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之端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41473阅读:99来源:国知局
电连接器之端子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电连接器之端子,包括:一基部;一包线部,自基部后端向后延伸;二连接部,分别自基部两侧边向下延伸;以及二弹性臂,分别自两连接部前端朝前延伸,且分别具有一延伸段、一转折部以及一反折接触段,该延伸段自对应连接部前端朝前延伸,该转折部形成在延伸段上,该反折接触段自转折部延伸,平行延伸段且贴合在延伸段内侧面上,且两反折接触段相间隔而形成一位于两者之间的插接空间。弹性臂厚度较大且具有高结构强度而能提供良好的接触、夹持、导电效果。
【专利说明】电连接器之端子
【技术领域】
[0001]本创作关于一种电连接器之端子,其可安装在一电连接器上以作为讯号传导用,其具有高强度之接触弹性臂以提供优异的电性接触与夹持性能,避免因电连接器多次插拔而导致端子弹性疲劳且松弛之状况,此外,电连接器之端子容易制造而可降低生产成本。
【背景技术】
[0002]电连接器乃电子装置中常见之零组件,用于连接两个不同的电子装置,以供两电子装置之间进行讯号传输作业或是供应电力。
[0003]请参照中国台湾证书号第M415441号新型专利,其揭露一种改良的连接器端子,该连接器端子主要安装在一讯号缆线一端的连接器中,该讯号缆线上的连接器可对接到安装在电子装置主机板上的另一连接器上,该连接器端子具有一基部、一尾部、二导接部、二接触段以及二夹持部。尾部自基部后端延伸。两导接部自基部前端延伸。两接触段分别自导接部内缩而朝前延伸。且相互间隔。夹持部自基部朝前延伸,且从导接部一侧延伸到另一侧。藉此,该连接器端子可提供导接与弹性夹持效果。
[0004]然而,上述连接器端子的接触段长而单薄,所提供的接触、定位效果差,当连接器端子经过多次插拔后,接触段将会弹性疲乏且松弛而无法维持原先位置,导致接触段的接触力减少,产生接触不良的问题。此外,连接器端子的夹持部虽然能提供夹持效果,然而其镂空且呈U形之结构使得夹持力道不佳,且该结构过于复杂而使得制造程序复杂,导致良率低而成本高。

【发明内容】

[0005]本创作人有鉴于传统连接器端子具有接触不良、夹持力道弱、结构复杂等缺点,改良其不足与缺失,进而创作出一种电连接器之端子。
[0006]本创作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电连接器之端子,其可安装在一电连接器上以作为讯号传导用,其具有高强度之接触弹性臂以提供优异的电性接触与夹持性能,避免因电连接器多次插拔而导致端子弹性疲劳且松弛之状况,此外,电连接器之端子容易制造而可降低生产成本。
[0007]为达上述目的,令该电连接器之端子包括:
一基部;
一包线部,自基部后端向后延伸;
二连接部,分别自基部两侧边向下延伸;以及
二弹性臂,分别自两连接部前端朝前延伸,且分别具有一延伸段、一转折部以及一反折接触段,该延伸段自对应连接部前端朝前延伸,该转折部形成在延伸段上,该反折接触段自转折部延伸,平行延伸段且贴合在延伸段内侧面上,且两反折接触段相间隔而形成一位于两者之间的插接空间。
[0008]藉由上述技术手段,电连接器之端子由一金属片透过冲压弯折而形成,且弹性臂本透过一狭长片体弯折形成有相贴合的延伸段与反折接触段,使得弹性臂整体厚度为金属片的两倍,相较于传统连接器端子具有两倍以上的结构强度,能够提供高强度的接触与夹持功能,当电连接器之端子与对应的另一端子相互插接时,两弹性臂之间的插接空间能够供对应端子的接触部插入,且弹性臂能够强力夹持对应端子的接触部,达到良好的接触与定位效果。此外,弹性臂透过反折而形成,其本身简洁而不具镂空或是绕成U形等复杂结构,因此结构强度高且易于制造,故良率高而成本低。
[0009]前述各弹性臂的延伸段与反折接触段大致上等长。
[0010]前述各弹性臂靠下缘处分别形成有一导弓I斜面。
[0011]前述转折部呈圆弧形。
[0012]前述基部上朝前延伸有一位于两弹性臂上方的抵接段。
[0013]前述抵接段前端大致与两弹性臂前端齐平。
[0014]前述抵接段上延伸有一嵌入凸块。
[0015]前述包线部上分别向下延伸有复数对夹线翼片。
[0016]前述各弹性臂的转折部是形成在延伸段前端,且反折接触段是自转折部向后延伸。
[0017]前述各弹性臂的转折部是形成在延伸段下缘,且反折接触段是自转折部向上延伸。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创作第I实施例立体外观图。
[0019]图2为本创作第I实施例另一立体外观图。
[0020]图3为本创作第I实施例俯视图。
[0021]图4为本创作第I实施例仰视图。
[0022]图5为本创作第I实施例侧面剖视图。
[0023]图6为本创作第I实施例安装在一绝缘壳体上的立体局部剖视图。
[0024]图7为本创作第2实施例立体外观图。
[0025]图8为本创作第2实施例另一立体外观图。
[0026]图9为本创作第2实施例俯视图。
[0027]图10为本创作第2实施例仰视图。
[0028]图11为本创作第2实施例侧面剖视图。
[0029]图12为本创作第2实施例安装在一绝缘壳体上的立体局部剖视图。
[0030]
【具体实施方式】
[0031]请参照图1与图6,本创作电连接器之端子I之第I实施例可安装在一电连接器的绝缘壳体90上,且包括:一基部11、一包线部16、二连接部12、二弹性臂13、以及一抵接段14。
[0032]请进一步参照图2与图3,该包线部16自基部11后端向后延伸。包线部16上分别向下延伸有复数对夹线翼片161以便能够经由弯折而牢牢夹持包覆缆线内的铜芯线。[0033]前述两连接部12,分别自基部11两侧边向下延伸。
[0034]请进一步参照图4与图5,前述两弹性臂13是透过冲压而形成,分别自两连接部12前端朝前延伸,且分别具有一延伸段131、一转折部133以及一反折接触段132,该延伸段131自对应连接部12前端朝前延伸。
