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mos器件的源区及其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6939744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Ldmos器件的源区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LDMOSdaterally diffused M0S,横向扩散MOS晶体管)器件。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这是现有的LDMOS的剖面示意图。在ρ型衬底10上具有η型埋层11, 再往上则是η阱12。η阱12的深度通常大于2 μ m,也称为深η阱。η阱12中有多个隔离 区13,这些隔离区13将η阱12中的η阱171和ρ阱172相互隔离。η阱171中具有η型 重掺杂区181,作为LDMOS器件的漏极。ρ阱172中具有η型重掺杂区182和ρ型重掺杂区 183,两者相连作为LDMOS器件的源极。ρ阱172即为LDMOS器件的源区。η阱12之上具有 栅氧化层14,再往上为栅极15,作为LDMOS器件的栅极。栅氧化层14和栅极15两侧具有 侧墙16。栅极15的下方包括隔离区13、η阱12和ρ阱172三个部分。上述LDMOS的漂移区由η阱12和η阱171共同组成。但是η阱171的结构可以省 略,此时漂移区则只由η阱12所组成。增加η阱171有利于提高LDMOS器件的击穿电压。上述LDMOS中,将各部分结构的掺杂类型变为相反,也是可行的。图1所示的LDMOS 为对称结构,实际器件并不要求一定为对称结构。请参阅图2a,这是图1所示LDMOS的源区版图示意图。所述LDMOS的源区即ρ阱 172,其总体呈狭长状,包括矩形的中间区域和半圆形的两端区域。其中矩形中间区域沿沟 道方向的尺寸为a’,半圆形两端区域沿沟道方向的尺寸为b’,b’由最宽处的等于a’逐渐 缩小为零。请参阅图2b,这是图1所示LDMOS的有源区和栅极的版图示意图。其中有源区包 括η阱171和η阱12。硅片表面除了 η阱171和η阱12以外的区域均为隔离结构13。多 晶硅栅极15的中间空出了一个狭长的、中间区域为矩形、两端区域为半圆形的空洞151。所 述空洞151的矩形中间区域沿沟道方向的间距为a,半圆形两端区域沿沟道方向的间距为 b,b由最宽处的等于a逐渐缩小为零。LDMOS的源区即ρ阱172的制造方法为初始状态硅片中已形成隔离结构13,隔离结构13之间即为有源区,有源区包括η 阱171和η阱12。第1步,先淀积一层多晶硅,通过光刻和刻蚀工艺形成多晶硅栅极15,从俯视角度 看,其中间具有空洞151。所述空洞151呈狭长状,包括矩形的中间区域和半圆形的两端区 域。第2步,以多晶硅栅极15及其上的光刻胶为离子注入的阻挡层,以30 45度的 大角度(与铅垂线之间的角度)进行离子注入工艺,此时所述空洞151以内的η阱12形成 P 讲 172。由于是倾斜角度的离子注入,ρ阱172的形状与所述空洞151 —致,但ρ阱172的 范围比所述空洞151略大即a’ >a,b' > b。请参阅图3,在最大注入角度为45度的离子注入工艺中,通常要求离子注入阻挡层与被注入层之间的高度差H <离子注入阻挡层之间的间距D,否则就可能造成离子注入 不均勻,这称为离子注入的阴影效应。LDMOS器件中,为了缩小面积,所述空洞151的中间矩形区域沿沟道方向间距a通 常取最小值,即等于或略大于光刻胶20和多晶硅栅极15的总高度。可是在所述空洞151 的两端半圆形区域,沿沟道方向的间距b从最宽处等于a逐渐缩小至零。显然倾斜角度的 离子注入工艺在所述空洞151两端区域中出现了离子注入的阴影效应,这会导致所形成的 P阱172的两端掺杂不均勻,甚至出现薄弱之处,最终导致LDMOS器件的击穿电压受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LDMOS的源区,可以提高LDMOS器件的击 穿电压。为此,本发明还要提供所述LDMOS的源区的制造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LDMOS的源区呈哑铃状,包括包括矩形的中间区域 和多边形的两端区域;所述源区的矩形中间区域沿沟道方向的间距为a’ ;所述源区的多边形两端区域沿沟道方向的最小间距为C’垂直沟道方向的最小间 距为 d,,C,彡 a,,d,彡 a,。