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头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58222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插头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插头连接器组件,尤其涉及一种插头连接器的端子模组的结构。



背景技术:

2015年10月8日公告的美国专利公开第us2015288104号揭示了一种插头连接器组件。所述插头连接器组件包括对接件、与对接件电性连接的线缆、及设置在对接件与线缆外侧的外壳体。所述对接件包括绝缘本体及一对安装在绝缘本体内的端子模组。所述一对端子模组分别插入安装到绝缘本体内。因此,所述一对端子模组单独组装,需要分别对齐及安装,增加了组装工序,从而增加了产品的成本。

是以,需要一种改进的插头连接器组件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插头连接器组件,所述端子模组组装简单,成本较低。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插头连接器组件,其包括对接头及与对接头电性连接的线缆,所述对接头包括绝缘本体及收容在绝缘本体内的端子模组,所述绝缘本体包括设置在前端的配合面、与配合面相对设置的安装面、自配合面向内延伸的配合槽、及自安装面向内延伸并与配合槽连通的安装槽,所述配合槽包括设置在绝缘本体一侧的第一端子槽及设置在绝缘本体另一侧的第二端子槽,所述端子模组自安装槽安装进入绝缘本体,所述端子模组包括第一端子模组及第二端子模组,所述第一端子模组包括若干横向间隔排列的第一端子及固持第一端子的第一绝缘体,所述第二端子模组包括若干横向间隔排列的第二端子及固持第二端子的第二绝缘体,所述第一及第二绝缘体上均设有相同的配合结构,所述第一绝缘体与第二绝缘体之间可通过所述配合结构干涉配合组合成一个整体后安装到所述绝缘本体内。

具体实施结构如下:

所述配合结构包括安装柱及安装孔,第一绝缘体上的安装柱与第二绝缘体上的安装孔干涉配合,第一绝缘体上的安装孔与第二绝缘本体上的安装柱干涉配合。

所述安装柱与安装孔连接在一起。

所述绝缘本体包括自安装面向后延伸的安装片,所述安装片上设有若干槽,所述第一及第二绝缘体上均设有凸块,所述凸块与安装片上的槽干涉配合将端子模组与绝缘本体固定在一起。

所述安装片上的槽设置在同一平面上,所述第一绝缘体与第二绝缘体组装在一起后,所述第一及第二绝缘体的凸块排列成一排。

所述第一端子模组与第二端子模组完全相同。

所述对接头包括包覆在绝缘本体外侧的金属壳体。

进一步包括安装在对接头及线缆上的外壳体。

进一步包括安装在绝缘本体上与对接连接器配合的锁扣件。

所述外壳体上设有可控制锁扣件的操作部,操作所述操作部可让所述锁扣件与对接连接器解除锁扣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插头连接器组件的第一绝缘体与第二绝缘体之间可通过所述配合结构干涉配合组合成一个整体后安装到所述绝缘本体内,从而,第一绝缘体与第二绝缘体可以一次对齐安装到绝缘本体内,使得组装工序简单,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插头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插头连接器组件的分解图。

图3是图2所示的插头连接器组件的另一视角的分解图。

图4是图1所示的插头连接器组件的对接头的分解图。

图5是图4所示的对接头的另一视角的分解图。

图6是图1所示的插头连接器组件的第一绝缘体与第二绝缘体配合后的剖视图。

图7是图1所示的插头连接器组件的绝缘本体与第一及第二绝缘体的立体图。

图8是图7所示的绝缘本体与第一及第二绝缘体的另一视角的俯视图。

图9是图1所示的插头连接器组件的第一及第二端子模组的立体图。

图10是沿图1所示的a-a方向的剖视图。

图11是沿图1所示的b-b方向的剖视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插头连接器组件100对接头1

