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控制器和电压异常检测方法

文档序号:7157463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池控制器和电压异常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搭载在车辆等上的由多个二次电池连接而构成的电池模块。
背景技术
由于全球变暖和燃料枯竭的问题,各汽车制造商开发了电动汽车(EV)和利用电动机辅助进行一部分驱动的混合动力汽车(HEV),作为其电源,要求高容量、高输出的二次电池。作为符合该要求的电源,具有高电压的二次电池受到关注。由于车辆用的二次电池中流通大电流,所以因异物的混入而引起的微小的短路会导致可靠性降低以及随时间劣化的增大。二次电池为在正极和负极之间具有作为绝缘层的隔膜(s印arator)的结构。当该电极和隔膜之间混入导电性的异物(例如金属片等)时, 正极和负极之间会发生微小的短路,发生二次电池的电压降低异常。作为检测二次电池的电压降低异常的技术之一,可列举专利文献1。该技术基于规定的模块中的二次电池的电压平均值,来检测发生了电压降低异常的二次电池。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2-10511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专利文献1中,将规定的模块中的二次电池的电压平均值用作多个模块中共通的基准值,在规定的模块的电池单元控制器(cell controller)的用于检测电压的电压测定单元(电池单元控制器IC,cell controller IC)自身存在异常的情况下,无法正确地检测出二次电池的电压降低异常。即存在如下问题,在电池单元控制器自身因个体差或温度变化带来的电压偏差的影响而导致发生异常的情况下,对没有异常的二次电池误判定为发生了电压降低异常。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控制器,对连接了多个单电池的组合电池(assembled battery)进行控制,包括最小值检测单元,基于由电压测定单元所测得的各单电池的电压,检测具有多个上述单电池的电池组内的单电池的最小值;基准值设定单元,基于由上述电压测定单元所测得的各单电池的电压,设定基准值;和异常判定单元,在由上述基准值设定单元设定的基准值与由上述最小值检测单元检测出的最小值的差超过规定值时,判定为发生电压降低异常。通过本发明,能够不受电压测定单元(例如电池单元控制器IC)的个体差或温度变化带来的电压的偏差的影响,正确地检测二次电池的电压降低异常。


图1是表示圆筒形二次电池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表示圆筒形二次电池的结构的截面图。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电池模块结构的概念图。图4是进行本发明的二次电池的异常判定的流程图(1)。
图5是进行本发明的二次电池的异常判定的流程图(2)。图6是根据电池单元控制器的温度进行本发明的二次电池的异常判定的流程图。图7是根据停止时间进行本发明的二次电池的异常判定的流程图。图8是进行本发明的电池单元控制器IC的异常判定的流程图。附图标记说明1电池容器2 垫圈3 上盖4上盖壳5正极集电板6负极集电板7 轴芯8电极组9正极引线10负极引线11 二次电池12正极片13负极片14正极电极15负极电极16正极混合剂17负极混合剂18 隔膜19 胶带20组合电池21电池单元控制器IC22微控制器30电池单元控制器40电池控制装置41逆变器42电动机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利用图1到图8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图1是表示车辆用二次电池的一种一一圆筒形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正极电极14为铝等金属薄膜,两面涂布了正极混合剂16。