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连接器外壳打点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91859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射频连接器外壳打点工装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产加工的工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射频连接器外壳打点工装。



背景技术:

外壳打点是机械设计制造中普遍采用的一种固定方法,通过冲头在外壳表面施加相应大小的力量后,在外壳表面形成凹点,凹点的大小要根据外壳材料表面情况而定,薄的应浅些,粗糙的可深点。冲点的位置要准确,中心不能偏离一圈中心线。

现有的射频连接器外壳打点工装在外壳缝隙之间打冲点,由于连接器外壳硬度高,冲点变形很小,在某些情况又受操作空间限制,所打的冲点只是一个很小的点痕,达不到止动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射频连接器外壳打点工装的缺点,提供一种打点效率高、拆卸方便、打点牢固可靠的射频连接器外壳打点工装。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技术方案是:一种射频连接器外壳打点工装,包括打点冲头、打点底座;所述的打点冲头的结构为3阶直径依次增大的阶梯形轴,打点冲头直径最大的轴上加工有圆台,打点冲头直径最小的轴端通过圆弧过度加工有冲尖,冲尖的几何结构为上平面与下平面的左右两侧分别吻接有圆弧面,冲尖的端部是锐角形的尖角,所述的打点底座为水平底板的中部垂直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的端面上加工有半圆形凹槽a。

本实用新型的打点冲头的冲尖厚度d为0.75~3mm、长度L为3~5mm、尖角α为55°~65°。

本实用新型具有打点位置准确、装卸方便、成本低、易于操作、安全可靠,有效缩短生产周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打点冲头1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打点底座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下述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在图1、2、3中,本实施例的射频连接器外壳打点工装由打点冲头1和打点底座2组成。打点冲头1的结构为3阶直径依次增大的阶梯形轴,打点冲头1直径最大的轴上加工有圆台,用于将打点冲头1固定在手板冲床上,打点冲头1直径最小的轴端通过圆弧过度加工有冲尖,冲尖的几何结构为上平面与下平面的左右两侧分别吻接有圆弧面,冲尖厚度d为2mm、长度L为4mm,冲尖的端部是锐角形的尖角,尖角α为60°,所述的打点底座2为水平底板2-1的中部垂直设置有支撑板2-2,支撑板2-2与水平底板2-1连为一体,支撑板2-2的端面上加工有半圆形凹槽a,用于安置被打点射频连接器外壳。

使用时,将射频连接器外壳需要打点部位外圆放入打点底座2的凹槽a内,外壳其他部位放置在水平底板2-1的一侧,将打点冲头1固定在手板冲床,调整打点底座2的位置,保证射频连接器外壳打点部位圆周与打点冲头相互垂直。扳动手板冲床,保证打点位置正确,打点深度及均匀度符合要求。

实施例2

在本实施例中,打点冲头1的结构为3阶直径依次增大的阶梯形轴,打点冲头1直径最大的轴上加工有圆台,用于将打点冲头1固定在手板冲床上,打点冲头1直径最小的轴端通过圆弧过度加工有冲尖,冲尖的几何结构为上平面与下平面的左右两侧分别吻接有圆弧面,冲尖厚度d为0.75mm、长度L为3mm,冲尖的端部是锐角形的尖角,尖角α为55°。

实施例3

在本实施例中,打点冲头1的结构为3阶直径依次增大的阶梯形轴,打点冲头1直径最大的轴上加工有圆台,用于将打点冲头1固定在手板冲床上,打点冲头1直径最小的轴端通过圆弧过度加工有冲尖,冲尖的几何结构为上平面与下平面的左右两侧分别吻接有圆弧面,冲尖厚度d为3mm、长度L为5mm,冲尖的端部是锐角形的尖角,尖角α为65°。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