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基站用射频同轴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62832阅读:5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移动通信基站用射频同轴电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电缆制造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移动通信基站用射频同轴电缆。
背景技术
随着第三代移动通信(3G)的迅速发展,移动通信基站用射频同轴电缆的用量剧 增,在全球倡导节能减排和低碳经济的背景下,移动通信基站用射频同轴电缆正朝着高品 质、低成本、轻型化等方向发展。传统的移动通信基站用射频同轴电缆内导体采用光滑铜管,外导体采用铜带,内 外导体的重量占电缆总重量的比例高达63%,势必消耗大量的铜,随着铜资源的紧缺,铜价 格的上涨,导致电缆成本大幅度上升,经济性大幅度下降。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传统移动通信用射频同轴电缆内外导体大量使用铜材、成本 高等技术问题,以提供一种成本低、传输性能好的移动通信基站用射频同轴电缆。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实用新型的移动通信基站用射频同轴电缆,电缆横截面中心为铜包铝管内导体 1,由中心向外依次分别为绝缘层2、外导体3和护套4。本实用新型的移动通信基站用射频同轴电缆,其中所述绝缘层2为物理发泡聚乙 烯绝缘层。本实用新型的移动通信基站用射频同轴电缆,其中所述外导体3为环形皱纹铝管 外导体。本实用新型的移动通信基站用射频同轴电缆,其中所述护套4为聚乙烯或低烟无 卤阻燃聚烯烃护套。本实用新型的移动通信基站用射频同轴电缆,其中所述铜包铝管内导体的铜层5 厚度为铜包铝总厚度的20% -40%。本实用新型移动通信基站用射频同轴电缆的有益效果1.采用铜包铝管内导体代替铜管内导体,采用环形皱纹铝管外导体代替环形皱纹 铜管外导体,大幅节约了电缆的生产制造成本;2.优化了电缆的工艺参数;3.满足移动通信基站用射频同轴电缆高品质、低成本、轻型化的设计要求。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本实用新型铜包铝管内导体的结构示意图[0018]图中标号说明1铜包铝管内导体、2绝缘层、3外导体、4护套、5铜层、6铝层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详细结构、应用原理、作用与功效,参照附图1,通过如下实施方式予以 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移动通信基站用射频同轴电缆,本实用新型的移动通信基站用射频 同轴电缆,电缆横截面中心为铜包铝管内导体1,由中心向外依次分别为绝缘层2、外导体3 和护套4。铜包铝管内导体1之铜层5厚度为铜包铝总厚度的20% -40%。绝缘层2为物理 发泡聚乙烯绝缘层。外导体3为环形皱纹铝管外导体。护套4为聚乙烯或低烟无卤阻燃聚 烯烃护套。铝在电气、机械、射频性能方面与铜非常接近,并且铝的比重仅为铜的比重的1/3, 另外铝的价格比铜的价格要低很多,因此在移动通信基站用射频同轴电缆的内外导体中引 入铝,可以实现降低成本,减轻重量的目的。如果单独采用铝管作为移动通信基站用射频同 轴电缆的内导体,由于铝电阻的增加导致传输衰减显著增大,因此实际未能投入市场使用。由于移动通信基站用射频同轴电缆传输高频信号,传输频率在100ΜΗζ-3000ΜΗζ 之间,由于趋肤效应和临近效应,电流集中在内导体的外表面和外导体的内表面传输。根据 计算,传输频率在IOOMHz时,电流在铜表面的透入深度为0. 0067mm,传输频率在3000MHz 时,电流在铜表面的透入深度为0. 001223mm。以7/8”馈线为例,采用直径9. Omm,厚度 0. 58mm的铜包铝管(外层为铜,内层为铝,铜层厚度占20% -40% )代替同规格铜管作为本 实用新型电缆的内导体,每公里可减轻产品重量75千克,降低成本5560元(按铜层厚度占 20%,期货铜价60000元/吨,期货铝价17000元/吨计算)。以7/8”馈线为例,采用铝带 (厚度0. 25-0. 45mm)代替铜带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导体材料,每公里可减轻产品重量81千 克,降低成本9700元(期货铜价按60000元/吨,期货铝价按17000元/吨计算)。两项合 计降低成本15260元/公里,减轻重量156千克。为了弥补引外导体采用铝带导致电阻增大引起传输衰减增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 提供了下述解决方案1.适当提高物理发泡层的发泡度,提高约3-5%,提高至78% -83%即可。2.适当增大物理发泡聚乙烯绝缘的外径,绝缘外径增大0.2-0. 3mm,增大至 22. 2mm-22. 6mm 即可。3.适当增大外导体的波谷外径,外导体波谷外径增大0. 15-0. 30mm,增大至 22. 1-22. 5mm 即可。通过试验证明,本实用新型电缆在传输性能(驻波、阻抗、传输衰减等)上的技术 指标达到原电缆的要求,可以满足使用要求。本实用新型可以和铜管内导体一样,制成不同规格的移动通信基站用射频同轴电 缆,常用规格新型移动通信基站用射频同轴电缆见下表。常用规格新型移动通信基站用射频同轴电缆表规格铜包铝管标称直径铜包铝管厚度铜层占整体厚度外导体铝带厚度7/8”9. Omm0. 60 ±0. 05mm20% -40%0. 25-0. 45mm7/8”低损耗9. 45mm0. 60 ±0. 05mm20% -40%0. 25-0. 45mm1-1/4”13. IOmm0. 66 ±0. 06mm20% -40%0. 25-0. 45mm本发明电缆结构,除内导体用铜包铝管代替铜管、外导体用环形皱纹铝管代替环 形皱纹铜管外,其余均与原规格电缆相同。由上可见,采用本实用新型移动通信基站用射频同轴电缆,可大幅节约电缆的生 产制造成本,并具有优化电缆的工艺参数、保证电缆高品质、轻型化等诸多优点。
权利要求移动通信基站用射频同轴电缆,其特征在于电缆横截面中心为铜包铝管内导体(1),由中心向外依次分别为绝缘层(2)、外导体(3)和护套(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基站用射频同轴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2) 为物理发泡聚乙烯绝缘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基站用射频同轴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导体(3) 为环形皱纹铝管外导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基站用射频同轴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4)为 聚乙烯或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护套。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基站用射频同轴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铜包铝管内 导体的铜层(5)厚度为铜包铝总厚度的20% -4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移动通信基站用射频同轴电缆,涉及通信电缆制造领域,旨在解决传统移动通信用射频同轴电缆内外导体大量使用铜材、成本高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电缆横截面中心为铜包铝管内导体(1),由中心向外依次分别为绝缘层(2)、外导体(3)和护套(4)。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移动通信用射频同轴电缆的制造。
文档编号H01P3/06GK201623249SQ20102010932
公开日2010年11月3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5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5日
发明者乔恩, 李保安, 范先念 申请人:成都中菱无线通信电缆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