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器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40113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半导体器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形成于相同半导体衬底中的绝缘栅极双极晶体管(IGBT)和 续流二极管(FWD)的半导体器件。
背景技术
例如,JP-2005-57235A和JP-2008-53648公开了一种包括形成于相同半导体衬底 的垂直IGBT和垂直FWD的半导体器件。这种半导体器件被称为反向导通绝缘栅极双极晶 体管(RC-IGBT)。 在RC-IGBT中,FWD的阳极和IGBT的发射极形成为公共电极,且FWD的阴极和IGBT 的集电极形成为公共电极。例如,所述RC-IGBT构建在倒相电路中且用于诸如电动机的电 负载的脉宽调制(P丽)控制。 例如,JP-2004-88001A和JP-3156487公开了一种包括形成于相同半导体衬底的 IGBT和IGBT感测元件的半导体器件。所述IGBT感测元件用于传输与流经所述IGBT的电 流成比例的电流。通过检测传输通过所述IGBT感测元件的电流来保护所述IGBT免于过电 流。厚度恢复电阻 在另一常规半导体器件中,P型基极区沿着半导体衬底的表面重复地形成于N型 半导体衬底中。位于基极区的端部上的所述基极区具有P+型基极接触区,但是不具有N+型 发射极区。当位于基极区的端部上的基极区具有基极接触区时,在切换IGBT时能够通过所 述基极接触区有效地汲取在IGBT工作期间从P+型集电极区注入半导体衬底的空穴。因而, 减少空穴,使得能够减小具有发射极区的基极区上的电流浓度。因此,能够改善击穿IGBT 的电阻。 应注意,当将RC-IGBT用于倒相电路时,施加至所述倒相电路上侧的IGBT的栅极 的驱动信号通常与施加至所述倒相电路下侧的IGBT的栅极的驱动信号反相。因此,如果将 电感性负载连接至所述倒相电路,即使在FWD的续流工作期间也能够存在向IGBT的栅极施 加驱动信号的可能性。结果,在FWD工作期间导通IGBT的栅极,使得能够同时操作IGBT和 FWD。 如上所述,在RC-IGBT中,FWD的阳极和IGBT的发射极形成为公共电极,且FWD的 阴极和IGBT的集电极形成为公共电极。因此,在FWD工作期间导通IGBT的栅极时,FWD的 阳极和阴极试图处于相同的电势。结果,所述FWD不大可能处于正向工作。因此,在其中向 IGBT的栅极施加驱动信号的情况下,FWD的正向电压Vf增大。结果,半导体器件中的DC损 失增大。 本发明的发明人已经考虑到除了 IGBT感测元件之外,能够通过向RC-IGBT添加 FWD感测元件解决上述问题。FWD感测元件用于传输与流经RC-IGBT的FWD的电流成比例 的电流。因此,通过使用FWD感测元件能够检测电流是否流经FWD。将检测结果反馈至栅极 驱动电路。在FWD工作期间,所述栅极驱动电路停止施加至IGBT的栅极驱动信号。因而, 能够减小DC损失。
在这种情况下,IGBT感测元件和FWD感测元件形成在相同的衬底作为RC-IGBT。 如上所述,通过组合IGBT和FWD来形成RC-IGBT。因此,能够将IGBT感测元件和FWD感测 元件组合在一起以形成组合的感测元件。 所组合的感测元件用于传输与流经IGBT的电流成比例的电流以及与流经FWD的 电流成比例的电流。通常,流经所组合的感测元件的电流小于流经RC-IGBT的电流。因此, 尽管所组合的感测元件与RC-IGBT具有相同的结构,但是所组合的感测元件的尺寸小于 RC-IGBT的尺寸。例如,所组合的感测元件的尺寸大约是RC-IGBT的尺寸的千分之一到千分 之十。 如上所述,所组合的感测元件与RC-IGBT具有相同的结构。具体而言,在所组合的 感测元件中,基极区的一部分具有发射极区和基极接触区。所述基极区的一部分不仅用作 沟道区,而且用作FWD感测元件的阳极区。由于FWD感测元件的阴极区位于基极区的正下 方,所以阴极区和基极区之间的距离短。因此,在RC-IGBT的FWD工作期间,通过基极接触 区大量空穴被注入半导体衬底。结果,减小(劣化)了在FWD恢复期间击穿FWD的电阻。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RC-IGBT和用于感测流经所述 RC-IGBT的电流的组合感测元件的半导体器件,其中,改善了 FWD接收器恢复期间击穿FWD 的电阻。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半导体器件包括具有第一表面和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 二表面的第一导电类型的半导体衬底。所述半导体衬底具有从所述第一表面到所述第二表 面的厚度方向,且具有垂直于所述厚度方向的平面方向。主区域形成于所述半导体衬底的 所述第一表面侧上。所述主区域沿着所述半导体衬底的所述第一表面具有第一尺寸。所述 主区域包括用于传输第一电流的垂直绝缘栅极双极晶体管以及用于传输第二电流的垂直 续流二极管。所述续流二极管与所述绝缘栅极双极晶体管反并联连接。感测区域形成于所 述半导体衬底的所述第一表面侧上。所述感测区域沿着所述半导体衬底的所述第一表面具 有第二尺寸。所述第二尺寸小于所述第一尺寸。所述感测区域包括用于传输与所述第一电 流成比例的第三电流以及用于传输与所述第二电流成比例的第四电流的感测元件。所述感 测区域在所述半导体衬底的所述第一表面侧的表面部分处包括第二导电类型的基极区。所 述基极区具有沿着与所述半导体衬底的所述平面方向平行的第一方向设置的多个基极部 分。所述多个基极部分的第一个在其表面部分包括第一导电类型的第一区域。所述第一区 域的杂质浓度高于所述半导体衬底的杂质浓度。所述多个基极部分的第二个在所述第一方 向上位于所述基极区的端部。所述多个基极部分的第一个和所述多个基极部分的第二个中 的每一个在其表面部分包括第二导电类型的基极接触区。所述基极接触区的杂质浓度高于 所述基极区的杂质浓度。所述第一区域电连接至所述基极接触区。第二导电类型的第二区 域形成于所述半导体衬底的所述第二表面侧的表面部分且在所述厚度方向上位于所述感 测区域的所述基极区的正下方。所述第三电流在所述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之间流动。第二 导电类型的第三区域形成于所述半导体衬底的所述第二表面侧的表面部分,且其杂质浓度 高于所述半导体衬底的杂质浓度。所述第四电流在所述基极接触区和所述第三区域之间流 动。所述第三区域在所述半导体衬底的所述平面方向上与所述基极接触区分隔开预定的距离。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半导体器件包括具有第一表面和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 第二表面的第一导电类型的半导体衬底。主区域形成于所述半导体衬底的所述第一表面侧 上。所述主区域沿着所述半导体衬底的所述第一表面具有第一尺寸。所述主区域包括用于 传输第一电流的垂直绝缘栅极双极晶体管以及用于传输第二电流的垂直续流二极管。所述 续流二极管与所述绝缘栅极双极晶体管反并联连接。感测区域形成于所述半导体衬底的所 述第一表面侧上。所述感测区域沿着所述半导体衬底的所述第一表面具有第二尺寸。所述 第二尺寸小于所述第一尺寸。所述感测区域包括用于传输与所述第一电流成比例的第三电 流以及用于传输与所述第二电流成比例的第四电流的感测元件。所述感测区域在所述半导 体衬底的所述第一表面侧的表面部分处包括第二导电类型的基极区。所述基极区具有在与 所述半导体衬底的所述平面方向平行的第一方向上设置的多个基极部分。所述多个基极部 分的第一个在其表面部分包括第一导电类型的第一区域。所述第一区域的杂质浓度高于所 述半导体衬底的杂质浓度。