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率型锂离子电池的正负极片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35938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倍率型锂离子电池的正负极片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离子电池领域,尤其涉及倍率型锂离子电池的正负极片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倍率型锂离子电池凭借其动力性和安全性强的优势,在便携式电动工具及航模上的应用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作为储能部件,安全性能是衡量倍率型锂离子电池的首要标准,而为保证其安全性能,生产过程中需对其进行挤压、冲击、针刺、跌落等项目的检测。现有技术的倍率型锂离子电池的正负极片结构包括正极片和负极片:参考图1,正极片I包括铝箔11、涂覆在铝箔11头部两面的第一正极敷料区14、涂覆在铝箔11中部两面的第二正极敷料区15和涂覆在铝箔11尾部两面的第三正极敷料区17,第一正极敷料区14和第三正极敷料区17长度相等,第一正极敷料区14和第二正极敷料区15之间设有第一正极耳12,第二正极敷料区15和第三正极敷料区17之间设有第二正极耳13 ;参考图2,负极片2包括铜箔21,铜箔21的头端设有第一负极耳22,铜箔21的尾端设有第二负极耳23,铜箔21 —面涂覆有A面负极敷料区24,另一面涂覆有B面负极敷料区25,A面负极敷料区24长度大于B面负极敷料区25,A面负极敷料区24的头端和B面负极敷料区25的头端对齐。为避免铝箔11上焊接正极耳处及铜箔21上焊接负极耳处产生的毛刺刺穿隔膜,正、负极耳分别贴有极耳胶。现有技术中,正、负极片采用如下常规设计:正极片I的长度为850mm,宽度为56mm ;负极片2的长度为930mm,宽度为58mm。使用现有技术的倍率型锂离子电池正负极片卷成的卷芯,由于正、负极片均由敷料区收尾,在进行安全性能实验,尤其在进行针刺试验时,钢针刺入满充的电池后,带敷料的正、负极片瞬间短路,立即放出大量的热,极易起火燃烧,安全性能还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安全性能高的倍率型锂离子电池正负极片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倍率型锂离子电池的正负极片结构,包括一起卷绕后构成卷芯的正极片和负极片,正极片包括铝箔、均设置于铝箔的第一正极耳和第二正极耳,铝箔涂覆有正极敷料区;负极片包括铜箔、均设置于铜箔的第一负极耳和第二负极耳,铜箔涂覆有负极敷料区,正极片的尾部留有空铝箔,空铝箔的长度大于或等于卷芯的外圈周长,负极片的尾部留有空铜箔,空铜箔的长度大于或等于卷芯的外圈周长。其中,正极敷料区包括第一正极敷料区和第二正极敷料区,第一正极敷料区和第二正极敷料区均涂覆于铝箔的两面,第一正极耳设置于第一正极敷料区和第二正极敷料区之间,第二正极耳设置于第二正极敷料区的尾端。其中,所述正极片的头部留有空铝箔。[0009]其中,负极敷料区包括涂覆于铜箔一面的A面负极敷料区和涂覆于铜箔另一面的B面负极敷料区,A面负极敷料区的头端和B面负极敷料区的头端对齐,A面负极敷料区的长度大于B面负极敷料区的长度,第一负极耳设置于A面负极敷料区的头端,第二负极耳设置于A面负极敷料区的尾端。其中,所述负极片的头部留有空铜箔。其中,所述正极耳和正极耳处的铝箔均贴有正极耳胶,所述正极耳包括第一正极耳和第二正极耳;所述负极耳和负极耳处的铜箔均贴有负极耳胶,所述负极耳包括第一负极耳和第二负极耳。其中,所述正极片的长度为880mm,宽度为56mm,正极敷料区的长度为812mm,尾部空铝箔的长度为64mm。其中,所述负极片的长度为942mm,宽度为58mm, A面负极敷料区的长度为870mm,B面负极敷料区的长度为820mm,尾部空铜箔的长度为60mm。其中,所述正极耳胶和所述负极耳胶的长度均为12mm。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正极片的尾部留有空铝箔,空铝箔的长度大于或等于卷芯的外圈周长,负极片的尾部留有空铜箔,空铜箔的长度大于或等于卷芯的外圈周长;正、负极片的尾部均设有一定长度的空箔,从而正、负极片卷绕成卷芯后,卷芯由外而内分别为隔膜-空铜箔-隔膜-空铝箔,正、负极片相比现有技术均多卷绕了一圈不带敷料的空箔,因此,组装好的电池在进行安全性能实验,尤其在进行针刺试验时,正、负极片发生短路时瞬间产生的能量大幅度减小,电池内部能量积聚和温升的速度减慢,且短路后电池电压会瞬间降低,电池不会发生起火现象,大大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能和综合电化学性倉泛。

