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来连接连接线接头的连接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14799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来连接连接线接头的连接器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来连接连接线接头的连接器机构,尤指一种利用弹性簧片驱动旋转盖板且固定连接线接头的连接器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的发达及计算机技术的进步,计算机系统的体积日渐缩小,运用也日渐多元。为了要扩充计算机系统的功能,适应各使用者不同的需求,各式各样的计算机系统外接装置也就应运而生。举例来说,像是外接式硬盘或是便携式储存装置,能扩充计算机系统原本有限的存贮容量;外接式光盘驱动器及光盘刻录机则能扩充计算机系统的多媒体资源存取功能,并提供大容量数据备份的能力;或是以网络线连接外部网络,而达到上网撷取数据与浏览网页等功能。然而,现今笔记本型计算机朝着轻薄的趋势来发展,对于厚度的机构空间设计要求日趋严格,设置于笔记本型计算机侧边的连接端口的高度往往会限制笔记本型计算机整体厚度,而造成机构设计的限制。举例来说,用来连接网络线以提供有线网络功 能的以太网络(Ethernet)连接端口(如RJ45连接端口 )或用来连接电话线的RJll连接端口会因为其接头尺寸而有固定开口尺寸规范,故在笔记本型计算机机构设计方面必须配合网络连接端口或调制解调器连接端口的尺寸而增加厚度,或是将网络连接端口或调制解调器连接端口以外观局部凸出方式设计,但如此便会影响外观美感。为了改善上述缺点,在美国专利公开号US2010/0248554公开以旋转外盖调整开口尺寸的机构设计,然而由于其利用弹簧套接于旋转外盖的枢转轴以带动旋转外盖旋转,故易受到剪力作用而容易产生断裂情况;再者其用来固定连接器的卡合部设置于旋转外盖上,故若因应不同机种的外形设计而采用不同外盖时,亦会同时更换用来固定连接器的卡扣结构,而造成制造成本的增加。故如何设计零件高度能符合现今产品规格要求、具有较少制造成本与足够的组装强度,且能满足轻薄趋势而无需牺牲外观美感的连接器机构,便为现今电子产业机构设计所需努力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利用弹性簧片驱动旋转盖板且固定连接线接头的连接器机构,以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来连接连接线接头的连接器机构,该连接器机构包括一壳体、一连接座、一旋转盖板以及一弹性簧片;该壳体上形成有一开口 ;该连接座安装于该壳体内且设置于该开口的一侧;该旋转盖板以可旋转的方式连接于该壳体;该弹性簧片连接于该壳体内侧与该旋转盖板,该弹性簧片用来驱动该旋转盖板相对于该壳体旋转,该弹性簧片包括一固定部、一驱动部以及一止挡部;该固定部固定于该壳体内侧;该驱动部弹性地连接于该固定部与该旋转盖板,该驱动部以相对于该固定部挠曲变形的方式驱动该旋转盖板相对于该壳体旋转;该止挡部设置于该驱动部上,该止挡部在该连接线接头插入该开口内以连接于该连接座时卡合于该连接线接头的一挡片结构,藉以固定该连接线接头。[0005]本实用新型还公开该连接器机构还包含有一固定结构,其用来固定该固定部于该壳体内侧。本实用新型还公开该固定结构包含有至少一定位柱,其穿设于该固定部的至少一孔洞内。本实用新型还公开该固定结构包含有至少一^^扣部,其用来卡扣该固定部的一侧。本实用新型还公开该固定结构包含有至少一挡墙,其用来止挡定位该固定部的一侧。本实用新型还公开该连接器机构还包含有一导引结构,其用来在该连接线接头插 入该开口时导引该连接线接头连接于该连接座。本实用新型还公开该导引结构设置于该旋转盖板或该驱动部上。本实用新型还公开该导引结构是由导电材质所构成,藉以在接触该连接线接头时提供接地功能。本实用新型还公开该驱动部上形成有至少一开槽,且该旋转盖板包含有至少一凸肋,其卡合于该至少一开槽内。本实用新型还公开该驱动部是以热熔或胶合的方式固定于该旋转盖板上。本实用新型还公开该旋转盖板包含有至少一外掀固定结构,其用来卡扣于该壳体,藉以避免该旋转盖板相对于该壳体旋转外掀。本实用新型还公开该驱动部连接于该固定部的一侧形成有一折弯结构。本实用新型还公开该弹性簧片是由金属材质所构成。本实用新型还公开该固定部、该驱动部与该止挡部为一体成型。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机构利用弹性簧片驱动旋转盖板且固定连接线接头,且弹性簧片利用本身挠曲变形的方式驱动该旋转盖板旋转;由于用来固定连接线接头的止挡部设置于弹性簧片而非旋转外盖上,故若因应不同机种的外形设计而采用不同旋转外盖时,并不需要更换用来固定连接线接头的卡扣结构,故不会额外造成制造成本的增加。因此本实用新型连接器机构设计除了能符合现今产品规格要求,且具有较低制造成本与足够的组装强度,又能满足轻薄趋势而无需牺牲外观美感。

