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楔形绝缘装置的隔离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89361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带有楔形绝缘装置的隔离开关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带有楔形绝缘装置的隔离开关,包括基座、动触杆和楔形绝缘装置,基座内开有供动触杆左右动作的活塞腔和供楔形绝缘装置上下动作的竖向腔;竖向腔的下部位于触头连接座与隔离连接座之间,楔形绝缘装置包括右契块、左契块、中契块、上销轴、下销轴和拉杆,右契块、左契块相对设置形成上大下小的楔形口,右楔块的右侧、左楔块的左侧分别设置密封套,右契块的右侧、左契块的左侧与竖向腔间隙配合;中契块的中下部位于楔形口内,右契块、左契块上部均设有长形孔,下销轴固定在中楔块的上部,同时下销轴套装在右契块、左契块的长形孔内,上销轴安装在拉杆的下端,拉杆的上端为驱动端。本实用新型简化结构、有效减少占用体积。
【专利说明】带有楔形绝缘装置的隔离开关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隔离开关。

【背景技术】
[0002]目前配电系统设备一般由隔离开关、真空灭弧室、接地开关等组成,用母线将这些独立设备连接组成供电系统,其隔离开关、接地开关一般是采用闸刀式或旋转式来完成线路和接通和开断,绝缘介质可分为空气、油、SF6六氟化硫气体等。以SF6六氟化硫性能最好,但SF6六氟化硫气体也是国际上公认的六种温室效应气体之一,并且在电流开断时还会产生有毒气体,在制造和检修过程中甚至还危其到人的生命。用空气作为绝缘开关的设备绝缘性能较差,因此生产出来的设备体积较大,占地面积大,受使用环境的影响,不稳定的因素较多,且不适宜用于户外环境。环网柜和开关柜是使用这这种设备组合的一次电源供电设备,一次电源经过电缆传输到该设备,经隔离开关、真空灭弧室或组合电器输送到用户。接地开关侧为检修时保证人身安全用,隔离开关还有上隔离与下隔离之分,同样都是起安全保护作用的。由于这几种开关都有各自的体积,组合起来总的体积较大,使得整个设备的体积增大,制造成本提高。由于设备独立连接回路增长,使得总的回路电阻增大,系统在该设备上消耗的电能也无多。另外隔离开关、接地开关在这些绝缘介质中的断口距离相对较大,使得整个开关的尺寸也变大。
[0003]环网柜是近年来得到广泛的应用,是因为环网柜结构简单,运行可靠且安全,维修量很小,运行费用低。目前制造的环网柜主要有气体绝缘,以SF6六氟化硫气体为主,还有一部分是SF6六氟化硫与其它气体混合的气体。近年来固体绝缘环网柜的研发和应用正在得到各方面的重视,也取得了一些进展,一般是将真空灭弧室、隔离开关、接地开关、主母线等组合后用固体绝缘介质包覆封装成一体,但隔离开关、接地开关的断口绝缘仍是使用空气绝缘。同时操作真空灭弧室的绝缘拉杆的长度也影响到该产品的尺寸大小,这样使得结构尺寸还是比较大。因此所设计的环网柜尺寸较大,特别是在高度方向的影响。环网柜一般用于城市街道,居民小区,大的尺寸占地面积大,特别是高大的尺寸成为一种视觉污染,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不便。在可使用的土地越来越少,人们的环境意识越来越强,这样更需要我们提供一种体积更小的输配电设备。
[0004]现有的隔离开关存在的缺陷:结构复杂、占用提交较大。


