持臂21的临近绝缘本体20的末端沿竖直方向向前开设有狭槽216,该狭槽216向前延伸并且 与插槽201相连通。扣持臂21的上部还设有台阶状的支撑部215。
退卡机构3的弯折部33在临近操作部31的一端弯折延伸出阻挡部332,在远离操作部31的 另一端弯折延伸出延伸部35。延伸部35—侧向上垂直弯折形成退卡部34,该退卡部34与弯折 部33呈平行设置且远离弯折部33。退卡部34包括呈垂直设置的第一退卡部341和第二退卡部 342,其中第二退卡部342向下垂直延伸出延伸部35,而第一退卡部341则向操作部31—侧延 伸。阻挡部332与第一、第二退卡部341、 342都位于操作部31的下方。
如图11所示,退卡机构3沿自后向前方向安装至上连接器1的绝缘本体10。退卡机构3的 阻挡部332自开槽116向前移动,弯折部33贴合于扣持臂21的外侧壁。随着退卡机构3的继续 向前移动,退卡部34插入狭槽117,并且第一退卡部341突伸入绝缘本体10的插槽101内。当 阻挡部332滑过容纳槽115时,将固定片6插入容纳槽115内,这样,阻挡部332只能在固定片 6以前的范围内移动,从而防止了退卡机构3自上连接器1脱离。随着操作部31继续向前移动 ,第一退卡部341将抵靠于记忆模组4的末端从而实现退卡功能。
如图8所示,下连接器2安装至上连接器后,退卡机构3的操作部31位于上连接器的绝缘 本体10之前,而阻挡部332抵靠于下连接器2的支撑部215。由于上连接器1的狭槽117与下连 接器2的狭槽216相对应,所以退卡部34的第二退卡部342突伸至下连接器2的狭槽216内。随 着退卡机构3向前移动,第二退卡部342将突伸至绝缘本体20的插槽201内并推动记忆模组4的 边缘以实现退卡功能。
如图12所示,退卡机构3的第二退卡部342突伸至下连接器2内并位于记忆模组4的末端, 而第一退卡部341突伸至上连接器1内并位于记忆模组4的末端。由于第一退卡部341和第二退卡部342距离记忆模组末端的距离不等,当向前拉动退卡机构3的操作部31时,第一退卡部 341和第二退卡部342将先后抵靠于上、下记忆模组4的末端并推动记忆模组4脱离上、下连接 器。该第二实施例同样可以实现一次退出两个记忆模组的功能,并且克服记忆模组与端子摩 擦力的拉力也不需要太大。
前述两种实施方式为本创作堆叠式电连接器的较佳实施方式,当然,本创作也可以采用 其他实施方式,本处将不再赘述。
权利要求1.一种堆叠式电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及退卡机构,该第一和第二连接器均设有绝缘本体及自绝缘本体延伸的扣持臂,每一绝缘本体设有向扣持臂延伸方向敞开的插槽,插槽两侧设有若干端子,退卡机构包括第一退卡部和第二退卡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退卡部和第二退卡部分别突伸入第一和第二连接器的插槽内。
2.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器位 于第二连接器的上方,在扣持臂的延伸方向上,所述第一退卡部较第二退卡部靠近插槽。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退卡机构包括操 作部,该操作部位于第一连接器的绝缘本体之前,所述第一退卡部和第二退卡部与操作部分 别位于插槽两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部夹持于 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的对应的扣持臂之间,且第一退卡部和第二退卡部分别位于操作部 在竖直方向上的两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部纵长方 向的两侧设有连接部,第一退卡部自连接部的内侧垂直弯折延伸,连接部的外侧设有弯折部 ,第二退卡部自弯折部延伸弯折形成,并且第一退卡部和第二退卡部位于竖直方向上的同一 平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退卡机构的弯 折部贴合于第二连接器的绝缘本体的扣持臂,该扣持臂自后向前设有开槽,该开槽与第二连 接器的插槽相通以收容第二退卡部,第一连接器的绝缘本体的扣持臂设有自下向上贯穿且与 第一连接器的插槽相通的容纳槽以收容第一退卡部。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退卡机构安装 于第一连接器,第一退卡部和第二退卡部位于操作部在竖直方向上的相同一侧。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退卡机构的操 作部的纵长方向的两侧设有垂直延伸的弯折部,该弯折部贴合于第一连接器的扣持臂,所述第一退卡部和第二退卡部呈垂直设置并且远离该弯折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部的一侧设有阻挡部,第一连接器的扣持臂沿竖直方向开设有容纳槽,该容纳槽内收容有固定片,所 述阻挡部位于所述固定片远离第一连接器的插槽的一侧。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器的绝缘 本体自后向前开设有与第一连接器的插槽相连通的狭槽,第一退卡部收容于其中,第二连接 器的绝缘本体自后向前也开设有与第二连接器的插槽相连通的狭槽,该狭槽与第一连接器的 狭槽相连通用以收容第二退卡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堆叠式电连接器,其用以收容记忆模组,该电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及退卡机构。第一和第二连接器均设有绝缘本体及自绝缘本体延伸的扣持臂,每一绝缘本体设有向扣持臂延伸方向敞开的插槽,插槽两侧设有若干端子。退卡机构包括第一退卡部和第二退卡部,并且所述第一退卡部和第二退卡部分别突伸入第一和第二连接器的插槽内以分别推动记忆模组脱离绝缘本体,从而实现一次退出两个记忆模组的功能。
文档编号H01R13/633GK201430256SQ200920302688
公开日2010年3月24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29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29日
发明者朱建矿, 杨小高, 王振华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