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散热线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24002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一种易散热线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易散热线束,包括并列布置的多根导线,并列布置的导线外部覆盖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外部覆盖有散热层,所述并列布置的导线、绝缘层以及散热层构成一个线束组件,多个所述的线束组件重叠组成一个易散热线束,重叠的线束组件之间设有通风间隙。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散热层和线束组件之间间隙的设置,使线束之间的散热效果良好,这就让大量聚集在一起的线束既不会因为散热效果不好不能使用,又在较小的空间内布置了较多的线束。线束组件之间卡接和散热层的可打开式设计使整个装置线束在组装和拆卸时都较方便。
【专利说明】一种易散热线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线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易散热线束。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电器、汽车、通信等领域各种设备和装置小型化、微型化的趋势非常明显,但小型化、微型化的设备和装置其相互之间的连接线束依旧存在,随着各种设备功能的日趋强大,其配件越来越多,相互之间的接线越来越繁复,尤其在汽车领域,经常需要在较小的空间内布置较多线束。线束的辐射发热本来极其微弱,但现在随着过多的线束捆绑在一起,已经开始出现了线束的辐射热量不能发散,导致大量捆绑在一起线束温度较高,并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尤其影响到大电流导体的使用。这一点在柔性扁平线缆上表现的尤为明显,例如在申请号为201080059228.8名称为布线线束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中,其就提到,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就是(【背景技术】和实用新型内容部分),柔性扁平线缆不能层叠使用,实际应用中,层叠使用会导致热量不能释放,线缆温度升高并最终烧毁。该专利采用的方法就是扁平布置,这样布置的好处是散热面积极大,散热效果好。但很显然,这样布置需要较大的面积来平铺线束,而实际应用中,电子、汽车等领域的布线空间通常都非常小,并没有大面积的布线空间。因此,一种能够有效散热,而且又能在较小的空间内布置大量线缆的线束就十分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易散热线束,以克服目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一种易散热线束,包括并列布置的多根导线,并列布置的导线外部覆盖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外部覆盖有散热层,所述并列布置的导线、绝缘层以及散热层构成一个线束组件,多个所述的线束组件重叠组成一个易散热线束,重叠的线束组件之间设有通风间隙;所述导线与绝缘层之间设有填充层,重叠的所述线束组件之间通过弹性件卡接。
[0006]进一步的,所述并列布置的导线为柔性扁平电缆。
[0007]优选的,所述散热层的材质为柔性材质。
[0008]进一步的,所述散热层上一侧设有卡扣和转轴,散热层可通过卡扣和转轴打开。
[000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散热层和线束组件之间间隙的设置,使线束之间的散热效果良好,这就让大量聚集在一起的线束既不会因为散热效果不好不能使用,又在较小的空间内布置了较多的线束。线束组件之间卡接和散热层的可打开式设计使整个装置线束在组装和拆卸时都较方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0011]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易散热线束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3]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易散热线束组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
[0015]1、导线;2、绝缘层;3、散热层;4、通风间隙;5、填充层;6、弹性件;7、卡扣;8、转轴;9、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易散热线束,包括并列布置的多根导线1,并列布置的导线I外部覆盖有绝缘层2,所述绝缘层2外部覆盖有散热层3,所述并列布置的导线1、绝缘层2以及散热层3构成一个线束组件,多个所述的线束组件重叠组成一个易散热线束,重叠的线束组件之间设有通风间隙4。所述导线与绝缘层之间设有填充层
5。所述并列布置的导线I为柔性扁平电缆。所述散热层3的材质为柔性材质。重叠的所述线束组件之间通过弹性件6卡接。所述散热层3上一侧设有卡扣7和转轴8。
[0017]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易散热线束组,包括支架9,所述支架9上固定有若干个上述的易散热线束,所述易散热线束相互之间设有间隙。所述支架9的截面为十字形,所述十字形支架9的各个面上卡接有易散热线束。
[001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易散热线束,其散热层3选择散热性能优异的材质,例如铝合金等,但铝合金等由于不是柔性材料,实际应用中弯折处较多,因此最优选的应该同时具备散热性好和柔性两种特性。例外,散热层3之间的通风间隙4可根据实际应用的领域设置,在一些温度较高的方面,例如散热部件附近,通风间隙4应设置成较大尺寸,而其余部位尺寸可较小。除此之外,散热层3应设置成可以打开的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以铝合金材质为例,提供的是卡扣7结合转轴8的形式,实际应用中可不拘泥于此形式,具有方便的打开和闭合即可。因为导体I和绝缘层2可直接使用柔性扁平电缆,因此散热层3设计成可打开式使用起来将极其方便,应用中只需将柔性扁平电缆套入和拿出即可,极其方便。
[001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易散热线束,多个线束组件层叠时应选择可拆卸的连接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选择的是弹性件6,稍微用力即可打开和连接,非常方便,实际应用其他方便拆卸的方式亦可。
[002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易散热线束组,理论上,一个易散热线束已经可以胜任绝大多数场合的连接需求,但在极个别场合,需要的线束可能极多,这样便使用一个支架9将多个易散热线束固定,相互之间留出散热间隙。这种布置方式既保证了散热,又保证了较小空间内的大量线束的合理安排和使用。
[0021]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易散热线束,包括并列布置的多根导线(1),其特征在于:所述并列布置的导线(I)外部覆盖有绝缘层(2),所述绝缘层(2)外部覆盖有散热层(3),所述并列布置的导线(I)、绝缘层(2)以及散热层(3)构成一个线束组件,多个所述的线束组件重叠组成所述易散热线束,重叠的所述线束组件之间设有通风间隙(4);所述导线与绝缘层之间设有填充层(5),重叠的所述线束组件之间通过弹性件(6)卡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散热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并列布置的导线(I)为柔性扁平电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易散热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层(3)的材质为柔性材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易散热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层(3)—侧设有卡扣(7)和转轴(8)。
【文档编号】H01B7/08GK203433871SQ201320567453
【公开日】2014年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12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12日
【发明者】杨晨 申请人:上海查尔斯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