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断路器的接线端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62317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断路器的接线端子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断路器的接线端子,包括静端子和动端子,所述静端子包括底座、触片壳体、金属触片和金属弹片,所述金属触片和金属弹片安装在触片壳体内并连通;所述动端子包括基座、插接柱和金属片,所述基座和插接柱一体成型,所述金属片固定于插接柱的两侧;所述底座一体成型,底座上设有一排空位筋,触片壳体安装在两条空位筋之间,相邻的触片壳体之间通过设置在触片壳体两侧的搭接柱与搭接洞的配合相连接;所述触片壳体上还设有插接槽,动端子与静端子通过插接柱与插接槽的配合相电连接。本发明的构造简单,部件间连接可靠,机械运动顺畅,使用寿命较长,较大的降低了频繁更换断路器的接线端子而造成的成本较高和操作不便的问题。
【专利说明】一种断路器的接线端子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断路器的构成部件,具体涉及一种断路器的接线端子。
【背景技术】
[0002]断路器用来连接一定范围内的内部电路和外部电路,其作用相当于总开关。断路器的接线端子按照连接方式可以分为板前接线、板后接线和插入式接线端子,采用插入式接线端子的断路器,省略了原有一般断路器的接线端子内所必须的隔离器,提高了使用的经济性的同时给操作与维护增加了安全可靠性。
[0003]现有的插入式接线端子,包括动端子和静端子,为了保证接入线路的数量,动端子上一般设有多个插接柱,且多个插接柱中间贯穿一根螺杆,两端通过螺母收紧,静端子的插接槽也由螺杆串连在一起,插入式接线端子在驱动机构的作用下,使得静端子与动端子反复插接,长期使用会使得多个插接柱的位置发生偏移,会造成动端子与静端子的接触不良,影响接线端子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0004]因此,如何保持断路器接线端子连接的稳定,且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不易发生变形成为了一个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0005]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连接稳定并且插接部位不易发生变形的断路器的接线端子。
[0006]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断路器的接线端子,包括静端子和动端子,所述静端子包括底座、触片壳体、金属触片和金属弹片,所述金属触片和金属弹片安装在触片壳体内并连通;所述动端子包括基座、插接柱和金属片,所述基座和插接柱一体成型,所述金属片固定于插接柱的两侧;所述底座一体成型,底座上设有一排空位筋,触片壳体安装在两条空位筋之间,相邻的触片壳体之间通过设置在触片壳体两侧的搭接柱与搭接洞的配合相连接;所述触片壳体上还设有插接槽,动端子与静端子通过插接柱与插接槽的配合相电连接。
[0007]作为优选:所述底座后壁的空位筋的上方还设有卡块,底座前壁的上边缘向内翻折成卡条;所述触片壳体前壁的下端设有第一卡口,触片壳体后壁上设有卡勾;所述触片壳体固定在底座的两个空位筋之间,前壁通过卡条与第—口的配合卡牢,后壁通过卡块与卡勾的配合卡牢。
[0008]作为优选:所述触片壳体包括壳体本体和搭接层,所述搭接层位于壳体本体的侧壁上,搭接层的边缘与壳体本体的侧壁的边缘形成第一台阶;所述搭接层下端设有搭接块;所述壳体本体的另一侧壁为开口式结构,壳体本体内边缘设有与第一台阶相匹配的第二台阶,壳体本体的下端还设有与搭接块相匹配的凹槽;相邻的触片壳体通过第一台阶与第二台阶,搭接柱与搭接洞,搭接块和凹槽之间的配合连接在一起。
[0009]作为优选:所述壳体本体上端设有两个凸条,下端设有第三台阶,前壁呈台阶状,前壁上设有接线孔;壳体本体内设有使金属弹片位于接线孔正下方的第二卡口,所述壳体本体内还设有隔板,隔板与壳体本体的内壁形成触片导向槽,且隔板与凸条的边缘形成触片口。
[0010]作为优选:所述触片壳体两个凸条之间形成插接槽,所述金属触片位于插接槽两侧壁的触片口内;所述金属弹片固定于接线孔的正下方的第二卡口内。
[0011]作为优选:所述底座后壁上卡块的下方还设有小孔。
