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座连接器的插座壳体和基座连接器的基座壳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71991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插座连接器的插座壳体和基座连接器的基座壳体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插座连接器的插座壳体和基座连接器的基座壳体,可以简便地检测出插座触头未配置在插座壳体的正常位置的状态。插座连接器(2)具有:在插座连接器(2)与基座连接器(3)组合的组合状态下与基座壳体(60)组合的插座壳体(10)、在组合状态下与基座触头(80)电连接的多个插座触头(50)、以及与多个插座触头(50)分别连接的多个线缆(5)。插座壳体(10)具有配置了与线缆(5)连接的插座触头(50)的插座触头配置部(20),插座触头配置部(20)具有用于目视确认与线缆(5)连接的插座触头(50)是否配置在插座触头配置部(20)的正常位置的目视确认用窗(25a、25b)。
【专利说明】插座连接器的插座壳体和基座连接器的基座壳体
[0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以两个日本专利申请即日本特愿2013 - 073777 (2013年3 月29日申请)和日本特愿2014 - 026122 (2014年2月14日申请)为基础。

【技术领域】
[0002] 本实用新型涉及插座连接器的插座壳体以及与插座连接器组合起来使用的基座 连接器的基座壳体。

【背景技术】
[0003] 插座连接器具有:插座壳体、多个插座触头、以及与多个插座触头分别连接的多个 线缆。在制造插座连接器时,将插座触头与线缆预先连接来形成组件,将插座触头与线缆的 组件配置在插座壳体的插座触头配置部内,从而制造出插座连接器。
[0004] 然而,在制造时,存在下述情况(制造不良情况):插座触头未充分插入到插座触头 配置部内(半插入、不完全插入),从而导致插座触头未配置在正常位置。在该情况下,在插 座连接器与基座连接器的组合状态下,插座触头不与基座触头完全接触。因此,有时无法发 挥连接器的功能。
[0005] 例如,在日本特开2005 - 197184号公报记载的技术中,当插座触头与线缆的组件 被插入到位于插座触头配置部内的程度时,插座触头隐藏在插座壳体中再也看不到了。因 此,难以检测出插座触头未配置在正常位置的状态(半插入)。 实用新型内容
[0006]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可以简便地检测出插座触头未配置在插座壳体的 正常位置的状态的插座壳体。并且,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基座连接器的基座壳体。
[0007]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插座连接器的插座壳体,所述插座连接器与具有基座壳体及 基座触头的基座连接器组合来使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连接器具有:所述插座壳体,在 所述插座连接器与所述基座连接器组合的组合状态下,所述插座壳体与所述基座壳体组 合;在所述组合状态下与所述基座触头电连接的多个插座触头;以及与多个所述插座触头 分别连接的多个线缆,所述插座壳体具有所述插座触头配置部,在所述插座触头配置部中 配置有与所述线缆连接的所述插座触头,所述插座触头配置部具有目视确认用窗,所述目 视确认用窗用于目视确认与所述线缆连接的所述插座触头是否配置在所述插座触头配置 部的正常位置。
[0008] 并且,优选的是,在将从所述插座触头朝向所述线缆的方向称为第5方向的情况 下,在与所述线缆连接的所述插座触头配置于所述插座触头配置部的正常位置的状态下, 所述插座触头的所述第5方向侧的端部被配置在所述目视确认用窗中。
[0009] 并且,优选的是,在所述组合状态下,在将从所述插座连接器朝向所述基座连接器 的方向称为第1方向,将与所述第1方向相反朝向的方向称为第2方向,将从所述线缆朝向 所述插座触头的方向称为第4方向,将从所述插座触头朝向所述线缆的方向称为第5方向, 将与所述第1方向及所述第4方向垂直的方向称为第3方向的情况下,所述目视确认用窗 在所述第1方向上排列多个,在所述第1方向上相邻的所述目视确认用窗在所述第3方向 上错开配置。
