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7627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固定在所述绝缘本体内的由若干个端子组成的上排端子组和下排端子组、固定在所述绝缘本体内的屏蔽板及固定在所述绝缘本体外的金属外壳,所述绝缘本体及金属外壳共同围设形成一端开口的供对接电连接器插入的对插空间,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基部及由基部前端面向前延伸形成的舌板,所述上排端子组和下排端子组中的各端子均包括露出绝缘本体的舌板表面外的接触段、沿绝缘本体的基部后端延伸出绝缘本体外的对接段及连接所述接触段与对接段且至少部分埋设在绝缘本体的基部内的连接段,所述绝缘本体包括有内绝缘体及外绝缘体,所述上排端子组、下排端子组及屏蔽板固定于内绝缘体,所述外绝缘体通过注塑成型至少部分包覆于内绝缘体外围,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绝缘体后端位置的部分上表面露出外绝缘体形成有上外露面,所述内绝缘体后端位置的部分下表面露出外绝缘体形成有下外露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外露面与下外露面于上下方向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绝缘体包括有与所述上排端子组固持的上绝缘体及与所述下排端子组和屏蔽件固持的下绝缘体,所述上排端子组和上绝缘体共同形成上排端子模组,所述下排端子组、屏蔽板及下绝缘体共同形成下排端子模组,所述上排端子模组和下排端子模组于上下方向叠合组装固定,所述下外露面形成在下绝缘体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后端位置上下贯穿形成有通孔,所述下绝缘体的后端的上表面覆盖部分所述通孔,并由所述下绝缘体覆盖通孔的部分上表面形成上外露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呈长条状且由上排端子组的最左侧端子外侧一直延伸至最右侧端子外侧,于电连接器宽度方向上,所述外露面的长度等于通孔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位于通孔位置后端还上下贯穿形成有观察孔,所述下排端子组的各端子的对接段至少部分经所述观察孔向上露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绝缘体的后端下表面两侧处各形成有露出外绝缘体的封胶面,于电连接器宽度方向上,所述封胶面位于上排端子组和下排端子组的两侧外。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绝缘体包括有与所述上排端子组固持的上绝缘体及与所述下排端子组和屏蔽件固持的下绝缘体,所述上排端子组和上绝缘体共同形成上排端子模组,所述下排端子组、屏蔽板及下绝缘体共同形成下排端子模组,所述上排端子模组和下排端子模组通过组装固定,所述上绝缘体包括水平延伸形成的延伸部及沿所述延伸部后端向下延伸形成的固定部,所述上排端子组中的各端子至少部分埋设于所述延伸部和固定部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胶面包括由上绝缘体的固定部的下表面两侧处形成的压接面,及位于上绝缘体的延伸部的下表面两侧处形成的侧露面,所述侧露面位于压接面前端。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排端子组的各端子的接触段与上排端子组的各端子的接触段呈点对称设置,上排端子组包括两对上排高速讯号端子、一对上排低速讯号端子、两个上排电源端子、两个上排接地端子、一个上排功能侦测端子、及一个上排扩充端子。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