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流条组件和电源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041232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汇流条组件和电源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汇流条组件和电源装置,其能够防止收容各汇流条和各端子的收容部的变形,可靠地抑制端子的旋转。该汇流条组件(1)具有:将多个电池串联连接的多个汇流条(3);形成有使电池的电极插入的插入孔(4a),并使各汇流条所连接的电极中的一个电极插入至插入孔的端子(4、4’);和沿着汇流条的排列方向(X)设置,收容该各汇流条和各端子的多个汇流条收容部(50),端子具备:形成有插入孔的板状的端子主体(41);和从端子主体向该端子主体的面延伸方向突出设置的突出部(42),突出部设置有与收容部的周壁(52A)抵接的抵接部(42A、42A’),抵接部由突出部的一部分弯曲而形成。
【专利说明】汇流条组件和电源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汇流条组件和电源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将多个电池串联连接的汇流条组件和具有该汇流条组件的电源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例如在使用电动马达行驶的电动汽车、并用发动机和电动马达行驶的混合动力车等中,搭载有上述电源装置作为上述电动马达的驱动源。该电源装置具有如专利文献I中记载的汇流条组件。
[0003]如图7所示,汇流条组件安装在一端具有正电极、另一端具有负电极的电池交替反向叠合而形成的电池集合体(未图示),以将叠合的电池彼此串联连接,该汇流条组件具备:将多个电池串联连接的多个汇流条103 ;与各汇流条103电连接并检测各电池的电压的多个电压检测用端子104 ;和具有收容上述各汇流条103和各电压检测用端子104的多个收容部105的壳体150。各收容部105具有:表面载置汇流条103的载置部151 ;和从搭载部的周缘竖立的周壁152。载置部151形成有一对电极插入孔(未图不),用于穿设相互相邻的电极的正极和负极。在周壁152形成有缝隙152a (示于图8),用于使设置在电压检测用端子104的进入部142进入载置部151 —侧的下端部。
[0004]各汇流条103形成有一对电极插入孔103a,这一对电极插入孔103a设置在与形成于载置部151的一对电极插入孔连通的位置。
[0005]各电压检测用端子104具备:中央形成有一个使各汇流条103所连接的毗邻两电极中的一个电极插入的电极插入孔104a的板状的端子主体141 ;设置成从端子主体141向该端子主体141的面延伸方向突出,并进入收容部105的缝隙152a中的进入部142 ;和设于端子主体141的外侧方向并与端子主体141连续,且连接有电线106的电线连接部143。端子主体141的一侧外缘设置有进入部142,与该一侧外缘对置的另一侧外缘则设置有电线连接部143。
[0006]在上述现有的汇流条组件102中,各电压检测用端子104预先在电线连接部143连接电线106,使汇流条103叠置在设置于壳体150的各收容部105的载置部151,使电压检测用端子104接近该汇流条103,并使电压检测用端子104的进入部142进入设置于收容部105的缝隙152a,且使各电压检测用端子104与汇流条103重叠,再收容至各收容部105。将这样组装而成的汇流条组件102接近电池集合体的上表面,使电池的电极插入载置部151、汇流条103以及电压检测用端子104的相互重叠的电极插入孔103a、104a,将螺母(未图示)与这些电极螺合来进行紧固,由此将汇流条组件102安装于电池集合体并进行电连接。
[0007]在这样的现有电源装置中,当将螺母紧固于电极时,会对电压检测用端子104施加使其以电极为中心进行旋转的力,在该情况下,通过使电压检测用端子104的进入部142与设置于收容部105并使进入部142进入的缝隙152a的内表面抵接来抑制电压检测用端子104的旋转。[0008]在先技术文献
