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拆卸的锂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62031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拆卸的锂电池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锂电池,尤其是一种便于拆卸的锂电池。



背景技术:

锂电池(Lithium battery)是指电化学体系中含有锂(包括金属锂、锂合金和锂离子、锂聚合物)的电池。锂电池大致可分为两类:锂金属电池和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不含有金属态的锂,并且是可以充电的。可充电电池的第五代产品锂金属电池在1996年诞生,其安全性、比容量、自放电率和性能价格比均优于锂离子电池。

电池是人们生活中重要的日常生活用品。而目前就我国而言,废电池的处理却始终处于空白状态。随意丢弃的废电池严重污染环境,浪费大量可回收利用资源。目前电池在设计制造时仅考虑其使用性能,没有考虑其回收利用性,使得电池回收工艺复杂,成本高,其部件难以回收再利用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拆卸的锂电池,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便于拆卸的锂电池,包括外壳、内壳、保护膜、电极包、电极棒、网罩、接触头、第一绝缘圈、第二绝缘圈、密封胶、隔板、弹簧、第三绝缘圈、卡簧和第四绝缘圈,所述内壳设置在外壳内;所述电极包设置在内壳中;所述保护膜设置在内壳和电极包之间;所述电极棒下端插入电极包中,上端裸露在外界;所述网罩设置在电极棒插入电极包的一段上;所述接触头安装在电极棒裸露在外界的一端上;所述内壳的上端设置有密封胶;所述密封胶位于外壳内,且上端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上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上端连接有第三绝缘圈;所述第三绝缘圈上设置有卡簧;所述卡簧通过设置在外壳内壁上的卡槽安装在外壳上;所述卡簧上端设置有第四绝缘圈;所述第一绝缘圈套在电极棒上,且位于隔板的上端;所述第二绝缘圈套在电极棒上,且位于第四绝缘圈上。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外壁上包覆有绝缘塑料。

进一步的,所述隔板为非金属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弹簧为绝缘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第四绝缘圈和第二绝缘圈为一体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新型一种便于拆卸的锂电池具有结构简单,方便拆卸,回收利用率高,使用简单等优点,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效果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卡簧结构效果图;

图中:1-外壳、2-内壳、3-保护膜、4-电极包、5-电极棒、6-网罩、7-接触头、8-第一绝缘圈、9-第二绝缘圈、10-密封胶、11-隔板、12-弹簧、13-第三绝缘圈、14-卡簧、15-第四绝缘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拆卸的锂电池,包括外壳1、内壳2、保护膜3、电极包4、电极棒5、网罩6、接触头7、第一绝缘圈8、第二绝缘圈9、密封胶10、隔板11、弹簧12、第三绝缘圈13、卡簧14和第四绝缘圈15,所述内壳2设置在外壳1内,内外壳的设计使锂电池更加安全可靠;所述电极包4设置在内壳2中;所述保护膜3设置在内壳2和电极包4之间,保护内壳2和电极包4的安全性;所述电极棒5下端插入电极包4中,上端裸露在外界;所述网罩6设置在电极棒5插入电极包4的一段上;所述接触头7安装在电极棒5裸露在外界的一端上;所述内壳2的上端设置有密封胶10,保证内壳2中的反应物的安全性;所述密封胶10位于外壳1内,且上端设置有隔板,将内壳2和外壳1相隔离,起到保护作用;所述隔板11上安装有弹簧12,增强电池的耐冲击力;所述弹簧12上端连接有第三绝缘圈13;所述第三绝缘圈13上设置有卡簧14;所述卡簧14通过设置在外壳1内壁上的卡槽安装在外壳1上,通过卡簧14卡紧可是电池内部更加稳定,同时也可以通过将卡簧14取下,方便对该电池进行简单的拆卸;所述卡簧14上端设置有第四绝缘圈15,增强电池的安全性;所述第一绝缘圈8套在电极棒5上,且位于隔板11的上端;所述第二绝缘圈9套在电极棒5上,且位于第四绝缘圈15上,所述外壳1外壁上包覆有绝缘塑料,增强电池的绝缘能力,保证使用的安全,所述隔板11为非金属材料制成,保证使用的安全,所述弹簧12为绝缘材料制成,所述第四绝缘圈15和第二绝缘圈9为一体结构,方便拆卸。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