[0012]作为优选:所述插接柱的一端设有小孔,另一端与基座相连通,插接柱与基座连通处还设有插孔;所述金属片一端插入基座的插孔中,另一端扣合在插接柱上的小孔内。
[0013]本发明由于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放弃螺杆结构,改用一体成型的动端子,而且静端子也采用一体成型的底座配合触片壳体的结构,解决了接线端子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动静端子易变形的缺陷,并改善了接触性能,延长了使用寿命。本发明的静端子采用底座与触片壳体的结构,当静端子出现问题时,可以更换单个触片壳体,方便维护,节省开支。
[0014]本发明的构造简单,部件间连接可靠,机械运动顺畅,使用寿命较长,较大的降低了频繁更换断路器的接线端子而造成的成本较高和操作不便的问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发明的动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图4为本发明静端子安装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发明的静端子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6、图7为本发明静端子的触片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详细的说明。
[0021]如图1-7所示的一种断路器的接线端子,包括静端子7和动端子6,所述静端子7包括底座1、触片壳体2、金属触片41和金属弹片42,所述金属触片41和金属弹片42安装在触片壳体2内并连通;所述动端子6包括基座61、插接柱63和金属片64,所述基座61和插接柱63 —体成型,所述金属片64固定于插接柱63的两侧;所述底座I 一体成型,底座I上设有一排空位筋13,触片壳体2安装在两条空位筋13之间,相邻的触片壳体2之间通过设置在触片壳体2两侧的搭接柱211与搭接洞26的配合相连接;所述触片壳体2上还设有插接槽5,动端子6与静端子7通过插接柱63与插接槽5的配合相电连接。
[0022]所述底座I后壁的空位筋13的上方还设有卡块11,卡块11的下方还设有小孔12 ;底座I前壁的上边缘向内翻折成卡条15 ;所述触片壳体2前壁的下端设有第一卡口 31,触片壳体2后壁上设有卡勾25 ;所述触片壳体2固定在底座I的两个空位筋13之间,前壁通过卡条15与第—十口 31的配合卡牢,后壁通过卡块11与卡勾25的配合卡牢。触片壳体2与底座I通过卡接的方式连接,既能固定牢固,有方便触片壳体2的拆卸更换,降低维护成本。
[0023]所述触片壳体2包括壳体本体20和搭接层21,所述搭接层21位于壳体本体20的侧壁上,搭接层21的边 缘与壳体本体20的侧壁的边缘形成第一台阶23 ;所述搭接层21下端设有搭接块212 ;所述壳体本体20的另一侧壁为开口式结构,壳体本体20内边缘设有与第一台阶23相匹配的第二台阶32,壳体本体20的下端还设有与搭接块212相匹配的凹槽33 ;相邻的触片壳体通过第一台阶23与第二台阶32,搭接柱211与搭接洞26,搭接块212和凹槽33之间的配合连接在一起。这样的结构进一步加强了触片壳体2间的连接强度,提高了连接质量。
[0024]所述壳体本体20上端设有两个凸条24,下端设有第三台阶22,前壁呈台阶状,前壁上设有接线孔27 ;壳体本体20内设有使金属弹片42位于接线孔27正下方的第二卡口28,所述壳体本体20内还设有隔板34,隔板34与壳体本体20的内壁形成触片导向槽30,且隔板34与凸条24的边缘形成触片口 29。这样的结构使得触片壳体2内部线路分布更加
合理有序。
[0025]所述触片壳体2两个凸条24之间形成插接槽5,所述金属触片41位于插接槽5两侧壁的触片口 29内;所述金属弹片42固定于接线孔27的正下方的第二卡口 28内。这样的结构使得接线更加方便。
[0026]所述插接柱63的一端设有小孔631,另一端与基座61相连通,插接柱63与基座61连通处还设有插孔611 ;所述金属片64 —端插入基座61的插孔611中,另一端扣合在插接柱63上的小孔631内。
[0027]所述静端子7上还设有固定块14和定位孔16,静端子7通过固定块14与墙体或其他设备固定;动端子6上还设有与定位孔16相配合的定位柱62。这样的结构使得静端子和动端子插接更加顺畅,有效避免因动端子和静端子位置不对应照成插接变形。
[0028]使用时,分别将线路事先与动端子6和静端子7连接好,然后通过驱动机构便能实现静端子6与动端子7的插接和分离。
【权利要求】