[0010] 并且,优选的是,在所述第3方向上相邻的所述目视确认用窗在所述第4方向上错 开配置。
[0011] 并且,优选的是,在所述第3方向上相邻的所述目视确认用窗被配置成,当沿所述 第1方向观察时不重叠。
[0012]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插座连接器的插座壳体,所述插座连接器与具有基座壳体及 基座触头的基座连接器组合来使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连接器具有:所述插座壳体,在 所述插座连接器与所述基座连接器组合的组合状态下,所述插座壳体与所述基座壳体组 合;在所述组合状态下与所述基座触头电连接的多个插座触头;以及与多个所述插座触头 分别连接的多个线缆,在所述组合状态下,在将从所述插座连接器朝向所述基座连接器的 方向称为第1方向,将与所述第1方向相反朝向的方向称为第2方向,将从所述线缆朝向所 述插座触头的方向称为第4方向,将从所述插座触头朝向所述线缆的方向称为第5方向,将 与所述第1方向及所述第4方向垂直的方向称为第3方向的情况下,在所述插座连接器中, 与所述线缆连接的所述插座触头排列在所述第3方向上而形成插座触头组,所述插座触头 组在所述第1方向上排列多列,在所述第1方向上相邻的所述插座触头组在所述第3方向 上错开配置,在所述第3方向上相邻的所述插座触头在所述第4方向上错开配置。
[0013] 并且,优选的是,在所述第1方向上相邻的所述插座触头组中的各所述插座触头 被配置成,当沿所述第1方向观察时不重叠。
[0014]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座连接器的基座壳体,所述基座连接器与所述插座连接器 组合来使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座连接器中,所述基座触头排列在所述第3方向上而形 成基座触头组,所述基座触头组在所述第1方向上排列多列,在所述第1方向上相邻的所述 基座触头组在所述第3方向上错开配置,在所述第3方向上相邻的所述基座触头在所述第 4方向上错开配置。
[0015] 并且,优选的是,所述基座连接器与所述插座连接器组合来使用,在所述第1方向 上相邻的所述基座触头组中的各所述基座触头被配置成当沿所述第1方向观察时不重叠。
[0016] 根据本实用新型,可以提供能够简便地检测出插座触头未配置在插座壳体的正常 位置的状态的插座壳体。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 图1是在使具有本实用新型的第1实施方式的插座壳体10的插座连接器2与具 有基座壳体60的基座连接器3组合的状态下从插座连接器2侧观察的立体图。
[0018] 图2是从基座连接器3侧观察图1所示的状态的立体图。
[0019] 图3是示出插座触头50与基座触头80连接的状态的立体图。
[0020] 图4是从上方观察基座连接器3的立体图。
[0021] 图5是基座连接器3的俯视图。
[0022] 图6是从下方观察基座连接器3的立体图。
[0023] 图7是基座连接器3的侧视图。
[0024] 图8是基座触头80的立体图。
[0025] 图9是从上方观察插座连接器2的立体图。
[0026] 图10是插座连接器2的俯视图。
[0027] 图11是插座连接器2的后视图。
[0028] 图12是从下方观察插座连接器2的立体图。
[0029] 图13是插座连接器2的仰视图。
[0030] 图14是以通过上层的插座触头50a的方式切断了插座连接器2的纵剖视图。
[0031] 图15是以通过下层的插座触头50b的方式切断了插座连接器2的纵剖视图。
[0032] 图16是假想地省略线缆5而示出的插座连接器2的局部立体图。
[0033] 图17是从上方观察插座触头50的立体图。
[0034] 图18是从下方观察插座触头50的立体图。
[0035] 图19是在使具有本实用新型的第2实施方式的插座连接器2A与基座连接器3A 组合的状态下从插座连接器2A侧观察的立体图(图1的对应图)。
[0036] 图20是从基座连接器3A侧观察图19所示的状态的立体图(图2的对应图)。
[0037] 图21是从上方观察基座连接器3A的立体图(图4的对应图)。
[0038] 图22是基座连接器3A的侧视图(图7的对应图)。
[0039] 图23是插座连接器2A的俯视图(图10的对应图)。
[0040] 图24是插座连接器2A的后视图(图11的对应图)。
