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电池电池壳安全打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42423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动力电池电池壳安全打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动力电池电池壳打压装置,属于电池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锂离子动力电池技术的长足进步,锂离子动力电池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应用领域遍布数码产品、电动工具、电动车、储能等领域。各大电池厂家除了重视成品电池的安全性,同时也更注重电池制造过程中的安全。电池制作过程中,需测试电池焊接封口后的密封性能和耐压性能,常取空电池壳做破坏性的抽检测试,电池壳打压方法主要有两种,水压测试和气压测试。其中,水压测试安全性好,但操作繁琐且误差较大;气压测试安全性差,现有的方式为人工将打压气嘴按压进待测动力电池电池壳的注液口,气体高压泄漏后,容易爆炸伤人,但由于气压测试灵敏、结果准确且便于操作,很多厂家仍采用气压测试。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动力电池电池壳气压测试时安全性较差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动力电池电池壳安全打压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打压气源13、水槽4、气管14和打压气嘴2,打压气源13的出气口通过气管14与打压气嘴2的尾端连通,在打压气源13的出气口处设置有阀16,打压气源13设置在水槽4的外侧,水槽4内装有水,打压气嘴2的头部设置在水槽4内的水面下,所述装置还包括伸缩气缸5、上板I和下板6,伸缩气缸5竖直设置,伸缩气缸5的缸体座端部固定在上板I的下板面上,上 板I的侧面固定在水槽4的侧面内壁上,伸缩气缸5的活塞杆端部固定连接在下板6上,下板6与伸缩气缸5的伸缩方向相垂直,打压气嘴2头部朝下竖直固定在下板6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伸缩气缸将打压气嘴压入待测动力电池电池壳的开口内,代替了现有的人工按压打压气嘴的方式,使气压测试更加安全可靠。

图1是本实用新型拆下防护网后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防护网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水槽部分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一:结合图1和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动力电池电池壳安全打压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打压气源13、水槽4、气管14和打压气嘴2,打压气源13的出气口通过气管14与打压气嘴2的尾端连通,在打压气源13的出气口处设置有阀16,打压气源13设置在水槽4的外侧,水槽4内装有水,打压气嘴2的头部设置在水槽4内的水面下,所述装置还包括伸缩气缸5、上板I和下板6,伸缩气缸5竖直设置,伸缩气缸5的缸体座端部固定在上板I的下板面上,上板I的侧面固定在水槽4的侧面内壁上,伸缩气缸5的活塞杆端部固定连接在下板6上,下板6与伸缩气缸5的伸缩方向相垂直,打压气嘴2头部朝下竖直固定在下板6上。
具体实施方式
二:结合图1和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动力电池电池壳安全打压装置还包括有防护网10,防护网10覆盖在水槽4的上端开口处,防护网10上开有气管孔10-1,气管14穿过防护网10上的气管孔10-1,所述水槽4为方形槽,在水槽4开口端的四个拐角处开有四个定位孔,四个定位螺钉15通过四个定位孔将防护网10固定在水槽4上,如此设置,使本装置的安全性更好,其他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
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
三:结合图1和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动力电池电池壳安全打压装置还包含有侧挡板3和两个侧挡板固定螺丝9,在下板6正下方所对应的水槽4的底面上还设置有两排螺纹孔4-1,两排螺纹孔4-1所在的两条直线均垂直于上板I所在的水槽4的内壁设置,侧挡板3竖直设置,侧挡板3上开有贯通其上下两端的两个螺丝孔3-1,两个侧挡板固定螺丝9穿过侧挡板3上的两个螺丝孔3-1将侧挡板3固定在水槽4的底部,如此设置,可使本装置的安全性更好,其他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
二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
四: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动力电池电池壳安全打压装置在水槽4的上端还设置有摄像头7,在水槽4的外侧还设置有电脑11,摄像头7连接在电脑11上,如此设置,方便观测测试情况且保证人与打压装置的距离,其他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
