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线束的护线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92479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线束的护线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线束的护线环,本发明具体设计成通过增大车身面板的通孔中的保持力以防止由橡胶或弹性体制成的护线环从通孔脱离,该护线环从外部配合到在机动车辆内配线的线束并且安装在车身面板的通孔中。
背景技术
常规地,已经提出了大量的这种类型的用于线束的护线环。在许多情况下,这些护线环设计成提高通过护线环插入的线束的防水性能,减小在将护线环安装到车身面板的通孔中的插入力,以及在护线环从安装在车身面板通孔中的护线环拉出的位置被弯曲或配线时,使得该线束易于弯曲。
例如,为了减小护线环插入通孔的插入力并且使线束容易弯曲,在日本未审专利公开No. H11-63313中已经提出了在图6 (A)和图6 (B)中示出的护线环100。该护线环100形成为使得小直径筒部101和大直径筒部103经由径向延伸壁部102相连,其中,线束110通过该小直径筒部101紧密地插入,该大直径筒部103包括将与车身面板108的通孔109配合的环形凹部104,在壁部102连接到小直径筒部101的位置处设有弹性部105,该弹性部与护线环100的轴向方向平行地朝大直径筒部103突出。在弹性部105的凹部106中在小直径筒部101侧设有加强肋107。通过加强肋107,护线环100能够在弹性部105变形之后增大其恢复力。然而,当从安装在通孔中的护线环100拉出的线束110需要急剧弯曲并配线时,加强肋107使该线束110难以弯曲,并且降低了在将护线环安装到通孔中时护线环100的可变形性,从而导致诸如在减小插入通孔中的插入力的效果上有所降低等问题。引用列表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日本未审专利公开No. Hl 1-6331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鉴于上述情况,开发出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高对从护线环拉出的线束进行弯曲和配线的性能、减小将护线环安装在通孔中时的插入力并且维持护线环安装在通孔中之后的保持力。解决方案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线束的护线环,该护线环能够从外部装配到布设于车内的线束,并且被安装在车身面板的通孔中,该护线环包括小直径筒部,所述小直径筒部由橡胶或弹性体模制,并且线束紧密地插入通过小直径筒部;径向突出部,所述径向突出部呈从小直径筒部的纵向方向的中间部的外周位置径向向外地突出的风箱形;以及外周筒部,所述外周筒部连接到径向突出部的外周端;其中,外周筒部具有圆锥筒形,并且在其纵向方向的中间位置处连接到径向突出部,外周筒部的大直径侧的外周表面上设有环形车身锁定凹部,并且小直径侧形成为比径向突出部厚的厚部。由于在上述护线环中,呈风箱形的径向突出部设置在外周筒部和小直径筒部之间,其中,外周筒部包括将与车身面板的通孔接合的车身锁定凹部,线束通过该小直径筒部被紧密地插入,所以线束在从安装在车身面板上的护线环拉出之后,能够立即容易地进行弯曲和配线。另外,通过允许呈风箱形式的径向突出部变形,能够减小将护线环插入通孔中时的插入力。此外,外周筒部在轴向方向的大直径侧包括车身锁定凹部,在小直径侧包括厚部。因此,如果在线束经由护线环被安装通过车身面板的状态下,拉伸力施加到线束并且将车身锁定凹部在从通孔的周缘脱离的方向上卷起的负荷经由小直径筒部和径向突出部作用在外周筒部上,则能够通过由设置在外周筒部的另一侧上的厚部抑制其变形,来防止车身锁定凹部卷起而从通孔的周缘脱离。这样,可以增大用于防止安装在车身 面板的通孔中的护线环从通孔脱离的保持力。径向突出部优选地呈风箱形,其中,一个V形突出部在外周筒部的直径增大方向上关出。呈风箱形的径向突出部可以成形为包括如上所述的一个大V形突出部,或者可以成形为包括具有小节距的多个连续的V形突出部。当护线环插入通孔并与通孔接合时,通过径向突出部的扩张收缩,足以使得通过小直径筒部插入的线束易于弯曲并使得护线环易于变形。优选地,小直径筒部在轴向方向上的长度是外周筒部的长度的两至三倍,小直径筒部从外周筒部的在纵向方向上的两端突出,并且通过小直径筒部插入的线束和小直径筒部的两端通过缠绕条带而被固定。注意,这足以将小直径筒部连接到径向突出部的内周端上,并且使得外周端与外周筒部连续,并且小直径筒部可以不穿透外周筒部并从外周筒部的两端突出。发明效果如上所述,在根据本发明的护线环中,线束从中紧密插入的小直径筒部和包括有车身锁定凹部的外周筒部通过呈风箱形的径向突出部相连,在外周筒部的、与车身锁定凹部的相反的侧部上的轴向方向上设置有厚部。因此,即使拉伸力施加到线束以及车身锁定凹部接收从车身的通孔的周缘脱离的方向上的力,也能够通过该厚部抑制外周筒部的变形,能够阻止车身锁定凹部从通孔的周缘脱离,并且能够增大用于将护线环保持在通孔周缘上的力。


