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卤低烟高阻燃控制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40899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无卤低烟高阻燃控制电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控制信号领域,适用于交联50-60HZ,额定电压750V及以下的控制监控场合使用的无卤无毒、低烟无腐蚀(无公害电缆)阻燃控制电缆。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安全环保意识的日益提高,无卤低烟阻燃电缆的使用越来越广泛,虽然此类电缆在国内已有近二十年的生产制造历史,但一度没有国家和行业标准,因此在产品名称、型号、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等方面都比较混乱。为此,2005年发布了《阻燃和耐火电线电缆通则》(以下简称《通则》)国家标准,旨在规范此类电缆的生产检验行为,但是,由于行业内大多数企业没有检测装置,开发成本较高,产品定型出厂时是否达到相应要求也就不得而知,再加上用户和绝大多数质检机构也无检验判别能力,实际上目前市场上多数无卤低烟阻燃电缆的质量不过关,结构五花八门,存在的隐患较多。·2011年新版《电线电缆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在塑料绝缘控制电缆单元中新加了无卤低烟阻燃类产品,这类产品纳入生产许可证管理,说明它的重要性和使用的广泛性。本公司以研制生产满足《通则》性能要求的A类低烟无卤阻燃控制电缆为研究开发目标,选取WDZA-KYJYP 450/750V 7*2. 5控制电缆进行结构和工艺的研制。我们按照下述相关技术方案试制生产出产品(I)导体导体采用GB/T 3956-2008要求的I类导体,(2)绝缘材料采用硅烷交联聚乙烯绝缘料,(3)成缆绕包采用无卤低烟阻燃无纺布带,氧指数达35%以上,三层重叠绕包,重叠率控制范围为50% 55%,(4)铜丝编织屏蔽采用24锭外径为O. 15mm的退火软铜丝编织屏蔽,(5)护套材料采用无卤低烟阻燃聚烯烃护套料,氧指数达35%以上。按以上技术方案生产出的产品,依据GB/T18380. 33、GB/T17650. 2和GB/T17651. 2进行型式试验,结果是无卤低烟性能,满足了《通则》要求,但阻燃性能不通过。我们通过对燃烧后的电缆作解剖分析,认为此燃烧等级的电缆非金属材料的氧指数还得提高,而绝缘和护套材料上已无法可施。我们根据A类无卤低烟阻燃电缆的燃烧性能,围绕电缆燃烧三要素即温度、可燃物和氧气的燃烧机理,提出了一种电缆隔氧层的新结构,即对前述的结构和材料上作了调整,生产出的产品经检测,结纶是无卤低烟阻燃性都能满足《通则》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满足《通则》性能要求的A类无卤低烟高阻燃控制电缆。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无卤低烟高阻燃控制电缆,该电缆从内到外依次包括绞合在一起的数根导体与每根导体外面的绝缘层、成缆绕包层、铜丝编织屏蔽层、隔氧带层、护套层。成缆绕包层是无卤低烟阻燃无纺布带层与聚丙烯带层。无卤低烟高阻燃控制电缆所使用的材料与制作工艺是(I)导体导体采用GB/T 3956-2008要求的I类导体;(2)绝缘层采用硅烷交联聚乙烯绝缘料;(3)成缆绕包层将七根线芯,即七根外面具有绝缘层的导体正规绞合,在绞合后的缆芯外面绕包无卤低烟阻燃无纺布带层,无卤低烟阻燃无纺布带的氧指数达35%以上,三层重叠绕包,重叠率控制范围40% 50% ;在无卤低烟阻燃无纺布带层的外面再绕包聚丙烯带层,聚丙烯带层为一层重叠绕包,重叠率20% ;(4)铜丝编织屏蔽层采用24锭外径为O. 15mm的退火软铜丝编织屏蔽套包在聚丙烯带层外面;(5)隔氧带层采用低烟无卤高阻燃玻璃纤维隔氧带绕包在聚丙烯带层外面,低烟无卤高阻燃玻璃纤维隔氧带的氧指数达到45%,双层重叠绕包,重叠率控制范围40% 50% ;(6)护套层隔氧带层外面套包护套层,护套层采用无卤低烟阻燃聚烯烃护套料,氧指数达35%以上。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特点是在铜丝编织屏蔽层与护套层之间,增加有隔氧材料组成的隔氧层。