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b插座连接器的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79444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Usb插座连接器的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USB插座连接器的改良结构,该USB插座连接器是由USB插座本体及金属外壳组成,USB插座本体包括:一USB插座下接头,其顶端具有一扣孔,后侧设一接头插槽,该接头插槽两侧壁上具有一卡槽;一USB插座上接头,其底部与扣孔相对位置设一卡扣,后侧设一接头插槽,该卡扣卡入USB插座下接头的扣孔内;及一USB插座后盖,分别插入USB插座上、下插头的接头插槽内,USB插座后盖两端分别具有一嵌块,该嵌块可嵌入USB插座下接头的卡槽内定位。USB插座本体是由USB插座上、下接头及USB插座后盖,利用卡接组合而成的结构,不但接合牢靠,不易松脱,而且USB插座上、下接头皆可依据客户需要而任意更换为USB2.0规格或USB3.0规格的接头。
【专利说明】USB插座连接器的改良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USB插座连接的改良结构,尤指一种焊接在印刷电路板上的双侧USB插座,利用积木式或卡扣式的方式,将USB2.0插座接头或USB3.0插座接头共同接合在连接器上。

【背景技术】
[0002]通用序列汇流排(Universal Serial Bus,简称USB)是连线电脑系统与外部装置的一种串列式汇流排,也是一种输入/输出介质的技术规范,被广泛地应用于电脑和移动装置等信息通信上。由于传统USB2.0插座连接器的传输速度为480Mbps,已无法满足科技界不断创新求变的需求,进而研发出USB3.0传输速度为5Gbps的连接器。
[0003]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为传统式USB2.0规格或USB3.0规格的双层插座连接器100、200,为了方便使用者了解连接器的规格,USB2.0上的USB插座接头101为黑色,USB3.0上的USB插座接头201为蓝色,由于USB2.0规格或USB3.0规格的插座连接器100、200,都是各自独立的主体,因为主机空间的限制,一种连接器本体上根本无法共用USB2.0、USB3.0两种规格,无法满足市场上的需求,因而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USB插座连接器的改良结构,主要以积木式或卡扣式人工组装的方式,将USB2.0与USB3.0规格的接头卡接在连接器本体上,令双层USB插座连接器同时兼具USB2.0及USB3.0两种规格的USB插座接接头,以满足科技界的需求。
[0005]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手段:
[0006]一种USB插座连接器的改良结构,该USB插座连接器是由USB插座本体及金属外壳组成,USB插座本体包括:
[0007]— USB插座下接头,其顶端具一扣孔,后侧设一接头插槽,该接头插槽两侧壁上具有一^^槽;
[0008]— USB插座上接头,其底部与所述扣孔相对位置设 ^扣,后侧设一接头插槽,该卡扣卡入USB插座下接头的扣孔内;
[0009]及一 USB插座后盖,分别插入USB插座上、下插头的接头插槽内,USB插座后盖两端分别具有一嵌块,该嵌块可嵌入USB插座下接头的卡槽内定位。
[0010]优选地,USB插座后盖两端分别具有一滑槽,而USB插座下接头的接头插槽两侧壁上各具有一凸块,该凸块可在滑槽内滑移,以方便USB后盖插座插固。
[0011]优选地,USB插座上接头为USB2.0规格或USB3.0规格。
[0012]优选地,USB插座下接头为USB2.0规格或USB3.0规格。
[0013]为了对本实用新型有更进一步的了解,这里附以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如下: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现有的适用USB2.0规格的插座连接器外观图;
[0015]图2:是现有的适用USB3.0规格的插座连接器外观图;
[0016]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观图;
[0017]图4:是本实用新型USB插座本体的分解图;
[0018]图5:是本实用新型USB插座本体的结构图;
[0019]图6:是本实用新型USB插座本体的背侧剖面图。
[0020]附图符号说明:
[0021]1-USB插座连接器,10-USB插座本体,Il-USB插座下接头,111-扣孔,112-接头插槽,113-凸块,114-卡槽,115-接触部,116-焊接部,12-USB插座上接头,121-卡扣,122-接头插槽,123-接触部,124-焊接部,13-USB插座后盖,131-滑槽,132-嵌块,133-第一穿孔,134-第二穿孔,100,200-插座连接器,10U201-USB插座接头,20-金属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0022]请参阅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层的USB插座连接器I包括USB插座本体10及金属外壳20,其中金属外壳20包覆在USB插座本体10外侧。
