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急供电车接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34877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应急供电车接地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护接地装置,尤其是一种应急供电车的保护接地装置。
背景技术
应急供电车在停电现场进行供电作业时,其金属部分需要进行可靠地保护接地。尤其在绝缘耐压等有高电压产生的试验中,接地线可靠地接地起着确保设备正常工作及保护试验人员生命安全的重要作用。在应急保电作业中,工作人员经常要携带足够长的接地线。一直以来,接地线在应急供电车中团成一团,既不整齐美观,又容易乱,使用时很麻烦,还耽误工作时间。传统的接地线在接地方式上只有接地棒一种,而应急供电车的应用范围多为市区内的体育场馆、会议场所等。而这些场所内的地面多为硬化路面,因此不能采用常规的接地极砸入地面的接地方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应急供电车接地装置,它具有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使用方便等特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接地线和与之相连接的接地棒,另外它还包括一个绕线轴盘,绕线轴盘包括绕线辊、把手和辊轴,辊轴与发电机金属外壳连接,绕线辊与接地线连接,发电机金属外壳与接地线之间设有导电通路。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在于导电通路为绕线辊和辊轴的材质为金属材质;绕线辊和辊轴的材质为铜;辊轴通过辊轴端部设置的带连接孔的连接板与发电机金属外壳螺纹固定连接;接地线的接地端连接有接地线夹。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保护接地线增加绕线轴盘后,通过旋转绕线轴盘即可对接地线进行收放,使用方便,易收易放,容易辨识。原先需要两个人完成的放线工作,现在只需要一个人即可轻松完成,提高了工作效率;接地线的接地端增加了接地线夹,可以在现场已有的接地极上直接接地,优化了应急供电车工作接地的接地方式,解决了硬化路面使用接地棒接地困难的问题,使接地工作更加方便,提高了设备及工作人员的安全性。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中绕线轴盘的结构示意图。在附图中1、绕线棍;2、把手;3、棍轴;4、连接板;5、接地线;6、发电机金属外壳;7、接地棒;8、接地线夹。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2所示的实施例可知,它包括接地线5和与之相连接的接地棒7,另外它还包括一个绕线轴盘,绕线轴盘包括绕线棍I、把手2和棍轴3,棍轴3与发电机金属外壳6连接,绕线辊I与接地线5连接,发电机金属外壳6与接地线5之间设有导电通路;导电通路为绕线辊I和辊轴3的材质为铜;辊轴3通过辊轴3端部设置的带连接孔的连接板4与发电机金属外壳6螺纹固定连接;接地线5的接地端连接有接地线夹8。导电通路还可以设计为辊轴为金属材质,绕线辊为非金属材质,在绕线辊上固定导电刷,导电刷和辊轴相接触,地线与导电刷相连接。使用方法应急供电车在供电作业前,先通过旋转绕线轴盘将接地线的接地端放至合适接地的位置,再通过接地棒或接地线夹进行可靠地接地,供电作业结束后,再通过旋转绕线轴盘 将接地线收回,通过采用绕线轴盘对接地线进行有序的收放,避免了较长的接地线因无序收放所造成的乱线现象,使接地线在应急供电车内整齐美观。
权利要求1.一种应急供电车接地装置,包括接地线(5)和与之相连接的接地棒(7),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个绕线轴盘,所述绕线轴盘包括绕线辊(I)、把手(2)和辊轴(3),所述辊轴(3)与发电机金属外壳(6)连接,所述绕线辊(I)与接地线(5)连接,所述发电机金属外壳(6)与接地线(5)之间设有导电通路。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应急供电车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通路为绕线辊(I)和辊轴(3)的材质为金属材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急供电车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辊(I)和辊轴(3)的材质为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应急供电车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辊轴(3)通过辊轴(3)端部设置的带连接孔的连接板(4)与发电机金属外壳(6)螺纹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应急供电车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线(5)的接地端连接有接地线夹(8)。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急供电车接地装置,它包括接地线和与之相连接的接地棒,另外它还包括一个绕线轴盘,绕线轴盘包括绕线辊、把手和辊轴,辊轴与发电机金属外壳连接,绕线辊与接地线连接,发电机金属外壳与接地线之间设有导电通路。它具有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使用方便等特点。通过旋转绕线轴盘即可对接地线进行收放,使用方便,易收易放,容易辨识。
文档编号H01R4/64GK202797525SQ201220525709
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1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15日
发明者孙宾庆, 郭康宁, 陈勇 申请人:沧州供电公司, 国家电网公司, 河北省电力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