[0041] 图25是从下方观察插座连接器2A的立体图(图12的对应图)。
[0042] 图26是在使本实用新型的第3实施方式的插座连接器2A与基座连接器3A组合 的状态下从插座连接器2A侧观察的立体图(图19的对应图)。
[0043] 图27是从基座连接器3A侧观察图26所示的状态的立体图(图20的对应图)。
[0044] 图28是从上方观察基座连接器3A的立体图(图21的对应图)。
[0045] 图29是基座连接器3A的侧视图(图22的对应图)。
[0046] 图30是插座连接器2A的俯视图(图23的对应图)。
[0047] 图31是插座连接器2A的后视图(图24的对应图)。
[0048] 图32是从下方观察插座连接器2A的立体图(图25的对应图)。
[0049] 图33是第3实施方式中的加强接片7的立体图。
[0050] 标号说明
[0051] 2、2A :插座连接器;3、3A :基座连接器;5、5a、5b :线缆;10 :插座壳体;20、20a、 20b :插座触头配置部;25、25a、25b :目视确认用窗;50、50a、50b :插座触头;51a、51b :插座 触头组;60 :基座壳体;80、80a、80b :基座触头;81a、81b :基座触头组;D1 :第1方向;D2 :第 2方向;D3 :第3方向;D4 :第4方向;D5 :第5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0052] (第1实施方式)
[0053] 以下,参照附图对具有本实用新型的第1实施方式的插座壳体的插座连接器和具 有基座壳体的基座连接器进行说明。图1是在使具有本实用新型的第1实施方式的插座壳 体10的插座连接器2与具有基座壳体60的基座连接器3组合的状态下从插座连接器2侧 观察的立体图。图2是从基座连接器3侧观察图1所示的状态的立体图。图3是示出插座 触头50与基座触头80连接的状态的立体图。图4是从上方观察基座连接器3的立体图。 图5是基座连接器3的俯视图。图6是从下方观察基座连接器3的立体图。图7是基座连 接器3的侧视图。
[0054] 图8是基座触头80的立体图。图9是从上方观察插座连接器2的立体图。图10 是插座连接器2的俯视图。图11是插座连接器2的后视图。图12是从下方观察插座连接 器2的立体图。图13是插座连接器2的仰视图。图14是以通过上层的插座触头50a的方 式切断了插座连接器2的纵剖视图。图15是以通过下层的插座触头50b的方式切断了插 座连接器2的纵剖视图。图16是假想地省略线缆5而示出的插座连接器2的局部立体图。 图17是从上方观察插座触头50的立体图。图18是从下方观察插座触头50的立体图。
[0055] 如图1?图8所示,第1实施方式的基座连接器3具有基座壳体60和基座触头 80。基座连接器3被固定在未图示的电路基板上。如图1?图3、图9?图18所示,第1实 施方式的插座连接器2具有:与基座壳体60组合(嵌合或连接)的插座壳体10 ;在组合状态 下与基座触头80电连接的多个插座触头50 ;以及与多个插座触头50分别连接的多个线缆 5〇
[0056] 另外,将插座连接器2和基座连接器3组合起来的图1和图2所示的状态称为"组 合状态"。并且,在所述组合状态下,将从插座连接器2朝向基座连接器3的方向称为"第1 方向D1",将与第1方向D1相反朝向的方向称为"第2方向D2",将从线缆5朝向插座触头 50的方向称为"第4方向D4",将与第4方向D4相反朝向的方向称为"第5方向D5",将与 第1方向D1及第4方向D4垂直的方向称为"第3方向D3"。
[0057] 下面,对基座连接器3进行详细说明。基座连接器3是被固定在未图示的电路基 板上的连接器。如图1?图8所示,基座连接器3具有由合成树脂构成的基座壳体60和多 个基座触头80。基座壳体60具有俯视(沿第1方向D1观察的情况下)呈大致矩形的基座 壳体基部61和壁部62、63。壁部62、63从大致矩形的基座壳体基部61的四条边中的三条 边立起设置,俯视呈字状。
[0058] 基座壳体基部61具有基座壳体基部上层部61a和基座壳体基部下层部61b。基座 壳体基部上层部61a和基座壳体基部下层部61b沿第3方向D3平行地延伸。基座壳体基 部上层部61a相对于基座壳体基部下层部61b配置在第4方向D4侧。基座壳体基部上层 部61a的上表面相对于基座壳体基部下层部61b的上表面向上方错开而形成层差。