1.一种断路器的接线端子,包括静端子(7)和动端子(6),所述静端子(7)包括底座(I)、触片壳体(2)、金属触片(41)和金属弹片(42),所述金属触片(41)和金属弹片(42)安装在触片壳体(2)内并连通;所述动端子(6)包括基座(61)、插接柱(63)和金属片(64),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61)和插接柱(63) —体成型,所述金属片(64)固定于插接柱(63)的两侧;所述底座(I) 一体成型,底座(I)上设有一排空位筋(13),触片壳体(2)安装在两条空位筋(13)之间,相邻的触片壳体(2)之间通过设置在触片壳体(2)两侧的搭接柱(211)与搭接洞(26 )的配合相连接;所述触片壳体(2 )上还设有插接槽(5 ),动端子(6 )与静端子(7 )通过插接柱(63 )与插接槽(5 )的配合相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断路器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I)后壁的空位筋(13)的上方还设有卡块(11),底座(I)前壁的上边缘向内翻折成卡条(15);所述触片壳体(2)前壁的下端设有第一卡口(31),触片壳体(2)后壁上设有卡勾(25);所述触片壳体(2)固定在底座(I)的两个空位筋(13)之间,前壁通过卡条(15)与第一卡口(31)的配合卡牢,后壁通过卡块(11)与卡勾(25)的配合卡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断路器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触片壳体(2)包括壳体本体(20)和搭接层(21),所述搭接层(21)位于壳体本体(20)的侧壁上,搭接层(21)的边缘与壳体本体(20)的侧壁的边缘形成第一台阶(23);所述搭接层(21)下端设有搭接块(212);所述壳体本体(20)的另一侧壁为开口式结构,壳体本体(20)内边缘设有与第一台阶(23)相匹配的第二台阶(32),壳体本体(20)的下端还设有与搭接块(212)相匹配的凹槽(33);相邻的触片壳体通过第一台阶(23)与第二台阶(32),搭接柱(211)与搭接洞(26),搭接块(212)和凹槽(33)之间的配合连接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断路器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本体(20)上端设有两个凸条(24),下端设有第三台阶(22),前壁呈台阶状,前壁上设有接线孔(27);壳体本体(20)内设有使金 属弹片(42)位于接线孔(27)正下方的第二卡口( 28),所述壳体本体(20)内还设有隔板(34),隔板(34)与壳体本体(20)的内壁形成触片导向槽(30),且隔板(34)与凸条(24)的边缘形成触片口(29)。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断路器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触片壳体(2)两个凸条(24)之间形成插接槽(5),所述金属触片(41)位于插接槽(5)两侧壁的触片口(29)内;所述金属弹片(42)固定于接线孔(27)的正下方的第二卡口(28)内。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断路器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I)后壁上卡块(11)的下方还设有小孔(1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断路器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柱(63)的一端设有小孔(631),另一端与基座(61)相连通,插接柱(63)与基座(61)连通处还设有插孔(611);所述金属片(64) —端插入基座(61)的插孔(611)中,另一端扣合在插接柱(63)上的小孔(631)内。
【文档编号】H01H71/08GK103441040SQ201310351090
【公开日】2013年12月11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13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13日
【发明者】马建明 申请人:慈溪市铄博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