图I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连接器机构的外观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连接线接头插入连接器机构的外观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连接器机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连接器机构的组件分解示意图。图5至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连接器机构在不同状态的剖面示意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50 连接器机构52 连接线接头521 挡片结构54 壳体541 开口56 连接座58 电路板60 旋转盖板[0029]601外掀固定结构603凸肋62弹性簧片621固定部6211孔洞623驱动部6231折弯结构6233开槽625止挡部64固定结构641定位柱643卡扣部645挡墙66导引结构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I至图4,图I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连接器机构50的外观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连接线接头52插入连接器机构50的外观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连接器机构50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连接器机构50的组件分解示意图。连接器机构50可设置于笔记本型计算机的侧边,连接器机构50包含有一壳体54,其上形成有一开口 541,壳体54可为笔记本型计算机的外壳;连接器机构50还包含有一连接座56,其安装于壳体54内且设置于开口 541的一侧,连接座56可为一半截式连接座且安装于一电路板58,连接座56可为以太网络连接端口(如RJ45连接端口 )或调制解调器连接端口(如RJll连接端口)等,意即连接器机构50可为一以太网络连接器机构或调制解调器连接器机构等,藉以用来连接外部的连接线接头52,例如以太网络接头(如RJ45接头)或调制解调器接头(如RJll接头)等。连接器机构50还包含有一旋转盖板60,其以可旋转的方式连接于壳体54,旋转盖板60包含有至少一外掀固定结构601,其用来在旋转盖板60旋转至如图3所示的盖合位置时卡扣于壳体54,藉以避免旋转盖板60相对于壳体54旋转外掀,且可分担承受连接线接头52插入开口 541内以连接于连接座56时所下压的力量。外掀固定结构601可以弹性材质所构成,藉以在卡扣或分离于壳体54时产生弹性变形,以克服与壳体54间的结构干涉。连接器机构50还包含有一弹性簧片62,其连接于壳体54内侧与旋转盖板60,弹性簧片62用来驱动旋转盖板60相对于壳体54旋转,其可由金属材质所构成,如弹性簧片62可为一钢片板弹簧。弹性簧片62包含有一固定部621、一驱动部623与一止挡部625,其中固定部621、驱动部623与止挡部625可为一体成型。弹性簧片62的固定部621固定于壳体54内侧,而连接器机构50可还包含有一固定结构64,其用来固定固定部621于壳体54内侧,举例来说固定结构64可选择性地包含有至少一定位柱641、至少—^扣部643与至少一挡墙645。定位柱641穿设于固定部621的至少一孔洞6211内,在此实施例中设置有两定位柱641,其分别穿设于固定部621的两孔洞6211内;卡扣部643用来卡扣固定部621的一侧,在此实施例中设置有两卡扣部643,其分别卡扣固定部621该侧的两端;且挡墙645用来止挡定位固定部621的另一侧,在此实施例中设置有两挡墙645,其分别止挡定位固定部621另一侧的两端,如此一来便可精确地将固定部621组装于壳体54内侧。至于固定结构64的各固定组件的设置位置与数量可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视实际设计需求而定。再者,弹性簧片62的驱动部623弹性地连接于固定部621与旋转盖板60,驱动部623可以相对于固定部621挠曲变形的方式驱动旋转盖板60相对于壳体54旋转,意即可将固定部621与驱动部623分别视为悬臂梁结构的固定端与自由端。