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接端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13753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压接端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例如一种开口筒型压接端子,该开口筒型压接端子用于汽车的电力系统并且具有U形截面的导体压接部。
背景技术
图1是示出例如在专利文献I中描述的相关压接端子的结构的透视图。压接端子101设置有电连接部110,在端子的纵向上(也是待连接的电线的导体的纵向)的前部中,该电连接器110要连接到配合连接器侧的端子;导体压接部111,在该电连接部110的后部,该导体压接部111压接到电线一端的露出的导体(未示出);以及被覆压接部112,在导体压接部111的再后部,该被覆压接部112压接到电线被绝缘涂层涂覆的部分。在电连接部110与导体压接部111之间,设置用于使电连接部110与导体压接部111连接的第一连接部113。在导体压接部111与被覆压接部112之间,设置用于使导体压接部111与被覆压接部112连接的 第二连接部114。导体压接部111大致地形成为U形的横截面,该导体压接部具有底板11IA和一对导体压接片111BU11B,这对导体压接片被设置成从底板IllA的左右侧缘向上延伸,并且被如此压接成包裹位于底板IllA的内表面上的电线的导体。被涂覆的压接部112大致形成为U形的横截面,该被覆压接部具有底板112A和一对被覆压接片112BU12B,这对被覆压接片设置成从底板112A的左右侧缘向上延伸,并且被如此的压接成包裹位于底板112A的内表面上的电线(具有绝缘涂层的部分)。在导体压接部111的前侧上的第一连接部113和在导体压接部111的后侧上的第二连接部114大致地分别形成为U形的横截面,所述第一连接部113和所述第二连接部114分别具有底板113A、114A和从该底板113A、114A的左右侧缘向上竖立的下侧板113B、114B。在从前部中的电连接部110的底板(未示出)到最后部中的被涂覆的压接部112的范围内的底板(第一连接部113的底板113A、导体压接部111的底板111A、第二连接部114的底板114A,和被覆压接部112的底板112A)连续地形成为一件带板的形状。第一连接部113的下侧板113B的前端和后端与在电连接部110的侧板(无参考标号)的后端处、以及在导体压接部111的导体压接片IllB的前端处的各个下半部连续;同时,第二连接部114的下侧板114B的前端和后端与在导体压接部111的导体压接片IllB的后端处、以及在被涂覆的压接部112的被覆压接片112B的前端处的各个下半部连续。在导体压接部111的内表面IllR和外表面IllS中,在与电线的导体接触的一侧上的内表面IllR设置有多个齿状物120,每个该齿状物120都是在垂直于电线的导体的延伸方向(端子的纵向)的方向上延伸的凹槽形状。图2是形成在导体压接部111的内表面上的齿状物120的详细视图,其中图2(a)是示出导体压接部111的展开状态的平面图,图2 (b)是沿图2 Ca)中的线IIb-1Ib截取的截面图,以及图2 (c)是图2 (b)中的IIc部分的放大图。凹槽形状的齿状物120的横截面构造不是矩形的,就是倒梯形的,其中内底表面120A大致地形成为平行于导体压接部111的外表面111S。内侧表面120B与内底表面120A交叉的内角部120C形成为面与面交叉的拐角部。内侧表面120B与导体压接部111的内表面IllR交叉的孔缘120D形成为角缘。通常,如图3所示,通过利用在对应于每个是凹槽形状的齿状物120的位置具有凸部220 (实际上,被称为组装到压制金属模的上模具的齿状物压模)的金属模具200经由模压加工,制备具有上述齿状物120的导体压接部111。如图4所示,在这种情况下的金属模具200具有直线状的凸部220。因此,利用旋转磨石,经过磨削处理,使金属模具200制备在块210的上表面上。图5示出金属模具200的外观视图。为了将具有上述结构的压接端子101的导体压接部111压接到电线的端部的导体,将压接端子101安装在未示出的下模具(砧座)的安装表面(上表面)上,然后,将电线的导体插设在导体压接部111的导体压接片IllB之间,并且随后,将电线的导体安装在底板IllA的上表面上。然后,将上模具(卷压器)相对于下模具降低使得,上模具的引导倾斜表面能够使导体压接片IllB的前端侧逐步向内放倒。然后,随着上模具(卷压器)相对于下模具进一步降低,最后,在从上引导倾斜表面延续到上模具的中央山状部的弯曲表面上,使导体压接片IllB的前端这样转弯,以折回到导体侧,并且使得被互相摩擦配合的导体压接片IllB的前端咬入导体中,从而以包裹导体的这样的方式来压接导体压接片111B。