[0023]配合图4及图5所示,USB插座本体10是由USB插座下接头11、USB插座上接头12及USB插座后盖13利用卡接方式组合而成的结构;其中,USB下接头11顶端具有一扣孔111,USB插座上接头12底部与扣孔111相对位置设一^^扣121,该卡扣121可卡固在扣孔111内,以使USB插座上、下接头12、11牢固结合,USB插座上、下接头12、11的后侧分别形成一接头插槽122、112,该插头插槽122、112可供USB插座后盖13卡固。再者,USB插座下接头11的接头插槽112两侧壁上、下端各具有一凸块113及一卡槽114,配合图6所示,USB插座后盖13插接在USB插座上、下接头12、11的接头插槽122、112内,其两端分别具有一滑槽131,该滑槽131可供USB插座下接头11的凸块113嵌置以滑动,滑槽131底部具有嵌块132,该嵌块132可嵌入USB插座下接头11的卡槽114内,以嵌固定位而不易脱落。
[0024]另外,USB插座本体10的USB插座下接头11内装有数套端子所排列成行的端子模组。该端子模组前端为水平接触部115,后端为垂直的焊接部116,焊接部116可贯穿USB插座后盖13的第一穿孔133后,焊固在电路板(PC板)上,接触部115与金属外壳20形成插槽(如图3所示),以供USB插头插接以传输信号。USB插座本体10的USB插座上接头12内也装有数条端子所排列成型的端子模组,该端子模组前端为水平的接触部123,后端为垂直的焊接部124,焊接部124可以贯穿USB插座后盖的第二穿孔134后,焊固在电路板(PC板)上,接触部123与金属外壳所形成的插槽(如图3所示),可供USB插头插接以传输信号。
[0025]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层USB插座连接器I的USB插座本体10,该USB插座上、下接头是由人工组装的,简易、迅速地便可将上、下接头更换,其中USB插座本体10具有四种排列组合方式:(I)上、下接头都为USB2.0规格(黑色);(2)上、下接头都为USB3.0规格(蓝色);(3)上接头为USB3.0规格(蓝色)、下接头为USB2.0规格(黑色);
(4)上接头为USB2.0规格(黑色)、下接头为USB3.0规格(蓝色),以方便市场需求而任意更换。
[0026]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USB插座连接器的改良结构,是一种创新的双层USB插座连接器,利用积木式或卡扣式的方式结合卡固的USB插座本体,简易迅速地便可将上、下层接头更换,以适用于科技界的需求。其使用功效当毋庸置疑,而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又从未公诸于世或已见于其他刊物,实已符合专利法的规定,于是,依法将其提出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
1.一种USB插座连接器的改良结构,该USB插座连接器是由USB插座本体及金属外壳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USB插座本体包括: 一 USB插座下接头,其顶端具有一扣孔,后侧设一接头插槽,该接头插槽两侧壁上具有一^^槽; 一 USB插座上接头,其底部与所述扣孔相对位置设一卡扣,后侧设一接头插槽,该卡扣卡入USB插座下接头的扣孔内; 及一 USB插座后盖,分别插入USB插座上、下插头的接头插槽内,USB插座后盖两端分别具有一嵌块,该嵌块可嵌入USB插座下接头的卡槽内定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USB插座连接器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USB插座后盖两端分别具有一滑槽,而USB插座下接头的接头插槽两侧壁上各具有一凸块,该凸块可在滑槽内滑移,以方便USB后盖插座插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USB插座连接器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USB插座上接头为USB2.0规格或USB3.0规格。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USB插座连接器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USB插座下接头为USB2.0规格或USB3.0规格。
【文档编号】H01R12/71GK204067626SQ201420303026
【公开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9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9日
【发明者】叶喜文 申请人:湖北高宏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