在图中上方的长边部设有多个正极片(positive electrode tab) 12。负极电极15为铜等金属薄膜,两面涂布了负极混合剂17。在图中下方的长边部设有多个负极片13。将这些正极电极14和负极电极15以隔着多孔的具有绝缘性的隔膜18的方式,卷绕在树脂制的轴芯7的周围,最外周的隔膜用胶带19固定,构成电极组8。此外,卷绕方向可以为顺时针卷绕或者逆时针卷绕。在管状的轴芯7的两端,正极集电板(正极集电部件)5和负极集电板(负极集电部件)6通过嵌合而固定。在正极集电部件5,通过例如超声波焊接法焊接正极片12。同样地,在负极集电部件6,通过例如超声波焊接法焊接负极片13。正极集电板5、负极集电板6 安装在以树脂制的轴芯7为轴卷绕的电极组8上,容纳于兼作负极端子的电池容器(电池罐)1的内部。此时,负极集电板6通过负极引线(图中未示出)与电池容器1电连接。之后,在电池容器1内注入非水电解液。此外,在电池容器1和上盖壳4之间设有垫圈2,通过该垫圈2对电池容器1的开口部加以封口并进行电绝缘(使电池容器与上盖壳电绝缘)。 正极集电板5之上设有具有导电性的上盖部,以对电池容器1的开口部进行封口,上盖部由上盖3和上盖壳4构成。通过将正极引线9的一端焊接在上盖壳4上,并将另一端焊接在正极集电部件5上,来将上盖部和电极组8的正极电连接。正极混合剂16具有正极活性物质、正极导电材料和正极粘合剂。正极活性物质优选为锂氧化物。作为例子,可列举钴酸锂、锰酸锂、镍酸锂、磷酸铁锂、锂复合氧化物(含有从钴、镍、锰中选出的2种以上的锂氧化物)等。正极导电材料只要是能够辅助在正极混合剂中的锂离子的吸收释放反应中生成的电子向正极电极传递的物质即可,并无限制。作为正极导电材料的例子,可列举石墨或乙炔黑等。正极粘合剂只要能够粘结正极活性物质和正极导电材料,以及正极混合剂和正极集电体,且不会因与非水电解液的接触而大幅度劣化即可,并无特别限制。作为正极粘合剂的例子,可列举聚偏二氟乙烯(PVDF)或氟橡胶等。 正极混合剂的形成方法只要是在正极电极上形成正极混合剂的方法即可,并无限制。作为正极混合剂的形成方法的例子,可以列举将正极混合剂的构成物质的分散溶液涂布在正极电极上的方法。作为涂布方法的例子,可列举辊涂法、缝模(slit die)涂布法等。作为分散溶液的溶剂的例子,可列举N-甲基吡咯烷酮(NMP)或水。作为正极混合剂16的涂布厚度的一个例子,每侧为约40 μ m。负极混合剂17具有负极活性物质、负极粘合剂和增稠剂。此外,负极混合剂17也可以具有乙炔黑等负极导电材料。本发明中,作为负极活性物质,优选使用石墨碳。通过使用石墨碳,能够制造需要大容量的适用于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或电动汽车的锂离子二次电池。负极混合剂17的形成方法只要是在负极电极15上形成负极混合剂17的方法,并无限制。作为负极混合剂17的形成方法的例子,可列举将负极混合剂17的构成物质的分散溶液涂布在负极电极15上的方法。作为涂布方法的例子,可列举辊涂法、缝模涂布法等。作为负极混合剂17的涂布厚度的一个例子,每侧为约40 μ m。非水电解液优选使用锂盐溶解在碳酸盐(碳酸酯)系溶剂后而得的溶液。作为锂盐的例子,可列举六氟磷酸锂(LiPF6)、四氟硼酸锂(LiBig等。此外作为碳酸盐系溶剂的例子,可列举碳酸乙烯酯(EC)、碳酸二甲酯(DMC)、碳酸丙烯酯(PC)、碳酸甲乙酯(MEC)或者从上述溶剂中选出的一种以上的溶剂混合后的溶剂。图2表示圆筒形电池的概略截面图。正极集电板5和负极集电板6安装在卷绕于树脂制的轴芯7周围的电极组8上,容纳在电池容器1中。电极组8中,负极电极通过焊接等与负极集电板6连接,并通过负极引线10与电池容器1电连接。在电池容器1中容纳了电极组8、正极集电板5、负极集电板6后,使焊接具通过轴芯7的中央,将电池容器1的罐底和负极引线10焊接。之后,在电池容器1中注入电解液。 正极集电板5上设有具有导电性的上盖部,以对电池容器1的开口部进行封口,上盖部由上盖3和上盖壳4构成。通过将正极引线9的一端焊接在上盖壳4上,并将另一端焊接在正极集电部件5上,来将上盖部和电极组8的正极电连接。