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外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63491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电连接器外壳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电连接器,尤指一种电连接器外壳。



背景技术:

电连接器以一种以电气方式连接电线、电路板与其它电子组件的连接装置,其广泛地运用于各种电子产品,例如计算机、笔记本型计算机、手机等。

现有电连接器外壳可保护其内部组件避免受损。如图1所示,该电连接器1包括一铁壳1a以及一连接器组件1b。

铁壳1a具有一用以容置该连接器组件1b之容置空间S及与该容置空间S相连通之埠口100及开口101,且该铁壳1a之上表面10a于靠近该埠口100处具有两滑梯状弹片11,各该弹片11之端部11a位于该容置空间S中。

该连接器组件1b包含一基座12a、一舌板12b、一板部12c及复数导电端子13。该舌板12b由该基座12a延伸,且各该导电端子13布设于该连接器组件1b之上、下两侧,各该导电端子13定义有一设于该舌板12b上之接触部与一凸出该铁壳1a后侧之焊接部,其中,该焊接部用以电性连接电子装置(图略)。再者,上侧导电端子13设于该板部12c上而其接触部位于该舌板12b上,且下侧导电端子13延伸于该基座12a与舌板12b上,并于该基座12a与该板部12c上分别设有接地片12d。又,于该基座12a与舌板12b中设有屏蔽片12e,使该些导电端子13排设于该屏蔽片12e之上、下两侧,亦即该屏蔽片12e设置于上侧导电端子13与下侧导电端子13之间。

另外,该基座12a位于该开口101,该舌板12b设于该铁壳1b内并位于该埠口100,以令该舌板12b外露于该埠口100,且令该基座12a与板部12c外露该开口101。

于使用时,当插头(图略)从该埠口100插入该容置空间S中时,该插头能电性连接该些导电端子13,且接触该接地片12d与各该弹片11之端部11a以防止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简称EMI)。

然而,现有电连接器1中,该铁壳1a用以防止EMI之结构为滑梯状弹片11,可能因不当使用或弹片的接触端为弹性端,造成弹片无法与插头有效接触,或者因弹片接触面积有限,影响电连接器之EMI防护效果导致该电连接器容易受射频干扰(adio Frequency Interference,简称RFI),甚而造成产品无法正常运作。

因此,如何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之问题,实已成目前亟欲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外壳,该外壳用以容置连接器组件,该连接器组件包含一绝缘本体、一屏蔽片及二排导电端子组,该绝缘本体包含一基座及一由该基座延伸之舌板,该屏蔽片设于该绝缘本体中,该二排导电端子组设于该绝缘本体上,各该导电端子组排设于该屏蔽片之相对两侧并包含复数导电端子,且各该导电端子具有一设置于该舌板之接触部及一设置于该基座之接合部,其中,该外壳包括:一壳体,具有相对之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及邻接该第一与第二表面之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且该壳体形成有一用以容置连接器组件之容置空间及与该容置空间相连通之埠口及开口;以及复数接触件,设于该壳体上并靠近该埠口处,其中,至少一该接触件之结构包含至少二弹性部以及一连接各该弹性部与该壳体之连接部。

本实用新型复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外壳,该外壳用以容置连接器组件,该连接器组件包含一绝缘本体、一屏蔽片及二排导电端子组,该绝缘本体包含一基座及一由该基座延伸之舌板,该屏蔽片设于该绝缘本体中,该二排导电端子组设于该绝缘本体上,各该导电端子组排设于该屏蔽片之相对两侧并包含复数导电端子,且各该导电端子具有一设置于该舌板之接触部及一设置于该基座之接合部,其中,该外壳包括:一壳体,具有相对之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及邻接该第一与第二表面之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且该壳体形成有一用以容置连接器组件之容置空间及与该容置空间相连通之埠口及开口;以及复数接触件,设于该壳体上并靠近该埠口处,其中,至少一该接触件包含一弹性段以及位于该弹性段两端且分别连接至该壳体之连接段。