图I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护线环的截面图,图2是示出其上连接有护线环的线束安装在车身中的状态的截面图,图3是当拉伸力作用在线束上时的截面图,图4是示出第一实施例的变形例的截面图,图5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护线环,其中图5 (A)是截面图,图5 (B)是示出形成用于隔音的密封空间的状态的截面图,以及
图6 (A)和图6 (B)是示出现有技术的示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的护线环的实施例。在图I至图3中示出第一实施例的护线环。护线环I从外部安装到线束2,并且安装在通孔H中,线束2通过形成在车身面板P中的通孔H而插入,该车身面板P将机动车辆的发动机舱和车辆内部隔开。护线环I由橡胶或弹性体整体模制,并且包括小直径筒部5,线束2通过该小直径筒部5紧密地插入;径向突出部6,所述径向突出部形成为从小直径筒部5的纵向方向的中间部的整个外周径向向外突出的风箱形;以及外周筒部7,所述外周筒部呈圆锥筒形,并连接到径向突出部6的外周端上。 径向突出部6形成为具有一个V形突出部的风箱形。也就是说,该V形突出部形成为使得在外周筒部7的直径增加的方向上倾斜的内倾斜部6a和在相反的直径减小的方向上倾斜的外倾斜部6b经由顶点6c相连,并且该V形突出部能够变形,以从外周筒部7朝小直径筒部5收缩。如上所述,外周筒部7具有圆锥筒形,并且在其纵向方向的中间位置处连接到径向突出部6,并且在外周筒部7的大直径侧7a的外周表面上设有环形车身锁定凹部8。车身锁定凹部8的、在底壁8a的相对侧处的侧壁是倾斜壁Sb和位于前端侧的垂直壁Sc,垂直壁8c比倾斜壁8b更向外突出,并且设置密封唇8d以在突出前侧处覆盖车身锁定凹部8。此外,厚部9设置在外周筒部7的小直径侧7b上的整个圆周上,并且从与径向突出部6相连的位置、沿着使厚部9的直径开始减小的方向倾斜。作为厚部9的突出端的内周端具有距离小直径筒部5的外周表面的最小尺寸L,并且即使厚部9向内变形以及作用拉伸负荷时,所述内周端也在与小直径筒部5的外周表面相接触的位置处停止。在此位置上,大直径侧上车身锁定凹部8不会从通孔的周缘脱离。厚部9的厚度tl是径向突出部6的厚度t2的两至四倍。此外,在直径减小方向上延伸的厚部9的长度是外周筒部7的长度的大约1/2,并且在厚部9和大直径侧7a之间的外周表面上设置台阶部7c。小直径筒部5通过由外周筒部7围绕的中空部向外突出,换句话说,形成由作为内管的小直径筒部5和作为外管的外周筒部7组成的双管结构。沿着轴向中心线延伸的小直径筒部5的长度是外周筒部7的长度的两至三倍。此外,抗滑肋5r以在轴向方向上间隔开的方式设置在小直径筒部5的纵向方向上的相对侧部5a、5b的内周表面上。通过在用扩宽工具(未示出)扩宽护线环I的小直径筒部5的状态下,将线束2插入通过护线环1,并且通过在小直径筒部5的纵向方向上的相对侧部5a、5b的端部处从线束2的外周表面到小直径筒部5的外周表面缠绕粘合带T,从而护线环I被安装在线束2上。如图2所示,当通过机动车辆的车身面板P的通孔H、在发动机室(X)和车辆内部(Y)中连续地布设线束2时,护线环I插入车身面板P的带有毛口的通孔H中,并且与之接合。具体地,通过按压小直径筒部5的一侧部或者牵拉另一侧部,从而将护线环I插入通孔H中,并且通过将通孔H的周缘安装到护线环I的车身锁定凹部8中,从而将护线环I安装在通孔H中。在此安装状态下,通孔的周缘上的毛口 B与倾斜壁Sb的内表面相接触,垂直壁8c侧处的密封唇8d被按压而与通孔周缘上的车身P接触。在许多情况下,从安装在车身面板P的通孔H中的护线环I拉出的线束2需要以约90°向下或横向弯曲以进行配线。在此期间,由于连接到小直径筒部5的径向突出部6形成为包括V形突出部,所以径向突出部6容易径向地扩张收缩,并且通过允许弯曲方向上的周缘部收缩而相反侧伸长,护线环I能够跟随线束2的突然弯曲而不会有任何问题。