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62824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电连接器,尤指一种具有抓板装置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语音插座连接器被广泛应用于收音机、录音机、电视机及组合音响等产生声音效果的电器中,其主要是提供两系统间语音信号传送的功效。近年来,随着各种微型电子装置如移动电话、随身听及多媒体型个人计算机等的发展,语音插座连接器在微型电子装置上的应用就日渐普及,并且出现了各种适用在不同电子装置上的语音插座连接器结构设计,相关现有设计请参阅美国专利第6,123,580、5,192,228号及中国台湾专利申请第82207507号等案。现有的语音插座连接器主要包括有绝缘本体,其通常设有具中空圆柱体的插接孔的主体部分,用于供语音插头插入,数个导电端子具适当弹性的接触部分则凸出该插接孔环形内表面外,以与语音插头抵接导通,且导电端子各延伸有端脚至绝缘本体外,以插入电路板上相应焊孔中进行焊接。除导电端子外,还设有专用于接地的端子,以期达到消除静电荷及电磁干扰的功效。
然而,相关现有设计大多是采用通孔焊方式焊接于电路板上,这对于电路板面积及内部空间均极为有限的微型电子装置而言显然是不适用的。而目前虽也有出现表面黏着型(SMT)的语音插座连接器,但此类插座连接器的导电端子大多结构较为复杂,所以,不管是SMT焊接还是通孔焊接,在遇到第二次焊接回焊时插座连接器都可能从母板上掉下来。
为克服上述缺点,可于电连接器的遮蔽构件上设计抓板装置,通常所见的抓板装置呈双向扣钩形态,且同一双向扣钩插入电路板的同一固持孔中,且于绝缘本体的底面向下延伸出圆柱状定位柱。但是,与以上扣钩相配合的固持孔的尺寸均较大,且定位柱与定位孔的配合仅提供一种预定位功能,该设计极大浪费了电路板的有限空间。故,需要提供一种新型的电连接器的抓板装置,该抓板装置可充分利用定位柱与两个单面扣钩的相互作用而给电连接器提供可靠的抓板功能,且大大减小了电路板上固持孔的尺寸。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抓板装置不但可牢固卡持在电路板上,而且还可使得电路板具有足够的布线空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至少包括有绝缘本体、若干信号端子、遮蔽构件及抓板装置,其中,若干信号端子收容于绝缘本体内,并延伸出绝缘本体外以与电路板电性连接,遮蔽构件遮覆于绝缘本体外侧,抓板装置包括有第一固持部、第二固持部及第三固持部,其中,第一、第二固持部与遮蔽构件相连接,第一、第二固持部均仅具有一个可与电路板的固持孔相配合的干涉凸起及将固持部连接至遮蔽构件上的连接部,其中两固持部的干涉凸起的延伸方向相同,第三固持部是由绝缘本体的底面向下延伸形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抓板装置包括三个呈三角构形的固持部,且三个固持部均提供抓板功能,这样既可使电连接器牢固固持在电路板上,还可以节省电路板上的有限空间。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绝缘本体与遮蔽构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与电路板的位置关系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与电路板的组合视图,其揭示了位于遮蔽构件的侧壁下部的第一固持部与电路板的第一固持孔相配合的关系。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与电路板的组合视图,其揭示了位于绝缘本体下部的第三固持部与电路板的第三固持孔相配合的关系。
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与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包括有绝缘本体2、若干信号端子3、遮蔽构件4及抓板装置5。
绝缘本体2略呈一长方形体,其前侧表面向前凸伸有一插接头21,该插接头21内设有一插接孔22,用以供对接连接器(未图示)对接插置,其两侧表面均向外凸伸出若干卡块24,若干信号端子3嵌设于绝缘本体2内,用以与对接电连接器(未图示)插置时的电性连接,信号端子3凸伸出绝缘本体2的底侧面部分为接触脚31,该接触角31可焊接至电路板上。遮蔽构件4呈半包围状的金属壳体,其包括有两侧壁40及连接两侧壁的上壁41,遮蔽构件4的两侧壁40均设有收容绝缘本体2的卡块24的若干卡口400。抓板装置5包括有第一固持部51、第二固持部52及第三固持部53,两侧壁40的底部向下延伸形成有第一、第二固持部51、52,该两固持部呈对称设置,第一、二固持部均具有一可与电路板6的第一、二固持孔61、62相配合的干涉凸起511、521及将固持部连接至遮蔽构件4上的连接部510、520,且固持部上的干涉凸起511、521的延伸方向相同,绝缘本体2的底表面向下延伸形成有呈圆柱状的第三固持部53,其收容于电路板6的第三固持孔63内,第一固持部、第二固持部及第三固持部呈三角构形分布。
