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251836阅读:98来源:国知局
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包括壳体和插入该壳体的部件容纳空间中的附接部件。该附接部件具有沿该附接部件插入到部件容纳空间中的方向延伸的侧壁。壳体包括临时保持部和完全保持部。附接部件具有第一突起部,该第一突起部在临时保持位置处保持到临时保持部。附接部件具有第二突起部,该第二突起部在完全保持位置处保持到完全保持部。侧壁包括具有弹性的波形板部分,并且该波形板部分具有以沿着插入方向行进的波形形成的第一突起部和第二突起部。
【专利说明】连接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附接部件的连接器,尤其是一种在连接器中的附接部件的保持结构,其中,插入到连接器的壳体的部件容纳空间中的附接部件定位在临时保持位置和完全保持位置两个位置中的一个位置上。
【背景技术】
[0002]图6是图示下述PTLl (专利文献I)中公开的连接器中的附接部件的保持结构的示意图。
[0003]图6中所示的连接器100设置有作为附接部件的间隔器110和具有部件容纳空间121的壳体120,间隔器110沿箭头方向Yl插入部件容纳空间121中以被附接在其中。
[0004]间隔器110是将被附接到连接器100中的部件容纳空间121的部件,作为附接到壳体120的端子插入孔122的端子金属配件(未示出)的双保持机构。间隔器110设置有端子保持部111、用于临时保持的关起部112和用于完全保持的关起部113。
[0005]端子保持部111是适于与附接到端子插入孔122的金属配件相接合,从而防止端子金属配件掉落的突起。
[0006]用于临时保持的突起部112是如下突起,当间隔器110到部件容纳空间121的插入长度达到第一给定值,使得间隔器110定位在临时保持位置上时,所述突起保持到设置在壳体120上的临时保持部(未示出)。在间隔器110定位在临时保持位置上的状态下,端子保持部111未被放置在端子插入孔122中,并且允许将端子金属配件插入到端子插入孔122中或从端子插入孔122抽出端子金属配件。
[0007]用于完全保持的突起部113是如下突起,当间隔器110到部件容纳空间121的插入长度超过第一给定值并且达到第二给定值,使得间隔器110定位在完全保持位置上时,所述突起保持到设置在壳体120上的完全保持部124。在间隔器110定位在完全保持位置上的状态下,端子保持部111进入到端子插入孔122中,从而与端子金属配件相接合,使得端子金属配件的掉落受到限制。
[0008]在PTLl中公开的连接器100中的附接部件的保持结构被构造成使得作为附接部件的间隔器110设置有用于临时保持的突起部112和用于完全保持的突起部113,所述突起部112和113在与到部件容纳空间121的插入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突起。另一方面,在面对部件容纳空间121的相应的位置处,壳体120设置有用于保持突起部112以便临时保持的临时保持部、和用于保持突起部113以便完全保持的完全保持部124。
[0009]引用列表
[0010]专利文献
[0011][PTLl]JP-A-64-54678

【发明内容】

[0012]技术问题[0013]同时,在刚性结构中,诸如例如在间隔器110与壳体120之间彼此相接合的用于完全保持的突起部113和完全保持部124的部分都是硬质的,并且不弹性地变形。因此,如果在接合的情况下将过大载荷施加于它们,则接合部分可能被压碎或压破,即,接合部分可能受损。
[0014]因此,在PTLl中描述的连接器中的附接部件的保持结构中,在壳体120上在与设置在壳体120上的完全保持部124相邻的位置处设置狭缝126,使得完全保持部124在接合的情况下能够弹性地变形,由此防止接合部分受损。
[0015]然而,在其中在壳体120的壁部上设置狭缝126的对策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是,需要准备具有复杂结构的滑动模作为用于模制壳体120的成型模,并且因此,成型模的成本的增加导致制造成本的增加。
[0016]因此,本公开的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以及提供一种连接器,在该连接器中,即使当未设置可能需要昂贵的滑动模的狭缝等时,将在附接部件和壳体之间的相互接合的部分也能够通过它们中的一个的弹性变形而安全地移动至接合状态,且不导致损坏。
[0017]技术方案
[0018]本公开的目的由下列方面实现。
[0019](I)提供了一种连接器,包括:
[0020]壳体,该壳体具有部件容纳空间;以及