在电池容器1和上盖壳4之间设有垫圈2,通过该垫圈2对电池容器1的开口部加以封口并使电池容器1与上盖壳4电绝缘。由此构成二次电池11。在如上制成的二次电池11的内部,有混入导电性的异物的可能。异物有包含在原材料中的情况,和由制造阶段中装置的起尘、焊接或切割等的加工屑等带来的情况。如果该异物混入电极与隔膜18之间,则正极电极14和负极电极15会通过异物而发生微小短路,二次电池11的电压降低。因此,为了检测二次电池11的微小短路的有无,进行老化 (aging) 0当对二次电池11进行老化时,正常的二次电池会因自放电而导致电压缓慢地降低,而在发生了微小短路的二次电池中,叠加了短路带来的电压降低,电压降低量比正常的二次电池的更大。对老化前后的二次电池11的电压降低量进行测定,在超过规定值的情况下,作为发生了微小短路的二次电池11检测出来。图3表示本发明中的电池模块的结构。组合电池(电池组)20由多个二次电池11 串联连接,各二次电池11的两端子与电池单元控制器IC 21电连接。各电池单元控制器IC 21包含图中未示出的电池电压检测电路,检测二次电池11的无负载电压。电池单元控制器IC 21也称为电压测定单元。此外,通过一个电池单元控制器IC 21连接的具有多个单电池的组称为电池组(battery group)。电池单元控制器30配置了多个上述组合电池20,与微控制器22电串联。在此, 无负载是指未连接电动机等负载的状态,不包括连接了电池单元控制器IC 21等电路负载的状态。各电池单元控制器IC 21通过通信线与微控制器22连接。微控制器22管理组合电池20的充放电信息等各种信息。多个电池单元控制器30与电池控制装置(battery controller)40电连接,电池控制装置40通过通信线管理各电池单元控制器30的控制和信息,并进行与车辆等上级系统的通信。此外,本发明中,可以用电池控制器表示电池单元控制器30或电池控制装置40。此外,二次电池11通过正端子和负端子与将直流电转换成三相交流电的逆变器 41电连接。进一步地,该逆变器41与车辆驱动用的电动机42电连接。微控制器22配备用于执行下面图4 图8所述的处理的最小值检测单元、基准值设定单元、警告单元、基准值变更单元、代表值检测单元、代表基准值计算单元。此外,对于最小值检测单元、基准值设定单元、异常判定单元(警告单元)、基准值变更单元、温度测定单元、停止时间测定单元、代表值检测单元、代表基准值计算单元,也可以不设置在微控制器22中而是设置在电池控制装置40中执行。搭载在电池模块中的二次电池11中,也有发生电压降低异常的可能性。其原因可认为是由于在模块制造时或车载后施加了振动等外界冲击,或二次电池的充放电引起的电池罐内部的某种应力,导致浮游在二次电池11的内部的异物使正极电极14与负极电极15 之间发生微小短路。图4表示用于检测电池模块内的二次电池11的电压降低异常的判定流程图。以下的判定是以微控制器22的控制部为主体实施的。
起动时,微控制器22向各电池单元控制器IC 21发送测定电池电压的指示。电池单元控制器IC 21接收到来自微控制器22的指示后,测定其正控制的各二次电池11的无负载电压(电池电压)Vc (步骤401),并将其发送到微控制器22。此外,这里电池单元控制器IC 21基于来自微控制器22的测定电池电压的指示而开始电池电压的测定,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采用无需上述指示而自动地测定电池电压的结构。然后,各微控制器22基于测定得到的各二次电池11的无负载电压(电池电压) Vc,求得各电池单元控制器IC 21的电池电压的最小值Vcmin (步骤402,由最小值检测单元进行的处理)。此外,各微控制器22基于检测出的各二次电池11的无负载电压(电池电压)Vc,按每个电池单元控制器IC 21根据各电池电压设定基准值Vs (步骤403,由基准值设定单元进行的处理)。针对基准值的设定方法,在后面说明。之后,各微控制器22计算出取得的基准值Vs与电池电压的最小值Vcmin的差 Δ Vc (步骤 404)。进一步地,各微控制器22判断基准值Vs与电池电压的最小值Vcmin的差AVc是否大于预先设定的值(规定值)(步骤405,由异常判定单元进行的处理)。