通过压接,上述操作能够将压接端子101的导体压接部111连接到电线的导体。同样地对于被覆压接部112,下模具和上模具用于使被覆压接片112B逐步向内弯曲,从而使被覆压接片112B压接到电线的、被绝缘涂层所涂覆的部分。通过这些操作,能够将压接端子101电连接并机械连接到电线。在通过这样压接的压接操作中,所施加的压力使电线的导体能够进入到在导体压接部111的内表面处的齿状物120中,同时产生塑性变形,因此,增强压接端子101与电线之间的接合。引用列表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未审查专利公开No. 2009-245695 (图1)。

发明内容
顺便提及,对于上述相关的压接端子101,导体压接部111的内表面11 IR设置有与电线的延伸方向交叉的凹槽齿状物。然而,可能出现的情况是,不一定获得足够的接触导通性。 即,当导体压接部111压接到电线的导体时,由压力使其流动的导体的表面产生与齿状物120的孔缘120D摩擦配合,或者进入齿状物120的导体的表面产生与齿状物120的内表面摩擦配合,并且从而使导体表面上的氧化膜脱落,并且露出的新形成表面具有与端子的接触导通。在这方面,当电线的导体在纵向流动时,作为直线状的相关齿状物120显示出有效性,而当导体在除了纵向之外的方向上延伸时没有显示有效性。因此,可能出现的情况是,不一定获得足够高的接触导通性。
在使用通过磨削而制备的金属模具的情况下,在金属模具200的凸部220的前端周缘的圆度很可能小;因此,如图2 (b)、(c)所示,产生这样的问题压接端子101的齿状物120的内底表面120A与内侧表面120B彼此交叉的内拐角部120C变成有角度的。因此,在导体压接部111压接到电线的导体的状态下,已进入到齿状物120内的导体不足以到达内拐角部120C,并且,从而,很可能对于内拐角部120C产生间隙。因此,存在这样的担心,在在内拐角部120C与电线的导体之间形成大间隙的情况下,热冲击、机械振动等可能影响氧化膜以该间隙为起始点而生长,从而较低导体与压接端子101之间的接触导通性。当使用通过磨削而制备的金属模具时,为了防止断裂或者由于使用磨损的边缘的逐渐磨除不能锐化旋转磨石的外周缘增大了金属模具200的凸部220的根部的圆度;结果,作为加工件的压接端子101的齿状物120的孔缘120D的圆度很可能变大。由于孔缘120D的圆度增大,所以在所述压接之后的状态下很可能发生故障。S卩,齿状物120的孔缘120D具有这样压住导体的作用,该导体将在前后方向上变形,从而使得导体在向前向后方向上不可移动,因此,促进端子与在齿状物120内流动的导体和在向前向后方向上延伸到齿状物120外的导体之间摩擦配合,从而改善氧化膜的剥落性。然而,当孔缘120D的圆度被增大时,孔缘120D的作用变得减轻,并且当受到热冲击或机械振动时,导体很可能移动,导 致端子与导体之间的接触电阻的增大。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压接端子,其能够非常稳定地保持导体与端子之间的接触导通性。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是一种压接端子,该压接端子包括电连接部,该电连接部设置在所述端子的纵向上的前部;和导体压接部,该导体压接部设置在所述电连接部的后面,并且所述导体压接部压接并连接到电线的端部的导体,所述导体压接部具有由底板和一对导体压接片形成为U形的横截面,所述一对导体压接片设置成从所述底板的左右两个侧缘向上延伸,并且所述一对导体压接片被压接成包裹在所述底板的内表面上布置的所述导体,其中,在所述导体压接部的内表面上,在被压接到所述电线的所述端部的所述导体之前,所述导体压接部包括圆形凹槽,该圆形凹槽作为齿状物彼此分离地散布,其中,通过利用具有凸部的金属模具来压制加工所述导体压接部,而形成每个所述凹槽,所述凸部通过放电加工形成在对应于每个所述凹槽的位置,以及其中,每个所述凹槽都具有带有圆度的内周拐角部,该带有圆度的内周拐角部对应于所述金属模具的所述凸部的根部的外周;和带有圆度的孔缘,该带有圆度的孔缘对应于所述金属模具的所述凸部的前端的周缘。上述第一方面能够产生如下效果。当利用压接端子使导体压接部压接电线的导体时,在产生塑性变形的同时,电线的导体进入在导体压接部的内表面上设置的、作为齿状物的每个小圆形凹槽,从而增强端子与导体之间的接合。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压力产生流动的导体的表面具有与每个小圆形凹槽的孔缘的摩擦配合,或者进入凹槽的导体的表面使得与凹槽的内侧表面摩擦配合,从而使导体的表面的氧化膜脱落并且使露出的新产生表面与端子接触导通。