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设备线夹打孔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91857阅读:2706来源:国知局
一种设备线夹打孔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设备线夹打孔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设备线夹是电力设备上常见的用于连接引线与电气设备(如变压器、开关、闸刀、互感器、穿墙套管等)的出线端子接续。常用电气设备的出线端子为铜质和铝质两类,而母线引出线分为铝绞线或钢芯铝绞线,相应地设备线夹从材质上分为铝设备线夹和铜铝过渡设备线夹两个系列。根据安装方法和结构形式的不同,设备线夹分螺栓型、压缩两种类型。

设备线夹包括连接部分和接线板部分。设备线夹一般出厂时不带有滴水孔,检修人员根据现场需要在连接部分自行打孔。室外使用的设备线夹需要进行滴水孔打孔,打孔时必须将孔洞打在连接部分的底部,便于积水流出。如果滴水孔打孔位置不合适,积水无法及时排除,在冬季容易造成冻裂,还能造成放电,间隙变大,长时间放电将会烧断线夹。而目前没有专用的设备线夹打孔定位装置,滴水孔打孔位置确定麻烦,打孔不精确,而影响设备线夹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提供一种设备线夹打孔定位装置可对设备线夹滴水孔位置进行测量、并快速定位进行打孔,其滴水孔位置精确,可有效排除积水,提高了设备线夹日后运行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如下措施达到:

一种设备线夹打孔定位装置,包括主体杆,所述主体杆为圆筒状,定位尺固定在主体杆上,与主体杆间有间隙,定位尺前端设有定位孔,定位孔的下缘与主体杆的前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主体杆的前部设有凹槽,定位轮放置在凹槽中,转动杆从主体杆后端穿入主体杆空腔进入定位轮上的固定腔,将定位轮固定在凹槽中,定位轮随转动杆转动而在凹槽中转动,所述定位轮的固定腔偏离定位轮的中心,固定腔一侧厚一侧薄。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杆上设置有螺纹,垂直控制螺母与螺纹配合固定在主体杆上,其外环缘支撑定位尺。更优地,主体杆上还设有固定螺母,固定螺母固定垂直控制螺母。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杆前端设置有固定孔,转动杆穿过定位轮上的固定腔进入固定孔。采用这种结构,转动杆对定位轮控制更稳定。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杆的后端设置有操作柄。操作柄方便旋转转动杆。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尺用铆钉或螺丝固定在主体杆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根据设备线夹型号确定主体杆的粗细,将装置的主体杆前端插入设备线夹的连接部分底部,旋转转动杆当定位轮厚侧在主体凹槽外侧时,定位装置固定,定位尺上定位孔位置就是打孔位置,可快速、准确确定滴水孔的位置,打孔装置通过定位孔即可快速打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测量简单可靠,应用于设备线夹的打孔可提高工作效率,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本实用新型的左侧视图。

图5本实用新型的主体杆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转动杆与定位轮示意图。

图7 本实用新型的定位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设备线夹打孔定位装置,包括主体杆2,所述主体杆2为圆筒状,定位尺1固定在主体杆2上,定位尺1可以用铆钉或螺丝固定在主体杆上,也可以采用其他如焊接等方式固定。定位尺1与主体杆间有间隙7,定位尺1前端设有定位孔11,定位孔11的下缘与主体杆的前端面23位于同一水平面,主体杆的前部设有凹槽23,定位轮3放置在凹槽23中,转动杆6从主体杆2后端穿入主体杆空腔进入定位轮3上的固定腔31,将定位轮3固定在凹槽23中,定位轮3随转动杆6转动而在凹槽23中转动,定位轮的固定腔31偏离定位轮3的中心,固定腔一侧厚一侧薄。将主体杆2前端插入设备线夹的连接部分底部,旋转转动杆6当定位轮3厚侧在主体凹槽23外侧时,定位装置固定。

在主体杆2上设置有螺纹24,垂直控制螺母5与螺纹24配合固定在主体杆2上,其外环缘51支撑定位尺1,在垂直方向对定位尺1有支撑作用,保证打孔时定位尺1的稳定性。主体杆2上还设有固定螺母4,固定螺母4拧在垂直控制螺母5的一侧与定位尺横档12一起加固垂直控制螺母5。在主体杆2前端设置有固定孔21,转动杆6穿过定位轮3上的固定腔31进入固定孔21。固定孔21内壁可以支撑转动杆6,控制转动杆6不偏移,使得转动杆6对定位轮3控制更稳定。转动杆6的后端设置有操作柄61。操作柄61方便旋转转动杆6。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