请参阅图2至图4所示,当遮蔽构件4包覆于绝缘本体2上时,每一卡块24收容于对应卡口400内。当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安装于电路板上时,抓板装置5插入电路板6的相应固持孔中,接触脚31可焊接于电路板上。
请参阅图2所示,第一、二固持部51、52所在的横向直线a与第三固持部53之间的垂直距离b较第一、二固持孔61、62所在的横向直线a′与第三固持孔53之间的垂直距离b′稍长。所以,当抓板装置插入电路板的固持孔中时,第一、二固持部51、52的干涉凸起511、521将会与第一、二固持孔61、62的后孔壁相配合,而第三固持部53的一侧面则会与第三固持孔63的前孔壁相配合,通过这种结构,可使得抓板装置5产生一抓板力,从而使电连接器1牢靠固持于电路板6上。
权利要求1.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若干信号端子、遮蔽构件、抓板装置,其中,若干信号端子收容于绝缘本体内,并延伸出绝缘本体外以与电路板电性连接,遮蔽构件包覆于绝缘本体外侧,其特征在于抓板装置包括有第一固持部、第二固持部及第三固持部,其中,第一、第二固持部是与遮蔽构件相连接,第一、第二固持部均仅具有一个可与电路板上的固持孔相配合的干涉凸起及将固持部连接至遮蔽构件上的连接部,其中两固持部上的干涉凸起的延伸方向相同,第三固持部是由绝缘本体的底面向下延伸形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遮蔽构件包括有两侧壁,第一、二固持部分别由两侧壁的底边缘向下延伸而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固持部、第二固持部及第三固持部呈三角构形分布。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固持部与第二固持部呈对称设置。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与该电连接器的抓板装置相配合的电路板的固持孔也呈三角构形分布,且与第一、二、三固持部相配合的固持孔分别称为第一、二、三固持孔,第一、二固持部所在直线与第三固持部之间的垂直距离略大于第一、二固持孔所在直线与第三固持孔之间的垂直距离,所以,当抓板装置插入电路板的固持孔中时,第一、二固持部的干涉凸起将分别与第一、二固持孔的后孔壁相配合,而第三固持部的一侧面则会与第三固持孔的前孔壁相配合,通过这种结构,可使得抓板装置产生一抓板力,并将电连接器牢靠固持于电路板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绝缘本体的前侧表面向前凸伸有一插接头,该插接头内设有一插接孔,绝缘本体的两侧表面分别向外凸伸出若干卡块。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遮蔽构件包括上壁及两侧壁,两侧壁设有收容绝缘本体的若干卡块的若干卡口。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若干信号端子可电性连接对接连接器的对应接触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1),该电连接器包括有绝缘本体(2)、遮蔽构件(4)、若干信号端子(3)及抓板装置(5),其中绝缘本体(2)设有凸伸的插接头(21),若干信号端子(3)设于绝缘本体(2)内并凸伸有用以与电路板焊接的接触脚(31),遮蔽构件(4)包覆于绝缘本体(2)外侧,抓板装置(5)包括有第一、二固持部(51、52)及第三固持部(53),遮蔽构件(4)的两侧壁(40)向下延伸形成有第一、二固持部(51、52),绝缘本体的底面向下延伸形成一圆柱状第三固持部(53),抓板装置(5)延伸入电路板(6)的固持孔中以与电路板固持,并具有良好的抓板效果。
文档编号H01R13/73GK2587091SQ02287568
公开日2003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2002年11月23日 优先权日2002年11月23日
发明者余宏基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