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35916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柔性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移动通信连接技术,涉及现代通信基站系统中,信号传输设备与信号发射设备连接中所使用的一种柔性电缆连接器。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同轴电缆一般为波纹或螺纹管馈线,与之相配的接头一般为螺纹纹连接方式且体积较大,连接安装时需借用辅助工具。这种技术方案安装不便,成本较高,距离越远它的弊端就越明显。

发明内容
1、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现有通信基站馈线连接器体积大,成本高,安装不方便等问题。2、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柔性连接器,包括接触头I,插孔2,绝缘子3,外壳4,外壳5,外壳6,压接管7,将插孔2压入绝缘子3孔内,将剥好的电缆芯线穿进插孔2并焊牢,安装好的部件压入外壳5,外壳4压入外壳5,依接触头I,外壳6压配在外壳5上,接触头I设有均勻分布的6爪,收口后6爪向内收拢保持一定弹性,每个爪端设有U槽,连接时会夹住另一端相配的接头,爪端U槽卡入相配接头的凹槽内,压接管7穿过电缆压在外壳4。

3、有益效果:
与现有设计相比,本发明体积小,重量轻,电性能优良。本发明具有U型槽锁紧机构,突破现有螺纹连接的设计,使用时只需推入另一端相配的连接器即可,使得安装更加快速便捷,即使遇到安装中出现电缆拧转现象该连接器由于其独特的结构会自动转至合适位置,不会对信号传输造成任何影响,比现有设计方案更可靠。


图1本发明结构示意图。图2压接管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提供一种柔性连接器,包括接触头I,插孔2,绝缘子3,外壳4,外壳5,外壳6,压接管7,将插孔2压入绝缘子3孔内,将剥好的电缆芯线穿进插孔2并焊牢,安装好的部件压入外壳5,外壳4压入外壳5,依接触头I,外壳6压配在外壳5上,接触头I设有均勻分布的6爪,收口后6爪向内收拢保持一定弹性,每个爪端设有U槽,连接时会夹住另一端相配的接头,爪端U槽卡入相配接头的凹槽内,压接管7穿过电缆压在外壳4。在实际使用中,只需推入另一端相配的连接器即可,没有安装工具限制,同时由于其采用的是推入锁紧式设计,即使遇到安装中出现电缆拧转现象该连接器由于其独特的结构会自动转至合适位置,不会对信号传输造成任何影响,与现有设计比不但节约成本,使用便捷,还更加可靠。本发明具有U型槽锁紧机构,突破现有螺纹连接的设计,在保证连接性能的同时,使得安装更加快速便捷,即使遇到安装中出现电缆拧转现象该连接器由于其独特的结构会自动转至合适位置,不会对信号传输造成任何影响,比现有设计方案更可靠。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它们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发明的,任何熟习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发明之精神和范围内,自当可作各种变化或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所界定的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柔性连接器,包括接触头(1),插孔(2),绝缘子(3),外壳(4),外壳(5),外壳(6),压接管(7),其特征在于:插孔(2)压入绝缘子(3)孔内,将剥好的电缆芯线穿进插孔(2)并焊牢,安装好的部件压入外壳(5),外壳(4)压入外壳(5),依接触头(I),外壳(6)压配在外壳(5)上,压接管7穿过电缆压在外壳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接触头(I)设有均匀分布的6爪,收口后6爪向内收拢保持一定弹性,每个爪端设有U槽,连接时会夹住另一端相配的接头,爪端U槽卡入相配接头的凹槽内。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移动通信连接技术,涉及现代通信基站系统中,信号传输设备与信号发射设备连接中所使用的一种柔性电缆连接器。现有通信基站馈线连接器体积大,成本高,安装不方便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柔性连接器,包括接触头(1),插孔(2),绝缘子(3),外壳(4),外壳(5),外壳(6),压接管(7),其特征在于插孔(2)压入绝缘子(3)孔内,将剥好的电缆芯线穿进插孔(2)并焊牢,安装好的部件压入外壳(5),外壳(4)压入外壳(5),依接触头(1),外壳(6)压配在外壳(5)上,压接管7穿过电缆压在外壳4。与现有设计相比,本发明体积小,重量轻,电性能优良。
文档编号H01R13/639GK103199356SQ20121000526
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0日
发明者戴志坚, 冯良平, 宗秋萍 申请人:镇江华坚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