[0021]附接部件,该附接部件被插入所述壳体的所述部件容纳空间中,并且具有沿所述附接部件插入到所述部件容纳空间中的方向延伸的侧壁,
[0022]其中,所述壳体包括临时保持部和完全保持部;
[0023]其中,所述附接部件具有第一突起部,当将所述附接部件插入到所述部件容纳空间中达第一插入长度时,该第一突起部被保持到所述临时保持部,从而将所述附接部件定位在临时保持位置上;
[0024]其中,所述附接部件具有第二突起部,当将所述附接部件插入到所述部件容纳空间中达长于所述第一插入长度的第二插入长度时,该第二突起部被保持到所述完全保持部,从而将所述附接部件定位在完全保持位置上;并且
[0025]其中,所述附接部件的侧壁包括具有弹性的波形板部分,并且所述波形板部分具有形成为沿着所述附接部件的插入方向行进的波形的第一突起部和第二突起部。
[0026]例如,当将压力载荷施加到第一突起部和第二突起部中的至少一个时,第一突起部和第二突起部中的至少一个因压力载荷而弹性地变形成扁平形状,并且波形板部分沿附接部件的插入方向伸展。
[0027]例如,第一突起部和第二突起部沿与附接部件的插入方垂直的方向在侧壁的整个宽度上延伸。
[0028]例如,第一突起部和第二突起部是连续地形成在波形板部分上的一对凹凸部。
[0029]例如,用于增加第一突起部和第二突起部的弹性强度的肋在波形板部分的一个面上沿附接部件的插入方向延伸。
[0030]例如,第一突起部形成在波形板部分的第一面上,并且第二突起部形成在波形板部分的与第一面相反的第二面上。
[0031]例如,当将附接部件插入到部件容纳空间中达第二插入长度时,波形板部分被布直在临时保持部与完全保持部之间。
[0032]根据方面(I)的构造,附接部件上的第一突起部和第二突起部设置在波形板部分上,该波形板部分形成在沿着附接部件的插入方向延伸的侧壁上。第一突起部和第二突起部中的各个突起部用作板簧,当该板簧在与壳体处的临时保持部或完全保持部相接触时,该板簧因突起部接收的压力载荷而弹性地变形成扁平形状。因此,即使当不设置狭缝等时,也能够完成第一突起部与临时保持部之间的、或第二突起部与完全保持部之间的接合,不会对附接部件与壳体之间的相互接合的部分施加过大载荷。
[0033]因此,通过上述构造,即使当不设置可能需要昂贵的滑动模的狭缝等时,在附接部件和壳体之间的相互接合的部分也能够通过它们中的一个的弹性变形而安全地移动至接合状态,且不导致损坏。
[0034]因此,可以规避对适于模制壳体等并且具有复杂结构的滑动模的需要,使得成型模的结构能够被简化,并且因此,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0035]根据上述构造,设置在附接部件上的第一突起部或第二突起部被形成为沿着附接部件的插入方向遍及侧壁的整个宽度延伸。因此,使得设置在壳体上的临时保持部或完全保持部的宽度尺寸成为附接部件和壳体之间的接合宽度。因此,仅通过改变设置在壳体上的临时保持部或完全保持部的宽度尺寸,就可以容易地调节附接部件与壳体之间的接合强度。因此,可以便于对附接部件与壳体之间的接合强度进行调节。
[0036]根据上述构造,设置在附接部件上的第一突起部和第二突起部是以波形连续地形成在波形板部分上的一对凹凸部。因此,波形板部分沿着其插入方向的长度尺寸能够被减小到对应于波的一个周期的长度尺寸。通过这样,与使得波形板部分在其插入方向上的长度对应于波的多个周期的情况相比,在部件容纳空间中的侧板的形状能够被简化,并且因此,能够改进附接部件的模制性。
[0037]根据上述构造,通过调节肋的厚度等,能够容易地调节在波形板部分上的第一突起部和第二突起部的弹性强度,并且因此,能够容易地获得具有期望的弹性强度的突起部。
[0038]技术效果
[0039]根据本公开的连接器,设置在附接部件上的用于临时保持的突起部或用于完全保持的突起部是在波形板部分上的波形突起,该波形板部分形成在沿着附接部件的插入方向延伸的侧壁上。作为板簧的各个突起部被突起部与壳体侧处的临时保持部或完全保持部相接触时突起部承受的压力载荷弹性地变形为扁平形状。
[0040]因此,即使当不设置狭缝等时,也能够完成用于临时保持的突起部与临时保持部之间的、或用于完全保持的突起部与完全保持部之间的接合,不会对附接部件与壳体之间的相互接合的部分施加过大载荷。
[0041]因此,根据本公开,即使当不设置可能需要昂贵的滑动模的狭缝等时,在附接部件和壳体之间的相互接合的部分也能够通过它们中的一个的弹性变形而安全地移动至接合状态,且不导致损坏。
[0042]因此,可以规避对适于模制壳体等并且具有复杂结构的滑动模的需要,使得成型模的结构能够被简化,并且因此,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0043]图1是图示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的连接器中的壳体和间隔器的分解透视图。