[0059] 所述""字状的壁部具有:沿第3方向D3延伸的基座壳体背壁部62、和在第3方 向D3上分离且沿第4方向D4延伸的一对基座壳体侧壁部63、63。" 2 "字状的壁部63、63 朝前侧(第5方向D5侧)敞开。由基座壳体基部61和""字状的壁部62、63形成了收纳 空间。收纳空间的第2方向D2侧和第5方向D5侧敞开。在组合状态下,在收纳空间内收 纳有插座壳体10中的第1方向D1侧的大部分。
[0060] 在基座壳体侧壁部63的第3方向D3的外侧设置有锁定卡合部64。锁定卡合部64 由朝向第3方向D3的内侧凹陷的凹部构成。锁定卡合部64在组合状态下与插座连接器2 的锁定部14 (详情后述)卡合。
[0061] 在基座壳体侧壁部63的第3方向D3的内侧设置有肋卡合部65。肋卡合部65在 第2方向D2上呈直线状延伸,并朝第3方向D3的内侧和第2方向D2侧敞开。肋卡合部65 在组合状态下与插座连接器2的防脱肋15 (详情后述)卡合。
[0062] 如图4和图5所示,基座触头80排列在第3方向D3上,形成了基座触头组81a、 81b。将形成基座触头组81a的基座触头80和形成基座触头组81b的基座触头80也分别 称为基座触头80a和基座触头80b。基座触头组81a、81b在第1方向D1上排列多列。在 第1方向D1上相邻的基座触头组81a、81b在第3方向D3上错开配置。在第1方向D1上 相邻的基座触头组81a、81b中的各基座触头80a、80b被配置成,沿第1方向D1观察时不重 叠。在第3方向D3上相邻的基座触头80a、80b在第4方向D4上错开配置。也就是说,多 个基座触头80当沿第4方向D4观察时呈交错状排列,并且,当沿第1方向D1观察时呈交 错状排列。
[0063] 在基座壳体基部上层部61a和基座壳体基部下层部61b各自中,触头间肋66被配 置于在第3方向D3上相邻的基座触头80之间。触头间肋66与基座壳体背壁部62连续, 并且向第5方向D5伸出。防撬肋67与触头间肋66在第3方向D3上并列,且配置在比触 头间肋66靠第3方向D3的外侧的位置。防撬肋67的尺寸与基座触头80大致相同或者比 基座触头80大,由此,抑制了插座连接器2与基座连接器3被撬开(啮入)。
[0064] 如图8所示,基座触头80是通过对导电性的金属板实施冲压成型加工(例如,冲裁 加工、弯曲加工)等而构成为规定的形状的一体物。基座触头80具有:在第2方向D2和第 5方向D5上延伸的插座侧连接部82、和从基座壳体背壁部62向第4方向D4侧突出的基板 侧连接部83。
[0065] 插座侧连接部82的第5方向D5侧的前侧端部82a是将板状部件弯折而形成的, 且进行倒圆角。插座侧连接部82的第2方向D2侧的上侧端部82b被实施压扁加工,且进 行倒圆角。插座侧连接部82在组合状态下与插座连接器2的插座触头50电连接。基板侧 连接部83与未图示的电路基板中的配线等电连接,并通过钎焊等被机械地固定在电路基 板上。
[0066] 下面,对插座连接器2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图3和图9?图18所示,插座连 接器2具有:插座壳体10、插座触头50以及线缆5。插座壳体10由合成树脂构成,在整体 观察时呈大致长方体形状。插座壳体10具有配置了与线缆5连接的插座触头50的插座触 头配置部20。插座触头配置部20在第1方向D1上排列多个(2列)。将上层和下层的插座 触头配置部20分别称为插座触头配置部20a和插座触头配置部20b。
[0067] 将配置在插座触头配置部20a和插座触头配置部20b上的插座触头50也分别称 为插座触头50a和插座触头50b。将与插座触头50a及插座触头50b连接的线缆5也分别 称为线缆5a和线缆5b。
[0068] 在第1方向D1上相邻的插座触头配置部20a、20b在第3方向D3上错开配置。在 第3方向D3上相邻的插座触头配置部20a、20b在第4方向D4上错开配置。
[0069] 插座触头配置部20具有目视确认用窗25a、25b(参照图10、图11)和锁杆(lance) 卡合部12 (参照图14、图15)。目视确认用窗25a、25b分别是用于目视确认与线缆5a、5b 连接的插座触头50a、50b是否配置在插座触头配置部20a、20b的正常位置的窗(开孔)。在 比上层的目视确认用窗25a靠第5方向D5侧的位置设置有比目视确认用窗25a开口大的 上层敞开部24。
[0070] 如图10所示,在与线缆5连接的插座触头50被配置于插座触头配置部20的正常 位置的状态下,插座触头50的第5方向D5侧的端部被配置在目视确认用窗25中。在图10 中最左侧且上层的线缆5a和插座触头50a在插座触头配置部20a中处于半插入状态,未配 置在正常位置。因此,插座触头50的第5方向D5侧的端部从目视确认用窗25a离开(配置 在上层敞开部24)。