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
五: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电脑11和打压气源13分别设置在水槽4的两侧,电脑11与水槽4之间的距离A大于3m,打压气源13与水槽4之间的距离B也大于3m,如此设置,使本装置的安全性更好,其他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
四相 同。
具体实施方式
六:结合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水槽4内水的液面高度比待测动力电池电池壳高度高出2mm — 4mm,其他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
一相同。工作原理:气压测试时,先将待测动力电池电池壳放入水槽4中,打压气嘴2对准待测动力电池电池壳上端的注液孔,伸缩气缸5的下端下压,使打压气嘴2的头部紧压在待测动力电池电池壳上端的注液孔内,调整侧挡板3,使待测动力电池电池壳恰好夹在侧挡板3与水槽4的侧壁之间,固定后,水槽4内注水,至水面高过待测动力电池电池壳上部2mm-4mm,然后在水槽4上方罩上防护网10,四角用四个定位螺钉15固定,操作者在3米外,控制打压气源13,加压至预定压力(打压压力< 0.3Mpa),并通过摄像头7在3米外的电脑11上观察气压测试情况。
权利要求1.一种动力电池电池壳安全打压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打压气源(13)、水槽(4)、气管(14)和打压气嘴(2),打压气源(13)的出气口通过气管(14)与打压气嘴(2)的尾端连通,在打压气源(13 )的出气口处设置有阀(16 ),打压气源(13 )设置在水槽(4 )的外侧,水槽(4 )内装有水,打压气嘴(2)的头部设置在水槽(4)内的水面下,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伸缩气缸(5)、上板(I)和下板(6),伸缩气缸(5)竖直设置,伸缩气缸(5)的缸体座端部固定在上板(I)的下板面上,上板(I)的侧面固定在水槽(4)的侧面内壁上,伸缩气缸(5)的活塞杆端部固定连接在下板(6)上,下板(6)与伸缩气缸(5)的伸缩方向相垂直,打压气嘴(2)头部朝下竖直固定在下板(6)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电池壳安全打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本装置还包括有防护网(10),防护 网(10)覆盖在水槽(4)的上端开口处,防护网(10)上开有气管孔(10-1),气管(14)穿过防护网(10)上的气管(10-1),所述水槽(4)为方形槽,在水槽(4)开口端的四个拐角处开有四个定位孔,四个定位螺钉(15)通过四个定位孔将防护网(10)固定在水槽(4)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电池壳安全打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本装置还包含有侧挡板(3)和两个侧挡板固定螺丝(9),在下板(6)正下方所对应的水槽(4)的底面上还设置有两排螺纹孔(4-1),两排螺纹孔(4-1)所在的两条直线均垂直于上板(I)所在的水槽(4)的内壁设置,侧挡板(3)竖直设置,侧挡板(3)上开有贯通其上下两端的两个螺丝孔(3-1),两个侧挡板固定螺丝(9)穿过侧挡板(3)上的两个螺丝孔(3-1)将侧挡板(3)固定在水槽(4)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电池壳安全打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水槽(4)的上端还设置有摄像头(7),在水槽(4)的外侧还设置有电脑(11),摄像头(7)连接在电脑(11)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电池壳安全打压装置,其特征在于:电脑(11)和打压气源(13)分别设置在水槽(4)的两侧,电脑(11)与水槽(4)之间的距离A大于3m,打压气源(13)与水槽(4)之间的距离B也大于3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电池壳安全打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4)内水的液面高度比待测动力电池电池壳高度高出2mm — 4mm。
专利摘要一种动力电池电池壳安全打压装置,属于电池制造领域。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动力电池电池壳气压测试时安全性较差的问题。本装置包括打压气源、水槽、气管和打压气嘴,打压气源的出气口通过气管与打压气嘴的尾端连通,水槽内装有水,打压气嘴的头部设置在水槽内的水面下,所述装置还包括伸缩气缸、上板和下板,伸缩气缸竖直设置,伸缩气缸的缸体座端部固定在上板的下板面上,上板的侧面固定在水槽的侧面内壁上,伸缩气缸的活塞杆端部固定连接在下板上,下板与伸缩气缸的伸缩方向相垂直,打压气嘴头部朝下竖直固定在下板上。本实用新型用于动力电池电池壳的气压测试。
文档编号H01M10/04GK203085689SQ201220681768
公开日2013年7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1日
发明者宋殿权, 张志波 申请人:哈尔滨光宇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