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模组液冷结构监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40187阅读:40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池模组液冷结构监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模组液冷结构监控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好,电动汽车的电池模组在充电时间和放电功率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电池模组的充电时间的缩短以及输出功率的增加都易使电池模组的电芯过热。为了解决电芯过热问题,人们开始采用液冷结构降温。虽然液冷结构对电池模组的冷却效果明显,但液冷结构却不能实时监控电池模组液冷结构的漏水及堵塞情况,会使电池模组产生重大的安全隐患。

鉴于以上所述,实有必要提供一种可以实时监控电池模组液冷结构的监控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实时监控电池模组液冷结构的监控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模组液冷结构监控装置,包括与电池模组接触的液冷板、收容管、收容于收容管内的冷却液、动力源、进液压力感应器、出液压力感应器及监控器,所述液冷板开设有进液口、出液口及连通进液口和出液口的液冷板流道,所述收容管经所述进液口及出液口与所述液冷板流道连通形成一个回路,所述进液压力感应器及所述出液压力感应器分别设置于所述液冷板的进液口和出液口且通过导线与所述监控器电性连接,所述动力源与所述收容管连接用于为所述冷却液提供动能,所述进液压力感应器及出液压力感应器用于采集所述液冷板的进液口及出液口的液压数据,所述监控器用于监控所述回路的冷却液的液压。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池模组的数量为多个,所述液冷板的数量也为多个,每个液冷板对应于一个电池模组,且设置于对应的电池模组的一侧。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多个液冷板并联设置,每个液冷板的进液口与所述收容管连通形成一个进液主流道,每个液冷板的出液口与所述收容管连通形成一个出液主流道,所述进液主流道与出液主流道连通;所述动力源连接于所述进液主流道和出液主流道之间。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液主流道设有一个主进液压力感应器,所述出液主流道设有一个主出液压力感应器。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设置于所述液冷板的同一侧。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液冷板为矩形,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设置于所述矩形的液冷板的其中一个短边;所述液冷板流道为U形。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监控器还包括一个报警器。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动力源为水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池模组液冷结构监控装置,不仅能够实时监控所述液冷结构液压的变化情况,而且还可以根据述液冷结构液压变化及时发现液压变化情况的具体位置,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进而提高了电池模组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模组液冷结构监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电池模组液冷结构监控装置局部的单个液冷板与单个电池模组的液冷结构监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技术效果更加清晰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是为了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模组液冷结构监控装置100,包括与电池模组80接触的液冷板10、收容管20、收容于收容管20内的冷却液30、动力源40、进液压力感应器50、出液压力感应器60及监控器70。所述液冷板10开设有进液口11、出液口12及连通进液口11和出液口12的液冷板流道13,所述收容管20经所述进液口11及出液口12与所述液冷板流道13连通形成一个回路。所述进液压力感应器50及所述出液压力感应器60分别设置于所述液冷板10的进液口11及出液口12且通过导线与所述监控器70电性连接。所述动力源40与所述收容管20连接用于为所述冷却液30提供动能,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动力源40为水泵且与所述收容管20连接;所述进液压力感应器50及出液压力感应器60分别用于采集所述液冷板10的进液口11及出液口12的液压数据,所述监控器70用于监控所述回路的冷却液30的液压。

为了使电池模组液冷结构监控装置100能及时感应到液压的变化发出报警指令,所述监控器70还包括一个报警器(图未示)。

使用时,给所述监控器70设定一个基准数值±a,所述冷却液30在所述动力源40的作用下,所述冷却液30顺着所述收容管20流经所述液冷板10的进液口11进入液冷板流道13,所述进液压力感应器50采集所述液冷板10的进液口11的液压数据P50,并将采集的液压数据P50实时反馈给监控器70,接着所述冷却液30经液冷板流道13流经所述液冷板10的出液口12,所述出液压力感应器60采集所述液冷板10的出液口12的液压数据P60,并将采集的液压数据P60实时反馈给监控器70。

液冷板10的液冷板流道13出现堵塞情况时,所述液压数据P50增大,当所述进液压力感应器50采集的液压数据P50与所述出液压力感应器60采集的液压数据P60之间的液压差b大于基准数值+a时,则所述报警器报警;液冷板10的液冷板流道13出现漏液情况时,所述液压数据P60减小,当所述出液压力感应器60采集的液压数据P60与所述进液压力感应器50采集的液压数据P50之间的液压差b小于基准数值-a时,则所述报警器报警。

当所述电池模组80的数量为多个时,所述液冷板10的数量也为多个。每个液冷板10对应于一个电池模组80,且设置于对应的电池模组10的一侧。所述液冷板10的数量根据所述电池模组80的数量而定。

进一步的,所述多个液冷板10并联设置,每个液冷板10的进液口11与所述收容管20连通形成一个进液主流道21,每个液冷板10的出液口12与所述收容管20连通形成一个出液主流道22,所述进液主流道21与出液主流道22连通。所述动力源40连接于所述进液主流道21和出液主流道22之间。

所述进液主流道21设有一个主进液压力感应器51,所述出液主流道22设有一个主出液压力感应器61。所述主进液压力感应器51及主出液压力感应器61分别用于采集进液主流道21的液压数据P51及出液主流道22的液压数据P52。

所述进液主流道21出现堵塞情况时,所述液压数据P51增大,当所述主进液压力感应器51采集的液压数据P51与主出液压力感应器61的液压数据P61之间的液压差b大于基准数值+a时,则所述报警器报警;所述出液主流道22出现漏液情况时,所述液压数据P61减小,当所述主出液压力感应器采集61的液压数据P61与所述主进液压力感应器51采集的液压数据P51之间的液压差b小于基准数值-a时,则所述报警器报警。这样的设计,不仅能够实时发现所述回路液压的变化情况,还可以根据进液压力感应器50、出液压力感应器60、主进液压力感应器51及主出液压力感应器61的液压变化及时发现所述回路的液压变化情况的具体位置,进而提高了电池模组的安全性。

进一步的,所述进液口11和出液口12设置于所述液冷板的10的同一侧。这样可以尽可能增加所述液冷板流道13的长度,进而增加所述液冷板10与电池模组80之间的热交换面积。

具体的,所述液冷板10为矩形,所述进液口11和所述出液口12设置于所述矩形的液冷板10的其中一个短边;所述液冷板流道13为U形。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