绝缘本体11配合面110

安装面111配合槽112

第一端子槽1120第二端子槽1121

安装槽113安装片114

槽115端子模组12

第一端子模组120第一端子1200

第一绝缘体1201第二端子模组121

第二端子1210第二绝缘体1211

配合结构123安装柱1230

安装孔1231凸块124

金属壳体13通孔130

电路板2线缆3

芯线31锁扣件4

安装部40挡止部400

连接部41弹性部42

按压部420支撑部421

锁扣部43外壳体5

操作部50第一外壳51

第二外壳52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11所示,本发明插头连接器组件100,其包括对接头1、与对接头1电性连接的电路板2、与电路板2电性连接的线缆3、安装在对接头1上与对接连接器锁扣配合的锁扣件4、及安装在对接头1及线缆3上的外壳体5。所述电路板2的一端与对接头1连接,相对的另一端与线缆3连接。所述线缆3为扁平结构,包括若干芯线31。

所述对接头1包括绝缘本体11、收容在绝缘本体11内的端子模组12、包覆在绝缘本体11外侧的金属壳体13。所述绝缘本体11包括设置在前端的配合面110、与配合面110相对设置的安装面111、自配合面110向内延伸的配合槽112、及自安装面111向内延伸并与配合槽112连通的安装槽113。所述绝缘本体11进一步包括自安装面111向后延伸的安装片114,所述安装片114上设有若干槽115。所述配合槽112包括设置在绝缘本体11一侧的第一端子槽1120及设置在绝缘本体11另一侧的第二端子槽1121。所述端子模组12自安装槽113安装进入绝缘本体11。所述端子模组12包括第一端子模组120及第二端子模组121。所述第一端子模组120包括若干横向间隔排列的第一端子1200及固持第一端子1200的第一绝缘体1201。所述第二端子模组121包括若干横向间隔排列的第二端子1210及固持第二端子1210的第二绝缘体1211。所述第一绝缘体1201及第二绝缘体1211上均设有相同的配合结构123,所述第一绝缘体1201与第二绝缘体1211之间可通过所述配合结构123干涉配合组合成一个整体后安装到所述绝缘本体11内。

具体地,所述配合结构123包括安装柱1230及安装孔1231,第一绝缘体1201上的安装柱1230与第二绝缘体1211上的安装孔1231干涉配合,第一绝缘体1201上的安装孔1231与第二绝缘本体1211上的安装柱1230干涉配合,以将第一端子模组120与第二端子模组121固持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绝缘体1201及第二绝缘体1211上均设有一对间隔设置的配合结构123,所述每个配合结构的安装柱1230与安装孔1231连接在一起。

所述第一绝缘体1201及第二绝缘体1211上均设有凸块124,所述凸块124与安装片114上的槽115干涉配合将端子模组12与绝缘本体11固定在一起。所述安装片114上的槽115设置在同一平面上,所述第一绝缘体1201与第二绝缘体1211组装在一起后,所述第一绝缘体1201及第二绝缘体1211的凸块124排列成一排。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端子模组120及第二端子模组121完全相同,从而可以降低零件数量,容易组装,因此,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所述金属壳体13环绕所述绝缘本体11并将所述绝缘本体11的配合面110及安装面暴露在外面。所述金属壳体13的一侧设有一对通孔130。所述锁扣件4包括一对并相互间隔地安装在绝缘本体11上。所述锁扣件4包括向前延伸的安装部40、自安装部40的后端向上延伸的连接部41、自连接部41的顶端向前延伸的弹性部42、及设置在弹性部42末端的锁扣部43。所述安装部40设有向下延伸的挡止部400用以定位锁扣件4插入到绝缘本体11的深度。所述弹性部42上设有向上延伸的按压部420、设置在按压部420前方并向下延伸的支撑部421,防止弹性部42被过于向下按压。所述锁扣部43通过所述金属壳体13上相应的通孔130延伸到外部用以与对接连接器锁扣配合。

所述外壳体5包括相互卡扣配合在一起的第一外壳51及第二外壳52。所述外壳体5上设有可控制锁扣件4的按压部420的操作部50,使用者按压所述操作部50可让操作部50进一步按压所述按压部420带动所述锁扣部43向绝缘本体11内运动而与对接连接器解除锁扣配合。所述操作部50与锁扣部43设置在对接头1的同一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插头连接器组件100的第一绝缘体1201与第二绝缘体1211之间可通过所述配合结构123干涉配合组合成一个整体后安装到所述绝缘本体11内,从而,第一绝缘体1201与第二绝缘体1211可以一次对齐安装到绝缘本体11内,使得组装工序简单,降低了生产成本。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