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印刷电路板与连接器的组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95040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柔性印刷电路板与连接器的组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柔性印刷电路板连接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柔性印刷电路板与连接器的组合结构。
背景技术
在近些年的电子装置中,柔性印刷电路(Flexible Printed Circuit,简称FPC)被用于连接安装在便携式信息装置中的印刷电路板和电子元件,所述便携式信息装置主要为各类民用移动通信设备及各类个人终端设备,如手机、PDA (个人数字助理)、GPS (全球定位系统)、MP3/MP4、数码相机、手持式游戏机、各类CD机等。在现有技术中,为了增加柔性印刷电路与其对应的连接器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一般着重对连接器做设计,包括减小所述柔性印刷电路端子与所述连接器端子之间的距离,或使所述连接器的掀盖扣得更牢固。图1为现有技术中 的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柔性印刷电路110插入所述连接器120的上嵌合部121和下嵌合部122,所述上嵌合部121和所述下嵌合部122挤压所述柔性印刷电路110,实现所述柔性印刷电路110与所述连接器120的连接。但该组合结构存在以下缺点:在可靠性要求较高的情况下,如车载、航空、极低温等环境下,所述柔性印刷电路110与所述连接器120易脱落;并且,该组合结构的所述柔性印刷电路110直接插入所述连接器120,操作人员容易误操作,即未将所述连接器120的掀盖掀起,直接将所述柔性印刷电路110从所述上嵌合部121和所述下嵌合部122之间拔出,导致所述柔性印刷电路110的金手指损坏,从而引起电连接不良。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柔性印刷电路板与连接器的组合结构,可以有效地增强柔性印刷电路与连接器的连接可靠性,同时能有效避免因误操作而造成柔性印刷电路的损坏,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柔性印刷电路板与连接器的组合结构,可以有效地增强柔性印刷电路与连接器的连接可靠性,同时能有效避免因误操作而造成柔性印刷电路的损坏。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柔性印刷电路板与连接器的组合结构,包括:柔性印刷电路板,具有一第一端子、一个以上的扣孔;连接器,具有一壳体和一翻转设置的掀盖,所述壳体内形成一凹部,所述壳体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端子相配合的第二端子,所述第二端子位于所述凹部内,用于可开关地翻转覆盖所述凹部的所述掀盖设置有与所述扣孔相配合的一个以上的扣臂,所述扣臂设置于所述掀盖面向所述凹部的一侧;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插入所述凹部内,所述第一端子面向所述掀盖,所述掀盖覆盖所述凹部,所述扣孔和所述扣臂配合扣装固定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同时,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端子沿横向方向的宽度小于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沿所述横向方向的宽度,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在所述第一端子在所述横向方向的两侧上均具有一所述扣孔。进一步的,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在所述横向方向的两侧均具有一突耳,两个所述扣孔分别位于两个所述突耳内。进一步的,两个所述突耳在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的纵向方向上的位置相同。进一步的,两个所述突耳与所述第一端子在所述纵向方向交错排列。进一步的,所述掀盖在所述横向方向的两侧具有一对突起的两翼,所述壳体内侧具有一对锁定所述两翼的凹槽。进一步的,所述扣孔为圆形、方形或三角形,所述扣臂为圆柱形、三棱柱形或四棱柱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柔性印刷电路板与连接器的组合结构具有以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柔性印刷电路板与连接器的组合结构,该柔性印刷电路板与连接器的组合结构包括柔性印刷电路板与连接器,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具有一第一端子、一个以上的扣孔,所述连接器具有一壳体和一翻转设置的掀盖,所述壳体内形成一凹部,所述壳体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端子相配合的第二端子,所述第二端子位于所述凹部内,用于可开关地翻转覆盖所述凹部的所述掀盖设置有与所述扣孔相配合的一个以上的扣臂,所述扣臂设置于所述掀盖面向所述凹部的一侧,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柔性印刷电路板与连接器的组合结构的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插入所述凹部内,所述第一端子面向所述掀盖,所述掀盖覆盖所述凹部,所述扣孔和所述 扣臂配合扣装固定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所以,只有将所述掀盖掀开才能使所述扣孔与所述扣臂之间解扣,从而可以有效地增强所述柔性印刷电路与所述连接器的连接可靠性;同时,由于所述扣孔和所述扣臂相互扣合,操作人员无法直接将所述柔性印刷电路从所述凹部内拔出,能有效避免因误操作而造成柔性印刷电路的损坏。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柔性印刷电路板与连接器的组合结构,该连接器的所述掀盖在所述横向方向的两侧具有一对突起的两翼,所述壳体内侧具有一对锁定所述两翼的凹槽,当盖上所述掀盖时,所述凹槽锁定所述两翼,避免所述掀盖被无意掀开。