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电池测试保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19728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动力电池测试保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试保护结构,尤其是一种动力电池测试保护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车的快速发展,锂离子电池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电池测试过程中的安全性、电池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受到了大家的重点关注。由于电池测试结果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对电池性能优劣的判定,而电池在不同条件测试过程中本身温度的变化也有所不同,采集电池测试时的温度数据便成为了判定电池优劣的重要依据,现在电池测试中为防止设备通道线与电池表面接触而造成短路,在连接时首先要对金属外壳的电池进行部分的表面包裹,材料多采用绝缘胶带,测试结束后要将胶带揭掉,测试效率不高且浪费材料并存在安全隐患,包裹胶带本身也对电池自身的散热有阻碍,影响测试数据的准确性。因此专门设计一种针对极柱式金属外壳的动力电池测试保护结构具有非常大的生产实践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动力电池测试保护结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动力电池测试保护结构,具有方型结构的电池保护罩,在所述电池保护罩的顶端设有电池正极柱穿孔、电池负极柱穿孔和电池安全阀穿孔。优选的,上述动力电池测试保护结构,所述电池保护罩的厚度为1. Omm-4. 0_。优选的,上述动力电池测试保护结构,所述电池保护罩的高度为10mm-30mm。优选的,上述动力电池测试保护结构,所述电池保护罩上设有用于电池散热的蜂窝孔。优选的,上述动力电池测试保护结构,所述蜂窝孔设于电池保护罩的四壁上。优选的,上述动力电池测试保护结构,所述蜂窝孔为圆形,孔径为Φ 2. Omm- Φ 5. Omm0优选的,上述动力电池测试保护结构,所述电池保护罩上电池正极柱穿孔一侧设有正极标识,电池负极柱穿孔一侧设有负极标识。优选的,上述动力电池测试保护结构,所述电池保护罩采用添加阻燃剂的聚丙烯、聚乙烯或聚四氟乙烯材料一次注塑加工或机械加工而成。本实用新型结构有如下有益效果上述动力电池测试保护结构,有效防止了测试通道线与待测电池壳体接触,避免了电池短路的发生,同时蜂窝孔的设置易于散热,保证了电池测试过程中对温度数据采集的稳定性和准确性,提高了电池测试过程中的安全性能,可重复使用,避免了材料的浪费,且操作简单,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需要。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动力电池测试保护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电池正极柱穿孔2-电池负极柱穿孔3-电池安全阀穿孔4-正极标识5-负极标识6-蜂窝孔7-电池保护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现配合附图进行详细阐述如图1所示,所述动力电池测试保护结构,具有方型结构的电池保护罩7,所述电池保护罩7的厚度为3. 0mm、高度为20mm,在所述电池保护罩7的顶端设有电池正极柱穿孔1、电池负极柱穿孔2和电池安全阀穿孔3,在所述电池保护罩7上电池正极柱穿孔I 一侧还设有正极标识4,电池负极柱穿孔2 —侧还设有负极标识5,所述电池保护罩7上设有用于电池散热的圆形蜂窝孔6,所述蜂窝孔6设于电池保护罩7的四壁上,该蜂窝孔6的孔径为Φ4. 0mm,上述电池保护罩7采用添加阻燃剂的聚丙烯材料一次注塑加工而成。上述动力电池测试保护结构与电池的安装方法为( I)将电池按照正极标识4和负极标识5对应的方向穿过电池正极柱穿孔1、电池负极柱穿孔2以及电池安全阀穿孔3 ;(2)将测试设备通道的正负极测试线按照正极标识4和负极标识5的对应方向分别与电池的正负极柱连接,电池测试时可通过蜂窝孔6进行散热。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 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动力电池测试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具有方型结构的电池保护罩,在所述电池保护罩的顶端设有电池正极柱穿孔、电池负极柱穿孔和电池安全阀穿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测试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保护罩的厚度为1. Omm-4. Omn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测试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保护罩的高度为 10mm-30mm。
4.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动力电池测试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保护罩上设有用于电池散热的蜂窝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力电池测试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窝孔设于电池保护罩的四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力电池测试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窝孔为圆形,孔径为 Φ 2. Omm- Φ 5. 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测试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保护罩上电池正极柱穿孔一侧设有正极标识,电池负极柱穿孔一侧设有负极标识。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测试保护结构,具有方型结构的电池保护罩,在所述电池保护罩的顶端有电池正极柱穿孔、电池负极柱穿孔和电池安全阀穿孔;所述动力电池测试保护结构,有效防止了测试通道线与待测电池壳体接触,避免了电池短路的发生,同时蜂窝孔的设置易于散热,保证了电池测试过程中对温度数据采集的稳定性和准确性,提高了电池测试过程中的安全性能,可重复使用,避免了材料的浪费,且操作简单,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需要。
文档编号H01M2/02GK202871873SQ20122025024
公开日2013年4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30日
发明者张火成, 张娜, 王永武, 刘宁 申请人: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