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射频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39073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射频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射频连接器。



背景技术:

射频同轴连接器射频同轴连接器的命名方法型号命名射频同轴连接器的型号由主称代号和结构代号两部分组成,中间用短横线"-"隔开。主称代号射频连接器的主称代号采用国际上通用的主称代号,具体产品的不同结构形式的命名由详细规范作出具体规定。结构形式代号射频连接器的结构。实际的电性能取决于电缆的性能、电缆的接触、连接器的几何尺寸、内导体的接触等等。同轴线的最大频率必须是传输线中最薄弱的元件的最大使用频率,因为它取决于所有元件而不是某个元件。举个例子,某个射频连接器的使用频率是10GHZ,与它相连接的电缆的使用频率是5GHZ,此组件的最大使用频率是5GHZ。所有因素的综合决定了整个传输线的使用频率。制造过程中的各种元件的加工方法决定了射频连接器的机械性能和电气性能。在考虑机械性能的同时也要考虑到生产的数量和规模。研究特定性能达不到要求的原因是十分重要的,这种分析有助于避免下一次错误的发生。

然而现有的射频连接器在使用过程都没有一个很好的使用效果,不方便使用者进行携带,使得使用者在进行外出作业的时候有很多的不便,导致使用者在使用过程浪费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不方便使用者进行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便携式射频连接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携式射频连接器,包括连接器主体,所述连接器主体的内腔安装有主连接装置,且主连接装置的一端延伸至连接器主体的外侧,所述主连接装置的内腔安装有检测装置,所述主连接装置的一端安装有圆形连接轴,且圆形连接轴的另一端安装有子连接装置,所述子连接装置的内腔安装有检测装置,所述主连接装置和子连接装置的外侧设有连接接口,所述子连接装置的外侧设有保护外壳,所述连接器主体的上端设有放置凹槽,且放置凹槽的内壁设有缓冲装置,所述放置凹槽的一侧通过滑块安装有盖板,所述盖板靠近放置凹槽的一侧安装有固定装置。

优选的,所述连接器主体的一端设有连接插孔,且连接插孔的内部设有保护装置。

优选的,所述保护外壳的外侧设有卡接装置,且卡接装置的一端设有弹性卡接块。

优选的,所述检测装置的数量为2-8个,且检测装置的一端设有型号读取装置,所述型号读取装置与检测装置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采用折叠收缩式,可以有效的给使用者带来便利,方便装置进行折叠,使得使用者在外出作业时方便携带,减少了占地面积,有效的节约了使用者的时间和精力,同时该装置在使用过程有一个更好的使用效果,使得使用者在使用过程有一个更好的安装便利和使用性,方便使用者进行使用和操作,同时也方便使用者进行携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携式射频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连接装置、2盖板、3固定装置、4滑块、5放置凹槽、6缓冲装置、7连接接口、8检测装置、9子连接装置、10保护外壳、11圆形连接轴、12连接器主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一种便携式射频连接器,包括连接器主体12,连接器主体12的内腔安装有主连接装置1,且主连接装置1的一端延伸至连接器主体12的外侧,主连接装置1的内腔安装有检测装置8,主连接装置1的一端安装有圆形连接轴11,且圆形连接轴11的另一端安装有子连接装置9,子连接装置9的内腔安装有检测装置8,主连接装置1和子连接装置9的外侧设有连接接口7,子连接装置9的外侧设有保护外壳10,连接器主体12的上端设有放置凹槽5,且放置凹槽5的内壁设有缓冲装置6,放置凹槽5的一侧通过滑块4安装有盖板2,盖板2靠近放置凹槽5的一侧安装有固定装置3,连接器主体12的一端设有连接插孔,且连接插孔的内部设有保护装置,保护外壳10的外侧设有卡接装置,且卡接装置的一端设有弹性卡接块,检测装置8的数量为2-8个,且检测装置的一端设有型号读取装置,型号读取装置与检测装置8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使用简单,安装便捷,方便使用者进行使用,使得使用者在使用过程有一个很好的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折叠收缩式,可以有效的给使用者带来便利,方便装置进行折叠,使得使用者在外出作业时方便携带,减少了占地面积,有效的节约了使用者的时间和精力,同时该装置在使用过程有一个更好的使用效果,使得使用者在使用过程有一个更好的安装便利和使用性,方便使用者进行使用和操作,同时也方便使用者进行携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