所述多个基极部分的第二个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位于所述基极区 的端部。所述多个基极部分的第一个和所述多个基极部分的第二个中的每一个在其表面部 分包括第二导电类型的基极接触区。所述基极接触区的杂质浓度高于所述基极区的杂质浓 度。所述第一区域电连接至所述基极接触区。第二导电类型的第二区域形成于所述半导体 衬底的所述第二表面侧的表面部分处。所述第三电流在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之 间流动。第二导电类型的第三区域形成于所述半导体衬底的所述第二表面侧的所述表面部 分,且其杂质浓度高于所述半导体衬底的杂质浓度。所述第四电流在所述基极接触区和所 述第三区域之间流动。所述第二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彼此相邻。所述半导体衬底在所述感 测区域中包括寿命抑制器。所述半导体衬底中的载流子的寿命被定义为t[iis]。所述载 流子的扩散系数被定义为D[cm7s]。等于或大约1的恒定值被定义为k。所述基极接触区 和所述第三区域之间在所述半导体衬底的所述平面方向上的最短距离被定义为Ll [ ii m]。 所述基极接触区和所述第三区域之间在所述半导体衬底的厚度方向上的距离被定义为 L2 [ ii m]。在这种情况下,满足如下表达式K D = 40. 7 [cm7s],当k D t -L22 > 0时 Ll > (K D t -L22)1/2,而当K D t -L22 < 0时,Ll >0,。


结合附图,在如下的详细说明中,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 得更加显而易见。在附图中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半导体器件的平面图的示图;
图2是示出了图1的半导体器件的感测区域的放大图的示图;
图3是示出了沿着图2的线III-III截取的截面图的示图;
图4是示出了采用图1的半导体器件的反馈电路的示图;
图5是示出了反馈电路的反馈部的输出电平的示图; 图6是示出了在FWD的恢复期间用于评估击穿RC-IGBT的FWD的恢复电阻的第一 评估电路的示图; 图7是示出了用于评估感测元件的FWD感测输出的第二评估电路的示图;
图8是示出了恢复电阻、FWD感测输出与感测区域和感测元件的阴极区之间距离的关系示
图;
图;
的电流-


图9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半导体器件的感测区域的放大图的示
图10是示出了沿着图9的线X-X截取的截面图的示图11是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变型的感测区域的放大图的示图12是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另一变型的感测区域的放大图的示图13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半导体器件的感测区域的放大图的示
图14是示出了载流子的寿命和距离之间的关系的示图15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半导体器件的感测区域的放大图的示
图16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半导体器件的感测区域的放大图的示
图17A是示出了 IGBT感测元件的电流_电压特性的示图,而图17B是示出了 IGBT 电压特性的示图18是示出了感测输出和流经IGBT的电流之间关系的示图19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变型的半导体器件的截面图的示图;以及
图20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变型的半导体器件的截面图的示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第一实施例) 下面将参考图1-5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半导体器件100。
半导体器件100包括N型半导体衬底10。半导体衬底10具有第一表面10a和与 第一表面10a相对的第二表面10b。半导体衬底IO包括主区域11以及感测区域13。包括 垂直IGBT 30 (参考图4)和与IGBT 30反并联连接的垂直FWD 31 (参考图4)的RC-IGBT 主要形成于主区域31中。垂直感测元件32主要形成于感测区域13中。感测元件32包括 IGBT感测部分和FWD感测部分。所述IGBT感测部分用于传输与流经IGBT 30的电流成比 例的电流。所述FWD感测部分用于传输与流经FWD 31的电流成比例的电流。通过这种方 式,组合所述IGBT感测部分和所述FWD感测部分以形成感测元件32。感测区域13的尺寸 沿着半导体衬底10的第一表面10a小于主区域11的尺寸。例如,可以将半导体器件10用 作混合电动车(EHV)的倒相器模块中的功率切换器件。 如图3所示,半导体衬底10具有从第一表面10a到第二表面10b的厚度方向。半 导体衬底IO具有垂直于所述厚度方向的平面方向。如图l所示,所述平面方向包括第一平 面方向和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平面方向。 如图1所示,主区域11形成于半导体衬底10的第一表面侧上。主区域11在半导 体衬底10的平面方向上由环形的外部区域12环绕。感测区域13位于外部区域12中。外 部区域12具有环绕主区域11和感测区域13的环形的击穿电阻区域14。击穿电阻区域14 能够用作保护环以确保击穿电阻。 形成于主区域ll中的RC-IGBT可以具有与常规RC-IGBT相同的结构。因此,省去
10(即,省略)对主区域11的结构的具体描述。 感测区域13形成于半导体衬底10的第一表面侧上。感测区域13具有与主区域 11相同的结构。然而,如上所述,感测区域13的尺寸沿着半导体衬底10的第一表面10a小 于主区域11的尺寸。例如,感测区域13的尺寸可以是主区域尺寸的千分之十。
根据第一实施例,半导体衬底10是杂质浓度大约为lxl0"cm—3的N—型体单晶硅衬 底(例如,FZ晶圆)。如图3所示,在半导体衬底10的第一表面侧上的感测区域13的表面 部分处形成P型基极区(即,P阱区)20。 多个栅电极21形成于基极区20中。每个栅电极21包括沟槽。所述沟槽从半导 体衬底10的第一表面10a延伸至预定的深度,使得所述沟槽穿透基极区20。尽管在附图 中没有示出,但是在所述沟槽的壁上形成了绝缘层,且所述沟槽填充有导电材料,例如,杂 质浓度大约为lxl02°cm—3的多晶硅。在半导体衬底10的第一平面方向上以预定的规则间隔 重复形成栅电极21。因而,在所述第一平面方向上以带状图形设置栅电极21。通过栅电极 21将基极区20划分为多个基极部分20a-20c。因而,与栅电极21 —样,在所述第一平面方 向上以带状图形设置基极部分20a-20c。每个栅电极21在垂直于所述第一平面方向的第二 平面方向上具有纵向方向。 包括栅电极21的基极区20沿着半导体衬底10的第一表面10a具有矩形形状。此 外,形成包括栅电极21的基极区20的区域几乎等于形成感测区域13的区域。因此,与基 极区20 —样,感测区域13沿着半导体衬底10的第一表面10a具有矩形形状。
如上所述,感测区域13与主区域11具有相同的结构。因此,主区域11沿着半导 体衬底10的第一表面10a具有矩形形状。与感测区域13 —样,主区域11包括基极区,所 述基极区具有在所述第一平面方向上以带状图形设置的基极部分。如图1所示,主区域11 在所述第二平面方向上与感测区域13相邻,且在所述第一平面方向上与感测区域13平行。
如图3所示,基极部分20a和基极部分20b在所述第一平面方向上交替设置。