此时,在AVc比规定值大的情况下,判定为在检测出电池电压最小值Vcmin的二次电池11中发生了电压降低异常,向电池控制装置40发出异常信号(警报)(步骤406)。另一方面,在AVc比规定值小的情况下,正常地结束处理。在此,规定值可以设定多个,可以随着规定值的每次增大,以注意一警告一停止的方式改变警报级别。此外,还存在求得按每个电池单元控制器IC 21检测出的各电池电压的标准差σ,将标准差σ的η倍设定为规定值的方法。此时,标准差σ可以在除去电池电压的最小值Vcmin后计算。此外,基准值优选为二次电池11仅因自放电导致电压降低后的电池电压。然而, 由于二次电池11的制造误差和老化期间的不同,自放电量是变化的,难以设定为固定值。 因此,存在将同一电池单元控制器IC中的二次电池作为比较标准的方法。例如,通过将基准值设为同一电池单元控制器IC内的各电池电压的最大值,能够以自放电量假定为最小的二次电池的电池电压为基准,比较各二次电池的电压降低量。此外,通过将基准值设为同一电池单元控制器IC内的各电池电压的除去最小值后的电池电压的平均值或中值,能够以假定为标准自放电量的二次电池的电池电压为基准,比较各二次电池的电压降低量。图5是用于检测电池模块内的二次电池11的电压降低异常的判定流程。基本的流程与图4相同,不同点在于,电压测定后的处理是以电池控制装置40的控制部为主体实施的。起动时,电池控制装置40通过微控制器22向各电池单元控制器IC 21发送测定电池电压的指示。电池单元控制器IC 21接收到来自电池控制装置40的指示后,测定其正控制的各二次电池11的无负载电压(电池电压)Vc (步骤501),并将其通过微控制器22发送到电池控制装置40。此外,这里电池单元控制器IC 21基于来自电池控制装置40的测定电池电压的指示而开始电池电压的测定,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采用无需上述指示而自动地测定电池电压的结构。然后,电池控制装置40基于测定得到的各二次电池11的无负载电压(电池电压) Vc,按每个电池单元控制器IC 21求取电池电压的最小值Vcmin (步骤502,由最小值检测单元进行的处理)。此外,电池控制装置40基于检测出的各二次电池11的无负载电压(电池电压)Vc,按每个电池单元控制器IC 21根据各电池电压设定基准值Vs (步骤503,由基准值设定单元进行的处理)。针对基准值的计算方法,在后面说明。之后,电池控制装置40计算按每个电池单元控制器IC 21取得的基准值Vs与电池电压的最小值Vcmin的差Δ Vc (步骤504)。进一步地,电池控制装置40判断基准值Vs与电池电压的最小值Vcmin的差AVc 是否大于预先设定的值(规定值)(步骤505,由异常判定单元进行的处理)。此时,在AVc比规定值大的情况下,判定为在检测出电池电压最小值Vcmin的二次电池11中发生了电压降低异常,发出异常信号(警报)(步骤506)。另一方面,在AVc比规定值小的情况下,正常地结束处理。图6表示作为本发明的应用例,用于根据电池单元控制器IC的温度来检测电池模块内的二次电池11的电压降低异常的判定流程。电池单元控制器IC的检测电压尤其地依赖于温度而使得偏差增大。因此,通过按温度改变规定值,能够实现更高精度的异常判定。 步骤601到步骤604,执行与图4的步骤401到步骤404相同的处理。电池单元控制器IC 21内部包含检测电池单元控制器IC 21的温度的电路,检测进行判定流程时的电池单元控制器IC的温度Tc (步骤605,由温度测定单元进行的处理)。在电池单元控制器IC温度Tc未达到a时使用规定值A进行判定(步骤606,由异常判定单元进行的处理)。此外,在Tc为a以上b以下时,使用规定值B进行判定(步骤 607,由异常判定单元进行的处理)。同样地,在Tc比b大时使用规定值C进行判定(步骤 608,由异常判定单元进行的处理)。异常信号的种类也可以按温度来改变。例如,在Tc小于a或者大于b时,在判定为异常并发出异常信号A或者异常信号 C的情况下,设为警告级别(允许车辆行驶一定时间或距离,之后使其紧急停止),而在Tc 为a以上b以下时,在判断为异常并发出异常信号B的情况下使其紧急停止,由此,在电池控制装置侧根据异常信号任意地选择动作。