本实用新型又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外壳,该外壳用以容置连接器组件,该连接器组件包含一绝缘本体、一屏蔽片及二排导电端子组,该绝缘本体包含一基座及一由该基座延伸之舌板,该屏蔽片设于该绝缘本体中,该二排导电端子组设于该绝缘本体上,各该导电端子组排设于该屏蔽片之相对两侧并包含复数导电端子,且各该导电端子具有一设置于该舌板之接触部及一设置于该基座之接合部,其中,该外壳包括:一壳体,具有相对之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及邻接该第一与第二表面之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且该壳体形成有一用以容置连接器组件之容置空间及与该容置空间相连通之埠口及开口;以及复数接触件,设于该壳体上并靠近该埠口处,其中,至少一该接触件形成一自该壳体表面朝向该容置空间凸出的凸块结构。

前述之外壳中,该接触件选择设于该壳体之第一表面、第二表面、第一侧面及第二侧面上。

前述之外壳中,复包括至少一弹片,设于该壳体上,各该弹片之一端连接至该壳体,另一端延伸至该容置空间,该接触件与该弹片相互分离设置。例如,该外壳包括至少两该弹片,且该接触件设于两该弹片之间;或者,该接触件位于该弹片与该开口之间;亦或,该弹片上形成有一朝该容置空间凸出之封闭凸部。

本实用新型另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外壳,该外壳用以容置连接器组件,该连接器组件包含一绝缘本体、一屏蔽片及二排导电端子组,该绝缘本体包含一基座及一由该基座延伸之舌板,该屏蔽片设于该绝缘本体中,该二排导电端子组设于该绝缘本体上,各该导电端子组排设于该屏蔽片之相对两侧并包含复数导电端子,且各该导电端子具有一设置于该舌板之接触部及一设置于该基座之接合部,其中,该外壳包括:一壳体,具有相对之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及邻接该第一与第二表面之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且该壳体形成有一用以容置连接器组件之容置空间及与该容置空间相连通之埠口及开口;以及复数接触件,设于该壳体上并靠近该埠口处,其中,至少一该接触件包含一连接于该壳体并位于该第一侧面或该第二侧面之连接段、一由该连接段朝该第一表面或该第二表面延伸之弹性接触段,且位于该弹性接触段形成一凸部。

前述之外壳中,复包括至少一固接结构,设于该壳体且与该绝缘本体相互干涉。

故,本实用新型之电连接器外壳应用于电连接器后,主要通过该接触件之设计,以于插头插入该容置空间中时,有利于该插头与该接触件相接触,进而提升与插头之接触面积及挟持力,同时避免该电连接器受射频干扰(RFI)之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电连接器之立体分解图。

图2A至图2G为本实用新型之电连接器外壳之第一实施例之不同态样之立体图,其中图2B’、图2C’、图2D’、图2F’为对应图2B、图2C、图2D、图2F之另一实施态样之立体图。

图3A至图3C为本实用新型之电连接器外壳之第二实施例之不同态样之立体图。

图4A至图4E’为本实用新型之电连接器外壳之第三实施例之不同态样之立体图。

图5A至图5B为本实用新型之电连接器外壳之第四实施例之不同态样之立体图。

符号说明

1 电连接器

1a 铁壳

1b,1’ 连接器组件

10 绝缘本体

10a 上表面

100,200 埠口

101,201 开口

11,40 弹片

11a,40a 端部

12a,12a’ 基座

12b,12b’ 舌板

12c 板部

12d,12d’ 接地片

12e,12e’ 屏蔽片

13,130 导电端子

13’ 导电端子组

130a 接触部

2,3,4,5 外壳

20 壳体

20a 第一表面

20b 第二表面

20c 第一侧面

20d 第二侧面

202 接脚

21,21’,31,41,51 接触件

21a 接触端

21b 连接结构

210 弹性部

211 连接部

212 弹性段

213,214 连接段

215 弹性接触段

216 凸部

23 固接结构

t 缝隙

S 容置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之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之内容,以供熟悉此技艺之人士之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之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之实质意义,任何结构之修饰、比例关之改变或大小之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之功效及所能达成之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之技术内容得能涵盖之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之如“上”、“下”、“后”、“左”、“右”、“第一”、“第二”、“二”及“一”等之用语,仅为便于叙述之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之范围,其相对关之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之范畴。