此外,由于使许多小圆形凹槽设置成被散布,所以凹槽的孔缘的总长产生剥落氧化膜的效果,而与导体的延伸方向无关。因此,当与像相关例子那样设置与电线的导体延伸的方向交叉的直线状齿状物相比时,能够增大由露出的新产生的表面而产生的接触导体效果。在压制加工像根据相关例子那样的直线状齿状物的情况下,需要在压制金属模中实现直线状凸部。因此,加工凸部没有选择,而只能依靠磨削。然而,在用于加工齿状物的压制金属模上制造许多小圆形凸部的情况下,容易依靠除了磨削之外的加工方法。例如,在压制金属模中,在形成像根据相关例子那样的直线状凸部的情况下,为了通过放电加工而制成所述凸部,需要在放电电极处形成直线状凹槽。然而,事实上,在金属块处形成直线状凹槽是非常困难的,使得不适合进行放电加工。然而,在金属压膜中,在制造用于加工像本发明那样的齿状物的许多小圆形凸部的情况下,能够通过放电加工而容易地制成压制金属模的凸部。即,仅通过在电极的基材块处钻孔来事先加工许多小圆形凹槽(作为圆孔)能够使许多小圆形凸部复制到压制金属模上。因为通过利用压制金属模压制导体压接部而形成作为齿状物设置的许多小圆形凹槽,在该压制金属模中,凸部通过放电加工而形成在对应于凹槽的位置,所以根据本发明的压接端子可以产生下面的优点。S卩,利用电极对压制金属模的基材块进行放电加工能够在对应于各个圆孔的位置处产生具有凸部的金属模具,在所述电极中,利用钻使圆孔在对应于压制金属模的凸部的位置处开口。然后,利用压制金属模压制加工导体压接部能够获得在导体压接部的内表面上具有作为齿状物的小圆形凹槽的压接端子,凸部被复制到所述凹槽。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放电加工的特性,通过放电加工而制造的金属模具的每个凸部的前端周缘自然地被加工成带有圆度的构造。通过放电加工而制备的压制金属模的每个凸部的根部外周被加工成对应于圆孔的孔缘的带有小圆度的构造。因此,金属模具的凸部所复制到 的(导体压接部)的小圆形凹槽的孔缘被加工成对应于凸部的根部外周的带有小圆度的构造,并且小圆形凹槽的内周拐角部被加工成具有对应于凸部的前端周缘的构造。结果,在压接时,使得已进入到小圆形凹槽的导体能够沿着凹槽的内周拐角部的圆度平滑地流动,从而使得能够减小内周拐角部所产生的间隙。存在这样的担心在大间隙的情况一样,受到热冲击、机械振动等的影响,氧化膜以该间隙作为起始点而生长,从而使导体与端子之间的接触导通性降低。然而,减小间隙能够抑制氧化膜的生长,从而使得能够长时间保持良好的接触导通性能。由于小圆形凹槽的孔缘被加工成具有对应于压制金属模的凸部的根部外周的小圆度的构造,所以在压接时,增大了孔缘对导体的接触压力,增大了用于压制在前后方向将被变形的导体的力,并且能够促进压接端子与流入到凹槽的导体或者在前后方向延伸到凹槽外的导体之间的摩擦配合,从而使得能够改善氧化膜的剥落性能。结果,能够抑制当受到热冲击或者机械振动时可能导致的接触电阻的增大,从而使得能够保持稳定的导电性能。形成在压制金属模内的完整的圆形凸部使得凸部难以发生断裂,从而提高了金属模具的耐久性。当通过磨削形成金属模具的凸部时,凸部的前端周缘的圆度变小。同时,当通过放电加工形成压制金属模的凸部时,在凸部的前端周缘处的圆度大于通过磨削而获得的圆度。较大的圆度能够防止压制金属模的凸部的碎裂(断裂屑飞溅)。由于利用通过放电加工制造的压制金属模70加工压接端子I的导体压接部11,所以能够使导体压接部11的内表面的表面粗糙度粗糙,并且能够增大压接端子I与导体Wa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使得能够抑制接触电阻的增大。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是一种压接端子,该压接端子包括电连接部,该电连接部设置在所述端子的纵向上的前部;和导体压接部,该导体压接部设置在所述电连接部的后面,并且所述导体压接部压接并连接到电线的端部的导体,所述导体压接部具有由底板和一对导体压接片形成为U形的横截面,所述一对导体压接片设置成从所述底板的左右两个侧缘向上延伸,并且所述一对导体压接片被压接成包裹在所述底板的内表面上布置的所述导体,其中,在所述导体压接部的内表面上,在被压接到所述电线的所述端部的所述导体之前,所述导体压接部包括圆形凹槽,该圆形凹槽作为齿状物彼此分离地散布,其中,通过利用具有凸部的金属模具来压制加工所述导体压接部,而形成每个所述凹槽,通过将销压配合到在块上形成的压配合孔内,所述凸部形成在对应于每个所述凹槽的位置,以及其中,每个所述凹槽都具有带有圆度的内周拐角部,该带有圆度的内周拐角部对应于所述销的前端的周缘的倒角部;和形成有直立缘部的孔缘,该形成有直立缘部的孔缘对应于设置在所述压配合孔的孔缘处的倒角部。上述第二实施例可以产生如下效果。