而驱动部623连接于固定部621的一侧可形成有一折弯结构6231,藉以作为驱动部623相对于固定部621的枢转部位。此外,为了固定弹性簧片62与旋转盖板60,驱动部623上可形成有至少一开槽6233,且旋转盖板60可还包含有至少一凸肋603,其卡合于驱动部623的开槽6233内,藉以避免弹性簧片62脱离于旋转盖板60。而本实用新型亦可设计驱动部623是以热熔或胶合的方式固定于旋转盖板60上,至于弹性簧片62与旋转盖板60的固定方式可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视实际设计需求而定。此外,弹性簧片62的止挡部625设置于驱动部623上,止挡部625在连接线接头52插入开口 541内以连接于连接座56时卡合于连接线接头52的一挡片结构521,藉以固定连接线接头52。为了顺利导引连接线接头52插入连接器机构50,连接器机构50可还包含有一导引结构66,其用来在连接线接头52插入开口 541时导引连接线接头52连接于连接座56,其中导引结构66可设置于旋转盖板60或弹性簧片62的驱动部623上,举例来说如图3所示,导引结构66可由设置于旋转盖板60上的两凸肋所组成,藉以导引连接线接头 52稳定地向内插入,至于导引结构66的设置位置与数量可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视实际设计需求而定。再者,导引结构66可由导电材质所构成,藉以在接触连接线接头52时提供导电接地功能。请参阅图I至图7,图5至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连接器机构50在不同状态的剖面示意图。如图I与图5所示,当连接线接头52并未插入壳体54的开口 541时,连接于旋转盖板60的弹性簧片62的驱动部623可驱动旋转盖板60遮盖部分开口 541,藉以保护内部组件与提供防尘功能等。而如图6所示,当使用者欲将连接线接头52插入壳体54的开口 541时,可先下压旋转盖板60,以使旋转盖板60相对于壳体54枢转,如此便可让出连接线接头52可插入的空间,接着再施力于连接线接头52的挡片结构521且将连接线接头52插入开口 541,而导引结构66可导引连接线接头52连接于连接座56。此时连接器接头52会推动旋转盖板60相对于壳体54旋转(如在图中以逆时针方向旋转),同时间连接于旋转盖板60的弹性簧片62的驱动部623会呈现挠曲变形的状态。最后如图2与图7所示,当连接线接头52完全插入壳体54的开口 541之内时,意即连接线接头52的一端卡合于连接座56时,可释放连接线接头52的挡片结构521,由于旋转盖板60与连接线接头52间不再产生结构干涉,故弹性簧片62的驱动部623可提供弹性回复力至旋转盖板60,藉以驱动旋转盖板60相对于壳体54旋转(如在图中以顺时针方向旋转),以使弹性簧片62的止挡部625卡合于连接线接头52的挡片结构521,如此一来便可稳固地将连接线接头52固定于连接器机构50之内。另一方面,当使用者欲将连接线接头52由连接器机构50内拆卸下来时,则仅需再次施力于连接线接头52的挡片结构521,以使挡片结构521脱离于弹性簧片62的止挡部625的拘束,之后再将连接线接头52向外拔出,而连接线接头52会再次推动旋转盖板60相对于壳体54旋转,而使得连接线接头52可顺利地向外拔出;最后当连接线接头52脱离于开口 541之后,弹性簧片62的驱动部623可提供弹性回复力以驱动旋转盖板60回到图I与图5所示的位置,藉以保护内部组件与提供防尘功能等。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利用弹性簧片驱动旋转盖板且固定连接线接头的连接器机构,弹性簧片利用本身挠曲变形的方式驱动该旋转盖板旋转;且由于用来固定连接线接头的止挡部设置于弹性簧片而非旋转外盖上,故若因应不同机种的外形设计而采用不同旋转外盖时,并不需要更换用来固定连接线接头的卡扣结构,故不会额外造成制造成本的增加。因此本实用新型连接器机构设计除了能符合现今产品规格要求,且具有较低制造成本与足够的组装强度,又能满足轻薄趋势而无需牺牲外观美感。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的范围 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用来连接连接线接头的连接器机构,该连接器机构包括 一壳体,该壳体上形成有一开口 ;以及 一连接座,该连接座安装于该壳体内且设置于该开口的一侧; 其特征在于,该连接器机构还包括一旋转盖板,该旋转盖板以可旋转的方式连接于该壳体;以及 一弹性簧片,该弹性簧片连接于该壳体内侧与该旋转盖板,该弹性簧片用来驱动该旋转盖板相对于该壳体旋转,该弹性簧片包括 一固定部,该固定部固定于该壳体内侧; 一驱动部,该驱动部弹性地连接于该固定部与该旋转盖板,该驱动部以相对于该固定部挠曲变形的方式驱动该旋转盖板相对于该壳体旋转;以及 一止挡部,该止挡部设置于该驱动部上,该止挡部在该连接线接头插入该开口内以连接于该连接座时卡合于该连接线接头的一挡片结构,藉以固定该连接线接头。