[0009]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8499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10]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0011]然而,在上述现有电源装置中,如图8所示,由于电压检测用端子104的进入部142(其截面)与设于壳体150的收容部105的进入部142所进入的缝隙152a的内表面之间的接触面积(缝隙152a的内表面的受压面积)较小,因此进入部142施加于电压检测用端子104的力无法被分散,以致进入部142会咬蚀缝隙152a的内表面而使收容部105变形,进而导致电压检测用端子104旋转。这就有可能使电压检测用端子104的电线连接部143受力,以致损伤电线连接部143。此外,由于是在电线106与电压检测用端子104连接的状态下,使电压检测用端子104以电压检测用端子104的进入部142这一侧位于下方侧、电线连接部143那一侧位于上方侧的方式倾斜,以使进入部142进入设于周壁152的下端部的缝隙152a,并将电压检测用端子104收容于收容部105,因此拉紧了与电压检测用端子104连接的电线106,从而有可能导致电线106产生松弛部分,存在安装操作性出现困难的问题。
[0012]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收容各汇流条以及各端子的收容部的变形,可靠地抑制端子旋转的汇流条组件和电源装置。
[0013]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4]本发明第一方面涉及一种汇流条组件,其特征在于,具有:通过将各电极在直线上并列排列的多个电池中的相邻电池的电极彼此连接,将该多个电池串联连接的多个汇流条;形成有使上述电池的电极插入的插入孔,并且通过将上述各汇流条所连接的上述电极中的任一个电极插入上述插入孔来连接的端子;和沿着上述汇流条的排列方向设置,收容上述各汇流条和各端子的多个收容部,上述端子具备:形成有上述插入孔的板状的端子主体;和从上述端子主体向该端子主体的面延伸方向突出设置的突出部,上述突出部设置有与上述收容部的周壁抵接的抵接部,上述抵接部由上述突出部的一部分弯曲而形成。
[0015]本发明第二方面的汇流条组件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方面的汇流条组件中,上述抵接部通过折弯上述突出部的端部而形成。
[0016]本发明第三方面的汇流条组件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方面的汇流条组件中,上述抵接部以上述突出部的前端接近上述端子主体的方式弯曲而形成。
[0017]本发明第四方面的汇流条组件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方面?第三方面中任一方面的汇流条组件中,上述收容部设置有:载置上述突出部的载置部;和从该载置部竖立并包围上述突出部的分隔壁,上述分隔壁是上述周壁的一部分。
[0018]本发明第五方面涉及一种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由正极和负极交替反向叠合的多个电池构成的电池集合体;和第一方面?第四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汇流条组件。
[0019]发明的效果
[0020]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和第五方面,由于具有:通过将各电极在直线上并列排列的多个电池中的相邻电池的电极彼此连接,将该多个电池串联连接的多个汇流条;形成有使电池的电极插入的插入孔,并且通过使各汇流条所连接的电极中的任一个电极插入上述插入孔来连接的端子;和沿着汇流条的排列方向设置,收容上述各汇流条和各端子放热多个收容部, 端子具备:形成有插入孔的板状的端子主体;和从端子主体向该端子主体的面延伸方向突出设置的突出部,突出部设置有与收容部的周壁抵接的抵接部,抵接部由突出部的一部分弯曲而形成,因此增加了抵接部在弯曲方向的尺寸,与所增加的弯曲方向的尺寸对应的施加于端子的力被分散,因此能够防止收容部的变形,并可靠地抑制端子的旋转。
[0021]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由于抵接部通过折弯突出部的端部而形成,因此能够通过对突出部实施弯曲加工等简单方法形成抵接部,并且能够防止收容部变形并抑制端子的旋转。
[0022]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由于抵接部以突出部的前端接近端子主体的方式弯曲形成,因此能够通过对突出部实施锻造加工等简单方法形成抵接部,并且能够防止收容部变形并抑制端子的旋转。