基极部分20a既具有N+型发射极区22 (作为权利要求中的第一区域),又具有P+ 型基极接触区23。发射极区22和基极接触区23中的每一个的杂质浓度大于半导体衬底 10的杂质浓度。 发射极区22位于半导体衬底10的第一表面侧上,且与栅电极21相邻。发射极区 22在所述第二平面方向上沿着栅电极21延伸。基极接触区23位于半导体衬底10的第一 表面侧上,且位于发射极区22之间。基极接触区23在第二平面方向上沿着栅电极21延 伸。例如,发射极区22从第一表面10a开始具有大约0. 5 ii m的厚度并且其杂质浓度大约 为lxl02°cm—3,基极接触区23从第一表面10a开始具有大约1. 0 y m的厚度且其杂质浓度大 约为3xl019cm—3。基极部分20a的基极接触区23用于防止闩锁效应,且还用作感测元件32 的FWD工作期间的阳极。 基极部分20b既不具有发射极区22也不具有基极接触区23。基极部分20b与栅 电极21和用于感测的发射极焊盘电断开连接。因此,基极部分20b电浮置。
例如,基极部分20a、20b中的每一个从第一表面10a开始具有大约为4 y m的厚 度,且其杂质浓度大约为2xl0 m一3。 如图3所示,基极部分20c位于基极区20的每个端部。基极部分20c具有基极接 触区23,但是不具有发射极区22。基极部分20c的厚度大于基极部分20a、20b的厚度中的每一个,使得能够增大曲率半径以减小电场浓度。此外,基极部分20c的杂质浓度大于基极 部分20a、20b的杂质浓度中的每一个。例如,从第一表面10a开始基极部分20c的厚度大 约为9 ii m,且其浓度大约为lxl018cm—3。 应注意,不仅在所述第一平面方向上而且在所述第二平面方向上,基极部分20c 位于基极区20的每一端部上。具体而言,基极部分20c具有环形形状以环绕基极部分20a、 20b。基极接触区23在所述第一平面方向上位于基极部分20c的每一端部上,且沿着栅电 极21延伸。 基极部分20c的基极接触区23在感测元件32的FWD工作期间用作阳极。此外, 当截止时,基极部分20c的基极接触区23用来有效地汲取在感测元件32的IGBT工作期间 从感测元件32的P+型集电极区24 (作为权利要求中的第二区域)注入到半导体衬底10的 空穴。因而,减少了半导体衬底10的空穴,使得能够减少基极部分20a,尤其是位于基极部 分20c附近的基极部分20a上的电流浓度。因此,防止了由于电流浓度引起的闩锁效应,从 而能够改善击穿IGBT感测部分的电阻。 发射极区22和感测区域13的基极接触区23电连接至发射极焊盘。因而,基极部 分20a在感测元件32的IGBT工作期间用作沟道。此外,基极部分20a与基极接触区23协 同工作以用作感测元件32的FWD工作期间的阳极。基极部分20c与基极接触区23协同工 作以用作感测元件32的FWD工作期间的阳极。 如图3所示,感测元件32的集电极区24形成在半导体衬底10的第二表面侧的 表面部分。与流经RC-IGBT的IGBT 30的电流成比例的电流在发射极区22和集电极区24 之间流动。应注意,集电极区24在半导体衬底10的厚度方向上位于感测区域13的正下方 (即,基极区20)。也就是说,集电极区24在半导体衬底10的厚度方向上面对感测区域13。
感测元件32的N+型阴极区25 (作为权利要求中的第三区域)形成在半导体衬底 10的第二表面侧的表面部分。与流经RC-IGBT的EWD 31的电流成比例的电流在基极接触 区23和阴极区25之间流动。应注意,阴极区25在半导体衬底10的厚度方向上不是位于 感测区域13的正下方。具体而言,阴极区25被定位成对应于所述矩形感测区域的四侧中 的一个,且阴极区25在所述第二平面方向上与感测区域13的一侧分隔开预定的距离Ll。
N型场停止层26形成于半导体衬底10的第二表面侧上。具体而言,场停止层26 形成于集电极区24和阴极区25中的每一个以覆盖半导体衬底10的整个第二表面侧。
根据第一实施例,阴极区25在所述第二平面方向上与感测区域13分隔开距离L1, 使得阴极区25在半导体衬底10的厚度方向上位于主区域11的正下方。距离Ll是在所述 第二平面方向上感测区域13和阴极区25之间的最短距离。例如,在从阴极区25的边缘到 感测区域13的基极接触区23的边缘进行测量时,距离Ll可以是大约150iim。
如上所述,感测元件32的阴极区25位于主区域11的正下方。也就是说,RC-IGBT 的阴极区(未示出)的一部分用作感测元件32的阴极区25。更具体而言,集电极区(未 示出)和RC-IGBT的包括感测元件32的阴极区25的阴极区两者在半导体衬底10的厚度 方向上都位于主区域11的正下方。相反地,只有感测元件32的集电极区24在半导体衬底 10的厚度方向上位于感测区域13的正下方。通过这种方式,阴极区25在RC-IGBT和感测 元件32之间共用。 感测元件32的阴极区25和集电极区24以及RC-IGBT的集电极区和阴极区电连
12接至公共集电极电极,其也将用作公共阴极电极。例如,集电极区24从第二表面10b开始 具有大约0. 5 m的厚度,且其杂质浓度大约为3xl019cm—3,且阴极区25从第二表面10b开 始具有大约0. 5 m的厚度,且其杂质浓度大约为lxl02°cm—3。场停止层26的杂质浓度在半 导体衬底10的杂质浓度和阴极区25的杂质浓度之间。 能够通过常规半导体制造工艺来制造具有上述结构的半导体器件100。因此,省去 (即,省略)半导体器件100的制造方法的具体描述。 图4描述了采用半导体器件100的反馈电路。图4中所示的反馈电路对应于倒
相电路的用于驱动诸如电动机的电负载的一个臂。本发明的发明人已经提交了除了半导
体器件10之外的这种反馈电路的日本专利申请(例如,日本专利申请No. 2007-229959和
No. 2007-268328)。因此,省去(即,省略)了对反馈电路的具体描述。 如图4所示,反馈电路包括半导体器件100、与门101、感测电阻器102以及反馈部
103。 如上所述,半导体器件100包括主要形成于半导体衬底10的主区域11的 RC-IGBT。所述RC-IGBT具有IGBT 30和FWD 31。半导体器件100还包括主要形成于半导 体衬底10的感测区域13中的感测元件32。感测元件32包括IGBT感测部分和FWD感测部 分。 与门IOI是逻辑电路,当到达与门101的所有输入处于高电平时,与门101的输 出变为逻辑高电平。将用于驱动半导体器件100(即,IGBT 30和感测元件32)的脉宽调制 (P丽)栅极信号输入至与门101的第一输入端。此外,将反馈部103的输出信号输入至与门 101的第二输入端。所述P丽栅极信号由外部信号发生器生成且被提供至与门101。
与门101通过栅极电阻器104电连接至半导体器件100的栅极焊盘。因而,可以 通过所述P丽栅极信号来控制IGBT 30和感测元件32的栅极电压,所述P丽栅极信号从与 门IOI通过栅极电阻器来提供。例如,当所述P丽栅极信号处于逻辑高电平时,与门101传 输所述P丽信号,使得能够导通IGBT 30。且当所述P丽栅极信号处于逻辑低电平时,与门 101阻挡所述P丽栅极信号,使得能够截止IGBT 30。在这种情况下,应注意,如果反馈部 103的输出信号处于低电平,则与门101总是阻挡所述P丽栅极信号,以便不驱动半导体器 件100。 尽管附图中未示出,负载和电源连接至IGBT 30的集电极或发射极,使得主电流 (集电极电流)Ic能够在IGBT 30的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流动。感测元件32的集电极和 IGBT 30的集电极形成为公共集电极电极。感测元件32的发射极区22通过焊盘34电连接 至感测电阻器102的第一端部。感测电阻器102的第二端部通过焊盘35连接至IGBT 30 的发射极区。因而,与主电流Ic成比例的感测电流Is从感测元件32的发射极区22流至 感测电阻器102。且感测电流Is在感测电阻器102的两端所产生的电压Vs反馈至反馈部 103。 例如,反馈部103能够形成有运算放大器。反馈部103具有第一阈值Vthl且基于 所述第一阈值Vthl确定电流是否流经FWD 31。此外,反馈部103具有第二阈值Vth2。且 基于第二阈值Vth2确定过电流是否流经IGBT30。根据第一实施例,第一阈值Vthl和第二 阈值Vth2中的每一个为电压值。反馈部103的输出信号的逻辑电平(即,高或低)取决于 确定结果。因此,所述P丽栅极信号是否流经与门101取决于反馈部103的确定结果。