图2A至图2G为本实用新型之电连接器外壳2之第一实施例之不同态样之立体图。

于本实施例中,该电连接器例如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简称USB)型式,特别是USB Type-C之态样。具体地,如图2A所示,该电连接器包含有一连接器组件1’及一外壳2,该连接器组件1’包含一绝缘本体10、一屏蔽片12e’及二排导电端子组13’,其中,该连接器组件1’设于外壳2中,且该绝缘本体10包含一基座12a’及一由该基座12a’延伸之舌板12b’,该屏蔽片12e’设于该绝缘本体10中,该二排导电端子组13’设于该绝缘本体10上,各该导电端子组13’排设于该屏蔽片12e’之相对两侧并包含复数导电端子130,使该些导电端子130排设于该屏蔽片12e’之上、下两侧,亦即该屏蔽片12e’设置于上侧导电端子130与下侧导电端子130之间,且各该导电端子130具有一设置于该舌板12b’之接触部130a及一设置于该基座12a’之接合部(图未显示)。再者,上侧导电端子130之接触部位于该舌板12b上,且下侧导电端子130延伸于该基座12a与舌板12b上,另于该基座12a’上设有接地片12d’。前述之外壳2则包含有一壳体20、复数接触件21以及复数固接结构23。

所述之壳体20具有相对之第一表面20a与第二表面20b、及邻接该第一与第二表面20a,20b之第一侧面20c与第二侧面20d,且该壳体20形成有一用以容置该连接器组件1’之容置空间S及与该容置空间S相连通之一埠口200及一开口201。

于本实施例中,该壳体20为金属材,如铁壳,其定义有一形成于该容置空间S前侧之埠口200与一形成于该容置空间S后侧且方向朝下之开口201。

再者,该壳体20之左、右两侧具有朝下方延伸之复数接脚202,其位于该外壳2之后端处,以将该电连接器装设于一电子装置(如电路板)上。

另外,该基座12a’位于该开口201,该舌板12b’位于该埠口200,以令该舌板12b’外露于该埠口200,且令该基座12a’外露该开口201。

所述之固接结构23设于该壳体20之第一表面20a上并靠近该开口201且与该绝缘本体10相互干涉。

所述之接触件21设于该壳体20之第一表面20a上并靠近该埠口200,且各该接触件21具有至少一位于该容置空间S中并用以与插头接触之接触端21a。该接触件21为金属件且通常与该壳体20一体成型。

如图2A所示,于本实施态样中,各该接触件21之结构包含:至少二弹性部210,以及一连接各该弹性部210与该壳体20之连接部211,且各该弹性部210具有延伸至该容置空间S中之接触端21a,其中各该弹性部210之一端连接至该连接部211,而另一端(即接触端21a)延伸至该容置空间S。

再者,如图2B及图2B’所示,各该接触件21位于该壳体20之第一表面20a之镂空处,且各该接触件21包含:一弹性段212,以及位于该弹性段212两端且分别连接至该壳体20之连接段213,且该弹性段212部分延伸至该容置空间S中而作为接触端21a,另外,该弹性段212之左右两侧与该壳体20之上表面间是否设有缝隙t可依需求而定。

或者,所述之接触件21之结构亦可为自该壳体20第一表面20a朝向该容置空间S凸出的凸块结构,如凸点(如图2C所示)或凸肋(如图2D所示),以令该凸点朝该容置空间S凸出之顶端部或凸肋朝该容置空间S凸出之下缘作为该接触端21a。亦或,如图2C’及图2D’所示,将凸点或凸肋设于形成于该壳体20第一表面20a之连接结构21b上,以形成该接触件21。该连接结构21b之相对前后两端与该壳体20第一表面20a连接,而该连接结构21b之相对左右两端与该壳体20第一表面20a之间隔有一间隙,该凸点或凸肋即设于该连接结构21b之中心位置,且令该凸点朝该容置空间S凸出之顶端部或凸肋朝该容置空间S凸出之下缘作为该接触端21a。例如,如图2C’所示,该连接结构21b之上视形状呈现表状,且该凸点形成于该表状之表座部。应可理解地,如图2E所示,亦可将凸点或凸肋设于平板状弹片上,以形成该接触件21,并令该凸点朝该容置空间S凸出之顶端部或凸肋朝该容置空间S凸出之下缘作为该接触端21a。