[0023]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由于收容部设置有载置突出部的载置部和从该载置部竖立并包围突出部的分隔壁,分隔壁是周壁的一部分,因此,在将端子收容至收容部时,即使不像现有技术那样使电压检测用端子倾斜,也能够对端子进行定位使其与汇流条对置,并且能够在该状态下使端子接近汇流条并与该汇流条重叠以收容端子,因而不会拉紧与端子连接的电线,从而能够提高安装操作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电源装置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0025]图2是图1所示的电源装置的主要部分放大表示的俯视图。
[0026]图3是图2所示的电源装置的立体图。
[0027]图4是构成图1所示的电源装置的端子的立体示意图。
[0028]图5 (A)是将图3所示端子向电源装置的收容部安装时的状态的立体示意图,图5 (B)是图3所示端子安装于电源装置的收容部之后的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0029]图6是图4所示端子的变形例的立体示意图。
[0030]图7是现有电源装置的俯视图。
[0031]图8是用于说明图7所示的现有电源装置的问题的俯视图。
[0032]符号说明
[0033]I 汇流条组件
[0034]10 电源装置
[0035]2电池集合体
[0036]3 汇流条
[0037]4、4’ 端子
[0038]4a 电极插入孔(插入孔)
[0039]20 电池
[0040]22 正电极(电极)
[0041]23 负电极(电极)
[0042]41 端子主体
[0043]42 突出部
[0044]42A>42AJ 抵接部[0045]50 汇流条收容部(收容部)
[0046]51B第二载置部(载置部)
[0047]52 周壁
[0048]52A、52B、52C 分隔壁
【具体实施方式】
[0049]下面,参照图1?图5说明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汇流条组件和电源装置。
[0050]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汇流条组件安装在电池集合体2的上表面以构成电源装置
10。该电源装置10搭载在使用电动马达行驶的电动汽车、并用发动机和电动马达行驶的混合动力车等中,向上述电动马达供电。
[0051]如图1所示,电池集合体2具有多个电池20和将该多个电池20相互叠合固定的固定部件(未图示)。该多个电池20排列成使得正极22和负极23沿着该电池20的叠合方向在直线上交替并列。此外,图1中的箭头X表示多个电池20的叠合方向、汇流条3的排列方向和汇流条组件I的长度方向,箭头Z表示汇流条组件I的宽度方向,箭头Y表示各电池20的高度方向也即汇流条组件I的高度方向及上下方向。
[0052]各电池20具有:箱型框体内填充有电解液的电池主体21 ;和从该电池主体21的上表面的长度方向Z的两端部分别突出的正极22 (相当于本发明的“电极”)和负极23 (相当于本发明的“电极”)。上述正极22和负极23分别由导电性金属形成为圆柱状,且外周面分别形成有与螺母2A螺合的螺纹槽。
[0053]如图1所示,汇流条组件I用于将上述多个电池20串联连接,其具有:通过将毗邻电池20的正极22和负极23之间连接而将多个电池20串联连接的多个汇流条3 ;与各汇流条3电连接并用以检测各电池20的电压的多个端子4 ;与各端子4连接的多根电线(未图示);和用于收容上述多个汇流条3、多个端子4和多根电线等的壳体5。壳体5呈与电池集合体2的上表面大致相等的大致长方形,叠置于电池集合体2的上表面。该壳体5设置有:收容各汇流条3和各端子4的多个汇流条收容部50 ;和将与收容在各汇流条收容部50中的端子4连接的电线导出的电线导出部54。
[0054]多个汇流条3分别通过对金属板施加冲压加工等而得到,如图1、图2所示,为板状的金属板形成有一对用于插入Btt邻电极的正极22和负极23的电极插入孔3a的结构。通过使螺母2A与插入一对电极插入孔3a中的正极22和负极23螺合,将该汇流条3固定于该正极22和负极23并与之电连接。