当正常驱动IGBT 30时(即,电流不流经FWD 31时),电流从感测元件32流至感 测电阻器102。因而,感测电阻器102两端的电压Vs相对于IGBT 30的发射区的电势变为 正值。相反地,当电流流经FWD 31时,电流从感测电阻器102流至感测元件32。因而,感测 电阻器102两端的电压Vs相对于IGBT 30的发射极区的电势变为负值。因此,可以通过将 第一阈值Vthl设置为负值来检测流经FWD 31的电流。 当过电流流经IGBT 30时,增加了从感测元件32流至感测电阻器102的电流。因 此,在正值范围内,感测电阻器102两端的电压Vs增大。因此,可以通过将所述第二阈值 Vth2设置为正值来检测流经IGBT 30的过电流。 将感测电阻器102两端的电压Vs提供至反馈部103。如图5所示,当电压Vs小于 第一阈值Vthl或大于第二阈值Vth2时,反馈部103的输出信号变为逻辑低电平,以便防止 所述P丽栅极信号传输通过与门101。相反地,当电压Vs等于或大于第一阈值Vthl且等于 或小于第二阈值Vth2时,反馈部103的输出信号变为逻辑高电平,以便允许所述P丽栅极 信号传输通过与门101。 例如,在正常时间里,外部信号发生器生成逻辑高电平的栅极驱动信号以驱动 IGBT 30和感测元件32。且将逻辑高电平的栅极驱动信号输入至与门101。此时,FWD 31 被切换为截止,且没有电流流经感测元件32。因此,感测电阻器102的第一端部(即,焊盘 34侧)的电势变为大于感测电阻器102的第二端部(即,焊盘35侧)的电势,使得感测电 阻器102两端的电压Vs能够变为正值。 由于电压Vs是正值,所以电压Vs大于为负值的第一阈值Vthl。因此,反馈部103 确定没有电流流经FWD 31。因此,如图5所示,反馈部103的输出信号变为逻辑高电平,且 将逻辑高电平的输出信号输入至与门101。由于所述P丽栅极信号和反馈部103的输出信 号两者都处于逻辑高电平,所以所述P丽栅极信号传输通过与门101。然后,将传输通过与 门101的所述P丽栅极信号通过栅极电阻器104施加至IGBT 30的栅极和感测元件32,使 得能够导通IGBT 30和感测元件32。通过这种方式,驱动IGBT 30和感测元件32,使得主 电流Ic能够流经连接至IGBT 30的集电极或发射极的负载。 当电流流经FWD 31时,感测电阻器102的第一端部(S卩,焊盘34侧)的电势变为 小于感测电阻器102的第二端部(即,焊盘35侦U)的电势,使得感测电阻器102两端的电 压Vs能够变为负值。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电压Vs变得等于或小于第一阈值Vthl,反馈部103确定电流 流经FWD 31。因此,如图5所示,反馈部103的输出信号变为逻辑低电平,且将逻辑低电平 的输出信号输入至与门101。 由于反馈部103的输出信号处于逻辑低电平,所以无论所述P丽栅极信号是否处 于逻辑高电平,所述P丽栅极信号不能传输通过与门101。结果,IGBT 30切换为截止。通 过这种方式,在FWD 31的正向工作期间不驱动IGBT 30。 当过电流流经IGBT 30时,从感测元件32流至感测电阻器102的感测电流与所述 过电流成比例的增大。因此,感测电阻器102两端的电压Vs变得大于在IGBT 30的正常工 作期间感测电阻器102两端显示的电压Vs。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电压Vs变得等于或大于第二阈值Vth2,反馈部103确定过电 流流经IGBT 30。因此,如图5所示,反馈部103的输出信号变为逻辑低电平,且将逻辑低电平的输出信号输入至与门101。 由于反馈部103的输出信号处于逻辑低电平,所以无论所述P丽栅极信号是否处 于逻辑高电平,所述P丽栅极信号不能流经与门101。结果,IGBT 30切换为截止。通过这 种方式,停止流经IGBT 30的过电流,使得能够防止IGBT 30的击穿。 如上所述,根据第一实施例,感测元件32的集电极区24形成在半导体衬底10的 第二表面侧的表面部分,且在半导体衬底10的厚度方向上位于感测区域13的正下方(即, 基极区20)。感测元件32的阴极区25形成在半导体衬底10的第二表面侧的表面部分,且 在半导体衬底10的第二平面方向上与感测区域13分隔开距离Dl。也就是说,在半导体衬 底10的厚度方向上,阴极区25不是位于感测区域13的正下方。 在这种方案中,与阴极区25位于感测区域13的正下方相比,能够增大阴极区25 和感测区域13之间的距离。阴极区25和感测区域13之间的增大的距离提供了以下优点。
在感测元件32的FWD工作期间,半导体衬底10的位于阴极区25和基极区20 (例 如,基极部分20c)的基极接触区23之间的部分用作阴极。用作阴极的该部分的长度随着 阴极区25和感测区域13之间的距离的增大而增大。因此,施加在阴极区25和基极区20 的基极接触区23之间的p-n结处的正向电压Vf减小。结果,从基极接触区23注入的载流 子(例如,空穴)的数量减小。因此,能够改善FWD 31的恢复期间击穿FWD 31的电阻而不 减小击穿感测元件32的IGBT感测部分的电阻。在FWD 31的恢复期间击穿FWD 31的恢复 电阻在下文中被称为"FWD的恢复电阻"。 此外,根据第一实施例,阴极区25不是位于感测区域13的正下方。换句话说,只有 集电极区24位于感测区域13的正下方。因此,能够改善(即,增大)感测元件32的IGBT 感测输出。感测元件32的IGBT感测输出是在电流流经RC-IGBT的IGBT 30时感测元件32 产生的输出。 此外,根据第一实施例,阴极区25位于主区域11的正下方,使得阴极区25能够在 RC-IGBT和感测元件32之间共用。或者,只要阴极区25不是位于感测区域13的正下方,阴 极区25能够位于除了位于主区域11正下方之外的任何位置。例如,阴极区25能够位于外 部区域12。(第二实施例) 下面将参考图6-10描述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第二实施例相对于第一实施例的 区别如下。 在第一实施例中,感测元件32的集电极区24在半导体衬底10的厚度方向上位于 感测区域13的正下方。感测元件32的阴极区25在所述厚度上不是位于感测区域13的正 下方。具体而言,阴极区25被定位成对应于矩形感测区域的一侧,且在半导体衬底10的第 二平面方向上与感测区域13的所述一侧分隔开距离Ll。 本发明的发明人已经通过使用了如图6和7所示的评估电路进行了试验,以便评 估第一实施例的半导体器件100的感测元件32的FWD感测输出和FWD 31的恢复电阻。感 测元件32的FWD感测输出是在电流流经RC-IGBT的FWD 31时由感测元件32产生的输出。
图6所示的评估电路包括用于驱动半导体器件100、连接至IGBT 105的栅极的栅 极电阻器106、直流(DC)电源107、寄生电感器108以及与半导体器件100并联连接的负载 电感器109的开关IGBT105。
已经在下列条件下使用图6中所示的评估电路进行了用于评估FWD 31的恢复电 阻的试验DC电源107是750伏的DC电源。寄生电感器108具有200nH的电感。负载电感 器109具有lOOnH的电感。半导体器件100的IGBT 30的栅极和发射极连接在一起(即, 短路连接)。调节栅极电阻器106的电阻使得在FWD 31从导通切换至截止时刻得到的恢复 电流的di/dt能够为2kA/ ii s。恢复电流的di/dt代表在相对于FWD 31的导通期间流动的 电流的0A± 10%的范围内的电流的梯度。 已经在下列条件下使用图7中所示的评估电路进行了用于评估感测元件32的FWD 感测输出的试验半导体器件100的IGBT 30的发射极接地。将IGBT 30的栅极电压设置 为OV或15V。通过在OA到400A的范围内改变电流来测量感测电阻器102两端的电压。