步骤606中,在AVc大于规定值A的情况下,判定为在检测出电池电压最小值 Vcmin的二次电池11中发生了电压降低异常,向电池控制装置40发出异常信号A (警报A) (步骤609)。另一方面,在AVc比规定值A小的情况下,没有问题地结束处理。步骤607中,在AVc大于规定值B的情况下,判定为在检测出电池电压最小值 Vcmin的二次电池11中发生了电压降低异常,向电池控制装置40发出异常信号B (警报B) (步骤610)。另一方面,在AVc比规定值B小的情况下,没有问题地结束处理。步骤608中,在AVc大于规定值C的情况下,判定为在检测出电池电压最小值 Vcmin的二次电池11中发生了电压降低异常,向电池控制装置40发出异常信号C (警报C) (步骤611)。另一方面,在AVc比规定值C小的情况下,没有问题地结束处理。图7表示作为本发明的应用例,用于根据起动之前的停止时间来检测电池模块内的二次电池11的电压降低异常的判定流程。步骤701到步骤704,执行与图4的步骤401 到步骤404相同的处理。电池控制装置40内部设有能够测定装置(搭载二次电池11的车辆)停止的时间的计时器,检测直至起动之前的停止时间t (步骤705,由停止时间测定单元进行的处理)。 在停止时间t未达到a时,使用规定值A进行判定(步骤706,由异常判定单元进行的处理)。此外,在t为a以上b以下时,使用规定值B进行判定(步骤707,由异常判定单元进行的处理)。同样地,在t比b大时使用规定值C进行判定(步骤708,由异常判定单元进行的处理)。现有的电池模块中,在充放电时通过容量调整功能将电池电压调整为大致一定。当发生微小短路时,电池电压根据短路的规模和停止时间降低。因此,通过根据停止时间改变判定值,能够高精度地检测出发生电压降低异常的二次电池。步骤706中,在AVc大于规定值A的情况下,判定为在检测出电池电压最小值 Vcmin的二次电池11中发生了电压降低异常,向电池控制装置40发出异常信号A (警报A) (步骤709)。另一方面,在AVc比规定值A小的情况下,没有问题地结束处理。步骤707中,在AVc大于规定值B的情况下,判定为在检测出电池电压最小值 Vcmin的二次电池11中发生了电压降低异常,向电池控制装置40发出异常信号B (警报B) (步骤710)。另一方面,在AVc比规定值B小的情况下,没有问题地结束处理。步骤708中,在AVc大于规定值C的情况下,判定为在检测出电池电压最小值 Vcmin的二次电池11中发生了电压降低异常,向电池控制装置40发出异常信号C (警报C) (步骤711)。另一方面,在AVc比规定值C小的情况下,没有问题地结束处理。图8表示用于检测电池单元控制器IC 21的电压检测异常的判定流程。在对二次电池11的电压降低异常进行判定时,以电池单元控制器IC 21正确地检测出电池电压为前提。因此,在图4 图7中执行的电压降低异常的判定流程的或前或后,执行如图8所示的判定流程。通过在二次电池11的电压降低异常的判定流程之前执行电池单元控制器 IC 21的电压检测异常的检测,可事前保证能够正确地执行二次电池11的电压降低异常的判定结果。此外,通过在二次电池11的电压降低异常的判定流程之后执行电池单元控制器 IC 21的电压检测异常的检测,可事后保证能够正确地执行二次电池11的电压降低异常的判定结果。图8的判定流程的目的在于,例如在寒冷等的状况下使用二次电池11时,电池单元控制器IC 21容易发生故障,故定期地确认该电池单元控制器IC 21是否正常地动作。起动时,微控制器22向各电池单元控制器IC 21发送测定电池电压的指示。电池单元控制器IC 21接收到来自微控制器22的指示后,测定其正控制的各二次电池11的无负载电压(电池电压)Vc(步骤801),发送到微控制器22。此外,这里电池单元控制器IC 21基于来自微控制器22的测定电池电压的指示而开始电池电压的测定,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采用无需上述指示而自动地测定电池电压的结构。然后,微控制器22基于测定得到的各二次电池11的无负载电压(电池电压)Vc, 按每个电池单元控制器IC 21求取电池电压的代表值Vcc (步骤802,由代表值计算单元进行的处理)。