[0071] 并且,在图10中最右侧且下层的线缆5b和插座触头50b在插座触头配置部20b中 处于半插入状态,未配置在正常位置。因此,插座触头50的第5方向D5侧的端部从目视确 认用窗25a离开(配置在比插座壳体10的第5方向D5侧的端面靠第5方向D5侧的位置)。
[0072] 与线缆5a、5b连接的插座触头50a、50b排列在第3方向D3上,从而形成了插座触 头组51a、51b。插座触头组51a、51b在第1方向D1上排列多列。在第1方向D1上相邻的 插座触头组51a、51b在第3方向D3上错开配置。
[0073] 在第1方向D1上相邻的插座触头组51a、51b中的各插座触头50a、50b被配置成 沿第1方向D1观察时不重叠。在第3方向D3上相邻的插座触头50a、50b在第4方向D4 上错开配置。也就是说,如图10和图11所示,多个插座触头50当沿第4方向D4观察时呈 交错状排列,并且,当沿第1方向D1观察时呈交错状排列。
[0074] 目视确认用窗25a、25b在第1方向D1上排列多列。在第1方向D1上相邻的目视 确认用窗25a、25b在第3方向D3上错开配置。在第3方向D3上相邻的目视确认用窗25a、 25b在第4方向D4上错开。在第3方向D3上相邻的目视确认用窗25a、25b被配置成当沿 第1方向D1观察时不重叠。也就是说,如图10和图11所示,多个目视确认用窗25当沿第 4方向D4观察时呈交错状排列,并且,当沿第1方向D1观察时呈交错状排列。
[0075] 如图14、图15所示,锁杆卡合部12设置在插座触头配置部20的内部,且向第1方 向D1和第4方向D4突出。锁杆卡合部12与配置在插座触头配置部20中的插座触头50 的锁杆54 (详情后述)卡合,抑制插座触头50朝第5方向D5的脱开。
[0076] 如图12、图13所示,在插座壳体10的第3方向D3的外侧分别设置有锁定部14、 14。锁定部14在组合状态下与基座连接器3的锁定卡合部64卡合。在插座壳体10的第3 方向D3的外侧分别设置有防脱肋15。防脱肋15沿第1方向D1延伸,并向第3方向D3的 外侧突出。防脱肋15在组合状态下与基座连接器3的肋卡合部65卡合。
[0077] 在插座壳体10的插座壳体基部上层部11a和插座壳体基部下层部lib的第1方 向D1侧且第4方向D4侧,设置有肋避让部16和肋避让部17。肋避让部16在组合状态下 设置在与基座连接器3的触头间肋66对应的位置,发挥避免与触头间肋66的碰触的功能。 肋避让部17在组合状态下设置在与基座连接器3的防撬肋67对应的位置,发挥避免与防 撬肋67的碰触的功能。
[0078] 下面,对插座触头50进行详述。如图17和图18所示,插座触头50具有:插座触 头基部52、一对插座触头夹持片53、以及锁杆54。插座触头基部52对线缆5进行紧固。一 对插座触头夹持片53在第3方向D3上对置,如图3所示,一对插座触头夹持片53在组合 状态下夹持基座连接器3的基座触头80的插座侧连接部82,从而进行电连接和机械连接。 锁杆54向第2方向D2伸出。
[0079] 如图18所示,插座触头夹持片53的第4方向D4侧的前侧端部53a以在第4方向 D4上扩展的方式进行倒圆角。插座触头夹持片53的第1方向D1侧的下侧端部53b被实施 压扁加工并进行倒圆角。
[0080] 具有前述结构的插座连接器2和基座连接器3按以下组合,形成图1、图2所示的 插座基座连接器对1。在将基座连接器3配置在下部并将插座连接器2配置在上部的状态 下,使插座连接器2朝第1方向D1移动。使插座触头50与基座触头80连接,并使触头间 肋66插入到肋避让部16内,使防撬肋67插入到肋避让部17内,使锁定部14与锁定卡合 部64卡合,使防脱肋15与肋卡合部65卡合。
[0081] 由此,形成插座基座连接器对1,保持组合状态。例如,通过锁定部14与锁定卡合 部64的卡合,防止了插座连接器2朝第2方向D2脱开。通过防脱肋15与肋卡合部65的 卡合,防止了插座连接器2朝第5方向D5脱开。
[0082] 根据具有以上结构的第1实施方式的插座连接器2,取得以下效果。在第1实施方 式的插座连接器2中,插座触头配置部20具有用于目视确认与线缆5连接的插座触头50 是否配置在插座触头配置部20的正常位置的目视确认用窗25a、25b。因此,可以利用目视 确认用窗25a、25b,通过目视简便地检测出插座触头50是否配置在插座触头配置部20的正 常位置。
[0083] 并且,在第1实施方式的插座连接器2中,在与线缆5连接的插座触头50配置于 插座触头配置部20的正常位置的状态下,插座触头50的第5方向D5侧的端部配置于目视 确认用窗25。因此,可以利用通过目视容易识别的插座触头50的第5方向D5侧的端部,通 过目视容易检测出插座触头50是否配置在插座触头配置部20的正常位置。