[0055]多个端子4分别通过对金属板施加冲压加工等而得到,如图3、图4所示,具备:矩形板状的端子主体41 ;从该端子主体41的周缘的一部分向该端子主体41的面延伸方向突出的突出部42 ;形成在该突出部42的外缘并与汇流条收容部50的分隔壁52A抵接的抵接部42A;和与端子主体41连续并与电线连接的电线连接部43。该端子主体41的中央形成有电极插入孔4a。在端子主体41的与设置有突出部42的边(箭头Z方向的边)对置的边,设置有电线连接部43。如图3所示,突出部42在端子4收容于汇流条收容部50的状态下,向fti头Z方向关出。
[0056]如图4所示,在汇流条3和端子4收容于汇流条收容部50的状态下,突出部42也从汇流条3向端子主体41的箭头Z方向突出。即,突出部42设置在不与汇流条3重叠的位置。抵接部42A通过对突出部42施加弯曲加工而形成,并且突出部42的端部为相对于端子主体41的表面大致弯曲90度的与端子主体41的表面垂直的表面。该抵接部42A设置于连接端子主体41的电极插入孔4a与突出部42的线段的螺母2A的螺合方向R —侧的外缘。
[0057]电线连接部43具备:从端子主体41向面延伸方向突出、且长度方向沿箭头Z方向延伸的长方形板状的底板;和从该底板44的宽度方向(箭头X方向)的两端竖立,将电线的芯线敛缝的一对敛缝片45。
[0058]该端子4在其电极插入孔4a内插入有电池20的正极22和负极23中的任一极并与各汇流条3叠置,从而与各汇流条3进行电连接,并且用其敛缝片45将电线的芯线敛缝而与电线电连接。
[0059]如图2所示,多个汇流条收容部50均呈箱型,且均具有:将各汇流条3定位在表面上的长方形板状的底壁51 ;和从该底壁51的周缘竖立并且包围汇流条3的周壁52。底壁51具备:载置汇流条3的第一载置部51A ;和与该第一载置部51A连续的用于载置端子4的突出部42的第二载置部51B (载置部)。
[0060]如图2所示,周壁52设置有包围突出部42的3个方向的分隔壁52A、52B、52C。分隔壁52A和分隔壁52B设置在沿着箭头X相互对置的位置,分隔壁52C设置成与分隔壁52A和分隔壁52B两者连续。第一载置部51A形成有用于插入电池20的正极22和负极23的一对电极插入孔(未图示)。而且,周壁52设置有用于将载置于汇流条收容部50的底壁51的汇流条3以及端子4嵌合固定于汇流条收容部50的锁定部53。
[0061]如图2所示,多个电线导出部54呈导管状,并具有:与各汇流条收容部50的第一载置部51A连续的用于载置端子4的电线连接部43的长方形板状的第三载置部55 ;和从第三载置部55的沿着箭头Z方向的周缘竖立的相互对置的一对侧壁56。一对侧壁56设为与汇流条收容部50的周壁52连续。
[0062]接着,对上述结构的电源装置10的组装步骤进行说明。首先,分别制造汇流条3、端子4、壳体5等。然后,预先将端子4的电线连接部43与布设在壳体5的电线连接。使各汇流条3叠置于各汇流条收容部50的底壁51,使各端子4与各汇流条3的上表面重叠。此时,将该端子4与各汇流条3对置,以使各端子4的突出部42位于各汇流条收容部50的分隔壁52A、52B、52C的内侧,并在该状态下使端子4接近汇流条3,将各汇流条3和端子4由锁定部53锁定,从而将各汇流条3和各端子4收容于各汇流条收容部50。各汇流条3和各端子4在电接触的状态下固定。由此完成汇流条组件的组装。
[0063]将按照上述步骤组装而成的汇流条组件I叠置于电池集合体2的上表面,通过螺母2A与被插入壳体5的电极插入孔、汇流条3的电极插入孔3a和端子4的电极插入孔4a的正极22和负极23的螺合进行紧固。此时,尽管因螺母2A的螺合使得端子4受到使其沿螺合方向R旋转的力,但是由于突出部42设置有与汇流条收容部50的分隔壁52A抵接的抵接部42A,而抵接部42A是由突出部42的一部分弯曲而形成,因此抵接部42A的弯曲方向(箭头Y方向)的尺寸增加,与所增加的弯曲方向的尺寸对应的施加于端子4的力被分散,因此能够防止汇流条收容部50的变形,并可靠地抑制端子4的旋转。这样,通过将螺母2A与电池20的正极22和负极23螺合完成了电源装置10的组装。
[0064]在这样的汇流条组件I中,由于汇流条收容部50设置有载置突出部42的第二载置部51B和从该第二载置部51B竖立的包围突出部42的分隔壁52A、52B、52C,因此,在将端子4收容于汇流条收容部50时,能够将该端子4定位成与汇流条3对置,并能够在该状态下使端子4接近汇流条3进而与之重叠,从而收容端子4,因此能够消除对与端子4连接的电线的拉紧,提高安装操作性。