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柔性印刷电路板的示意图;图3a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连接器的主视图,图3b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连接器的右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柔性印刷电路板与连接器的组合结构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柔性印刷电路板的示意图;图6a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连接器的主视图,图6b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连接器的右视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柔性印刷电路板与连接器的组合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示意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柔性印刷电路板与连接器的组合结构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表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修改在此描述的本实用新型,而仍然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有利效果。因此,下列描述应当被理解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广泛知道,而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下列段落中参照附图以举例方式更具体地描述本实用新型。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柔性印刷电路板与连接器的组合结构,该柔性印刷电路板与连接器的组合结构包括柔性印刷电路板与连接器,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具有一第一端子、一个以上的扣孔,所述连接器具有一壳体和一翻转设置的掀盖,所述壳体内形成一凹部,所述壳体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端子相配合的第二端子,所述第二端子位于所述凹部内,用于可开关地翻转覆盖所述凹部的所述掀盖设置有与所述扣孔相配合的一个以上的扣臂,所述扣臂设置于所述掀盖面向所述凹部的一侧,当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与所述连接器组合时,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插入所述凹部内,所述第一端子面向所述掀盖,所述掀盖覆盖所述凹部,所述扣孔和所述扣臂配合扣装固定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从而可以有效地增强所述柔性印刷电路与所述连接器的连接可靠性,同时能有效避免因误操作而造成柔性印刷电路的损坏。以下列举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与连接器的组合结构的几个实施例,以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应当明确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不限制于以下实施例,其他通过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常规技术手段的改进亦在本实用新型的思想范围之内。第一实施例本实施例的所述第一端子沿横向方向的宽度小于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沿所述横向方向的宽度,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在所述第一端子在所述横向方向的两侧上均具有一所述扣孔。以下结合图2-图4具体说明本实施例的柔性印刷电路板与连接器的组合结构,其中,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柔性印刷电路板的示意图,图3a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连接器的主视图,图3b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连接器的右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柔性印刷电路板与连接器的组合结构的示意图。
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与连接器的组合结构200包括柔性印刷电路板210以及连接器220,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210具有一第一端子211、一个以上的扣孔212,如图2所示。所述连接器220具有一壳体221和一翻转设置的掀盖222,所述壳体内形成一凹部224,所述壳体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端子211相配合的第二端子225,所述第二端子225位于所述凹部224内,所述掀盖222用于可开关地翻转覆盖所述凹部224,即所述掀盖222可以掀开可盖上,当盖上所述掀盖222时,所述掀盖222覆盖所述凹部224,所述掀盖222设置有与所述扣孔212相配合的一个以上的扣臂223,所述扣臂223设置于所述掀盖222面向所述凹部224的一侧,所述扣臂223的位置保证当插入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210并盖上所述掀盖222时,所述扣臂223刚好可以扣在所述扣孔212内,如图3a-图3b所示。