图1为现有技术的正极片的剖视图;图2为现有技术的负极片的剖视图;图3为实施例的正极片的剖视图;图4为实施例的负极片的剖视图。图1至图4包括如下附图标记:正极片-1 ;铝箔-11 ;第一正极耳-12 ;第二正极耳-13 ;第一正极敷料区-14 ;第二正极敷料区-15 ;正极耳胶-16 ;负极片-2 ;铜箔-21 ;第一负极耳-22 ;第二负极耳_23 ;A面负极敷料区-24 ;B面负极敷料区-25 ;负极耳胶-26。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参考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包括一起卷绕后构成卷芯的正极片I和负极片2,正极片I包括铝箔11、均设置于铝箔11的第一正极耳12和第二正极耳13,铝箔11涂覆有正极敷料区;负极片2包括铜箔21、均设置于铜箔21的第一负极耳22和第二负极耳23,铜箔21涂覆有负极敷料区;正极片I的尾部留有空铝箔,空铝箔的长度大于或等于卷芯的外圈周长,负极片2的尾部留有空铜箔,空铜箔的长度大于或等于卷芯的外圈周长。[0024]由于正负极片相比现有技术均多卷绕了一圈不带敷料的空箔,正、负极片卷绕成卷芯后,卷芯由外而内分别为隔膜-空铜箔-隔膜-空铝箔,因此,组装好的电池在进行安全性能实验,尤其在进行针刺试验时,正、负极片发生短路时瞬间产生的能量大幅度减小,电池内部能量积聚和温升的速度减慢,且短路后电池的电压会瞬间降低,电池不会发生起火现象,大大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能和综合电化学性能。参考图3,本实施例中正极片I的正极敷料区包括第一正极敷料区14和第二正极敷料区15,第一正极敷料区14和第二正极敷料区15均涂覆于铝箔11的两面,第一正极耳12设置于第一正极敷料区14和第二正极敷料区15之间,第二正极耳13设置于第二正极敷料区15的尾端。作为倍率型锂离子电池,为降低电池的内阻和提高电池的倍率性能,需要设置两个正极耳。参考图1,现有技术中两个正极耳都位于正极敷料区之中,大倍率放电时不利于电池的散热。参考图3,本实施例中,正极片I的第一正极耳12设在第一正极敷料区14和第二正极敷料区15之间,第二正极耳13设于第二正极敷料区15的尾端,且第二正极耳13设于正极片I的尾部空铝箔11,有利于电池的分流和散热。参考图4,本实施例中负极片2的负极敷料区包括涂覆于铜箔21 —面的A面负极敷料区24和涂覆于铜箔21另一面的B面负极敷料区25,A面负极敷料区24的头端和B面负极敷料区25的头端对齐,A面负极敷料区24的长度大于B面负极敷料区25的长度,第一负极耳22设置于A面负极敷料区24的头端,第二负极耳23设置于A面负极敷料区24的尾端。第一负极耳22和第二负极耳23分别设置在负极片2的两端的设计可方便与垫片的装配,从而实现批量化生产。进一步地,正极片I的头部留有空铝箔,负极片2的头部留有空铜箔。在裁片工序中,裁刀可直接裁在空箔上,减小敷料区掉粉的情况,从而降低自放电。另一方面,头部使用空箔,卷绕卷芯的第一圈时,卷绕的是不设有极耳的空箔或者设有极耳的空箔,从而卷到后面的圈数时,卷芯的外圈比较大,极片打皱情况有明显改善。为避免铝箔11上焊接正极耳处及铜箔21上焊接负极耳处产生的毛刺刺穿隔膜,正极耳和正极耳处的铝箔11均贴有正极耳胶16,正极耳包括第一正极耳12和第二正极耳13 ;负极耳和负极耳处的铜箔21均贴有负极耳胶26,负极耳包括第一负极耳22和第二负极耳23。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正极片I的长度为880mm,宽度为56mm,正极敷料区的长度为812mm,尾部空铝箔11的长度为64mm。第一正极耳12设在头部空铝箔上,第二正极耳13设在尾部空铝箔上。负极片2的长度为942mm,宽度为58mm,A面负极敷料区的长度为870mm,B面负极敷料区的长度为820_,尾部空铜箔21的长度为60_。第一负极耳22设在头部空铜箔上,第二负极耳23设在尾部空铜箔上。正极耳胶16和负极耳胶26的长度均为12mm。本实用新型的制造工艺简单易行、装配方便、安全性能高。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