[0084] 并且,在第1实施方式的插座连接器2中,目视确认用窗25a、25b在第1方向D1 上排列多个。在第1方向D1上相邻的目视确认用窗25a、25b在第3方向D3上错开配置。 因此,通过目视同时确认上层的目视确认用窗25a和下层的目视确认用窗25b是容易的。
[0085] 并且,在第1实施方式的插座连接器2中,在第3方向D3上相邻的目视确认用窗 25a、25b在第4方向D4上错开配置。因此,可以进一步提高所述效果。
[0086] 并且,在第1实施方式的插座连接器2中,插座触头组51a、51b在第1方向D1上 排列多列。在第1方向D1上相邻的插座触头组51a、51b在第3方向D3上错开配置。在第 3方向D3上相邻的插座触头50a、50b在第4方向D4上错开配置。因此,可以将相邻的插座 触头50的沿面距离确保得多。
[0087] (第2实施方式)
[0088] 以下,参照附图对具有本实用新型的第2实施方式的插座壳体的插座连接器和具 有本实用新型的第2实施方式的基座壳体的基座连接器进行说明。图19是在使具有本实 用新型的第2实施方式的插座连接器2A和基座连接器3A组合起来的状态下从插座连接器 2A侧观察的立体图(图1的对应图)。图20是从基座连接器3A侧观察图19所示的状态的 立体图(图2的对应图)。图21是从上方观察基座连接器3A的立体图(图4的对应图)。图 22是基座连接器3A的侧视图(图7的对应图)。图23是插座连接器2A的俯视图(图10的 对应图)。图24是插座连接器2A的后视图(图11的对应图)。图25是从下方观察插座连 接器2A的立体图(图12的对应图)。
[0089] 第2实施方式与第1实施方式相比主要不同是插座连接器2A相对于基座连接器 3A的嵌合方向。具体地说,在第1实施方式中,插座连接器2相对于基座连接器3朝第1方 向D1移动来嵌合。另一方面,在第2实施方式中,插座连接器2A相对于基座连接器3A朝 第4方向D4移动来嵌合。第2实施方式与第1实施方式相比由于嵌合方向的差异而具有 不同的结构。然而,有关在第2实施方式中未特别说明的方面,适当引用有关第1实施方式 的说明。在第2实施方式中,也取得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0090] 在第2实施方式中,基座连接器3A具有基座壳体顶壁部68。基座壳体顶壁部68 设置成覆盖形成" 3 "字状的壁部的基座壳体背壁部62和一对基座壳体侧壁部63、63的上 端部。也就是说,由基座壳体基部61、" ^ "字状的壁部62、63以及基座壳体顶壁部68形成 收纳空间。收纳空间的第5方向D5侧敞开。在组合状态下,在收纳空间内收纳有插座壳体 10的第4方向D4侧的大部分。插座连接器2A的锁定部14A的结构、基座连接器3A的锁定 卡合部64A的结构成为与插座连接器2A相对于基座连接器3A的嵌合方向对应的结构。
[0091] 如图21所示,基座壳体60的基座壳体侧壁部63具有夹持加强接片7的基端侧的 被保持片部72 (后述)来保持的固定部件保持部69。固定部件保持部69从基座壳体侧壁 部63的下部以向第2方向D2延伸的方式凹陷。
[0092] 加强接片7由金属材料制的矩形的板状部件形成,也被称为加强金属件等。加强 接片7具有固定片部71和被保持片部72,呈大致L字形状。在将基座连接器3A固定于电 路基板的安装面(未图示)上时,固定片部71通过钎焊被结合起来。被保持片部72由基座 壳体60的固定部件保持部69夹持来保持。由此,加强接片7与基座壳体60连结,并使基 座壳体60固定在电路基板的安装面上。
[0093] 锁定部14A具有:在第4方向D4上延伸的钩部31、在第5方向D5上延伸的力点 部32、以及位于钩部31和力点部32之间且与插座壳体10的侧壁连接的支点部33。锁定 部14A构成为钩部31和力点部32能够以支点部33为中心进行转动。当向第3方向的内 侧按压力点部32时,钩部31以支点部33为中心向第3方向D3的外侧打开。钩部31的第 4方向D4的末端部形成了向第3方向D3的内侧突出的卡合突起。
[0094] 基座触头80和插座触头50在嵌合方向不同的第1实施方式和第2实施方式中可 以通用。具体地说,如前所述,在基座触头80中,插座侧连接部82的前侧端部82a和上侧 端部82b均进行倒圆角。并且,在插座触头50中,插座触头夹持片53的前侧端部53a和下 侧端部53b进行倒圆角。因此,该基座触头80和插座触头50在朝第1方向D1嵌合的第1 实施方式和朝第4方向D4嵌合的第4实施方式中都可以应用。