当利用压接端子使导体压接部压接电线的导体时,在产生塑性变形的同时,电线的导体进入在导体压接部的内表面上设置的、作为齿状物的每个小圆形凹槽,从而增强端子与导体之间的接合。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压力产生流动的导体的表面具有与每个凹槽的孔缘的摩擦配合,或者进入凹槽的导体的表面使得与凹槽的内侧表面摩擦配合,从而使导体的表面的氧化膜脱落并且使露出的新产生表面与端子接触导通。此外,由于使许多小圆形凹槽设置成被散布,所以凹槽的孔缘的总长产生剥落氧化膜的效果,而与导体的延伸方向无关。因此,当与像相关例子那样设置与电线的导体延伸的方向交叉的直线状齿状物相比时,能够增大由露出的新产生的表面而产生的接触导体效果。在压制加工像根据相关例子那`样的直线状齿状物的情况下,需要在压制金属模中实现直线状凸部。因此,加工凸部没有选择,而只能依靠磨削。然而,在用于加工齿状物的压制金属模上制造许多小圆形凸部的情况下,容易依靠除了磨削之外的加工方法。例如,在压制金属模中,在形成像根据相关例子那样的直线状凸部的情况下,为了通过矩形压模的压配合而制成凸部,需要在金属模具的基材托架上形成直线状凹槽。然而,事实上,在金属块上形成直线状凹槽是非常难的,使得不适合进行这种加工方法。然而,像本发明,在为了加工齿状物而在压制金属模内制成许多小圆形凸部的情况下,通过将柱状销压配合到在基材块上形成的圆形压配合孔内,能够容易地制成金属模具的凸部。因为通过利用压制金属模压制加工导体压接部而形成作为齿状物设置的许多小圆形凹槽,在该压制金属模中,凸部通过将销压配合到在块上形成的压配合孔中而形成,所以根据本发明的压接端子可以产生下面的优点。利用钻头,使圆形压配合孔在对应于压制金属模的凸部的位置处打开,并且使销的下半部分压配合于压配合孔。仅仅采用上述操作就能够容易地制备具有凸部的压制金属模。然后,利用压制金属模来压制导体压接部能够获得在导体压接部的内表面上具有作为齿状物的凹槽的压接端子,凸部被复制到所述凹槽。在这种情况下,大倒角部设置在销的前端周缘处,并且适当大小的倒角部设置在相对于凸部的根部的压配合孔的孔缘处,从而使得能够在导体压接部的小圆形凹槽的内周拐角部处形成由在销的前端周缘处的倒角部所复制的圆度,并且使得能够在小圆形凹槽的孔缘处形成由压配合孔的孔缘的倒角部所复制的直立缘部。
结果,在压接时,使得已进入到小圆形凹槽的导体能够沿着凹槽的内周拐角部的大圆度平滑地流动,从而能够减小内周拐角部所产生的间隙。存在这样的担心,在大间隙的情况下,在热冲击、机械振动等的影响下,氧化膜以该间隙作为起始点而生成,从而降低了导体与端子之间的接触导通性。然而,随着减小间隙的实现,能够抑制氧化膜的生长,从而使得能够长时间保持良好的接触导通性能。由于小圆形凹槽的孔缘形成有直立缘部,所以在压接时,使得直立缘部能够咬入到导体,并且这部分作用为将在前后方向变形的导体的延伸的开始点,从而使得能够操作以改善导体的表面的氧化膜的剥落性。因此,能够抑制当受到热冲击或者机械振动时可能导致的接触电阻的增大,从而使得能够保持稳定的导电性能。在压制金属模上,利用完整的圆形销形成凸部能够使凸部难以断裂,从而提高了金属模具的耐久性。当通过磨削而形成金属模具的凸部时,在凸部的前端周缘处的圆度变小。然而,当通过压配合销而形成压制金属模的凸部时,能够任意地将在凸部的前端周缘处的倒角构造设定为大的。这样能够防止压制金属模的凸部碎裂(断裂片飞溅),从而使得能够提高压制金属模的耐久性。如果构成压制金属模 的凸部的销将要断裂或者磨损,则仅替换销足以,从而使得能够以低成本来维护金属模具。


图1是示出相关压接端子的结构的透视图。图2示出图1中所述压接端子的导体压接部被压接之前的状态,其中(a)是展开平面图,(b)是沿(a)中的线IIb-1Ib截取的截面图,以及(C)是(b)中的IIc部分的放大图。图3是示出图1中的导体压接部的齿状物被压模加工的状态的截面图。图4是示出在用于图3中的所述压模加工的压制金属模中,通过磨削,形成用于加工所述齿状物的凸部的侧视图。图5是通过图4中的加工而生产的所述压制金属模的外部透视图。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压接端子的结构的透视图。图7示出图6中的压接端子的导体压接部被压接之前的状态,其中(a)是展开平面图,(b)是沿(a)中的线VIIb-VIIb截取的截面图,以及(C)是(b)中的VIIc部分的放大图。图8是用于说明通过具有凸部的压制金属模而形成图6中的压接端子的导体压接部的小圆形凹槽的侧面截面图。图9示出直到形成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压接端子时的处理,其中(a)至(d)说明从通过放电加工而制备压制金属模直到在利用压制金属模来压制形成导体压接部。