此外,如图3所示,沿箭头方向的拉伸力可施加到通过安装在车身面板P的通孔H中的护线环I插入的线束2。此时,护线环I的径 向突出部6的V形突出部扩张,从而作用向内拉动外周筒部7的力,并且外周筒部7的车身锁定凹部8更容易在从通孔H的周缘脱离的方向上卷起。此时,由于外周筒部7的小直径侧包括厚部9,所以能够抑制外周筒部7被向内拉动和变形。即使外周筒部7变形,厚部9也可与小直径筒部5的外周表面形成接触以阻止变形,从而防止另一端侧上的车身锁定凹部8的变形并且可靠地防止从通孔H的周缘脱离。图4中示出了第一实施例的变形例。在此变形例中,被包括在连接小直径筒部5和外周筒部7的径向突出部6-A中的风箱状部分由具有小节距的多个V形突出部组成。即使形成为这样的风箱状形状,径向突出部6-A发生伸缩,以在线束2被弯曲配线时跟随线束2的弯曲,从而能够容易地弯曲线束。此外,小直径筒部5的前端连接到径向突出部6,以使得小直径筒部并不沿着轴向中心穿过外周筒部7。外周筒部7的小直径侧如在第一实施例中那样形成为厚部9,并且实现相同的功能和效果。这一点在此不再描述。在图5 (A)和图5 (B)中示出第二实施例。在第二实施例的护线环I-A中,中间筒部11从径向突出部6的外周侧上的外倾斜部6b朝向小直径筒部5的外周和外周筒部7的小直径侧7b的内周之间的空间突出。中间筒部11的突出端突出超过由外周筒部7的厚部9形成的小直径端%。通过由粘合带13将该中间筒部11的前端部固定到小直径筒部5的外周表面,形成由中间筒部11、小直径筒部5和径向突出部6包围的用于隔音的密封空间15。如果采用上述结构,当安装在车身面板P上的护线环的外周筒部7的小直径侧7b布置在机动车辆的发动机舱中时,发动机舱中的噪音能够被用于隔音的密封空间15吸收,从而降低或切断了噪音到车辆内部的传输。由于其他的功能和效果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相同,所以不再描述。附图标记表I...护线环2···线束5···小直径筒部6···径向突出部7...外周筒部8...车身锁定凹部9···厚部
11...中间筒部P · · ·车身面板
H...通孔T...粘合带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线束的护线环,所述护线环能够从外部装配到布设在车内的线束,并且能够安装在车身面板的通孔中,所述护线环包括 小直径筒部,所述小直径筒部由橡胶或弹性体模制而成,并且所述线束紧密地插入通过所述小直径筒部; 径向突出部,所述径向突出部形成为从所述小直径筒部的、纵向方向上的中间部的外周位置径向向外突出的风箱形;以及 外周筒部,所述外周筒部连接到所述径向突出部的外周端; 其中,所述外周筒部具有圆锥筒形,并且在其纵向方向的中间位置处连接到所述径向突出部,所述外周筒部的大直径侧的外周表面上设有环形车身锁定凹部,并且小直径侧形成为比所述径向突出部厚的厚部。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线束的护线环,其中,所述径向突出部呈风箱形,其中,一个V形突出部在所述外周筒部的直径增大方向上突出。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用于线束的护线环,其中,所述小直径筒部在轴向方向上的长度是所述外周筒部在轴向方向上的长度的两至三倍,所述小直径筒部从所述外周筒部的纵向方向上的两端突出,并且通过所述小直径筒部插入的线束和所述小直径筒部的两端通过缠绕条带来被固定。
全文摘要
增强了线束护线环的保持力,以使得安装在车身面板通孔中的用于线束的护线环不从通孔脱离。所述护线环用于从外部配合到布设在车内的线束,且安装在车身面板的通孔中,所述护线环设置有小直径筒部,所述小直径筒部由橡胶或弹性体模制,并且线束紧密地插入通过小直径筒部;褶状径向突出部,所述径向突出部安装为从小直径筒部的纵向方向的中间部的外周位置朝着外径方向突出;以及外周筒部,所述外周筒部与所述径向突出部的外周端相连续。外周筒部形成为圆锥筒形,并且在其纵向方向的中间位置处连接到径向突出部,其外周筒部的直径扩大侧的外周表面上设有环形车身锁定凹部,并且其直径收缩侧形成为比径向突出部更厚的厚部。
文档编号H01B17/58GK102812605SQ20108006556
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17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1日
发明者奥原崇, 坂田勉 申请人: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