[0095] 另外,在对基座触头80和插座触头50的功能不产生大影响的范围内,可以使第1 实施方式用的基座触头80及插座触头50的结构与第2实施方式用的基座触头80及插座 触头50的结构不同。
[0096](第3实施方式)
[0097] 以下,参照附图对具有本实用新型的第3实施方式的插座壳体的插座连接器和具 有本实用新型的第3实施方式的基座壳体的基座连接器进行说明。图26是在使本实用新 型的第3实施方式的插座连接器2A和基座连接器3A组合的状态下从插座连接器2A侧观 察的立体图(图19的对应图)。图27是从基座连接器3A侧观察图26所示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0的对应图)。图28是从上方观察基座连接器3A的立体图(图21的对应图)。图29是 基座连接器3A的侧视图(图22的对应图)。图30是插座连接器2A的俯视图(图23的对应 图)。图31是插座连接器2A的后视图(图24的对应图)。图32是从下方观察插座连接器 2A的立体图(图25的对应图)。图33是第3实施方式中的加强接片7的立体图。
[0098] 第3实施方式与第2实施方式相比主要不同是基座触头80及插座触头50的个数。 然而,有关在第3实施方式中未特别说明的方面,适当引用有关第2实施方式的说明。在第 3实施方式中,也取得与第2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0099] 在第2实施方式中,基座连接器3A中的基座触头80和插座连接器2A中的插座触 头50分别是16个。另一方面,在第3实施方式中,基座连接器3A中的基座触头80和插座 连接器2A中的插座触头50分别是8个。详细地说,第3实施方式不具有第2实施方式中 的由8个基座触头80a构成的基座触头组81a、由8个插座触头50a构成的插座触头组51a 以及与其连结的线缆5a。
[0100] 在第3实施方式中,如图28所示,基座壳体60的基座壳体基部61具有夹持加强 接片7的基端侧的被保持片部72 (后述)来保持的固定部件保持部69。固定部件保持部69 从基座壳体基部61的下部以向第3方向D3的内侧延伸的方式凹陷。
[0101] 如图28和图33所示,加强接片7具有固定片部71和被保持片部72,并且呈平板 形状。在将基座连接器3A固定于电路基板的安装面(未图示)上时,固定片部71通过钎焊 被结合起来。被保持片部72由基座壳体60的固定部件保持部69夹持来保持。由此,加强 接片7与基座壳体60连结,并使基座壳体60固定在电路基板的安装面上。
[0102] 与第2实施方式的力点部32相比,第3实施方式的力点部32向第3方向D3的外 侧突出,成为容易按压的形状。
[0103]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插座壳体和基座壳体的实施方式作了说明,然而本实用新 型不受所述的实施方式限制,能够适当变更。
[0104] 例如,在所述的第1和第2实施方式中,插座触头组是2列,基座触头组是2列,然 而不受限于此。插座触头组和基座触头组可以如第3实施方式那样是1列,或者也可以是 3列以上。
[0105]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在插座触头50配置于插座触头配置部20的正常位置 的状态下,插座触头50的第5方向D5侧的端部配置在目视确认用窗25中,然而不受限于 此。还可以构成为,与插座触头50相关的其它要素配置在目视确认用窗25中。
【权利要求】
1. 一种插座连接器的插座壳体,所述插座连接器与具有基座壳体及基座触头的基座连 接器组合来使用,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座连接器具有: 所述插座壳体,在所述插座连接器与所述基座连接器组合的组合状态下,所述插座壳 体与所述基座壳体组合; 在所述组合状态下与所述基座触头电连接的多个插座触头;以及 与多个所述插座触头分别连接的多个线缆, 所述插座壳体具有插座触头配置部,在所述插座触头配置部中配置有与所述线缆连接 的所述插座触头, 所述插座触头配置部具有目视确认用窗,所述目视确认用窗用于目视确认与所述线缆 连接的所述插座触头是否配置在所述插座触头配置部的正常位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连接器的插座壳体,其特征在于, 在将从所述插座触头朝向所述线缆的方向称为第5方向的情况下, 在与所述线缆连接的所述插座触头配置于所述插座触头配置部的正常位置的状态下, 所述插座触头的所述第5方向侧的端部被配置在所述目视确认用窗中。