图10是示出在压制形成中,关于导体压接部的小圆形凹槽的金属模具的凸部的放大截面图。图11分别在(a)至(d)图示依次示意地示出在压接时所述导体在产生塑性变形的同时进入导体压接部的小圆形凹槽的状态的放大截面图。图12示出直到形成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压接端子时的处理,其中(a)至(d)说明从通过将销压配合到基材块内而制作压制金属模直到利用压制金属模而压制形成导体压接部。在图13中,(a)是示出 关于压配合销的基材块的截面图,而(b)是上述截面图的部分放大截面图。图14是通过利用金属模具压制加工导体压接部而制成的小圆形凹槽的截面图。图15是示出在压接时,导体被压到如图14中所示形成的凹槽的状态的示意截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解释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压接端子的结构的透视图。图7示出在压接端子的导体压接部被压接之前的状态,其中图7 (a)是展开平面图,图7 (b)是沿图(a)中的线VIIb-VIIb截取的截面图,以及图7 (C)是图7 (b)中的VIIc部分的放大图。如图6中所示,压接端子I是一个阴型的压接端子,并且设置有盒形电连接部10,在端子的纵向(也是待连接的电线导体的纵向,S卩,电线的延伸方向)上的前部,该盒形电连接部10待连接到配合连接器侧的阳端子;导体压接部11,在电连接部10的后面,导体压接部待压接到电线端部(未示出)的露出的导体Wa (参考图11);以及被覆压接部12,仍然在导体压接部11的后面,该被覆压接部待压接到电线被绝缘涂层涂覆的部分。在电连接部10与导体压接部11之间设置用于将电连接部10与导体压接部11连接的第一连接部13。在导体压接部11与被覆压接部12之间设置用于将导体压接部11与被覆压接部12连接的第二连接部14。导体压接部11大致地形成为U形横截面,该导体压接部具有底板IlA和一对导体压接片11B、11B,这对导体压接片设置成从底板IlA的左右侧缘向上延伸,并且被如此压接成包裹位于底板IlA的内表面上的电线的导体。被覆压接部12大致地形成为U形横截面,该被覆压接部具有底板12A和一对被覆压接片12B、12B,这对被覆压接部从底板12A的左右侧缘向上延伸,并且被如此压接成包裹位于底板12A的内表面上的电线(具有绝缘涂层的部分)。在导体压接部11的前侧的第一连接部13和在导体压接部11的后侧的第二连接部14分别大致地形成为U形横截面,所述第一连接部13和所述第二连接部14分别具有底板13A、14A和从该底板13A、14A的左右侧缘向上立起的下侧板13B、14B。从在前部中的电连接部10的底板(未示出)到在最后部中的被覆压接部12的范围内的底板(第一连接部13的底板13A、导体压接部11的底板11A、第二连接部14的底板14A,和被覆压接部12的底板12A)连续地形成为一件带板的形状。第一连接部13的下侧板13B的前部和后部与在电连接部10的侧板(无参考标号)的后端处和在导体压接部11的导体压接片IlB的前端处的各个下半部接续,而第二连接部14的下侧板14B的前端和后端与在导体压接部11的导体压接片IlB的后端处和在被覆压接部12的涂层压接片12B的前端处的各个下半部接续。当导体压接部11处于被压接到电线的导体之前的状态下,在接触电线的导体一侧上的(导体压接部11的内表面IlR和外表面IlS的)内表面IlR上,将作为凹槽形齿状物的许多小圆形凹槽20设置成,在彼此间隔开的状态下以之字形的形式散布。如图7中所示,每个小圆形凹槽20都具有不是矩形的就是倒梯形的横截面,其中凹槽20的内底表面20A如此形成,以大致地平行于导体压接部11的外表面11S。凹槽20的内侧表面20B和内底表面20A彼此交叉的内周拐角部20C设置有用于通过平滑连续弯曲表面将内底表面20A与内侧表面20B连接的圆度。如图8中所示,通过利用具有对应于凹槽20的许多柱状凸部72、85的压制金属模70、80压制加工导体压接部11,制备导体压接部11的齿状物(凹槽20)。通过预先将圆度添加到压制金属模70、80的每个柱状凸部72、85的前端周缘,来加工凹槽20的内周拐角部20C的圆度。在此,通过放电加工,来制造根据第一实施例所使用的压制金属模70。在这种情况下,如图9 (a)中所示,作为电极50,利用钻头60在基材块51的上表面上加工用于制造金属模具的柱状凸部72的圆形凹槽52 (圆孔)。然后,如图9 (b)中所示,利用具有由钻头60加工的许多小圆形凹槽52的电极50,在作为加工件的压制金属模70的基材块71上进行放电加工,并且然后熔融不必要的部分,从而制造具有许多柱状凸部72的压制金属模70。然后,如图10中所示,由于放电加工的特性,圆度自然地形成在压制金属模70的前端周缘72C处。