[0044]图2是图示图1中所示的间隔器的放大透视图。
[0045]图3是图示图2中所示的间隔器的正视图。
[0046]图4A是解释性地图示插入到第一实施例的壳体的间隔器容纳空间中的间隔器尚未被临时保持的插入状态的示意图,图4B是解释性地图示插入从图4A中所示的状态进展并且用于间隔器的临时保持的突起部在越过壳体的临时保持部的途中的状态的示意图,图4C是解释性地图示插入从图4B中所示的状态进展并且间隔器定位在临时保持位置上的状态的示意图,并且图4D是解释性地图示插入从图4C中所示的状态进展并且间隔器定位在完全保持位置上的状态的示意图。
[0047]图5是图示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的具有用于临时保持的突起部和用于完全保持的突起部的间隔器的主要部分的示意图。
[0048]图6是解释性地图示相关的连接器中的附接部件的保持结构的示意图。
[0049]附图标记说明
[0050]I连接器
[0051]10间隔器(附接部件)
[0052]12用于临时保持的突起部
[0053]13用于完全保持的突起部
[0054]15外侧壁(侧壁)
[0055]16波形板部分
[0056]16a, 16b 突起部
[0057]17 肋
[0058]20 壳体
[0059]21间隔器容纳空间(部件容纳空间)
[0060]23临时保持部
[0061]24完全保持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62]下面参照附图,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的具有附接部件的连接器。
[0063]图1至图4D是解释性地图示使用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的附接部件的保持结构的连接器的壳体和间隔器的示意图,图1是图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壳体和间隔器的分解透视图,图2是图示图1中所示的间隔器的放大透视图,并且图3是图示图2中所示的间隔器的正视图。此外,图4A是解释性地图示插入到第一实施例的壳体的间隔器容纳空间中的间隔器尚未被临时保持的插入状态的示意图,图4B是解释性地图示插入从图4A中所示的状态进展并且用于间隔器的临时保持的突起部在越过壳体的临时保持部的途中的状态的示意图,图4C是解释性地图示插入从图4B中所示的状态进展并且间隔器定位在临时保持位置上的状态的示意图,并且图4D是解释性地图示插入从图4C中所示的状态进展并且间隔器定位在完全保持位置上的状态的示意图。
[0064]如图1中所示,具有根据本公开的附接部件的保持结构的连接器I包括作为附接部件的间隔器10、和具有作为部件容纳空间的间隔器容纳空间21的壳体20,间隔器10沿箭头方向Y2插入到该间隔器容纳空间21中以便附接到该间隔器容纳空间21。
[0065]间隔器10是将被附接到的间隔器容纳空间21的部件,作为附接到壳体20的端子插入孔22的端子金属配件(未示出)的双保持机构。如图2和图3中所图示,间隔器具有端子保持部11、用于临时保持的突起部12和用于完全保持的突起部13。
[0066]各个端子保持部11是适于与附接到端子插入孔22的端子金属配件相接合从而防止端子金属配件掉落的突起。
[0067]用于临时保持的各个突起部12是这样的一个突起:当间隔器10插入到间隔器容纳空间21的插入长度达到第一给定值时,该突起被保持到设置在如图4C中所图示的壳体20上的临时保持部23上,使得间隔器10定位在临时保持位置上(在图4C中示出)。在间隔器10定位在临时保持位置上的状态下,端子保持部11未被放置在端子插入孔22中,使得允许将端子金属配件插入到端子插入孔22或从端子插入孔22抽出端子金属配件。
[0068]用于完全保持的突起部13是这样的一个突起,当间隔器10插入到间隔器容纳空间21的插入长度超过第一给定值达到第二给定值时,该突起被保持到设置在如图4D中所图示的壳体20上的完全保持部24,使得间隔器10被定位在完全保持位置上(在图4D中示出)。在间隔器10定位在完全保持位置上的状态下,端子保持部11放置在端子插入孔22中从而与端子金属配件相接合,从而限制了端子金属配件的掉落。
[0069]在该实施例的情况下,如图3中所图示,用于临时保持的突起部12和用于完全保持的突起部13分别设置在一对外侧壁15上,该一对外侧壁15为沿着间隔器10的插入方向(在图3中的箭头方向Y3)延伸的侧壁。