当电缆遇明火燃烧时,一方面隔氧材料的带材具有高阻燃性,另一方面隔氧带材两面涂覆大量的Al (OH)3等阻燃无机物,燃烧时能析出大量水分以降低环境温度,并形成一个不熔不燃的氧化铝硬壳,以隔绝绝缘有机物与外界空气的接触,最终使燃烧的火焰达到自熄的目的,从而大大提高了阻燃的级别,可达A级阻燃水平。其次采用隔氧层结构的电缆其绝缘完全可采用普通型的绝缘材料,即避免了因加入无机的阻燃剂、消烟剂而引起对电性能等不良的影响。本实用新型无需在成缆绕包层与导体的绝缘层之间的间隙,以及各个导体绝缘层之间的间隙加填充材料。按照上述设计方案,我们试制了 WDZA-KYJYP 450/750V 7*2. 5控制电缆,导体为七根。依据相关试验标准我们自己进行了严格检测,结果是无卤低烟阻燃性都能满足《通则》要求。2011年11月,我们将最新试制的WDZA-KYJYP 450/750V 7*2. 5电缆送往国家电线
电缆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武汉)做型式检测,经测试,结果如下
权利要求1.一种无卤低烟高阻燃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该电缆从内到外依次包括绞合在一起的数根导体与每根导体外面的绝缘层、成缆绕包层、铜丝编织屏蔽层、隔氧带层、护套层;成缆绕包层是无卤低烟阻燃无纺布带层与聚丙烯带层。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无卤低烟高阻燃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导体为七根。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无卤低烟高阻燃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导体采用GB/T3956-2008要求的I类导体;绝缘层采用硅烷交联聚乙烯绝缘料。
4.如权利要求I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无卤低烟高阻燃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 无卤低烟阻燃无纺布带层的氧指数达35%以上,由无卤低烟阻燃无纺布带三层重叠绕包,重叠率40% 50% ;聚丙烯带层由聚丙烯带一层重叠绕包,重叠率20%。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卤低烟高阻燃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铜丝编织屏蔽层是24锭外径为O. 15mm的退火软铜丝编织屏蔽。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无卤低烟高阻燃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隔氧带层是由低烟无卤高阻燃玻璃纤维隔氧带绕包,低烟无卤高阻燃玻璃纤维隔氧带的氧指数为45%,双层重叠绕包,重叠率40% 50%。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无卤低烟高阻燃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护套层采用无卤低烟阻燃聚烯烃护套料,氧指数达35%以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控制信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卤低烟高阻燃控制电缆,该电缆从内到外依次包括绞合在一起的数根导体与每根导体外面的绝缘层、成缆绕包层、铜丝编织屏蔽层、隔氧带层、护套层。成缆绕包层是无卤低烟阻燃无纺布带层与聚丙烯带层。本实用新型实质特点是在铜丝编织屏蔽层与护套层之间,增加有隔氧材料组成的隔氧层。当电缆遇明火燃烧时,一方面隔氧材料的带材具有高阻燃性,另一方面隔氧带材两面涂覆大量的AI(OH)3等阻燃无机物,燃烧时能析出大量水分以降低环境温度,形成一个不熔不燃的氧化铝硬壳,以隔绝绝缘有机物与外界空气的接触,从而大大提高了阻燃的级别。本实用新型完全能满足A类低烟无卤阻燃控制电缆的性能要求。
文档编号H01B7/295GK202711800SQ20122042716
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7日
发明者魏永乾 申请人:兰州众邦电线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