此外,对应于电极50的钻孔(凹槽52)的孔缘的小圆度形成在压制金属模70的柱状凸部72的根部外周72D处。因此,如图7和图9 (d)中所示,利用压制金属模70压制加工导体压接部11能够将所述圆度复制到小圆形凹槽20的内周拐角部20C上,并将所述小圆度复制到小圆形凹槽20的孔缘20D上。为了使压接端子I的导体`压接部11压接到电线的端部的导体,将压接端子I安装在未示出的下模具(砧座)的安装表面(上表面)上,然后,将电线的端部的导体插设在导体压接部11的导体压接片IlA之间,并且然后将电线的端部的导体安装在底板IlA的上表面(内表面11R)上。然后,将上模具(卷压器)相对于下模具降低使得上模具的引导倾斜表面能够使导体压接片IlB的前端侧逐步向内放倒。然后,随着使上模具(卷压器)相对于下模具进一步降低,最后,通过从引导倾斜表面接续到上模具的中心山形部的曲面,使导体压接片IlB的前端弯转以被折回到导体侧,并且使得互相摩擦配合的导体压接片IlB的前端咬入导体,从而以包裹所述导体的这样的方式来压接导体压接片11B。上述操作能够通过压接将压接端子I的导体压接部11连接到电线的导体。同样地对于被覆压接部12,下模具和上模具被用于被涂覆的压接片12B逐渐地向内弯曲,从而将被覆压接片12B压接到电线的、被绝缘涂层涂覆的部分。通过这些操作,能够使压接端子I电连接并机械连接到电线。压接端子I能够带来下面的效果。当利用压接端子I使导体压接部11压接电线的导体时,在产生塑性变形的同时,电线的导体进入在导体压接部11的内表面IlR上设置的、作为齿状物的每个小圆形凹槽20,从而增强端子与导体之间的接合。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压力产生流动的导体的表面具有与每个凹槽20的孔缘20D的摩擦配合,或者进入凹槽20的导体的表面使得与凹槽20的内侧表面20B摩擦配合,从而使导体的表面的氧化膜脱落并且使露出的新产生表面与端子接触导通。此外,由于使许多小圆形凹槽20设置成被散布,所以凹槽20的孔缘20D的总长产生剥落氧化膜的效果,而与导体的延伸方向无关。因此,当与像相关例子那样设置与电线的导体延伸的方向交叉的直线状齿状物相比时,能够增大由露出的新产生的表面而产生的接触导体效果。在压制加工像根据相关例子那样的直线状齿状物的情况下,需要在压制金属模中实现直线状凸部。因此,加工凸部没有选择,而只能依靠磨削。然而,在用于加工齿状物的压制金属模70上制造许多小圆形凸部72的情况下,容易依靠除了磨削之外的加工方法。例如,在压制金属模中,在形成像根据相关例子那样的直线状凸部的情况下,为了通过放电加工而制成所述凸部,需要在放电电极处形成直线状凹槽。然而,事实上,在金属块处形成直线状凹槽是非常困难的,使得不适合进行放电加工。然而,在压制金属模70中,在制造用于加工像第一实施例那样的齿状物的许多小圆形凸部72的情况下,能够通过放电加工而容易地制成压制金属模70的凸部72。S卩,仅通过在电极50的基材块51处钻孔来事先加工许多小圆形凹槽52 (作为圆孔)能够使许多小圆形凸部72复制到压制金属模70上。因为通过利用压制金属 模70压制导体压接部11而形成作为齿状物设置的许多小圆形凹槽20,在该压制金属模70中,凸部72通过放电加工而形成在对应于凹槽20的位置,所以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压接端子I可以产生下面的优点。S卩,利用电极50对压制金属模70的基材块71进行放电加工能够在对应于各个圆孔(圆形部52)的位置处产生具有凸部72的压制金属模70,在所述电极50中,利用钻头60,使圆孔(圆形凹槽52)在对应于压制金属模70的凸部72的位置处开口。然后,利用压制金属模70压制加工导体压接部11能够获得在导体压接部11的内表面上具有作为齿状物的小圆形凹槽20的压接端子1,凸部72被复制到所述凹槽20。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放电加工的特性,通过放电加工而制备的每个凸部72 (压制金属模70中的)的前端周缘72C自然地被加工成带有圆度的构造。通过放电加工而制备的压制金属模70的每个凸部72的根部外周72D被加工成对应于圆孔(圆形凹槽52)的孔缘的带有小圆度的构造。因此,压制金属模70的凸部72所复制到的导体压接部11的小圆形凹槽20的孔缘20D被加工成对应于凸部72的根部外周72D的带有小圆度的构造,并且小圆形凹槽20的内周拐角部20C被加工成具有对应于凸部72的前端周缘72C的构造。结果,在压接时,如图11 (a)至(d)所示,使得已进入到小圆形凹槽20的导体Wa能够沿着凹槽20的内周拐角部20C的圆度平滑地流动,从而使得能够减小内周拐角部20C所产生的间隙。存在这样的担心在大间隙的情况一样,受到热冲击、机械振动等的影响,氧化膜以该间隙作为起始点而生长,从而使导体与端子之间的接触导通性降低。然而,减小间隙的实现能够抑制氧化膜的生长,从而使得能够长时间保持良好的接触导通性能。由于小圆形凹槽20的孔缘20D被加工成具有对应于压制金属模70的凸部72的根部外周72D的小圆度的构造,所以在压接时,增大了孔缘20D对导体Wa的接触压力,增大了用于压制在前后方向将被变形的导体Wa的力,并且能够促进压接端子I与流入到凹槽20的导体Wa或者在前后方向延伸到凹槽20外的导体Wa之间的摩擦配合,从而使得能够改善氧化膜的剥落性能。结果,能够抑制当受到热冲击或者机械振动时可能导致的接触电阻的增大,从而使得能够保持稳定的导电性能。