[0070]更具体地,各个外侧壁15具有波形板部分16。各个波形板部分16形成为沿着由图3中所示的箭头Y3示出的插入方向行进的波形。在相反的方向上突起的两个突起部16a和16b连续地形成在各个波形板部分16上,使得波形板部分16具有波形。在该实施例的情况下,形成在各个波形板部分16的两个波形的突起部16a和16b之一的突起部16a被用作用于临时保持的突起部12,并且另一个突起部16b被用作用于完全保持的突起部13。
[0071]也就是说,在该实施例的情况下,被用作用于临时保持的突起部12和用于完全保持的突起部13的两个突起部16a和16b是以波形连续地形成的一对凹凸部。
[0072]当波形的突起部16a和16b承受压力载荷时,突起部16a和16b因压力载荷而弹性地变形为扁平形状,如由图4B中的箭头Tl所图示,并且因此,波形板部分16沿插入方向伸展,如由图4B中的箭头T2所图示。
[0073]如图3中所示,波形板部分16沿着插入方向设置在各个外侧壁15的仅局部范围处。如图2中所图示,波形板部分16上的波形的突起部16a和16b形成在各个外侧壁15的整个宽度W上。
[0074]在该实施例的情况下,如图3中所图示,用于增加两个突起部16a和16b的弹性强度的单个肋17设置在各个波形板部分16的一个面(内面)上,从而沿插入方向延伸。
[0075]一对间隔壁25a和25b彼此相对,使得间隔器10的外侧壁15在壳体20的间隔器容纳空间21中布置在间隔壁25a和25b之间,如图4中所图示。布置在壳体20上的临时保持部23是从间隔壁25a朝间隔壁25b侧突起的突起部。完全保持部24是从间隔壁25b朝间隔壁25a侧突起的突起部。临时保持部23和完全保持部24的宽度尺寸(在垂直于图4中的纸面的方向上延伸的长度尺寸)被设置成对应于所需的保持力。[0076]简言之,在该实施例的连接器中的附接部件的保持结构被构造成,使得在间隔器10的两个外侧壁15处以波形连续地形成在各个波形板部分16上的两个突起部16a和16b成为用于临时保持的关起部12和用于完全保持的关起部13,所述关起部12和关起部13分别由壳体20中的临时保持部23和完全保持部24锁住。
[0077]在如上文所描述的第一实施例中的附接部件的保持结构的情况下,设置在间隔器10上的用于临时保持的突起部12和用于完全保持的突起部13是各个波形板部分16上的波形状的突起部16a和16b,所述各个波形板部分16分别形成在沿着间隔器10的插入方向延伸的一对外侧壁15上。用于临时保持的突起部12或用于完全保持的突起部13作为板簧,其被突起部16a或16b与壳体20侧处的临时保持部23或完全保持部24接触时突起部16a或16b承受的压力载荷弹性地变形为扁平形状。
[0078]因此,即使在不设置狭缝等的情况下,也可以完成用于临时保持的突起部12与临时保持部23之间的或用于完全保持的突起部13与完全保持部24之间的接合,且不会对间隔器10与壳体20之间相互接合的部分施加过大载荷。
[0079]因此,根据具有第一实施例中描述的保持机构的连接器的构造,间隔器10与壳体20之间相互接合的部分能够通过间隔器10和壳体20中的一个的弹性变形而安全地移动至接合状态,即使不设置可能需要昂贵的滑动模的狭缝等,也不会引起损坏。
[0080]此外,可以规避对适于模制壳体等并且具有复杂结构的滑动模的需要,从而能够简化成型模的结构,并且因此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0081]此外,在如上文所描述的第一实施例中的附接部件的保持结构的情况下,设置在间隔器10上的用于临时保持的突起部12或用于完全保持的突起部13被形成为在外侧壁15的整个宽度W上延伸,该外侧壁15被形成为沿着间隔器10的插入方向延伸,如图2中所图示。因此,设置在壳体20上的临时保持部23或完全保持部24的宽度尺寸成为间隔器10与壳体20之间的接合宽度,使得仅通过改变设置在壳体20上的临时保持部23或完全保持部24的宽度尺寸,就可以容易地调节间隔体10与壳体20之间的接合强度。因此,可以便于对间隔器10与壳体20之间的接合强度进行调节。
[0082]而且,在具有如上文所描述的第一实施例中的保持结构的连接器的情况下,设置在间隔器10上的用于临时保持的突起部12和用于完全保持的突起部13是以波形连续地形成在波形板部分16上的一对凹凸部。因此,波形板部分16沿着其插入方向的长度尺寸能够被减小到对应于波的一个周期的长度尺寸,如第一实施例中所图示。通过这样,与使得波形板部分16在插入方向上的长度对应于波的多个周期的情况相比,在间隔器容纳空间21中的外侧壁15的形状能够被简化,并且因此,能够改进间隔器10的成形性能。
[0083]而且,在如上文所描述的第一实施例中的附接部件的保持结构的情况下,通过调节肋17的厚度等,能够容易地调节在波形板部分16上的两个突起部16a和16b中的各个突起部的弹性强度,并且因此,能够容易地获得具有期望的弹性强度的突起部16a和16b,所述两个突起部16a和16b中的各个突起部用作设置在间隔器10上的用于临时保持的突起部12或用于完全保持的突起部13。