又,如图2F及图2F’所示,该接触件21,21’可同时设于该壳体20之第一表面20a及第二表面20b上,且该第二表面20b上之接触件21’之结构可与该第一表面20a上之接触件21之结构相同或相异。

另外,如图2G所示,各该接触件21包含:一连接于该壳体20并位于该第一侧面20c或该第二侧面20d之连接段214,以及一由该连接段214朝该第一表面20a或该第二表面20b延伸之弹性接触段215,并于该弹性接触段215上形成一凸部216,且各该凸部216具有一接触端21a,该接触端21a位于该壳体20之第一表面20a而凸向容置空间S。然而,有关该接触件形成于该壳体之侧面之方式繁多,并不限于上述。

图3A至图3C为本实用新型之电连接器外壳3之第二实施例之不同态样之立体图。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之差异在于接触件之位置,其它结构大致相同,故以下仅说明相异处,而不再赘述相同处。

如图3A至图3C所示,该接触件31设于该壳体20之第一侧面20c及第二侧面20d上。

于本实施例中,该接触件31之结构可如同图2A至图2E所示之结构。

图4A至图4E为本实用新型之电连接器外壳4之第三实施例之不同态样之立体图。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之差异在于新增接触件,其它结构大致相同,故以下仅说明相异处,而不再赘述相同处。

如图4A所示,所述的电连接器外壳4包含有一壳体20、至少一弹片40(于本实施例为两弹片)、至少一接触件41以及复数固接结构23。

所述之弹片40设于该壳体20之第一表面20a上并靠近该埠口200,且各该弹片40之一端连接至该壳体20,而另一端延伸至该容置空间S,使各该弹片40之端部40a位于该容置空间S中。

所述之接触件41设于该壳体20之第一表面20a上并与各该弹片40相互分离设置。

如图4A所示,于本实施态样中,该接触件41之结构与该弹片40之结构相同,且该接触件41设于该两弹片40之间;如图4A’所示,该接触件41亦可位于该弹片40与该开口201之间。

再者,该接触件41之结构可如同图2A至图2E所示之结构。如图4B及图4B’所示,该接触件41之结构可为图2B及图2B’所示之结构。或者,如图4C及图4D所示,该接触件41之结构可为先前所述之凸点(如图2C所示)或凸肋(如图2D所示)。亦或,如图4C’及图4D’所示,将凸点或凸肋设于如图2C’及图2D’所示之连接结构21b上,以作为该接触件41。应可理解地,如图4E及图4E’所示,亦可如图2E所示将凸点或凸肋设于平板状弹片上,以作为该接触件41。

图5A及图5B为本实用新型之电连接器外壳5之第四实施例之不同态样之立体图。本实施例与第三实施例之差异在于接触件之位置,其它结构大致相同,故以下仅说明相异处,而不再赘述相同处。

如图5A所示,该壳体5之第一表面50a设有两弹片40,该外壳5之接触件51设于该壳体20之第二表面20b上,且该接触件51之结构与该弹片40之结构相同;该接触件51之结构亦可为如图2A至图2E所示之任一者。

或者,如图5B所示,各该弹片40上形成有一朝该容置空间S凸出之封闭凸部,以作为该接触件51。

因此,将该外壳2,3,4,5组装成电连接器后,通过该接触件21,31,41,51之设计,以于插头插入该容置空间S中时,有利于该插头与该接触件21,31,41,51相接触,通过增加插头与接触件之接触面积,以提升电连接器之EMI防护效果,同时提升电连接器之插头挟持力。

上述实施例用以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之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习此项技艺之人士均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之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之权利保护范围,应如后述之申请专利范围所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