因为在压制金属模70内形成完整的圆形凸部72,所以凸部72很难断裂,从而使得能够提供压制金属模70的耐久性。当通过磨削而形成金属模具的凸部时,需要通过另一种处理在凸部的前端周缘处形成圆度。然而,当通过放电加工形成压制金属模70的柱状凸部72时,能够同时加工在柱状凸部72的前端周缘72C处的圆度。由于利用通过放电加工制备的压制金属模70加工压接端子I的导体压接部11,所以能够使导体压接部11的内表面的表面粗糙度粗糙,并且能够增大压接端子I与导体Wa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使得能够抑制接触电阻的增大。已经进行了关于利用通过放电加工制备的压制金属模70而形成压接端子I的第一实施例的情况的描述。然而,能够通过具有另一种结构的金属模具来形成所述压接端子
Io在图12所示的压接端子I的导体压接部11内,作为上述齿状物设置的许多小圆形凹槽以这样的方式而形成将销83的下半部分压配合到形成于基材块81上的压配合孔82,从而利用具有形成在对应于凹槽20的位置处的凸部85的压制金属模80来压制导体压接部11。在此,对于所使用的压制金属模80,如图12 (a)所示,利用钻头61,在金属模具的基材块81的上表面上,钻出具有预定长度的圆形压配合孔82,然后,如图12(b)所示,将柱状销83的下半部分压配合到压配合孔82内,从而制备具有包括许多销83的凸部85的压制金属模80,如图12 (c)所示。在这种情况下,压配合孔82的孔缘82D被斜切,并且销83的前端周缘83C被斜切。`因此,如图12 (d)和图14所示,利用压制金属模80压制导体压接部11能够将大圆度(或者倒角)复制到凹槽20的内周拐角部20C,并且将直立缘20E复制到小圆形凹槽20的孔缘20D。
`
接着,为了使压接端子I的导体压接部11压接到电线的端部的导体,将压接端子I安装在未示出的下模具(砧座)的安装表面(上表面)上,然后,将电线的端部的导体插在导体压接部11的导体压接片IlA之间,并且接着,将电线的端部的导体安装在底板IlA的上表面(内表面11R)上。然后,将上模具(卷压器)相对于下模具降低使得上模具的引导倾斜表面能够使导体压接片IlB的前端侧逐步向内放倒。然后,随着使上模具(卷压器)相对于下模具进一步降低,最后,利用从引导倾斜表面接续到上模具的中心山形部的曲面,使导体压接片IlB的前端这样转弯成被折回到导体侦牝并且使得被互相摩擦配合的导体压接片IlB的前端咬入导体,从而以包裹导体的这样的方式来压接导体压接片11B。通过所述压接,上述操作能够将压接端子I的导体压接部11连接到电线的导体。同样地,对于被覆压接部12,下模具和上模具用于使涂层压接片12B逐步向内弯曲,从而使涂层压接片12B压接到电线被绝缘涂层涂覆的部分。通过这些操作,能够使压接端子I电连接并机械连接到电线。以这样的方式,利用销压配合型金属模具所形成的压接端子I能够产生下面的效果。在压制金属模中,在形成像根据相关例子那样的直线状凸部的情况下,为了通过矩形压模的压配合而制成凸部,需要在金属模具的基材托架上形成直线状凹槽。然而,事实上,在金属块上形成直线状凹槽是非常难的,使得不适合进行这种加工方法。然而,根据第二实施例,在为了加工齿状物而在压制金属模80内制成许多小圆形凸部85的情况下,利用钻头61,使圆形压配合孔82在对应于压制金属模80的凸部82的位置处打开,并且使销83的下半部分压配合于压配合孔82,从而使得能够容易地制备具有凸部85的压制金属模80。然后,利用压制金属模80来压制导体压接部11能够获得在导体压接部11的内表面上具有作为齿状物的凹槽20的压接端子1,凸部85被复制到所述凹槽20。在这种情况下,如图14中所示,大倒角部设置在销83的前端周缘83C处,并且适当大小的倒角部设置在相对于凸部85的根部的压配合孔82的孔缘82D处,从而使得能够在导体压接部11的小圆形凹槽20的内周拐角部20C处形成由在销83的前端周缘83C处的倒角部所复制的圆度(或者倒角部),并且使得能够在小圆形凹槽20的孔缘20D处形成由压配合孔82的孔缘82D的倒角部所复制的直立缘部20E。