当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210与所述连接器220组合时,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210插入所述凹部224内,所述第一端子211面向所述掀盖222,盖上所述掀盖222,所述掀盖222覆盖所述凹部224,所述扣孔212和所述扣臂223配合扣装固定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210,同时,所述第一端子211和所述第二端子225电连接,从而实现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210与所述连接器220的可靠连接,同时能有效避免因误操作而造成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210的损坏,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子211的排列方向为横向方向X,所述第一端子211沿横向方向X的宽度小于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210沿所述横向方向X的宽度,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210在所述第一端子211在所述横向方向X的两侧上均具有一所述扣孔212,即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210具有两个所述扣孔212。其中,所述扣孔212为圆形、方形、三角形或不规则图形等,所述扣臂223为圆柱形、三棱柱形、四棱柱形、或不规则柱形等,所述扣孔212与所述扣臂223的横截面图案的形状不一定相同,如所述扣孔212为圆形、所述扣臂223为三棱柱形,或所述扣孔212为方形、所述扣臂223为圆柱形,只要保证所述扣臂223可以套在所述扣孔212内,即可使所述扣孔212和所述扣臂223配合扣装固定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 210。 较佳的,所述掀盖222在所述横向方向X的两侧具有一对突起的两翼226,所述壳体221内侧具有一对锁定所述两翼226的凹槽227,当盖上所述掀盖222时,所述凹槽227锁定所述两翼226,避免所述掀盖222被无意掀开,进一步地增强所述柔性印刷电路与所述连接器的连接可靠性。第二实施例第二实施例在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区别在于,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在所述横向方向的两侧均具有一突耳,两个所述扣孔分别位于两个所述突耳内,亦可以达到有效地增强所述柔性印刷电路与所述连接器的连接可靠性,同时能有效避免因误操作而造成柔性印刷电路的损坏的有益效果。如图5-图7所示,其中,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柔性印刷电路板的示意图,图6a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连接器的主视图,图6b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连接器的右视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柔性印刷电路板与连接器的组合结构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210在所述横向方向X的两侧均具有一突耳213,两个所述扣孔212分别位于两个所述突耳213内,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两个所述突耳213在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210的纵向方向Y上的位置相同,如图6a-图6b所示,可以有效地固定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210与所述连接器220,但两个所述突耳213并不限于在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210的纵向方向Y上的位置相同,也可以两个所述突耳213在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210的纵向方向Y上的位置相互交错,亦可以达到固定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210的目的。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突耳213与所述第一端子211在所述纵向方向Y交错排列,可以有效地保护所述第一端子211,但两个所述突耳213并不限于与所述第一端子211在所述纵向方向Y交错排列,也可以两个所述突耳213与所述第一端子211在所述纵向方向Y并排排列,亦可以达到固定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210与所述连接器220的目的。由于两个所述突耳213与所述第一端子211在所述纵向方向Y交错排列,所以,所述扣臂223在所述连接器220上的位置稍作调整,以保证当插入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210并盖上所述掀盖222时,所述扣臂223刚好可以扣在所述扣孔212内。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柔性印刷电路板与连接器的组合结构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如所述扣孔212不限于为两个,还可以为I个、3个、4个或更多,亦可以达到固定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210与所述连接器220的目的,同理,所述突耳213不限于为两个,亦在本实用新型的思想范围之内;另外所述扣孔212不限于为以上各图所示的结构,还可以位于所述第一端子211的内侧等地方,只要保证当插入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210并盖上所述掀盖222时,所述扣臂223刚好可以扣在所述扣孔212内,亦在本实用新型的思想范围之内。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柔性印刷电路板与连接器的组合结构,该柔性印刷电路板与连接器的组合结构包括柔性印刷电路板与连接器,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具有一第一端子、一个以上的扣孔,所述连接器具有一壳体和一翻转设置的掀盖,所述壳体内形成一凹部,所述壳体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端子相配合的第二端子,所述第二端子位于所述凹部内,用于可开关地翻转覆盖所述凹部的所述掀盖设置有与所述扣孔相配合的一个以上的扣臂,所述扣臂设置于所述掀盖面向所述凹部的一侧,当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与所述连接器组合时,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插入所述凹部内,所述第一端子面向所述掀盖,所述掀盖覆盖所述凹部,所述扣孔和所述扣臂配合扣装固