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68987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缆,具体涉及一种绝缘电力电缆。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国民经济主动脉的电线电缆,其用量和使用范围越来越大。近几年来,发电厂、变电站、冶炼及石油化工等行业,对电缆的需求量极大。目前,市场上的电缆各种各样,它们应用在各种不同场合。但大部分电缆都存在不稳定,导电单元性能一般,绝缘效果不好,整体强度较差,安全性低,使用寿命短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设置合理,稳定性好,整体强度高,绝缘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的新型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

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新型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它包括无氧铜导体,在所述无氧铜导体外部设有导体屏蔽层,在所述导体屏蔽层外部设有绝缘层,在所述绝缘层外部设有绝缘屏蔽层,所述导体屏蔽层、绝缘层和绝缘屏蔽层三层共挤而成,所述无氧铜导体、导体屏蔽层、绝缘层和绝缘屏蔽层组成导电单元,所述导电单元至少设有两个,在所述导电单元外部设有填充层,在所述填充层外部设有陶瓷化硅橡胶绕包层,在所述陶瓷化硅橡胶绕 包层外部设有铝塑复合带,在所述铝塑复合带外部设有聚氯乙烯护套层,它们组成电缆本体,所述导电单元直径占电缆本体直径的1/4-1/2。

所述导电单元共设有三个。

所述填充层为聚氨酯填充层或碳化硅复合填充层或无碱玻璃绳填充层。

所述绝缘层为交联聚乙烯绝缘层。

所述聚氯乙烯护套层的厚度在1.8-2.7mm之间。

所述绝缘层的厚度在2.5-3.2mm之间。

所述导电单元直径占电缆本体直径的1/3。

有益效果: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是:本发明整体结构设置合理,采用无氧铜导体,比纯铜、纯铝电缆更稳定,电导率更高,采用2.5-3.2mm之间的交联聚乙烯绝缘层,保证良好的绝缘效果,所述导体屏蔽层、绝缘层和绝缘屏蔽层三层共挤而成,有效提高产品的整体强度,采用铝塑复合带,进一步提高产品的整体强度,采用陶瓷化硅橡胶绕包层,保证良好的绕包效果,所述导电单元直径占电缆本体直径的1/3,再通过各层的配合使用,导电单元运行最平稳可靠,使用效果最理想,采用1.8-2.7mm之间的聚氯乙烯护套层,移动性能优越,可以满足各种使用要求,采用高质量填充层,保证良好的填充效果,本产品整体使用寿命长,符合实际使用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新型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它包括无氧铜导体1,在所述无氧铜导体1外部设有导体屏蔽层2,在所述导体屏蔽层2外部设有绝缘层3,在所述绝缘层3外部设有绝缘屏蔽层4,所述导体屏蔽层2、绝缘层3和绝缘屏蔽层4三层共挤而成,所述无氧铜导体1、导体屏蔽层2、绝缘层3和绝缘屏蔽层4组成导电单元,在所述导电单元外部设有填充层5,在所述填充层5外部设有陶瓷化硅橡胶绕包层6,在所述陶瓷化硅橡胶绕包层6外部设有铝塑复合带7,在所述铝塑复合带7外部设有聚氯乙烯护套层8,它们组成电缆本体,所述导电单元直径占电缆本体直径的1/3;所述导电单元共设有三个;所述填充层5为聚氨酯填充层或碳化硅复合填充层或无碱玻璃绳填充层;所述绝缘层3为交联聚乙烯绝缘层;所述聚氯乙烯护套层8的厚度在1.8-2.7mm之间;所述绝缘层3的厚度在2.5-3.2mm之间。本发明整体结构设置合理,采用无氧铜导体,比纯铜、纯铝电缆更稳定,电导率更高,采用2.5-3.2mm之间的交联聚乙烯绝缘层,保证良好的绝缘效果,所述导体屏蔽层、绝缘层和绝缘屏蔽层三层共挤而成,有效提高产品的整体强度,采用铝塑复合带,进一步提高产品的整体强度,采用陶瓷化硅橡胶绕包层,保证良好的绕包效果,所述导电单元直径占电缆本体直径的1/3,再通过各层的配合使用,导电单元运行最平稳可靠,使用效果最理想,采用1.8-2.7mm 之间的聚氯乙烯护套层,移动性能优越,可以满足各种使用要求,采用高质量填充层,保证良好的填充效果,本产品整体使用寿命长,符合实际使用要求。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思路及方法,具体实现该技术方案的方法和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实施例中未明确的各组成部分均可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