[0065]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抵接部42A是通过对突出部42施加弯曲加工而形成,并且突出部42的端部具有相对于端子主体41的表面大致弯曲90度而形成的与端子主体41的表面垂直的表面,但也可在图6所示的端子4’处设置通过对该端子4’实施锻造加工而使得突出部42的突出方向(箭头Z方向)的前端接近端子主体41从而弯曲成山形的抵接部42A’。由此,通过形成抵接部42A’,并且抵接部42A’是通过突出部42的一部分弯曲而形成,因此突出部42的弯曲方向(箭头Y方向)的尺寸增加,与所增加的弯曲方向的尺寸对应的施加于端子4’的力被分散,因此能够防止汇流条收容部50的变形,并且可靠地抑制端子4’的旋转。此外,尽管本实施方式中的抵接部42A’的端面的形状被锻造(弯曲)成山形,但其端面的形状也可以被锻造成弧形,或者其端面的形状也可以被锻造成波浪形(凹凸交替)。还需要说明的是,在图6中,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部分被标以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说明。
[0066]此外,上述实施方式只不过说明了本发明的代表性实施方式,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该实施方式。即,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要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更来实施。
【权利要求】
1.一种汇流条组件,其特征在于,具有: 多个汇流条,多个所述汇流条将各电极在直线上并列排列的多个电池中的相邻电池的电极彼此连接,将多个所述电池串联连接; 端子,所述端子形成有使所述电池的电极插入的插入孔,并且通过将所述各汇流条所连接的所述电极中的任一个电极插入所述插入孔而与所述多个汇流条进行连接;和 多个收容部,多个所述收容部沿着所述汇流条的排列方向设置,并收容各所述汇流条和各所述端子, 所述端子具备:形成有所述插入孔的板状的端子主体;和从所述端子主体向所述端子主体的面延伸方向突出设置的突出部, 所述突出部设置有与所述收容部的周壁抵接的抵接部, 所述抵接部通过使所述突出部的一部分弯曲而形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汇流条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抵接部通过折弯所述突出部的端部而形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汇流条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抵接部以所述突出部的前端接近所述端子主体的方式弯曲而形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汇流条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容部设置有:载置所述突出部的载置部;和从所述载置部竖立并包围所述突出部的分隔壁, 所述分隔壁是所述周壁的一部分。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汇流条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容部设置有:载置所述突出部的载置部;和从所述载置部竖立并包围所述突出部的分隔壁, 所述分隔壁是所述周壁的一部分。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汇流条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容部设置有:载置所述突出部的载置部;和从所述载置部竖立并包围所述突出部的分隔壁, 所述分隔壁是所述周壁的一部分。
7.一种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由正极和负极交替反向叠合的多个电池构成的电池集合体;和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汇流条组件。
【文档编号】H01M2/20GK103972456SQ201410041508
【公开日】2014年8月6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2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29日
【发明者】池田智洋, 市川喜章, 加藤润之, 江塚克和 申请人: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