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权利要求1.倍率型锂离子电池的正负极片结构,包括一起卷绕后构成卷芯的正极片和负极片,正极片包括铝箔、均设置于铝箔的第一正极耳和第二正极耳,铝箔涂覆有正极敷料区;负极片包括铜箔、均设置于铜箔的第一负极耳和第二负极耳,铜箔涂覆有负极敷料区,其特征在于:正极片的尾部留有空铝箔,空铝箔的长度大于或等于卷芯的外圈周长,负极片的尾部留有空铜箔,空铜箔的长度大于或等于卷芯的外圈周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倍率型锂离子电池的正负极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正极敷料区包括第一正极敷料区和第二正极敷料区,第一正极敷料区和第二正极敷料区均涂覆于铝箔的两面,第一正极耳设置于第一正极敷料区和第二正极敷料区之间,第二正极耳设置于第二正极敷料区的尾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倍率型锂离子电池的正负极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片的头部留有空招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倍率型锂离子电池的正负极片结构,其特征在于:负极敷料区包括涂覆于铜箔一面的A面负极敷料区和涂覆于铜箔另一面的B面负极敷料区,A面负极敷料区的头端和B面负极敷料区的头端对齐,A面负极敷料区的长度大于B面负极敷料区的长度,第一负极耳设置于A面负极敷料区的头端,第二负极耳设置于A面负极敷料区的尾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倍率型锂离子电池的正负极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片的头部留有空铜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倍率型锂离子电池的正负极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耳和正极耳处的铝箔均贴有正极耳胶,所述正极耳包括第一正极耳和第二正极耳;所述负极耳和负极耳处的铜箔均贴有负极耳胶,所述负极耳包括第一负极耳和第二负极耳。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倍率型锂离子电池的正负极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片的长度为880mm,宽度为56mm,正极敷料区的长度为812mm,尾部空铝箔的长度为64mm。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倍率型锂离子电池的正负极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片的长度为942mm,宽度为58mm,A面负极敷料区的长度为870mm,B面负极敷料区的长度为820mm,尾部空铜箔的长度为60mm。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倍率型锂离子电池的正负极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耳胶和所述负极耳胶的长度均为12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离子电池领域,尤其涉及倍率型锂离子电池的正负极片结构,正极片的尾部留有空铝箔,空铝箔的长度大于或等于卷芯的外圈周长,负极片的尾部留有空铜箔,空铜箔的长度大于或等于卷芯的外圈周长;正、负极片的尾部均设有一定长度的空箔,从而正、负极片卷绕成卷芯后,卷芯由外而内分别为隔膜-空铜箔-隔膜-空铝箔,正、负极片相比现有技术均多卷绕了一圈不带敷料的空箔,因此,组装好的电池在进行安全性能实验,尤其在进行针刺试验时,正、负极片发生短路时瞬间产生的能量大幅度减小,电池内部能量积聚和温升的速度减慢,且短路后电池的电压会瞬间降低,电池不会发生起火现象,大大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能和综合电化学性能。
文档编号H01M10/0587GK202917578SQ20122054739
公开日2013年5月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24日
发明者黎惠锋, 刘青 申请人:广东凯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