代表值使用检测出的各电池电压的平均值或中值计算。此时,也可以在除去各电池电压的最小值后计算。此外,微控制器22根据各电池单元控制器IC的代表值来计算电池单元控制器内的代表基准值Vms (步骤803,由代表基准值计算单元进行的处理)。代表基准值使用各电池单元控制器IC代表值Vcc的平均值或中值计算。此时,也可以在除去各电池单元控制器IC代表值Vcc的最小值后计算。之后,微控制器22计算出电池单元控制器IC的代表值Vcc与电池单元控制器内的代表基准值Vms之差Δ Vcc (步骤804)。进一步地,微控制器22判断电池单元控制器IC的代表值Vcc与电池单元控制器内的代表基准值Vms之差AVcc是否大于预先规定的值(规定值)(步骤805)。此时,在Mcc大于规定值的情况下,判定为电池单元控制器IC中发生了电压检测异常,发出异常信号(警报)(步骤806)。另一方面,在AVcc小于规定值的情况下,没有问题地结束处理。
权利要求
1.一种电池控制器,对由连接了多个具有多个单电池的电池组而构成的组合电池进行控制,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电压测定单元,分别与所述多个电池组对应地设置,测定对应的电池组所具有的各单电池的电压;最小值检测单元,对所述多个电池组的每个电池组,基于由对应的所述电压测定单元所测得的各单电池的电压,检测单电池的最小值;基准值设定单元,对所述多个电池组的每个电池组,基于由对应的所述电压测定单元所测得的各单电池的电压,设定用于判断电压降低异常的基准值;和异常判定单元,对所述多个电池组的每个电池组,在对应的所述基准值与对应的所述最小值之差超过规定值时,判定为发生电压降低异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准值设定单元,将所述电池组内最大的单电池的电压设定为所述基准值。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准值设定单元,将所述电池组内除去最小的单电池的电压之外的其它单电池的平均电压设定为所述基准值。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准值设定单元,将所述电池组内除去最小的单电池的电压之外的其它单电池的电压的中值设定为所述基准值。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温度测定单元,测定所述多个电压测定单元的温度;和基准值变更单元,基于由所述温度测定单元测得的温度来变更所述基准值。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停止时间测定单元,测定搭载有所述组合电池的车辆停止的时间;和基准值变更单元,基于由所述停止时间测定单元测得的停止时间来变更所述基准值。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代表值计算单元,对所述多个电池组的每个电池组,基于由对应的所述电压测定单元所测得的各单电池的电压,计算单电池的电压的平均值或者中值作为代表值;代表基准值计算单元,计算由所述代表值计算单元计算出的各电池组的所述代表值的平均值或中值,作为用于判断所述电压测定单元的异常的代表基准值;和第二异常判定单元,对所述多个电池组的每个电池组,在所述代表值与所述代表基准值的差超过规定值时,判定为有所述电压测定单元的异常判断。
8.一种电池控制器,对由连接了多个具有多个单电池的电池组而构成的组合电池进行控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控制部,具有多个电压测定单元,该电压测定单元分别与所述多个电池组对应地设置,测定对应的电池组所具有的各单电池的电压;和第二控制部,通过通信线与所述第一控制部连接,接收由所述多个电压测定单元测得的多个单电池的电压,其中, 所述第二控制部具有最小值检测单元,对所述多个电池组的每个电池组,基于由对应的所述电压测定单元所测得的各单电池的电压,检测单电池的最小值;基准值设定单元,对所述多个电池组的每个电池组,基于由对应的所述电压测定单元所测得的各单电池的电压,设定用于判断电压降低异常的基准值;和异常判定单元,对所述多个电池组的每个电池组,在对应的所述基准值与对应的所述最小值之差超过规定值时,判定为发生电压降低异常。