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插座连接器的插座壳体,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组合状态下,在将从所述插座连接器朝向所述基座连接器的方向称为第1方 向,将与所述第1方向相反朝向的方向称为第2方向,将从所述线缆朝向所述插座触头的方 向称为第4方向,将从所述插座触头朝向所述线缆的方向称为第5方向,将与所述第1方向 及所述第4方向垂直的方向称为第3方向的情况下, 所述目视确认用窗在所述第1方向上排列多个, 在所述第1方向上相邻的所述目视确认用窗在所述第3方向上错开配置。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座连接器的插座壳体,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3方向上相邻的所述目视确认用窗在所述第4方向上错开配置。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座连接器的插座壳体,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3方向上相邻的所述目视确认用窗被配置成,当沿所述第1方向观察时不重 叠。
6. -种插座连接器的插座壳体,所述插座连接器与具有基座壳体及基座触头的基座连 接器组合来使用,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座连接器具有: 所述插座壳体,在所述插座连接器与所述基座连接器组合的组合状态下,所述插座壳 体与所述基座壳体组合; 在所述组合状态下与所述基座触头电连接的多个插座触头;以及 与多个所述插座触头分别连接的多个线缆, 在所述组合状态下,在将从所述插座连接器朝向所述基座连接器的方向称为第1方 向,将与所述第1方向相反朝向的方向称为第2方向,将从所述线缆朝向所述插座触头的方 向称为第4方向,将从所述插座触头朝向所述线缆的方向称为第5方向,将与所述第1方向 及所述第4方向垂直的方向称为第3方向的情况下, 在所述插座连接器中,与所述线缆连接的所述插座触头排列在所述第3方向上而形成 插座触头组, 所述插座触头组在所述第1方向上排列多列, 在所述第1方向上相邻的所述插座触头组在所述第3方向上错开配置, 在所述第3方向上相邻的所述插座触头在所述第4方向上错开配置。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插座连接器的插座壳体,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1方向上相邻的所述插座触头组中的各所述插座触头被配置成,当沿所述第 1方向观察时不重叠。
8. -种基座连接器的基座壳体,所述基座连接器与权利要求6所述的插座连接器组合 来使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基座连接器中,所述基座触头排列在所述第3方向上而形成基座触头组, 所述基座触头组在所述第1方向上排列多列, 在所述第1方向上相邻的所述基座触头组在所述第3方向上错开配置, 在所述第3方向上相邻的所述基座触头在所述第4方向上错开配置。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座连接器的基座壳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座连接器与权利要求7所述的插座连接器组合来使用, 在所述第1方向上相邻的所述基座触头组中的各所述基座触头被配置成,当沿所述第 1方向观察时不重叠。
【文档编号】H01R13/64GK203850516SQ201420137749
【公开日】2014年9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25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29日
【发明者】宫园克则, 山田直树, 小西雄一, 苗村岭 申请人:日本压着端子制造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