图8描述了由本发明的发明人进行的试验结果。在图8中,实线代表FWD 31的恢 复电阻[A]。虚线代表感测元件32的FWD感测输出[V]。应注意,FWD感测输出表示为图 8中的绝对值。可以从图8中看出FWD 31的恢复电阻随着基极接触区23和阴极区25之 间的最短距离LI的增大而增大。例如,FWD 31的恢复电阻在150 ii m的距离Ll处大约为 100 ii m的距离Ll处的三倍或更大。此外,可以从图8中看出感测元件32的FWD感测输出 的绝对值随着距离Ll的增大而减小。 也就是说,试验结果表明在感测元件32的FWD感测输出和FWD 31的恢复电阻之 间存在平衡关系。 基于上述试验结果,根据第二实施例,感测元件32的阴极区被定位成对应于矩形 感测区域13的多个侧,通过这种方式阴极区与感测区域13的每个对应侧分隔开距离Dl。 也就是说,阴极区与感测区域13的每个对应侧距离相等的距离Dl。 图9描述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半导体器件100的平面图。图10是沿着图9中的 线X-X截取的截面图。在图9和10中所示的半导体器件100中,感测元件32的K型阴极 区25、27(作为权利要求中的第三区域)被定位成对应于感测区域13的三侧。
与第一实施例一样,阴极区25在半导体衬底10的厚度方向上位于主区域11的正 下方,且在半导体衬底10的第二平面方向上与感测区域13的一侧(例如,一长侧)分隔开 距离Ll。在半导体衬底10的第二平面方向上从阴极区25的边缘到感测区域13的基极接 触区23的边缘对距离Ll进行测量。因而,阴极区25在RC-IGBT和感测元件32之间共用。 或者,只要阴极区25不是位于感测区域13的正下方,阴极区25能够位于除了位于主区域 11的正下方之外的任何位置。例如,阴极区25能够位于外部区域12中。
阴极区27位于外部区域12中。也就是说,阴极区27在半导体衬底10的厚度方 向上既不位于主区域11的正下方,也不是位于感测区域13的正下方。此外,阴极区27在 半导体衬底10的第一平面方向上在感测区域13两端彼此相对。每个阴极区27在半导体 衬底10的第二平面方向上与感测区域13的两侧(例如,两短侧)中的对应一个分隔开距 离Ll。在半导体衬底10的第一平面方向上从阴极区27的边缘到基极部分20c的基极接触 区23的边缘进行测量。通过这种方式,每一个阴极区25、27与感测区域13的对应侧距离 相同的距离Dl。 如上所述,根据第二实施例,阴极区被定位成对应于感测区域13的三侧。在这种 方案中,用作阴极的部分增大,使得能够改善FWD感测输出。 本发明的发明人已经确认图9和10所示的结构能够改善FWD感测输出。具体而言,当距离Dl是250 ii m时,图8中的实线圆代表图9和10中所示的结构的FWD感测输出。 可以从图8中看出,图9和10中所示的结构的FWD感测输出大约三倍大于第一实施例的 FWD感测输出。应注意,阴极区25、27能够被定位成对应于感测区域13的两或四(即,所有的) 在图11所示的示例中,阴极区25位于主区域11的正下方,且被定位成对应于感 测区域13的一侧。阴极区27位于外部区域12中且被定位成对应于感测区域13的三侧。 具体而言,阴极区27具有方角C型以环绕感测区域13的三侧。通过这种方式,阴极区25、 27被定位成对应于感测区域13的四侧(即,所有的),且每一个阴极区25、27与感测区域 13的相应侧距离相同的距离D1。因此,更加增大了用作阴极的部分,使得能够改善FWD感 测输出。在图11所示的示例中,阴极区27形成为具有方角C型的单件。或者,能够将独立 的三个阴极区27以方角C型进行设置。 本发明的发明人已经确认图11中所示的结构能够改善FWD感测输出。具体而言, 图8中的实线三角形代表在距离Dl为250 m时图11所示的结构的FWD感测输出。可以 从图8中看出,图11中所示的结构的FWD感测输出大约四倍大于第一实施例的FWD感测输 出。 在图12中所示的另一示例中,阴极区位于主区域11的正下方且被定位成对应于 感测区域13的一侧。应注意,阴极区25与感测区域13的相应侧的距离大于距离D1。阴 极区27位于外部区域12中且被定位成对应于感测区域13的四(即,所有的)侧。具体而 言,阴极区27具有矩形环形以环绕感测区域13的四侧。通过这种方式,阴极区25、27被定 位成对应于感测区域13的四(即,所有的)侧。在图12所示的示例中,阴极区27的每一 侧与感测区域13的对应侧距离相同的距离Dl。因此,更加增大了用作阴极的部分,使得能 够更加改善FWD感测输出。在图12中所示的示例中,阴极区27形成为具有矩形环形的单 件。或者,能够以矩形环形设置单独的四个阴极区27。
(第三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13和14描述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第三实施例相对于先前实施例的 区别如下。 图13描述了第三实施例的半导体器件100的结构的截面图。如同通过比较图10 和13可以看出一样,第三实施例的结构几乎与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相同。第二实施例和第三 实施例之间的区别在于形成于半导体衬底10中的寿命抑制器28。 寿命抑制器28是故意形成在半导体衬底10中以便通过载流子的复合来加速载流 子的消失的晶体缺陷。例如,能够通过电子辐射、氦辐射、质子辐射或金扩散在半导体衬底 10中形成寿命抑制器。寿命抑制器28至少形成在感测区域13中。在这种方案中,在FWD 31从导通切换至截止的时刻流过的恢复电流减小,使得能够减少开关损耗(即,AC损耗)。 根据第三实施例,寿命抑制器28几乎形成于整个半导体衬底10中,S卩,不仅形成于感测区 域13中还形成于主区域11中。在图13中,作为寿命抑制器28的寿命抑制器层位于从半 导体衬底10的第一表面10a开始的预定的深度。寿命抑制器28的位置不限于图13中所 示。 如上所述,根据第三实施例,寿命抑制器28形成于半导体衬底10中以便通过载流子的复合来加速载流子的消失。因此,能够减少半导体衬底10中的载流子的寿命。结果,从 基极区20(具体而言,基极部分20c)的基极接触区23注入到半导体衬底IO的载流子(例 如,空穴)能够在感测元件和FWD 31的FWD工作期间短时间内消失。因而,能够改善FWD 31的恢复电阻。 通过这种方式,添加到半导体衬底10的寿命抑制器28能够改善FWD31的恢复电 阻。因此,即时在感测区域13(S卩,基极接触区23)和阴极区25、27之间的距离L1减小时, 能够保证FWD 31的恢复电阻。基于上述讨论,根据第三实施例,形成阴极区25、27以满足以下表达式
K D = 40. 7[cm7s] 当K D t-L22 >0时,Ll > (K D t-L22)1/2 .....(1) 在表达式(1)中,t代表半导体衬底10中的载流子的寿命[y s], D代表载流子 的扩散系数[cm7s],K代表等于或大于1的恒定值,L1代表在平面方向上基极接触区23和 阴极区25、27之间的最短距离[ii m],且L2代表在厚度方向上基极接触区23和阴极区25、 27之间的最短距离[iim]。 应注意,如果K'D" 1《22<0,则以与前述实施例一样的方式形成阴极区25、27。 也就是说,阴极区25、27不是直接形成在感测区域13的下方。 下面具体地讨论表达式(1)。如图13所示,阴极区27和被定位成最接近阴极区 27的基极接触区23(在图13的情况下,基极部分20c的基极接触区23)之间的直线距离 LO能够使用距离Ll、 L2表示如下
LO = (Ll2+L22)1/2 ......(2) 能够使用寿命t 、恒定值K以及扩散系数D将载流子(例如,空穴)的扩散长度 Ld表达如下 Ld = (K D t)1/2 ......(3) 当满足如下表达式(4)时,通过基极区20从基极接触区23注入到半导体衬底10 的载流子能够在到达阴极区25、27之前消失。也就是说,在满足如下表达式(4)时,能够改 善FWD 31的恢复电阻.
