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透明导电玻璃膜面检测的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029196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透明导电玻璃膜面检测的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透明导电玻璃膜面检测的装置,包括直流电源(1)以及分别串联在直流电源(1)正极与负极的第一探针(3)与第二探针(4);所述直流电源(1)、第一探针(3)与第二探针(4)之间还串联有发光二极管(2);所述第一探针(3)与第二探针(4)外端还分别串联有第一导电橡胶(5)与第二导电橡胶(6);利用串联的直流电源(1)、发光二级管(2)、探针、导电橡胶与透明导电玻璃(7)镀膜面构成电气回路,从而使发光二极管(2)发光,继而方便地区分透明导电玻璃(7)的镀膜面与玻璃面,工作效率高且不会对透明导电玻璃(7)的镀膜面造成损伤。
【专利说明】—种用于透明导电玻璃膜面检测的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工艺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透明导电玻璃膜面检测的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公知的透明导电玻璃为太阳能电池组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常将透明导电玻璃作为太阳能电池的基板来使用;透明导电玻璃的一面镀有导电膜层,另一面为玻璃面,在工业化大规模的连续化生产中,透明导电玻璃需经过若干工序,如玻璃清洗、激光刻线、化学气相沉积、背电极镀制等,在这些工序中需要经常区分透明导电玻璃的镀膜面与玻璃面,而目前的做法是人工用手指擦拭透明导电玻璃两面的边缘,根据是否有脱落的膜粉来区分镀膜面与玻璃面,这种方法不仅效率低而且还会对透明导电玻璃的镀膜面造成损伤。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透明导电玻璃膜面检测的装置,该装置能够方面地区分透明导电玻璃的镀膜面与玻璃面,提高了工作效率且不会对透明导电玻璃的镀膜面造成损伤。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用于透明导电玻璃膜面检测的装置,包括直流电源以及分别串联在直流电源正极与负极的第一探针与第二探针;所述直流电源、第一探针与第二探针之间还串联有发光二极管。
[000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探针与第二探针外端还分别串联有第一导电橡胶与第二导电橡胶。
[0007]探针为电气领域常用的测试装置;导电橡胶是广泛应用于电子电信领域的产品,具有良好的导电特性;发光二极管是一种能发光的半导体电子元件,具有可靠性高、寿命长的优点。
[000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串联的直流电源、发光二级管、探针、导电橡胶与透明导电玻璃镀膜面构成电气回路,从而使发光二极管发光,继而方便地区分透明导电玻璃的镀膜面与玻璃面,工作效率高且不会对透明导电玻璃的镀膜面造成损伤。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1]1.直流电源;2.发光二极管;3.第一探针;4.第二探针;5.第一导电橡胶;6.第二导电橡胶;7.透明导电玻璃。
【具体实施方式】[0012]如图1所示,直流电源I的正极与负极分别串联第一探针3与第二探针4 ;第一探针3与第二探针4外端还分别串联有第一导电橡胶5与第二导电橡胶6 ;串联的直流电源
1、第一探针3、第二探针4、第一导电橡胶5与第二导电橡胶6之间还串联有发光二极管2。
[0013]使用时,分别将第一导电橡胶5与第二导电橡胶6放在透明导电玻璃7的表面,如果此面是镀膜面,那么直流电源1、发光二极管2、第一探针3、第二探针4、第一导电橡胶5、第二导电橡胶6与透明导电玻璃7的镀膜面即构成电气回路,使发光二极管2发光;如果此面是玻璃面,那么即不构成电气回路,发光二极管2也不会发光;从而通过发光二极管2是否发光即可方面地区分透明导电玻璃7的镀膜面与玻璃面,能够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且不会对透明导电玻璃7的镀膜面造成损伤。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透明导电玻璃膜面检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直流电源(I)以及分别串联在直流电源(I)正极与负极的第一探针(3)与第二探针(4);所述直流电源(I)、第一探针(3)与第二探针(4)之间还串联有发光二极管(2);所述第一探针(3)与第二探针(4)外端还分别串联有第一导电橡胶(5)与第二导电橡胶(6)。
【文档编号】H01L31/18GK203774354SQ201320704379
【公开日】2014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8日
【发明者】王芸, 马立云, 崔介东 申请人: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 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