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连接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连接器机构还包括一固定结构,该固定结构用来固定该固定部于该壳体内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固定结构包括至少一定位柱,该至少一定位柱穿设于该固定部的至少一孔洞内。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固定结构包括至少一卡扣部,该至少一^^扣部用来卡扣该固定部的一侧。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固定结构包括至少一挡墙,该至少一挡墙用来止挡定位该固定部的一侧。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连接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连接器机构还包括一导引结构,该导引结构用来在该连接线接头插入该开口时导引该连接线接头连接于该连接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导引结构设置于该旋转盖板或该驱动部上。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导引结构是导电材质导引结构,藉以在接触该连接线接头时提供接地功能。
9.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连接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驱动部上形成有至少一开槽,且该旋转盖板包括至少一凸肋,该至少一凸肋卡合于该至少一开槽内。
10.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连接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驱动部是以热熔或胶合的方式固定于该旋转盖板上的驱动部。
11.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连接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旋转盖板包括至少一外掀固定结构,该至少一外掀固定结构用来卡扣于该壳体,藉以避免该旋转盖板相对于该壳体旋转外掀。
1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连接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驱动部连接于该固定部的一侧形成有一折弯结构。
1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连接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弹性簧片是金属材质弹性簧片。
14.如权利要求I或13所述的连接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固定部、该驱动部与该止挡部为一体成型的固定部、驱动部与止挡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来连接连接线接头的连接器机构。该连接器机构包括一壳体、一连接座、一旋转盖板及一弹性簧片;该壳体上形成有一开口;该连接座安装于壳体内且设置于开口的一侧;该旋转盖板以可旋转的方式连接于壳体;该弹性簧片连接于壳体内侧与旋转盖板,用来驱动旋转盖板相对于壳体旋转,该弹性簧片包括一固定部、一驱动部及一止挡部;该固定部固定于壳体内侧;该驱动部弹性地连接于固定部与旋转盖板且以相对于固定部挠曲变形的方式驱动旋转盖板相对于壳体旋转;该止挡部设置于驱动部上且在连接线接头插入开口内以连接于连接座时卡合于连接线接头的一挡片结构,藉以固定连接线接头。本实用新型制造成本低、组装强度强、能满足外观美感。
文档编号H01R11/11GK202564559SQ20122016598
公开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3日
发明者郭伟卿, 赖廷芳, 邱全孝 申请人: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