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共模电感绕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22524阅读:82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共模电感,尤其涉及一种共模电感绕线结构。



背景技术:

在开关电源中,常常需要设置共模电感(也叫共模扼流圈)来过滤共模的电磁干扰信号,现有的共模电感,两组电感线圈绕在同一铁芯上,并在同一侧进线,匝数和相位都相同,此种绕线结构虽然可以对共模信号起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效果往往不理想,绕线方式较为单一,很难对阻抗进行有效的提高,而采用其他方法如增加共模电感等也难以抑制开关电源本身所释放的电磁干扰。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使用相同磁芯的情况下能有效的提高产品阻抗和生产效率的共模电感绕线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共模电感绕线结构,包括一环形的磁芯及绕制于其上、互为镜像结构的左侧绕线组和右侧绕线组,所述左侧绕线组包括互为镜像结构的上侧绕线组和下侧绕线组,所述上侧绕线组和下侧绕线组的进线端均穿过所述磁芯,且上侧绕线组和下侧绕线组的进线端由所述磁芯的中间位置分别向上下进行绕线,上侧绕线组和下侧绕线组的出线端分别位于所述磁芯的上下端口处。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侧绕线组包括自磁芯中间向上侧绕制的第一层、与其反向绕制的第二层以及与第一层同向绕制的第三层。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层包括7圈,所述第二层包括圈,其反向均匀绕制于第一层的间隙中,所述第三层包括4圈且绕制在所述第一层和第二层的间隙中。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三层先隔两个间隙绕制一圈,接着每个一个间隙绕制一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共模电感绕线结构,在使用相同磁芯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可以有效的提高产品阻抗和绕线速度,使得整机EMC(电磁兼容性)符合甚至优于国家标准,同时降低了匝间电压差,有效的预防匝间短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的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一种共模电感绕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环形的磁芯3及绕制于其上、互为镜像结构的左侧绕线组1和右侧绕线组2,所述左侧绕线组1包括互为镜像结构的上侧绕线组11和下侧绕线组12,所述上侧绕线组11和下侧绕线组12的进线端均穿过所述磁芯3,且上侧绕线组11和下侧绕线组12的进线端由所述磁芯3位于水平面的中间位置分别向上下进行绕线,上侧绕线组11和下侧绕线组12的出线端分别位于所述磁芯3的上下端口处。所述上侧绕线组11包括自磁芯3中间向上侧绕制的第一层111、与其反向绕制的第二层112以及与第一层111同向绕制的第三层113。

所述第一层111包括7圈,所述第二层112包括3圈,其反向均匀绕制于第一层111的间隙中,所述第三层113包括4圈且绕制在所述第一层111和第二层112的间隙中,所述第三层113先隔两个间隙绕制一圈,接着每个一个间隙绕制一圈。绕线开始时,将裁取好的漆包铜线穿过磁芯3,摆到位于水平面的中间位置,由磁芯3的中间(附图中B处)分别向磁芯3两端(附图中A处)绕线。

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