定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从而可以有效地增强所述柔性印刷电路与所述连接器的连接可靠性,同时能有效避免因误操作而造成柔性印刷电路的损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柔性印刷电路板与连接器的组合结构具有以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柔性印刷电路板与连接器的组合结构,该柔性印刷电路板与连接器的组合结构包括柔性印刷电路板与连接器,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具有一第一端子、一个以上的扣孔,所述连接器具有一壳体和一翻转设置的掀盖,所述壳体内形成一凹部,所述壳体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端子相配合的第二端子,所述第二端子位于所述凹部内,用于可开关地翻转覆盖所述凹部的所述掀盖设置有与所述扣孔相配合的一个以上的扣臂,所述扣臂设置于所述掀盖面向所述凹部的一侧,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柔性印刷电路板与连接器的组合结构的所述柔 性印刷电 路板插入所述凹部内,所述第一端子面向所述掀盖,所述掀盖覆盖所述凹部,所述扣孔和所述扣臂配合扣装固定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所以,只有将所述掀盖掀开才能使所述扣孔与所述扣臂之间解扣,从而可以有效地增强所述柔性印刷电路与所述连接器的连接可靠性;同时,由于所述扣孔和所述扣臂相互扣合,操作人员无法直接将所述柔性印刷电路从所述凹部内拔出,能有效避免因误操作而造成柔性印刷电路的损坏。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柔性印刷电路板与连接器的组合结构,该连接器的所述掀盖在所述横向方向的两侧具有一对突起的两翼,所述壳体内侧具有一对锁定所述两翼的凹槽,当盖上所述掀盖时,所述凹槽锁定所述两翼,避免所述掀盖被无意掀开。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权利要求1.一种柔性印刷电路板与连接器的组合结构,包括: 柔性印刷电路板,具有一第一端子、一个以上的扣孔; 连接器,具有一壳体和一翻转设置的掀盖,所述壳体内形成一凹部,所述壳体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端子相配合的第二端子,所述第二端子位于所述凹部内,用于可开关地翻转覆盖所述凹部的所述掀盖设置有与所述扣孔相配合的一个以上的扣臂,所述扣臂设置于所述掀盖面向所述凹部的一侧; 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插入所述凹部内,所述第一端子面向所述掀盖,所述掀盖覆盖所述凹部,所述扣孔和所述扣臂配合扣装固定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与所述连接器,同时,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与连接器的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沿横向方向的宽度小于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沿所述横向方向的宽度,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在所述第一端子在所述横向方向的两侧上均具有一所述扣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与连接器的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在所述横向方向的两侧均具有一突耳,两个所述扣孔分别位于两个所述突耳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与连接器的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突耳在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的纵向方向上的位置相同。
5.如权利要求4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与连接器的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突耳与所述第一端子在所述纵向方向交错排列。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与连接器的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掀盖在所述横向方向的两侧具有一对突起的两翼,所述壳体内侧具有一对锁定所述两翼的凹槽。
7.如权利要求1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与连接器的组合结构, 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孔为圆形、方形或三角形,所述扣臂为圆柱形、三棱柱形或四棱柱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柔性印刷电路板与连接器的组合结构,包括柔性印刷电路板,具有一第一端子、一个以上的扣孔;连接器,具有一壳体和一翻转设置的掀盖,所述壳体内形成一凹部,所述壳体设置有第二端子,所述第二端子位于所述凹部内,所述掀盖设置有与所述扣孔相配合的一个以上的扣臂,所述扣臂设置于所述掀盖面向所述凹部的一侧;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插入所述凹部内,所述第一端子面向所述掀盖,所述扣孔和所述扣臂配合扣装固定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与所述连接器。本实用新型中的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与连接器的组合结构可以有效地增强所述柔性印刷电路与所述连接器的连接可靠性,同时能有效避免因误操作而造成柔性印刷电路的损坏。
文档编号H01R12/77GK203103661SQ20132006688
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5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5日
发明者向勇, 谭绿水, 钟本顺 申请人: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