所述LDMOS的源区的制造方法为第1步,在硅片表面淀积一层多晶硅,以光刻和刻蚀工艺对所述多晶硅进行刻蚀, 形成多晶硅栅极;所述多晶硅栅极的中间有空洞;所述空洞呈哑铃状,包括中间的矩形区域和两端 的多边形区域;所述空洞的矩形中间区域沿沟道方向的间距为a ;所述空洞的多边形两端 区域沿沟道方向的最小间距为c,垂直沟道方向的最小间距为d ;c≥a,d≥a ;所述硅片中已形成隔离结构,隔离结构之间已形成有源区;第2步,以所述多晶硅栅极为阻挡层,进行倾斜角度的离子注入,在所述空洞内的 有源区形成形成LDMOS的源区。本发明将多晶硅栅极的空洞从传统的狭长状变为 铃状,并确保该空洞的两端区 域沿沟道方向和垂直沟道方向的最小尺寸。这样在制造LDMOS的源区时,在该空洞的两端 区域就不会出现离子注入的阴影效应,因此形成的LDMOS器件的源区不会出现离子注入不 均勻、也不会出现薄弱的情况,这有利于提高LDMOS器件的击穿电压。


图1是现有的LDMOS的剖面示意图;图加现有的LDMOS的源区的版图示意图;图2b是现有的LDMOS的有源区和栅极的版图示意图;图3是离子注入的阴影效应的示意图;图如是本发明LDMOS的源区的版图示意图;图4b是本发明LDMOS的有源区和栅极的版图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说明10为ρ型衬底;11为η型埋层;12为η阱;13为隔离区;14为栅氧化层;15为栅极;151为栅极的空洞;16为侧墙;171,173为η阱;172为ρ阱;181、182、184为η型重掺 杂区;183为ρ型重掺杂区;20为光刻胶。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以η型LDMOS为例对本发明进行介绍,本发明同样可适用于ρ型LDM0S,只需 将η型LDMOS中各部分掺杂类型变为相反即可。请参阅图如,这是本发明LDMOS的源区的版图示意图。所述LDMOS的源区即ρ阱 172,其总体呈哑铃状,包括矩形的中间区域和多边形的两端区域。其中矩形中间区域沿沟 道方向的尺寸为a’,即矩形的短边尺寸。多边形两端区域沿沟道方向的最小尺寸为c’,最 大尺寸为e’,C’彡a’,1. 5a’彡e’ <加’。多边形两端区域垂直沟道方向的最小尺寸为d’, 最大尺寸为f’,d’彡a’,1. 5a’彡f’彡2a’。本发明对LDMOS的源区的改进,是将其版图形状(从俯视角度看)的两端区域由 半圆形改为多边形,且多边形两个方向上的最小尺寸都大于中间矩形区域的尺寸。请参阅图4b,这是本发明LDMOS的有源区和栅极的版图示意图。其中有源区包括 η阱171和η阱12。硅片表面除了 η阱171和η阱12以外的区域均为隔离结构13。多晶 硅栅极15的中间空出了一个哑铃状的、中间区域为矩形、两端区域为半圆形的空洞151。所 述空洞151的矩形中间区域沿沟道方向的间距为a,即矩形的短边尺寸。所述空洞151的多 边形两端区域沿沟道方向的最小间距为c,最大间距为e,c彡a,1. fe < e < 2a。所述空洞 151的多边形两端区域垂直沟道方向的最小间距为d,最大间距为f,d彡a,1. fe彡f彡2a。本发明对LDMOS的栅极的改进,是将其版图形状(从俯视角度看)中间空洞的两 端区域由半圆形改为多边形,且多边形两个方向上的最小间距都大于中间矩形区域的间 距。图如和图4b中,对源区的两端区域、多晶硅栅极的两端区域示意性地表示为八边 形,本发明并不对此作出限定。任何多边形,只要其沿沟道方向的最小尺寸(间距)和垂直 沟道方向的最小尺寸(间距)均大于源区或多晶硅栅极的中间区域的尺寸(间距)即可。所述LDMOS的源区的制造方法为初始状态硅片中已形成隔离结构13,隔离结构13之间即为有源区,有源区包括η 阱171和η阱12。第1步,在硅片表面淀积一层多晶硅,以光刻和刻蚀工艺对所述多晶硅进行刻蚀, 形成多晶硅栅极;所述多晶硅栅极的中间有空洞;所述空洞呈哑铃状,包括中间的矩形区域和两端 的多边形区域;所述矩形中间区域沿沟道方向的间距为a ;所述多边形两端区域沿沟道方 向的最小间距为c,垂直沟道方向的最小间距为d ;c彡a,d彡a ;第2步,以所述多晶硅栅极为阻挡层,进行倾斜角度的离子注入,在所述空洞内的 有源区形成形成LDMOS的源区。本发明将多晶硅栅极的空洞从传统的狭长状变为哑铃状,这样在制造LDMOS的源 区时,在该空洞的两端区域就不会出现离子注入的阴影效应,因此形成的LDMOS器件的源 区不会出现离子注入不均勻、也不会出现薄弱的情况,这有利于提高LDMOS器件的击穿电压。