LO > Ld ......(4) 能够通过将表达式(2) 、 (3)代入表达式(4)得到表达式(1)。
本发明的发明人已经通过使用如图6中所示的评估电路进行了试验,以便评估如 图13中所示的半导体器件100的恢复电阻。已经通过将距离L1设置为150ym以及将距 离L2设置为135iim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寿命t为10iis时,FWD 31能够具有 足够承受半导体器件100的最大工作极限的恢复电阻。 通过将150iim的距离Ll、135iim的距离L2以及10ii s的寿命t代入如下表达 式得到表达式(1)中的等式"K D = 40. 7[cm7s]": 当K D t-L22 >0时,Ll = (K D t-L22)1/2 ......(5) 总之,寿命t和距离D1具有图14中所示的关系。图14中的实线代表表达式(5)。 图14中的斜阴影区代表由表达式(1)定义的区域。也就是说,图14中的实线上的值代表 在对应的寿命t处允许FWD 31具有足够的恢复电阻的距离L1的最小值。
根据第三实施例,能够以满足表达式(1)的方式来形成阴极区25、27。换句话说,
18能够以距离L1在图14中的斜阴影区以内的方式来形成阴极区25、27。在这种方案中,从基 极接触区23注入到半导体衬底10的载流子能够在到达阴极区25、27之前消失。因而,能 够更加改善FWD 31的恢复电阻。 如上所述,寿命抑制器25加速了载流子的消失,使得能够改善FWD 31的恢复电
阻。然而,与恢复电阻相比,感测元件32的FWD感测输出减小。 可以使用如下方法来改善FWD感测输出 (a)增大感测区域13周围的阴极区25、27的长度。 (b)增大基极部分20c的尺寸以增大注入到半导体衬底10的载流子的量。
然而,上述方法(a) 、 (b)导致感测区域13的尺寸的增大。 根据第三实施例,通过在能够满足表达式(1)的范围内尽可能地减小距离D1来改 善FWD感测输出。在这种方案中,能够改善FWD感测输出而不增大感测区域13的尺寸。
优选地,应该将阴极区25、27形成为满足表达式(5)。在这种方案中,在确保FWD 31的足够恢复电阻的同时,能够更加改善FWD感测输出。此外,由于距离D1具有最小值,所 以能够减小感测区域13的尺寸。图13中所示的第三实施例基于图10中所示的结构。或 者,图13中所示的第三实施例能够基于图2、图11以及图12中的任意一个所示的结构。
(第四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15描述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第四实施例相对于前述实施例的区别 在于阴极区25、27能够在半导体衬底10的厚度方向上位于感测区域13的正下方(即,基 极区20)。 本发明的发明人已经具体研究了第三实施例,且发现通过减小寿命t能够更加 减小距离L1。例如,如图14所示,通过将寿命t减小至等于或小于4iis的值,距离L1可 以为零。 基于该研究结果,根据第四实施例,形成阴极区25、27以满足如下表达式(6):
K D = 40. 7[cm7s], 当K D t -L22 >0时,Ll > (K D t -L22)1/2 ......(6) 当K D t -L22 < 0时,Ll >0, 当形成阴极区25、27以满足上述表达式(6)时,与第三实施例中所讨论的一样,从 基极接触区23注入到半导体衬底10的载流子能够在到达阴极区25、27之前消失。因而, 能够更加改善FWD 31的恢复电阻。 此外,能够通过在能够满足表达式(6)的范围内尽可能地减小距离D1来改善感测 元件32的FWD感测输出。因而,能够改善FWD感测输出而不增大感测区域13的尺寸。
优选地,能够形成阴极区25、27以满足如下表达式(7):
K D = 40. 7[cm7s] 当K D t -L22 >0时,Ll = (K D t -L22)1/2 ......(7) 当K D t -L22 < 0时,Ll = 0, 根据表达式(7),当K D t -L22 > 0时,能够尽可能地减小距离Ll。因此,能够 改善FWD感测输出而不增大感测区域13的尺寸。 此外,根据表达式(7),当K.D. t-Lf〈0时,距离Ll可以为零。因此,在减小 FWD感测区域的同时,能够更加改善FWD感测输出。
应注意,即使当K'D. T-L2S^0,距离L1能够为零。因此,阴极区25、27能够在 半导体器件10的厚度方向上位于基极区20的基极部分20c的正下方。
根据第四实施例,如图15所示,阴极区27位于基极部分20c的正下方,所述基极 部分20c在半导体衬底10的第一平面方向上位于基极区20的每个端部上。在这种方案中, 能够减小阴极区27和基极部分20c基极接触区23之间的距离Ll。因此,在减小感测区域 13的尺寸的同时,能够改善FWD感测输出。 更具体而言,如图15所示,阴极区27位于基极部分20c的基极接触区23的正下 方,使得能够最小化距离L1。在这种方案中,在更加减小感测区域13的尺寸的同时,能够更 加改善FWD感测输出。 应注意,即使在距离Dl减小到零以下时,即,即使阴极区25、27在半导体衬底10 的第一平面方向上位于基极接触区23以内时,感测元件32的FWD感测输出几乎与距离Dl 为零时相同。此外,当阴极区25、27在第一平面方向上位于最外栅极电极21以内时,由于 集电极区24减小的原因,感测元件32的IGBT感测输出减小。因此,优选地,阴极区25、27 位于最外栅极电极21的外侧。 在图15中,阴极区27位于基极部分20c的正下方,所述基极部分20c在半导体衬 底10的第一平面方向上位于基极区20的每一端部上。或者,阴极区27能够位于在半导体 衬底10的第二平面方向上位于基极区20的每一端部上的基极部分20c的正下方。
在图15中,阴极区27位于基极部分20c的基极接触区23的正下方。或者,只要 阴极区27位于基极部分20c的正下方,则阴极区27能够位于除了位于基极接触区23的正 下方之外的任意位置。 此外,只要满足表达式(6)-(8),则阴极区25、27能够在半导体衬底10的平面方向
上位于感测区域13的外侧。(第五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16-18描述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第五实施例相对于前述实施例的区 别如下。 图16描述了第五实施例的半导体器件100的截面结构。如同与图13和16相比 可以看出,第五实施例的结构几乎与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相同。第三实施例和第五实施例之 间的区别在于形成感测元件32以满足如下表达式(9):
( P 1/ P 2) X (L3 L4/W22) < 1. 6 ......(9) 在等式(9)中,Pl代表半导体衬底10的电阻率[Qm], P2代表场停止层26的 电阻率[Qm] , L3代表半导体衬底10从第一表面10a到场停止层26的顶部表面的厚度 [y m] , L4代表场停止层26的厚度[ii m],而W2代表集电极区24在半导体衬底10的平面 方向上的最小宽度[ym]的一半。下面具体讨论等式(9)。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感测元件32包括IGBT感测部分以及FWD感测部 分。具体而言,如图16中所图示的,感测元件32包括IGBT感测元件32i以及FWD感测元 件32d。在这种结构中,如果集电极区24的最小宽度短(S卩,如果宽度W2短),则IGBT感测 元件32i的电流-电压特性可能表现出快速反回(snapback)。其原因在US 2008-0315248 Al中进行了具体描述,该专利已经由本发明的发明人提交。 如能够从图16中看出,宽度W2根据基极接触区23和阴极区25、27之间的距离L1
20而改变。具体而言,当减小距离Ll时,例如,通过添加寿命抑制器28,宽度W2随着距离LI 的减小而减小。 场停止层26的从阴极区27到距离阴极区27最远的沟道(S卩,基极区20)的电阻 R2随着宽度W2的减小而减小。随着电阻R2的减小,可能正向偏置IGBT感测元件32i的双 极晶体管部分32b的p-n结。结果,增大快速反回电压Vsb。 快速反回意味着当感测元件32( S卩,IGBT感测元件32i)的集电极_发射极电压
Vces [V]从OV增加时,集电极_发射极电压Vces从单极模式工作点电压VI跳至双极模式
工作点电压V2。如图17A所示,电压Vl和电压V2之间的区别是快速反回电压Vsb。 假设没发生快速反回,则如图17A所示,当集电极_发射极电压Vces达到电压Vth
时,电流Is增加。然后,IGBT感测元件32i工作于双极模式。在双极模式中,MOS晶体管部
分32m和IGBT感测元件32i的双极晶体管部分32b工作,使得IGBT感测元件32i能够导通。 相反地,假设发生了快速反回,即使在集电极-发射极电压Vces达到电压Vth时, 电流Is不增加。因此,IGBT感测元件32i仍然工作于单极模式。在单极模式中,只有IGBT 感测元件32i的MOS晶体管部分32m工作。换句话说,在单极模式中,IGBT感测元件32i的 双极晶体管部分32b不工作。因此,没有从集电极区24注入到半导体衬底10的空穴。结 果,不会发生半导体衬底10的电导调制。 半导体衬底10的电阻Rl和场停止层26的电阻R2取决于它们相应的杂质浓度。 因此,如图17A所示,在单极模式中,IGBT感测元件32i的电流_电压特性表示为通过原点 的直线。该直线的斜率为1/(Rl+R2)。 在图16中所示的等效电路中,由电阻R2导致的电压降等于双极晶体管部分32b 的基极_发射极电压Vbe。当由电阻R2导致的电压降超过双极晶体管部分32b的基极-发 射极阈值电压Vbeth (在室温下大约为0. 6V)时,双极晶体管部分32b开始工作。在双极晶 体管部分32b开始工作的时间出现的集电极_发射极电压Vces是单极模式工作点电压VI 。 当双极晶体管部分32b开始工作时,通过场停止层26从集电极区24(作为双极晶体管部分 32b的发射极区)向半导体衬底10注入空穴。结果,发生半导体衬底10的电导调制,且半 导体衬底10的电阻Rl大大减小。通过这种方式,集电极区_发射极区电压Vces从单极模 式工作点电压VI减小至双极模式工作点电压V2。也就是说,发生了快速反回。
