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线分支连接器及其使用方法

文档序号:7046584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导线分支连接器及其使用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导线分支连接器,包括相互垂直设置的直线管和分支管,直线管上设置有开口槽,开口槽上设置有盖板,开口槽的两侧设置有凹台,盖板卡接在凹台上。分支管顶部为实心区域,实心区域下方是空心区域,分支管的实心区域与直线管相接。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上述导线分支连接器的使用方法。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对非张力导线分支连接采用该导线分支连接器,接触电阻低,输电量大,安全可靠,不需维护。
【专利说明】一种导线分支连接器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输配电线路接线领域,尤其是一种导线分支连接器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0002]长期以来,输配电线路分支导线的连接一直采取绞接、缠绑、并沟线夹等连接方式,存在以下问题:
[0003]1、绞接、缠绑,对操作人员技能要求较高,制作人员操作时,费时费力,若操作不当,会使导线受伤,接触不良,造成连接点电阻增大,连接点发热而熔断导线。
[0004]2、并沟线夹连接,压接螺丝易松动,易生锈,造成连接点电阻增大,连接点发热而熔断导线。
[0005]3、并沟线夹连接,压接螺丝可能会出现尖端放电,给安全生产带来威胁。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导线分支连接器及其使用方法,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采用非张力导线分支连接,接触电阻低,输电量大,安全可靠,不需维护。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一种导线分支连接器,包括相互垂直设置的直线管和分支管,直线管上设置有开口槽,开口槽上设置有盖板,开口槽的两侧设置有凹台,盖板卡接在凹台上。
[0009]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分支管顶部为实心区域,实心区域下方是空心区域,分支管的实心区域与直线管相接,空心区域的长度是实心区域长度的2倍。
[0010]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盖板为弧形,盖板的曲率与所述直线管的曲率相同。
[0011]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盖板的厚度与所述直线管与盖板的厚度之和的比例为1: 3。
[0012]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直线管的材质与插入直线管的线缆材质相同,所述分支管的材质与插入分支管的线缆材质相同。
[0013]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直线管的壁厚大于5mm,所述分支管的壁厚大于2mmο
[0014]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分支管的长度大于等于80mm,所述直线管的长度大于分支管长度的2倍。
[0015]一种使用上述导线分支连接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6]A、抽出插接在直线管上的盖板,将直线管套接在主干导线上,然后将盖板插入直线管中;
[0017]B、使用模具将直线管压接固定在主干导线上;
[0018]C、将分支连接导线插入分支管中;
[0019]D、使用模具将分支管压接固定在分支连接导线上。[0020]其中,所述模具为八边形,模具与直线管和分支管垂直接触。
[002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工具和使用方法,可以提高线缆连接速度和连接的可靠性,减小接触电阻,输电量增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发明中导线分支连接器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0023]图2是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
[0024]图3是直线管和分支管的垂直横向压接截面图。
[0025]图中:1、直线管;2、分支管;3、开口槽;4、盖板;5、凹台;6、实心区域;7、空心区
域;8、模具上模;9、模具下模。
【具体实施方式】
[0026]参看图1-2,本发明中导线分支连接器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包括相互垂直设置的直线管I和分支管2,直线管I上设置有开口槽3,开口槽3上设置有盖板4,开口槽3的两侧设置有凹台5,盖板4卡接在凹台5上。开口槽3为燕尾形,盖板4可抽出或插入直线管I中。
[0027]值得注意的是,所述分支管2顶部为实心区域6,实心区域6下方是空心区域7,分支管2的实心区域6与直线管I相接,空心区域7的长度是实心区域6长度的2倍。
[0028]值得注意的是,所述盖板4为弧形,盖板4的曲率与所述直线管I的曲率相同。所述盖板4为直线管I线切割下来的一块,盖板4可抽出或插入直线管I中。
[0029]值得注意的是,所述盖板4的厚度与所述直线管I与盖板4的厚度之和的比例为I: 3。所述盖板4所述为直线管I线切割下来的一块,切割的截面为燕尾形,否则,盖板4无法与直线管I压接牢固,开口槽不能小于内圆直径,否则,主干导线无法放入直线管I内。
[0030]值得注意的是,所述直线管I的材质与插入直线管I的线缆材质相同,所述分支管2的材质与插入分支管2的线缆材质相同。
[0031]值得注意的是,所述直线管I的壁厚大于5mm,所述分支管2的壁厚大于2mm。
[0032]值得注意的是,所述分支管2的长度大于等于80mm,所述直线管I的长度大于分支管2长度的2倍。随着管径增大而增长。
[0033]上述导线分支连接器的使用方法,步骤包括:
[0034]A、抽出插接在直线管I上的盖板4,将直线管I套接在主干导线上,然后将盖板4插入直线管I中;
[0035]B、使用模具上模8和模具下模9将直线管I压接固定在主干导线上;
[0036]C、将分支连接导线插入分支管2中;
[0037]D、使用模具上模8和模具下模9将分支管2压接固定在分支连接导线上。
[0038]其中,所述模具为八边形,模具上模8和模具下模9与直线管I和分支管2垂直接触,横向压接。
[0039]通过对本【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试验,与传统方式相比,线缆的连接速度提高50%以上,由于接触面提高,用压接的方法,连接处的接触电阻由同长度线缆电阻的1.1倍减小至同长度线缆电阻的1.001倍,接触电阻减小了两位数,大大提高了输电能力,明显降低了连接点的发热问题。
[0040]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导线分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垂直设置的直线管(I)和分支管(2),直线管(I)上设置有开口槽(3),开口槽(3)上设置有盖板(4),开口槽(3)的两侧设置有凹台(5),盖板⑷卡接在凹台(5)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线分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支管(2)顶部为实心区域(6),实心区域(6)下方是空心区域(7),分支管⑵的实心区域(6)与直线管⑴相接,空心区域(7)的长度是实心区域(6)长度的2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线分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4)为弧形,盖板(4)的曲率与所述直线管(I)的曲率相同。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线分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4)的厚度与所述直线管(I)与盖板(4)的厚度之和的比例为1: 3。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线分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管(I)的材质与插入直线管(I)的线缆材质相同,所述分支管(2)的材质与插入分支管(2)的线缆材质相同。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线分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管(I)的壁厚大于5mm,所述分支管⑵的壁厚大于2m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线分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支管(2)的长度大于等于80mm,所述直线管(I)的长度大于分支管(2)长度的2倍。
8.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个所述的导线分支连接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抽出插接在直线管(I)上的盖板(4),将直线管(I)套接在主干导线上,然后将盖板(4)插入直线管⑴中; B、使用模具将直线管(I)压接固定在主干导线上; C、将分支连接导线插入分支管(2)中; D、使用模具将分支管(2)压接固定在分支连接导线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导线分支连接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为八边形,模具与直线管(I)和分支管(2)垂直接触。
【文档编号】H01R11/07GK103996911SQ201410154959
【公开日】2014年8月20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17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17日
【发明者】邓晓廉, 刘军志 申请人:国家电网公司, 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 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培训中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