【发明内容】

[0005]为了克服已有隔离开关在环网柜使用环境下的结构复杂、占用体积较大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简化结构、有效减少占用体积的带有楔形绝缘装置的隔离开关。
[0006]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种带有楔形绝缘装置的隔离开关,包括基座、动触杆和楔形绝缘装置,所述基座内开有供所述动触杆左右动作的活塞腔和供所述楔形绝缘装置上下动作的竖向腔;
[0008]所述动触杆靠近断路器侧安装导电环,所述导电环远离断路器侧的动触杆上安装密封圈,所述导电环的外壁两侧分别设置表带触指,在两个表带触指之间的导电环上安装密封套;所述活塞腔靠近断路器侧安装触头连接座,所述活塞腔的中部安装隔离连接座,所述触头连接座与隔离连接座之间的距离比所述导电环的长度小;
[0009]所述竖向腔的下部位于所述触头连接座与隔离连接座之间,所述楔形绝缘装置包括右契块、左契块、中契块、上销轴、下销轴和拉杆,所述右契块、左契块相对设置形成上大下小的楔形口,所述右楔块的右侧、左楔块的左侧分别设置密封套,所述右契块的右侧、左契块的左侧与所述竖向腔间隙配合;所述中契块的中下部位于所述楔形口内,所述右契块、左契块上部均设有长形孔,下销轴固定在所述中楔块的上部,同时所述下销轴套装在所述右契块、左契块的长形孔内,所述上销轴安装在拉杆的下端,所述拉杆的上端为驱动端。
[0010]进一步,所述拉杆的上端与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安装在驱动轴上,所述驱动轴上安装驱动齿轮。
[0011]进一步,所述活塞腔远离断路器侧安装接地座。
[00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设计了活塞式隔离开关结构和楔形绝缘装置,极大地减少制造设备的体积尺寸,使生产出来和设备达到目前的最优化。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带有楔形绝缘装置的隔离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图1的S-S剖视图。
[0015]图3是分闸状态的隔离开关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0017]参照图1?图3,一种带有楔形绝缘装置的隔离开关,所述隔离开关包括基座、动触杆5和楔形绝缘装置6,所述基座内开有供所述动触杆5左右动作的活塞腔和供所述楔形绝缘装置6上下动作的竖向腔;
[0018]所述动触杆5靠近断路器侧安装导电环17,所述导电环17远离断路器侧的动触杆上安装密封圈,所述导电环17的外壁两侧分别设置表带触指16,在两个表带触指16之间的导电环上安装密封套51 ;所述活塞腔靠近断路器侧安装触头连接座50,所述活塞腔的中部安装隔离连接座49,所述触头连接座50与隔离连接座49之间的距离比所述导电环17的长度小;
[0019]所述竖向腔的下部位于所述触头连接座50与隔离连接座49之间,所述楔形绝缘装置包括右契块47、左契块48、中契块46、上销轴39、下销轴40和拉杆44,所述右契块47、左契块48相对设置形成上大下小的楔形口,所述右楔块47的右侧、左楔块48的左侧分别设置密封套45,所述右契块47的右侧、左契块46的左侧与所述竖向腔间隙配合;所述中契块46的中下部位于所述楔形口内,所述右契块47、左契块46上部均设有长形孔H,下销轴40固定在所述中楔块46的上部,同时所述下销轴40套装在所述右契块47、左契块48的长形孔内,所述中楔块46的上端与上销轴39固定连接,所述上销轴39安装在拉杆44的下端,所述拉杆44的上端为驱动端。
[0020]进一步,所述拉杆44的上端与连杆38的一端铰接,所述连杆38的另一端安装在驱动轴上,所述驱动轴上安装驱动齿轮37。
[0021]进一步,所述活塞腔远离断路器侧安装接地座52。
[0022]本实施例中,该设备每相的隔离开关处有一竖向腔,所述竖向腔为长方形孔J,用于隔离开关分闸时填入楔形绝缘装置。从图3可以看到隔离开关的可见断口。楔形绝缘装置由右契块47、左契块48、中间契块46、下销轴40、上销轴39、拉杆44和密封套45 (采用硅橡胶)组成,右契块47、左契块48与密封套45浇注成一体,尺寸与长方孔配合并预留间隙0.5mm。下销轴40过盈于中间契块46的圆孔中,随中间契块46可在左契形块48及右契形块的长形孔中运动。参照图2,这是在隔离开关分闸后绝缘组件转入长方形孔J底部,契形块继续向下将左契形块48和右契形块47撑开与长方形孔J两侧圆孔面贴紧密封,实现真空灭弧室与隔离接线端49绝缘隔离。当需要隔离开关合闸时,须将绝缘组件从长方形孔中拉出,齿轮37反时针转动,经中间销轴41连接的连杆38和拉杆44带契形块46上升,左契块48和右契块恢复到原来的位置。当契形块46上的下销轴40接触到长形孔H上端将带动左右契块一同运动到附图1的位置,则可进行隔离开关的合闸操作。
[0023],图2是隔离开关合闸位置的示意图,装于导电环上的表带触指16分别与真空灭弧室动触头连接端50和隔离接线端49接触,隔离断口导通,密封套51将导电环与外部绝缘。当上触头杆向右运动到右端表带触指16与接地座52接触时,则实现接地开关关合。
【权利要求】
1.一种带有楔形绝缘装置的隔离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开关包括基座、动触杆和楔形绝缘装置,所述基座内开有供所述动触杆左右动作的活塞腔和供所述楔形绝缘装置上下动作的竖向腔; 所述动触杆靠近断路器侧安装导电环,所述导电环远离断路器侧的动触杆上安装密封圈,所述导电环的外壁两侧分别设置表带触指,在两个表带触指之间的导电环上安装密封套;所述活塞腔靠近断路器侧安装触头连接座,所述活塞腔的中部安装隔离连接座,所述触头连接座与隔离连接座之间的距离比所述导电环的长度小; 所述竖向腔的下部位于所述触头连接座与隔离连接座之间,所述楔形绝缘装置包括右契块、左契块、中契块、上销轴、下销轴和拉杆,所述右契块、左契块相对设置形成上大下小的楔形口,所述右楔块的右侧、左楔块的左侧分别设置密封套,所述右契块的右侧、左契块的左侧与所述竖向腔间隙配合;所述中契块的中下部位于所述楔形口内,所述右契块、左契块上部均设有长形孔,下销轴固定在所述中楔块的上部,同时所述下销轴套装在所述右契块、左契块的长形孔内,所述上销轴安装在拉杆的下端,所述拉杆的上端为驱动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楔形绝缘装置的隔离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的上端与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安装在驱动轴上,所述驱动轴上安装驱动齿轮。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带有楔形绝缘装置的隔离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腔远离断路器侧安装接地座。
【文档编号】H01H31/02GK204102779SQ201420526233
【公开日】2015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12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12日
【发明者】吴德祥, 刘晓颖, 王华明, 沈奕成, 王竞如, 吴梦罕 申请人:宁波耀华电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