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流道入口封闭式双极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62026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一种流道入口封闭式双极板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流道入口封闭式双极板结构。



背景技术: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以其高效率、高比能量、低污染被认为是一种具有潜力的清洁能源。双极板是PEMFC的重要部件,起到机械支撑、分布反应物、收集电流等重要作用,双极板结构设计的好坏直接决定燃料电池性能。根据PEMFC工作原理,氧化剂和还原剂应当在双极板流道内均匀分布,以保证双极板各处电流密度均匀。此外,流道入口处反应物集聚易导致反应物泄漏,影响燃料电池安全性能。

就目前而言,针对上述反应物均匀分布和流道入口反应物泄漏问题,有必要提出进一步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现有技术缺陷,有效提高反应物的均匀分布程度,并降低流道入口处反应物泄漏的风险,提供一种流道入口封闭式的双极板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流道入口封闭式双极板结构,包括氧化剂入口、氧化剂流场、氧化剂流道、还原剂流道、还原剂入口、密封圈、双极板、氧化剂出口、还原剂流场、搭桥式还原剂流道、还原剂出口,氧化剂入口、氧化剂流道、还原剂流道、还原剂入口、氧化剂出口、还原剂流场、搭桥式还原剂流道、还原剂出口均加工于双极板上,密封圈位于双极板和氧化剂流场、还原剂流场之间,用于隔离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剂流道和还原剂流道分别位于双极板正面和背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氧化剂流场和还原剂流场位于双极板背面且为封闭结构,所述还原剂流场包含于氧化剂流场中,所述还原剂流道通过搭桥式还原剂流道与还原剂流场相连通。

优选的是,所述的一种流道入口封闭式双极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氧化剂流场和还原剂流场位于双极板背面且为封闭结构,通过焊接工艺与双极板连接为一体。

优选的是,所述的一种流道入口封闭式双极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原剂流场包含于氧化剂流场中,且密封圈将还原剂流场和氧化剂流场隔开。

优选的是,所述的一种流道入口封闭式双极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原剂流道通过搭桥式还原剂流道与还原剂流场相连通,所述氧化剂流道与氧化剂流场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氧化剂流场和还原剂流场的设计可使得反应物均匀流入各流道,保证双极板各处反应的均匀性,进而保证双极板各处电流密度均匀。

(2)搭桥式还原剂流道使反应物流场结构紧凑,减小空间浪费,提高空间利用率。

(3)封闭式流道入口结构可有效降低反应物的泄漏风险,提高燃料电池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流道入口封闭式双极板结构的示意图,其特征在于具有封闭结构的氧化剂流场和还原剂流场;

图2是图1中双极板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流道结构横截面示意图;

图4是图1中还原剂入口处截面示意图;

图5是图2氧化剂流场局部放大图;

其中,1-氧化剂入口、2-氧化剂流场、3-氧化剂流道、4-还原剂流道、5-还原剂入口、6-密封圈、7-双极板、8-氧化剂出口、9-还原剂流场、10-搭桥式还原剂流道、11-还原剂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案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流道入口封闭式双极板结构,包括氧化剂入口(1)、氧化剂流场(2)、氧化剂流道(3)、还原剂流道(4)、还原剂入口(5)、密封圈(6)、双极板(7)、氧化剂出口(8)、还原剂流场(9)、搭桥式还原剂流道(10)、还原剂出口(11),氧化剂入口(1)、氧化剂流道(2)、还原剂流道(4)、还原剂入口(1)、氧化剂出口(8)、还原剂流场(9)、搭桥式还原剂流道(10)、还原剂出口(11)均加工于双极板上,密封圈(6)位于双极板(7)和氧化剂流场(2)、还原剂流场(9)之间,用于隔离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剂流道(3)和还原剂流道(4)分别位于双极板正面和背面,氧化剂流场(2)和还原剂流场(9)位于双极板背面且为封闭结构,还原剂流场(9)包含于氧化剂流场(2)中,还原剂流道(4)通过搭桥式还原剂流道(10)与还原剂流场(9)相连通。

氧化性气体从氧化剂入口(1)进入氧化剂流场(2),由此均匀流入各氧化剂流道(3);同时,还原性气体由还原剂入口(6)进入还原剂流场(9),通过各搭桥式还原剂流道(10)流入各还原剂流道(4)。最终,氧化性气体由氧化剂出口(8)流出,还原性气体由还原剂出口(11)流出。整个过程均匀平稳,氧化剂与还原剂逆向流动,化学反应充分进行。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