应注意,IGBT感测元件32i的阈值电压Vth等于双极晶体管部分32b的阈值电压 Vbeth。在温度范围为大约零下4(TC到大约零上15(TC的正常使用环境下,阈值电压Vth, 即,阈值电压Vbeth的范围为大约0. 4V到大约0. 8V。随着温度变得越低,阈值电压Vbeth 变得越高。例如,在温度为零下4(TC时,阈值电压Vbeth为大约0. 8V。
这里,假设以与US 2008-0315248 Al中所公开的相同方式构建主区域11。如图 17B所示,可以防止RC-IGBT的IGBT 30的电流-电压特性(Ic-Vce)表现出快速反回。在这 种情况下,如图18所示,IGBT感测元件32i的输出,即,感测电阻器102两端的电压Vs (参 考图4)不增大,直到集电极电流Ic超过值IO。所述值IO是在集电极-发射极电压Vce到 达单极模式工作点电压VI时集电极电流Ic的值。 总之,当以与US 2008-0315248 Al中所公开的相同方式构建主区域11时,在 RC-IGBT的IGBT 30中不发生快速反回。然而,如上所述,可能在感测元件32 (即,IGBT感
21测元件32i)中发生快速反回。在这种情况下,直到集电极电流Ic超过值IO, IGBT感测元 件32i的输出不增大。因此,不可能执行第一实施例中所讨论的反馈控制。结果,IGBT感 测元件32i的输出大大减小。 如上所述,在集电极区24的宽度W2短时,在IGBT感测元件32i中可能发生快速 反回。因此,根据第五实施例,形成阴极区25、27以满足表达式(9),使得能够考虑宽度W2。 当满足表达式(9)时,在IGBT感测元件32i中的快速反回电压Vsb能够减小到0. 8V以下, 0. 8V是温度为零下4(TC处的阈值电压。 如上所述,根据第五实施例,除了距离Dl之外,通过考虑宽度W2形成阴极区25、 27。在这种方案中,减小了 IGBT感测元件32i中的快速反回,使得能够改善FWD感测元件 32d输出。 应注意,在表达式(9)的右手值变得更小时,宽度W2和距离L1的每一个变得更 大。结果,电阻R2变得更大。例如,假设表达式(9)的右手值为0.4时,快速反回电压Vsb 减小为O. 1V以下。因此,与0.8V的温度为零下4(TC处的阈值电压Vth相比,该快速反回电 压Vsb能够被忽略。在US2008-0315248 Al中具体地公开了该原因。 在图16中所示的结构中,在半导体衬底10中形成寿命抑制器28。或者,如有需 要,能够去除寿命抑制器28。
(变型) 例如,可以采用各种方式将上述实施例变型如下。 在实施例中,n型对应于权利要求中的第一导电类型,且p型对应于权利要求中的 第二导电类型。或者,n型可以对应于权利要求中的第二导电类型,且p型对应于权利要求 中的第一导电类型。 在实施例中,感觉区域13在半导体衬底10的平面方向上具有矩形形状。或者,感 测区域13能够具有矩形之外的形状。即使在感测区域13具有矩形之外的形状时,通过将 阴极区定位成每个阴极区能够与感测区域13的相应侧距离相同的距离Ll的方式,能够改 善FWD感测输出。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地,应通过阴极区环绕感测区域13的所有侧,以便尽 可能地改善FWD感测输出。 能够在感测区域13周围的外部区域12中形成p型阱区域,以增大击穿电阻。能
够将RC-IGBT的基极区延长至外部区域12。如有需要,能够去除场停止层26。 在实施例中,通过沟槽栅极电极21将基极区20划分为在半导体衬底10的第一平
面方向上设置的多个基极部分20a-20c。或者,平面栅极电极能够被用来替代沟槽栅极电极。 在实施例中,感测电阻器102连接至发射极侧和感测元件32的阳极侧。或者,感 测电阻器102可以连接至集电极侧和感测元件32的阴极侧。 在实施例中,基极部分20c的杂质浓度大于基极部分20a和基极部分20b的杂质 浓度中的每一个。或者,如图19所示,在不改变基极部分20c的形状的情况下,基极部分 20c的杂质浓度能够小于基极部分20a、20b的杂质浓度中的每一个。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在 FWD工作期间,从基极区20c注入到半导体衬底10的空穴减少,使得能够改善恢复电阻。
在实施例中,基极部分20c从半导体衬底10的第一表面10a开始的厚度大于基极 部分20a、20b的厚度中的每一个。或者,如图20中所示,基极部分20c的厚度能够小于基极部分20a、20b的厚度中的每一个。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在FWD工作期间,能够减少从基极
区20c注入到半导体衬底10中的空穴,使得能够改善恢复电阻。 这些修改和变型应被理解为在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范围以内。
权利要求
一种半导体器件,包括第一导电类型的半导体衬底(10),所述半导体衬底(10)具有第一表面(10a)以及与所述第一表面(10a)相对的第二表面(10b),所述半导体衬底(10)具有从所述第一表面(10a)到所述第二表面(10b)的厚度方向以及垂直于所述厚度方向的平面方向;主区域(11),所述主区域(11)位于所述半导体衬底(10)的所述第一表面侧上且沿着所述半导体衬底(10)的所述第一表面(10a)具有第一尺寸,所述主区域(11)包括用于传输第一电流的垂直绝缘栅极双极晶体管(30)以及用于传输第二电流的垂直续流二极管(31),所述续流二极管(31)与所述绝缘栅极双极晶体管(30)反并联连接;以及感测区域(13),所述感测区域(13)位于所述半导体衬底(10)的所述第一表面侧上且沿着所述半导体衬底(10)的所述第一表面(10a)具有第二尺寸,所述第二尺寸小于所述第一尺寸,所述感测区域(13)包括用于传输与所述第一电流成比例的第三电流以及用于传输与所述第二电流成比例的第四电流的感测元件(32),其中所述感测区域(13)在所述半导体衬底(10)的所述第一表面侧的表面部分包括第二导电类型的基极区(20),所述基极区(20)具有在与所述半导体衬底(10)的所述平面方向平行的第一方向上设置的多个基极部分(20a-20c),所述多个基极部分(20a-20c)的第一个(20a)在其表面部分包括第一导电类型的第一区域(22),所述第一区域(22)的杂质浓度高于所述半导体衬底(10)的杂质浓度,所述多个基极部分(20a-20c)的第二个(20c)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位于所述基极区(20)的端部,所述多个基极部分(20a-20c)的所述第一个(20a)和所述多个基极部分(20a-20c)的所述第二个(20c)中的每一个在其表面部分包括第二导电类型的基极接触区(23),所述基极接触区(23)的杂质浓度高于所述基极区(20)的杂质浓度,所述第一区域(22)电连接至所述基极接触区(23),第二导电类型的第二区域(24)形成于所述半导体衬底(10)的所述第二表面侧的表面部分,且在所述厚度方向上位于所述感测区(13)的所述基极区(20)的正下方,所述第三电流在所述第一区域(22)和所述第二区域(24)之间流动,第二导电类型的第三区域(25,27)形成于所述半导体衬底(10)的所述第二表面侧的所述表面部分,且其杂质浓度高于所述半导体衬底(10)的所述杂质浓度,所述第四电流在所述基极接触区(23)和所述第三区域(25,27)之间流动,并且所述第三区域(25,27)在所述半导体衬底(10)的所述平面方向上与所述基极区(20)分隔开预定的距离。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中所述基极区(20)在所述平面方向上具有矩形形状,所述第三区域(25,27)被定位成在所述平面方向上对应于所述基极区(20)的至少两侧,且与所述基极区(20)的所述至少两侧距离相同。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中所述第三区域(25,27)被定位成在所述平面方向上对应于所述基极区(20)的四侧,且与所述基极区(20)的所述四侧距离相同。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中所述第三区域(25,27)不是位于所述主区域(11)的正下方,以及所述第三区域(25,27)具有环形形状以在所述平面方向上环绕所述基极区(20)的所述四侧。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中所述第三区域(25, 27)包括第一部分(25)和第二部分(27),所述第三区域(25, 27)的所述第一部分(25)在所述半导体衬底(10)的所述厚度方向上位于所述主区域(11)的正下方,并且所述第三区域(25, 27)的所述第二部分(27)在所述半导体衬底(10)的所述厚度方向上不是位于所述主区域(11)的正下方,且具有方角C形以在所述半导体衬底(10)的所述平面方向上环绕所述基极区(20)的三侧。
6.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中所述第三区域(25, 27)在所述平面方向上环绕所述基极区(20)的外部边缘,且在所述平面方向上与所述基极区(20)的所述外部边缘距离相同。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中所述第三区域(25, 27)在所述半导体衬底(10)的所述厚度方向上不是位于所述主区域(11)的正下方,且在所述半导体衬底(10)的所述平面方向上具有环形形状以环绕所述基极区(20)的所述外部边缘。