[0084]图5是图示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的连接器中的附接部件的保持结构的间隔器的主要部分的示意图。
[0085]第二实施例的间隔器IOA的基本结构能够与第一实施例的间隔器10的基本结构相同,并且与第一实施例中相同的元件或构件由相同的标记指示,并且省略它们的描述。
[0086]第二实施例的间隔器IOA与第一实施例的间隔器10的不同点在于,与壳体20的临时保持部23相接合的波形板部分16上的突起部16a的端面161、和与完全保持部24相接合的波形板部分16上的突起部16b的端面162制成为与插入方向垂直的平面。另外,临时保持部23和完全保持部24分别具有与插入方向垂直的端面,从而与突起部16a、16b的端面161、162相接合。利用该构造,各个突起部16a和16b的接合力能够增加。
[0087]同时,本公开的连接器中的附接部件的保持结构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而是如果需要,可以做出改变、修改等。
[0088]例如,附接部件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间隔器,能够使用将被插入到壳体中以便附接到壳体并且对端子金属配件定位的支座。
[0089]本申请是基于2012年8月23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0.2011-181774,该专利申请的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0090]工业实用性
[0091]通过上述构造,能够获得如下连接器:在该连接器中,在附接部件与壳体之间相互接合的部分能够通过它们中的一个的弹性变形安全地移动至接合状态。
【权利要求】
1.一种连接器,包括: 壳体,该壳体具有部件容纳空间;以及 附接部件,该附接部件被插入所述壳体的所述部件容纳空间中,并且具有沿所述附接部件插入到所述部件容纳空间中的方向延伸的侧壁, 其中,所述壳体包括临时保持部和完全保持部; 其中,所述附接部件具有第一突起部,当所述附接部件被插入到所述部件容纳空间中达第一插入长度时,该第一突起部被保持到所述临时保持部,从而将所述附接部件定位在一临时保持位置上, 其中,所述附接部件具有第二突起部,当将所述附接部件插入到所述部件容纳空间中达长于所述第一插入长度的第二插入长度时,该第二突起部被保持到所述完全保持部,从而将所述附接部件定位在一完全保持位置上, 其中,所述附接部件的所述侧壁包括具有弹性的波形板部分,并且所述波形板部分具有形成为沿着所述附接部件的插入方向行进的波形的第一突起部和第二突起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当将压力载荷施加到所述第一突起部和所述第二突起部中的至少一个时,所述第一突起部和所述第二突起部中的所述至少一个因所述压力载荷而弹性变形为扁平形状,并且所述波形板部分沿所述附接部件的所述插入方向伸展。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突起部和所述第二突起部沿与所述附接部件的所述插入方向垂直的方向在所述侧壁的整个宽度上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突起部和所述第二突起部是连续地形成在所述波形板部分上的一对凹凸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用于增加所述第一突起部和所述第二突起部的弹性强度的肋在所述波形板部分的一个面上沿所述附接部件的所述插入方向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突起部形成在所述波形板部分的第一面上,并且所述第二突起部形成在所述波形板部分的与所述第一面相反的第二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当将所述附接部件插入到所述部件容纳空间达所述第二插入长度时,所述波形板部分被布置在所述临时保持部与所述完全保持部之间。
【文档编号】H01R13/436GK103765692SQ201280041198
【公开日】2014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3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23日
【发明者】西山典孝 申请人: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