结果,在压接时,如图15所示,使得已进入到小圆形凹槽20的导体Wa能够沿着凹槽20的内周拐角部20C的圆度平滑地流动,从而能够减小内周拐角部20C所产生的间隙。存在这样的担心,在大间隙的 情况下,在热冲击、机械振动等的影响下,氧化膜以该间隙作为起始点而生长,从而降低了导体Wa与端子之间的接触导通性。然而,减小间隙能够抑制氧化膜的生长,从而使得能够长时间保持良好的接触导通性能。由于小圆形凹槽20的孔缘20D形成有直立缘部20E,所以在压接时,使得直立缘部20E能够咬入到导体Wa,并且这部分作用为将在前后方向变形的导体Wa的延伸的开始点,从而使得能够操作以改善导体Wa的表面的氧化膜的剥落性。因此,能够抑制当受到热冲击或者机械振动时可能导致的接触电阻的增大,从而使得能够保持稳定的导电性能。在压制金属模80上,利用完整的圆形销83形成凸部85能够使凸部85难以断裂,从而提高了压制金属模80的耐久性。当通过磨削而形成金属模具的凸部时,在凸部的前端周缘处的圆度变小。然而,当通过压配合销83而形成压制金属模80的凸部85时,能够任意地设定在凸部85的前端周缘83C处的倒角构造。这样能够防止压制金属模80的凸部85碎裂(断裂片飞溅),从而使得能够提高压制金属模80的耐久性。如果构成压制金属模80的凸部85的销83将要断裂或者磨损,则仅替换销83足以,从而使得能够以低成本来维护压制金属模80。根据各实施例,将压接端子I限定为具有盒状的电连接部10的阴端子金属装配件。但是,并不局限于阴端子,压接端子I可以是具有阳接头的阳端子金属装配件,或者被称为具有在金属板材上形成的通孔的LA端子。即,如果需要,压接端子I可以是具有任意构造的压接端子。如上所述,已经解释了本发明的各实施例。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可以进行各种修改。
权利要求
1.一种压接端子,包括 电连接部,该电连接部设置在所述端子的纵向上的前部;和 导体压接部,该导体压接部设置在所述电连接部的后面,并且压接并连接到电线的端部的导体;所述导体压接部具有由底板和一对导体压接片形成为U形的横截面,所述一对导体压接片设置成从所述底板的左右两个侧缘向上延伸,并且所述一对导体压接片被压接成包裹设置在所述底板的内表面上的所述导体, 其中,在所述导体压接部被压接到所述电线的所述端部的所述导体之前,在所述导体压接部的内表面中,该导体压接部包括圆形凹槽,作为彼此分离地散布的齿状物, 其中,通过利用具有凸部的金属模具对所述导体压接部的压制加工,形成每个所述凹槽;所述凸部通过放电加工形成在与每个所述凹槽相对应的位置,并且 其中,每个所述凹槽都具有带有圆度的内周拐角部和带有圆度的孔缘;该带有圆度的内周拐角部对应于所述金属模具的所述凸部的根部的外周,该带有圆度的孔缘对应于所述金属模具的所述凸部的末端的周缘。
2.一种压接端子,该压接端子包括 电连接部,该电连接部设置在所述端子的纵向上的前部;和 导体压接部,该导体压接部设置在所述电连接部的后面,并且压接并连接到电线的端部的导体,所述导体压接部具有由底板和一对导体压接片形成为U形的横截面,所述一对导体压接片设置成从所述底板的左右两个侧缘向上延伸,并且所述一对导体压接片被压接成包裹设置在所述底板的内表面上的所述导体, 其中,在所述导体压接部被压接到所述电线的所述端部的所述导体之前,在所述导体压接部的内表面中,该导体压接部包括圆形凹槽,作为彼此分离地散布的齿状物, 其中,通过利用具有凸部的金属模具对所述导体压接部的压制加工,形成每个所述凹槽;通过将销压配合到在块中形成的压配合孔内,在与每个所述凹槽相对应的位置形成所述凸部,并且 其中,每个所述凹槽都具有带有圆度的内周拐角部和形成有直立缘部的孔缘;该带有圆度的内周拐角部对应于所述销的末端的周缘的倒角部,该形成有直立缘部的孔缘对应于设置在所述压配合孔的孔缘处的倒角部。
全文摘要
在导电压接部(11)的内表面(11R)上,在被压接到电线的导体之前,导电压接部(11)包括圆形凹槽(20),该圆形凹槽作为导体压接部(11)的齿状物彼此分离地散布。利用采用放电加工在对应于凹槽(20)的位置上形成的凸部(72)的模具(70),或者利用通过将销(83)压配合到在块(81)上形成的压配合孔(82)内在对应于每个凹槽(20)的位置上形成的凸部(85)的金属模具,通过压制加工导电压接部(11)来形成每个凹槽(20)。
文档编号H01R4/26GK103069666SQ20118003863
公开日2013年4月24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14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5日
发明者大沼雅则, 竹村幸祐 申请人: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