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中所述第三区域(25, 27)的一部分在所述半导体衬底(10)的所述厚度方向上位于所述主区域(11)的正下方。
9. 根据权利要求1-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中所述半导体衬底(10)包括所述感测区域(13)中的寿命抑制器(28)。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中所述半导体衬底(10)中的载流子的寿命被定义为t [i!s],所述载流子的扩散系数被定义为D[cm7s],等于或大于1的恒定值被定义为K,所述基极接触区(23)和所述第三区域(25,27)之间在所述半导体衬底(10)的所述平面方向上的最短距离被定义为Ll [ ii m],所述基极接触区(23)和所述第三区域(25,27)之间在所述半导体衬底(10)的所述厚度方向上的距离被定义为L2 [ ii m],K D = 40. 7[cm7s],K D t -L22 >0,且Ll > (K D t -L22)1/2。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中Ll = (K D t -L22)1/2。
1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半导体器件,还包括场停止层(26),所述场停止层(26)形成于所述半导体衬底(10)的所述第二表面侧上,且其杂质浓度在所述半导体衬底(10)的杂质浓度和所述第三区域(25,27)的杂质浓度之间,所述场停止层(26)在所述半导体衬底(10)的所述厚度方向上具有彼此相对的顶部和底部表面,所述底部表面位于所述第二区域(24)和所述第三区域(25, 27)中的每一个上, 射所述半导体衬底(10)的电阻率被定义为P l[Qcm], 所述场停止层(26)的电阻率被定义为p2[Qcm],所述半导体衬底(10)从所述第一表面(10a)到所述场停止层(26)的所述顶部表面的 厚度被定义为L3[iim],所述场停止层(26)从所述顶部表面到所述底部表面的厚度被定义为L4[ym], 所述第二区域(24)的最小宽度的一半被定义为W2[ym],并且<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4</formula>
13. —种半导体器件,包括第一导电类型的半导体衬底(IO),所述半导体衬底(10)具有第一表面(10a)以及与 所述第一表面(10a)相对的第二表面(10b),所述半导体衬底(10)具有从所述第一表面 (10a)到所述第二表面(10b)的厚度方向以及垂直于所述厚度方向的平面方向;主区域(ll),所述主区域(11)位于所述半导体衬底(10)的所述第一表面侧上且沿 着所述半导体衬底(10)的所述第一表面(10a)具有第一尺寸,所述主区域(11)包括用于 传输第一电流的垂直绝缘栅极双极晶体管(30)以及用于传输第二电流的垂直续流二极管 (31),所述续流二极管(31)与所述绝缘栅极双极晶体管(30)反并联连接;以及感测区域(13),所述感测区域(13)位于所述半导体衬底(10)的所述第一表面侧上且 沿着所述半导体衬底(10)的所述第一表面(10a)具有第二尺寸,所述第二尺寸小于所述第 一尺寸,所述感测区域(13)包括用于传输与所述第一电流成比例的第三电流以及用于传 输与所述第二电流成比例的第四电流的感测元件(32),其中所述感测区域(13)在所述半导体衬底(10)的所述第一表面侧的表面部分包括第二导 电类型的基极区(20),所述基极区(20)具有在与所述半导体衬底(10)的所述平面方向平 行的第一方向上设置的多个基极部分(20a-20c),所述多个基极部分(20a-20c)的第一个(20a)在其表面部分包括第一导电类型的第一 区域(22),所述第一区域(22)的杂质浓度高于所述半导体衬底(10)的杂质浓度,所述多个基极部分(20a-20c)的第二个(20c)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位于所述基极区(20) 的端部,所述多个基极部分(20a-20c)的所述第一个(20a)和所述多个基极部分(20a-20c)的 所述第二个(20c)中的每一个在其表面部分包括第二导电类型的基极接触区(23),所述基 极接触区(23)的杂质浓度高于所述基极区(20)的杂质浓度,所述第一区域(22)电连接至所述基极接触区(23),第二导电类型的第二区域(24)形成于所述半导体衬底(10)的所述第二表面侧的表面 部分,所述第三电流在所述第一区域(22)和所述第二区域(24)之间流动, 第二导电类型的第三区域(25,27)形成于所述半导体衬底(10)的所述第二表面侧的 所述表面部分,且其杂质浓度高于所述半导体衬底(10)的所述杂质浓度,所述第四电流在所述基极接触区(23)和所述第三区域(25,27)之间流动, 所述第二区域(24)和所述第三区域(25,27)彼此相邻,所述半导体衬底(10)包括所述感测区域(13)中的寿命抑制器(28), 所述半导体衬底(10)中的载流子的寿命被定义为t [i!s], 所述载流子的扩散系数被定义为D[cm7s], 等于或大于1的恒定值被定义为K,所述基极接触区(23)和所述第三区域(25, 27)之间在所述半导体衬底(10)的所述平 面方向上的最短距离被定义为LI [ ii m],所述基极接触区(23)和所述第三区域(25, 27)之间在所述半导体衬底(10)的所述厚 度方向上的距离被定义为L2 [ m],K D = 40. 7[cm7s]当K D t -L22 >0时,LI > (K D t -L22) 1/2, 当K D t -L22 < 0时,LI >0。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中 K D t -L22 >0,且<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5</formula>
15.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中 K D t -L22 < O,且<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5</formula>。
16.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半导体器件,还包括形成于所述半导体衬底(10)的所述第一表面侧上的所述感测区域(13)中的多个栅极 电极(13),其中所述第三区域(25, 27)在所述半导体衬底(10)的所述平面方向上位于所述多个栅极 电极(21)的最外侧栅极电极的外侧,且在所述半导体衬底(10)的所述厚度方向上位于所 述基极区(20)的正下方。
17.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中所述多个栅极电极(21)中的每一个具有从所述半导体衬底(10)的所述第一表面 (10a)延伸至预定的深度的沟槽,且所述沟槽填充有导电材料,并且所述多个栅极电极(21)将所述基极区(20)划分为所述多个基极部分(20a-20c)。
18.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中所述第三区域(25,27)位于所述多个基极部分(20a-20c)的所述第二个(20c)的所述 基极接触区(23)的正下方。
19. 根据权利要求13-1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半导体器件,还包括场停止层(26),所述场停止层(26)形成于所述半导体衬底(10)的所述第二表面侧上, 且其杂质浓度在所述半导体衬底(10)的杂质浓度和所述第三区域(25,27)的杂质浓度之 间,所述场停止层(26)在所述半导体衬底(10)的所述厚度方向上具有彼此相对的顶部和 底部表面,所述底部表面位于所述第二区域(24)和所述第三区域(25,27)中的每一个上, 射所述半导体衬底(10)的电阻率被定义为Pl[Qcm], 所述场停止层(26)的电阻率被定义为P 2 [ Q cm],所述半导体衬底(10)从所述第一表面(10a)到所述场停止层(26)的所述顶部表面的厚度被定义为L3[iim],所述场停止层(26)从所述顶部表面到所述底部表面的厚度被定义为L4[t;m], 所述第二区域(24)的最小宽度的一半被定义为W2[iim],并且<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6</formula>
全文摘要
一种半导体器件包括具有第一表面(10a)和第二表面(10b)的半导体衬底(10)。主区域(11)和感测区域(13)形成于所述半导体衬底(10)的所述第一表面侧上。RC-IGBT形成于所述主区域(11)中,且用于传输与流经所述RC-IGBT的电流成比例的电流的感测元件(32)形成于所述感测区域(13)中。所述感测元件(32)的集电极区(24)和阴极区(25,27)形成于所述半导体衬底(10)的所述第二表面侧上。所述集电极区(24)在所述半导体衬底(10)的厚度方向上位于所述感测区域(13)的正下方。所述阴极区(25,27)在所述厚度方向上不是位于所述感测区域(13)的正下方。
文档编号H01L27/06GK101794778SQ20101010403
公开日2010年8月4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27日 优先权日2009年1月27日
发明者天野伸治, 河野宪司, 田边广光, 都筑幸夫 申请人:株式会社电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