[0035]该转折部133形成在延伸段131上,且可呈圆弧形。
[0036]该反折接触段132自转折部133延伸,平行延伸段131且贴合在延伸段131内侧面上,且两反折接触段132相间隔而形成一位于两者之间的插接空间130。各反折接触段132内侧面上可形成有接触凸点以加强接触效果。
[0037]此外,各弹性臂13的延伸段131与反折接触段132大致上等长。再者,各弹性臂13靠下缘处分别形成有一导引斜面134,以供对应的另一端子能够顺畅自导引斜面134处进入插接空间130。
[0038]在第I实施例之中,各弹性臂13的转折部133是形成在延伸段131前端,且反折接触段132是自转折部133向后延伸。
[0039]该抵接段14自基部11上朝前延伸,且位于两弹性臂13上方。抵接段14前端大致与两弹性臂13前端齐平。此外,抵接段14上延伸有一嵌入凸块15,该嵌入凸块15是以撕破方式形成,且嵌入凸块15可与绝缘壳体90相互嵌合而使得电连接器之端子I可良好固定在绝缘壳体90上。
[0040]请参照图7到图12,本创作电连接器之端子Ia之第2实施例包括:一基部11、一包线部16、一连接部12a、二弹性臂13a、以及一抵接段14。弹性臂13亦具有延伸段131、转折部133a、反折接触段132以及导引斜面134a。然而,与第I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第2实施例各弹性臂13a的转折部133a是形成在延伸段131下缘,且反折接触段132是自转折部133a向上延伸。此外,相较于第I实施例,第2实施立例的连接部12a较长而弹性臂13a较短。
[0041]藉由上述技术手段,本创作电连接器之端子I具有下列优点:
1.本创作电连接器之端子I由一金属片透过冲压弯折而形成,且弹性臂13本透过一狭长片体弯折形成有相贴合的延伸段131与反折接触段132,使得弹性臂13整体厚度为金属片的两倍,因此弹性臂13相较于传统连接器端子的弹性臂13而言具有两倍以上的结构强度,能够提供高强度的接触、夹持与导电功能,且保持较佳的正位度而耐插拔。当电连接器之端子I与对应的另一端子相互插接时,两弹性臂13之间的插接空间130能够供对应端子的接触部插入,且弹性臂13能够强力夹持对应端子的接触部,达到良好的接触与定位效果O
[0042]2.弹性臂13透过反折而形成,其本身简洁而不具镂空或是绕成U形等复杂结构,因此结构强度高且易于制造,故良率高而成本低。
[0043]符号说明
Ula电连接器之端子 11基部12、12a连接部
13、13a弹性臂131延伸段
130插接空间132反折接触段
133、133a转折部 134导引斜面14抵接段15嵌入凸块
16包线部161夹线翼片。
【权利要求】
1.一种电连接器之端子,包括: 一基部; 一包线部,自基部后端向后延伸; 二连接部,分别自基部两侧边向下延伸;以及 二弹性臂,分别自两连接部前端朝前延伸,且分别具有一延伸段、一转折部以及一反折接触段,该延伸段自对应连接部前端朝前延伸,该转折部形成在延伸段上,该反折接触段自转折部延伸,平行延伸段且贴合在延伸段内侧面上,且两反折接触段相间隔而形成一位于两者之间的插接空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连接器之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臂的延伸段与反折接触段大致上等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连接器之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臂靠下缘处分别形成有一导引斜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连接器之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折部呈圆弧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连接器之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部上朝前延伸有一位于两弹性臂上方的抵接段。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连接器之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段前端大致与两弹性臂前端齐平。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连接器之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段上延伸有一嵌入凸块。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连接器之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包线部上分别向下延伸有复数对夹线翼片。
9.如权利要求1至8项中任一项所述电连接器之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臂的转折部是形成在延伸段前端,且反折接触段是自转折部向后延伸。
10.如权利要求1至8项中任一项所述电连接器之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臂的转折部是形成在延伸段下缘,且反折接触段是自转折部向上延伸。
【文档编号】H01R13/24GK103811906SQ201410046436
【公开日】2014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10日 优先权日:2014年2月10日
【发明者】祁小娟, 朱炳全, 万伟, 段术林, 陈庆典 申请人:连展科技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