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准值设定单元,将所述电池组内最大的单电池的电压设定为所述基准值。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准值设定单元,将所述电池组内除去最小的单电池的电压之外的其它单电池的平均电压设定为所述基准值。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准值设定单元,将所述电池组内除去最小的单电池的电压之外的其它单电池的电压的中值设定为所述基准值。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控制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控制部包括温度测定单元,测定所述多个电压测定单元的温度;和基准值变更单元,基于由所述温度测定单元测得的温度来变更所述基准值。
13.—种由连接了多个具有多个单电池的电池组而构成的组合电池的电压异常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压测定步骤,分别与所述多个电池组对应地设置,测定对应的电池组所具有的各单电池的电压;最小值检测步骤,对所述多个电池组的每个电池组,基于由电压测定步骤测得的各单电池的电压,检测单电池的最小值;基准值设定步骤,对所述多个电池组的每个电池组,基于由电压测定步骤测得的各单电池的电压,设定用于判断电压降低异常的基准值;和异常判定步骤,对所述多个电池组的每个电池组,在对应的所述基准值与对应的所述最小值之差超过规定值时,判定为发生电压降低异常。
14.一种由连接了多个具有多个单电池的电池组而构成的组合电池的电压异常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电池设置有第一控制部,具有多个电压测定步骤,该电压测定步骤分别与所述多个电池组对应地设置,测定对应的电池组所具有的各单电池的电压;第二控制部,通过通信线与所述第一控制部相连接,接收由所述多个电压测定步骤测得的多个单电池的电压,其中,所述第二控制部进行的电压异常检测具有最小值检测步骤,对所述多个电池组的每个电池组,基于由所述电压测定步骤测得的各单电池的电压,检测单电池的最小值;基准值设定步骤,对所述多个电池组的每个电池组,基于由所述电压测定步骤测得的各单电池的电压,设定用于判断电压降低异常的基准值;和电压异常判定步骤,对所述多个电池组的每个电池组,在对应的所述基准值与对应的所述最小值之差超过规定值时,判定为发生电压降低异常。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电池控制器和电压异常检测方法,在搭载了二次电池的电池模块中检测出发生了电压降低异常的二次电池。本发明的电池控制器,对连接了多个单电池的组合电池进行控制,包括最小值检测单元,基于由电压测定单元所测得的各单电池的电压,检测具有多个上述单电池的电池组内的单电池的最小值;基准值设定单元,基于由上述电压测定单元所测得的各单电池的电压,设定基准值;和异常判定单元,在由上述基准值设定单元设定的基准值与由上述最小值检测单元检测出的最小值的差超过规定值时,判定为发生电压降低异常。
文档编号H01M10/48GK102403551SQ201110244090
公开日2012年4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22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10日
发明者南都利之, 原贤二, 川崎龙彦, 高桥宏文 申请人:日立车辆能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