由于是倾斜角度的离子注入,所形成的ρ阱172的形状与所述空洞151 —致,但ρ 阱172的范围比所述空洞151略大即a,> a, c' > c, d,> d,e,> e, f,> f。所述方法第2步中,倾斜角度的离子注入为30 45度角的离子注入,以铅垂线为
角度基准。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将LDMOS的源区形状进行改变,确保了源区的制造质量。而 新形状的源区,是通过对多晶硅栅极的版图形状进行调整实现的。
权利要求
1.一种LDMOS器件的源区,其特征是,所述源区呈哑铃状,包括包括矩形的中间区域和 多边形的两端区域;所述源区的矩形中间区域沿沟道方向的间距为a’ ;所述源区的多边形两端区域沿沟道方向的最小间距为C’,垂直沟道方向的最小间距为 d,,c,> a,,d,> 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DMOS的源区,其特征是,所述源区的多边形两端区 域沿沟道方向的最大间距为e’,垂直沟道方向的最大间距为f’,1.5a’ ^ e' ^ 2a', 1. 5a,^ f ‘ ^ 2a,。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DMOS的源区,其特征是,所述源区的多边形两端区域为八边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DMOS的源区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第1步,在硅片表面淀积一层多晶硅,以光刻和刻蚀工艺对所述多晶硅进行刻蚀,形成 多晶硅栅极;所述多晶硅栅极的中间有空洞;所述空洞呈哑铃状,包括中间的矩形区域和两端的多 边形区域;所述空洞的矩形中间区域沿沟道方向的间距为a ;所述空洞的多边形两端区域 沿沟道方向的最小间距为c,垂直沟道方向的最小间距为d ;c彡a,d彡a ; 所述硅片中已形成隔离结构,隔离结构之间已形成有源区;第2步,以所述多晶硅栅极为阻挡层,进行倾斜角度的离子注入,在所述空洞内的有源 区形成形成LDMOS的源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LDMOS的源区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方法第2步后形成 的LDMOS的源区呈哑铃状,包括包括矩形的中间区域和多边形的两端区域;所述源区的矩形中间区域沿沟道方向的间距为a’ ;所述源区的多边形两端区域沿沟道方向的最小间距为C’,垂直沟道方向的最小间距为d,;a,> a,c,> c,d,> d。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LDMOS的源区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方法第2步中,倾 斜角度的离子注入为30 45度角的离子注入。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DMOS器件的源区,呈哑铃状,包括包括矩形的中间区域和多边形的两端区域;所述源区的矩形中间区域沿沟道方向的间距为a’;所述源区的多边形两端区域沿沟道方向的最小间距为c’,垂直沟道方向的最小间距为d’,c’≥a’,d’≥a’。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LDMOS的源区的制造方法。本发明将LDMOS器件的源区的两端区域从传统的半圆形变为多边形,这样在制造源区时,就不会出现离子注入的阴影效应,从而有利于提高LDMOS器件的击穿电压。
文档编号H01L29/78GK102130165SQ20101002729
公开日2011年7月20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18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18日
发明者张帅, 戚丽娜 申请人:上海华虹Nec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